中学2023—2024学年工作计划要点.docx
《中学2023—2024学年工作计划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2023—2024学年工作计划要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中学20232024学年工作计划要点经党委办公会研究,本学年学校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秉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建设现代精品名校”的办学目标,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根本,以工作创新和制度落实为主线,以提升管理效能为抓手,深化高考成绩突破、团队建设提升、办学条件改善、德育一体化推进等“四大工程”,力求思想境界、作风改进、评价机制、落实力度、攻坚克难、教学质量等“六大突破”,努力建设“学生自豪、教师荣耀、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现代精品名校。一、发挥党建领校作用,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在“党建+信念”上,下硬功夫,提升引领高度。牢固树立“
2、抓党建就是抓教学抓质量”的观念,推进党建与教学“两手抓、两促进、同提高”的融入式发展,加强过硬支部建设;全面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推动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层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和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引导教师和党员干部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二)在“党建+人才”上,下实功夫,力求引领精度。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高质量党员教师队伍;进一步实施“把党员培养成优秀教师,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干部”的“三培养
3、”工程;组建校内党史宣讲团深入各支部,推动政治理论学习下沉,丰富支部力量,延续支部精神,激发支部活力。(三)在“党建+课堂”上,下真功夫,强化引领厚度。贯彻落实党建引领思政课建设,推进学校思政课质量创优工程。内容上,突出以师为本、以学为根、以研为先,逐步完善培养方案,健全课程体系;方式上,强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堂的同向同行、思政课程与日常思政的同频共振,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五育并举”育人体系;要求上,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专业成长相统一、学术研究与教学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路径上,要创新教学第一课堂
4、、丰富校园第二课堂、用好网络新课堂、开拓社会大课堂。(四)在“党建+实践”上,下苦功夫,挖掘引领深度。持续开展“党员护学岗”“党员示范岗”活动,推进“学习型、服务型、示范型”党组织建设;以“两规范一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三示范四引领”活动,全面提升学校党组织建设水平;组织开展“同心庆七一”“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活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围绕争先创优,开展“红色堡垒杏坛先锋”“四个走在前”等党建主题活动,打造支部品牌特色,形成“一党员一旗帜”“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建设氛围,让党徽在一线闪光。二、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五)聚焦质量立校,提升核心素养,办人
5、民满意教育。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激发活力。凝心聚力抓课堂:创新课程设计,开展践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素养为主根、任务为主线、能力为主攻、激情为主调“六为主”理念的“立足学科素养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课堂大比武活动,更新教师观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聚焦课堂针对性,授课内容的高度、难度要与高考接轨,做到以考定教;聚焦课堂的有效性,授课内容的量多少、深浅、快慢等问题上要符合学情,做到以学定教;聚焦课堂的落实性,落实就要落实到笔记本上、落实到记忆上、落实到答案上、落实到步骤规范上。耐心深入抓教研:谋划好“三新”改革,以实践“三新”为目标,以课程的开发、构建、落实为抓手开展教研教学工作。针
6、对“三新”的全新形势,重点解读新政策,研究新教材,探讨新教法,探索新课堂。结合各学科特点把握必修、选择性必修与选修三类课程,从起步阶段为新高考保驾护航;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新教材的改革方向,切实保障高考综合改革的务实实施,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奠定坚实基础;以“备战高考、决战高考”为核心,以新理念、新思路为指导,以新举措将集体智慧汇聚于复习备考的实践当中,致力于夺取新高考的全面胜利。锲而不舍抓管理: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主线,规范化管理的标线,坚守校园安全的底线,以“严”字当头为总基调,严抓严管严控;以“真”字发力为总方向,真学真抓真干;以“细”
7、字用心为总抓手,细心细致细密;以“实”字落地为总目标,求实务实扎实,着力营造“严真细实快”工作氛围。二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高质量发展丰富内涵。构建“严”“宽”相辅的发展型德育体系。以严谨的态度施行育人教育,以严明制度规范道德行为,以严格的要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宽容的爱心引领德育方向,以宽广的思路创新德育手段,以宽松的环境营造德育氛围,实现德育工作的“网络立体化、内容系列化、管理规范化、教育全员化”。探索全员德育、全程德育、主题推进式德育、生活体验式德育等特色德育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践行用耳听、用口说、用眼看、用脑思、用手写、用心悟、用腿跑“七感官”听课法,争做优秀实验学子“学习大比拼”
8、活动;开展月度优秀学生、“十佳”学生评选活动;开展“金秋送爽景宜人,春华秋实感于心”校园知秋节活动、“树思想自由之灯塔,固寰宇家国之视阔”模拟联合国大会及“文明家风共传承、低碳生活护环境、雷锋情学子行、劳动教育我能行、志愿服务我践行”等育人活动。打造多渠道育人途径。课程育人,利用课堂主渠道,夯实育人主阵地;文化育人,一处一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活动育人,弘扬优秀文化,孕育时代新人;节日育人,结合传统、重大节日,润物细无声;管理育人,抓德育常规管理,促校风全面提升;协同育人,搭建家校共育平台,促进学校发展。(六)聚焦人才强校,精心打造教师成长摇篮。持续搭建教师发展的多纬度平台。指导教师制定自我专
9、业发展目标和专业发展规划,并对教师发展规划作跟踪评价记录;健全教师业务档案与个人发展档案;继续推进学校“青蓝工程”和“功勋教师、青年名师”评选活动,修订完善方案,形成“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校级名师”“县级名师”“市级名师”组成骨干梯级;制定完善实验中学“1-5年教龄青年教师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名师培养制度和培训计划,通过理论学习、岗位实践、课题研究、交流学习等形式,对师德修养、职业素养、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基本功、合作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开展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命题设计、板书设计、教育教学科研、课件制作、演讲、等竞赛或评比,在竞赛中培养人才,在评比中激发潜能。全力构建科学的评价考核
10、体系。进一步完善评价考核细则。坚持“从起点看提高,从基础看进步,以评价促发展”的原则,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组室评价与领导评价相结合,兼顾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角度多维度,从教师的师德表现、课堂教学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及教育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全面评价教师的综合能力;评价方式多样化,通过随堂听课、教案检查、教学成果展示、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评价。评优评模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工作量大的教师倾斜,向教学质量优、教学效益高的教师倾斜,力求公开、公平、公正。着力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通过愿景创设、机制创新、平台创建等手段,为教师铺设前进的三环道路一一以教学基本功为方向
11、的“外环路”;以教学策略为方向的“中环路”,以教学思想为方向的“内环路”;为教师提供发展的三维空间一一理论、理念的“学习空间”,教育教学的“实践空间”,才华特长的“展示空间”。通过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打造一支理念先进、师德高尚、教风严谨、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名优教师队伍。(七)聚焦科研兴校,探索校本教研的长效机制。突出校本科研重点“教师专业发展”。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深入领会“三新”背景下的课改精神,课改理念、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进而使教师能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创设能力,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并具备信息技术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2023 2024 学年 工作计划 要点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86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