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讲述与讲授.docx
《第一节讲述与讲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讲述与讲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节讲述与讲授讲述与讲授基本功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技能,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向学生描述事件、论证道理、说明事物,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讲述与讲授的态度已不再是完全的排斥甚至是放弃了,这种传统的备受鞭笞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更加理性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恰当而适时地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更加高效地吸纳新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时机,严格控制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案例展现情形1:小学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蒙古族,今天
2、我就带大家到他们生活的地方看一看。师:(播放配有马头琴背景音乐的蒙古族相关视频,教师配以解说)勤劳用敢的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的北方,过着自由、幸福的游牧生活。自古以来,蒙古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悠扬的马头琴、热烈的筷子舞无不显示出蒙古族人民的艺术天赋,蒙古族服饰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那优雅的长袍、精美的蒙古靴,做工精细,让人爱不释手。蒙古族人民性格豪爽、勤劳勇敢,蒙古族的小朋友更是生龙活虎、热爱家乡!(学生如醉如痴地聆听,并产生了对蒙古族的向往之情。)情形2:小学音乐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教学片段1 .学生描述国旗师:同学们都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3、吗?生:见过。师:那谁能谈谈国旗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生:国旗是红色的,是长方形的,上面有五颗金黄色的五角星。2 .学生思考什么场合升国旗、奏国歌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谁能说说在什么样的场合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同学们想一想!(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生1:每周一学校都有升旗仪式,这时就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生2: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都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生3: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候就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生4: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夺得冠军的时候,也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生
4、5:在新闻联播中也看到升国旗、奏国歌。生6:学校开大队会的时候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在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获得比赛的冠军时,就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实在我们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心中(包括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每天都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因为国旗与国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尊严与荣誉的象征,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骄傲与自豪。现在老师就要和同学们共同感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神圣与庄严!请全体同学起立!3 .聆听国歌音乐情形3:小学音乐丰收锣鼓的教学片段欣赏第一乐段。师:引子过后,乐曲进入
5、到第一乐段。(板书:A段)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请同学们边聆听边思考。你觉得第一乐段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2)表现了怎样的场景?生:表现农民伯伯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情绪欢快活泼。生:表现农民伯伯看到庄稼丰收时的喜悦心情,情绪优美抒情。师: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速度较快,展现了一幅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而第二部分速度较慢,曲调优美抒情,抒发了人们劳动时的欢快心情。情形4:小学音乐走进中国民歌教学片段师:我们现在做一个知识小结。民歌是指民间歌曲,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和斗争生活中相传,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师:民歌有三种体裁形式(板书)。体裁特点(
6、1)小调优美抒情、委婉细腻(2)劳动号子一人领众人和,铿锵激昂、坚定有力(3)山歌高亢、嗓亮,自由、悠长案例评析情形1是描述型讲述的典型例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事实、事件、过程,在叙述讲解的基础上,加强语言感染力和渲染力度,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学内容,理解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描述性讲述时要求语言上富有感染力,在动情的语言描述中抓住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体验音乐。教师在上课伊始,便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着悠扬的马头琴音乐,再加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娓娓道出了蒙古族这个伟大民族的无穷魅力和民族特征。教师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感,学生必定会为之吸引,也必定能够充满感情地投入到音乐的课堂体验活动当中。
7、这样的讲述与视听完美结合,让听者仿佛置身其中,产生无尽的遐想,进而产生学习的主观愿望,并且也能最直接地传递教师本人对蒙古草原的深厚感情。情形2与情形1相比略有不同。面对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教师清楚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虽然他们在每周一升旗的时候能有一些对国旗、国歌的感受,但对国旗的象征含义了解得并不多,学生的分析仅仅停留在现有的认知基础上,是肤浅的,于是就有了情形2中教师的一段话。与情形1教师的讲述不同,情形2中的教师设置了一连串的问题,潜移默化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自己设计好的层层深入的剖析中,并联系学生己有的经验一一对国旗的了解以及以往生活中对国旗国歌的所见所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国旗国歌
8、的认识,引领学生对国旗和国歌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剖析,这里面包括对知识的联系、拓展、延伸以及纵向的深化。它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方法,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而非只是简单地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情形3属于典型的综合型讲授的例子,即在分析讲解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主要表现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整体概括和总结,是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整体的思维过程。在这一案例中,学生通过分段欣赏,分别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特征,再通过教师的综合性讲授,对乐曲整体情绪特征进行把握,从而深入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积累音乐鉴赏经验。情形4是一段归纳式讲述的例子,这种方法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经常用到。归纳式讲述是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节 讲述 讲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8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