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x
《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预防保健科管理者加强预防保健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第四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人健康状态,管理个人健康状态风险,进行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含中医体检、健康体检)、健康状态辨识与评
2、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开展妇女、儿童健康保健工作(含儿童预防保健接种等)。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预防保健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七条有条件的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应开设健康评估与健康调养服务部11o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可设立传统疗法门诊或者其他提供相关健康干预服务的门诊。第八条中医医预防保
3、健科应设置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健康干预区域,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主要用于采集健康状态信息,包括中医体检(如体质辨识、证素辨识等)、健康体检。健康体检区域应满足体检设备与功能的需要,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主要用于分析健康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主要用于根据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的结论,为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咨询与健康指导。健康干预区域主要用于健康干预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服务。有条件的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可以设置中
4、医特色干预室(如膏方门诊、药膳房、针疗、灸疗、熏蒸、推拿、理疗、导引、音疗等)。第九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设备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其设备应配备健康状态信息采集的中医体检设备(如体质辨识评估系统、证素辨识评估系统、中医经络检测仪器、中医四诊仪、全身功能检测仪等)、健康体检所需的理化仪器设备等相关设备。同时,可根据医院条件配备艾灸治疗仪、熏蒸(洗)设备、电磁治疗仪等健康干预设备,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第十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业务规范、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各种针法、各种灸法(
5、包括天灸)、穴位贴敷、埋线、推拿、硬石、刮痣、熏洗、熏蒸、音疗、足浴等预防保健科常用诊疗设备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三、人员队伍第十一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专业营养师或者治疗师。第十二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材梯队。第十三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医师应接受过预防保健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预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预防保健科常用健康评
6、估技术,掌握本科主要病种的预防调养方案或者指南和基本的健康评估、干预技能,熟悉2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预防保健科常用健康评估和干预技术操作。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份病种具有较高的健康管理水平和思路,积累相当的健康评估及干预经验,如健康状态调养经验(包括药养食养和非药物疗法等)以及健康宣教经验等,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预防保健工作。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质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健康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的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第十四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住
7、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预防保健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重点培训常见健康状态的诊断标准、评估标准、本科主要健康状态的预防调养方法、预防保健科常用干预技术的操作。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预防保健相关的中医健康评估与干预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等,了解预防保健新发展,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预防保健科健康评估或者健康干预(包括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宣教方面)专长。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预防保健科疑难病或者状态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预
8、防保健科学新发展。第十五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经历,并同时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同时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第十六条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预防保健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
9、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第十七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预防保健专业学习和相关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二级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中医预防保健新发展等方面的培训。第十八条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医院 预防 保健 建设 管理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