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docx
《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93.080P66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XXXXX-XXXX(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esignandconstructionofoilresistantmodifiedasphaltmixture(征求意见稿)XXXX -XX-XXXXXX-XX-XX发布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L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安徽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
2、司、安徽建工路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庆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安徽省经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七星工程测试有限公司、法昂交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玉斌、鲍世辉、西祝林、高荣根、钱静、陈欣、罗宝莲、吴鹏来、王祥彪、牛京涛、卢小凤、王春红、任园、方肖立、杨海兵、田晓宇、许和气。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存在燃油污染情况的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表面层。尤其适用于服务区、收费站、加油站、桥面、城市道路、公交车站以及十字路口等易受燃油污染破坏沥青路面的建设。2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fTl9077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GB“3682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F8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抗油改性剂OiIresistantmodifier用于和集料、沥青
4、等材料掺加拌和,对沥青混合料起到改性抵抗油污侵蚀破坏作用的一种多烯烧改性剂。3.2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OiIresistantmodifiedasphaltmixture由集料、沥青、抗油改性剂、矿粉及其他添加剂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拌制而成具有抵抗油污侵蚀破坏作用的改性沥青混合料。3.3干法工艺Dryprocess将抗油改性剂采用自动化或人工的方式投放到拌和装置的拌缸中,经过与集料干拌后喷入热沥青并同时加入矿粉进行湿拌,最终形成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3.4抗油改性剂掺量OiIresistantmodifiercontent抗油改性剂质量与沥青混合料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比()计。3. 5熔体质量
5、流动速率me11mass-flowrate在190温度和5kg负荷条件下,抗油改性剂熔体在IOmin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以克每10分钟(gIOmin)计。4. 6浸油稳定度比OiIimmersionstabiIityratio2(C条件下在柴油中浸泡72h后,加抗油改性剂与不加抗油改性剂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稳定度比值。5. 7沥青油蚀质量损失率ASPhaItoiIcorrosionquaIityIoss20条件下在柴油中浸泡72h后,添加抗油改性剂的沥青损失的质量占初始质量的比例()。6. 8沥青混合料油蚀质量损失率ASPhaItmixturecorrosionquaIityIoss20C
6、条件下在柴油中浸泡72h后,添加抗油改性剂的沥青混合料损失的质量占初始质量的比例()。4原材料要求4.1一般规定4.1.1 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包括集料、矿粉、沥青、抗油改性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等。4.1.2 原材料的相关检验试验应满足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GB/T19077)、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368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等的要求。4.1.3 原材料运至现场后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代替现场检测。4.
7、2抗油改性剂4. 2.1抗油改性剂应满足以下要求。表1抗油改性剂要求项目要求试验方法形态粉末目测法颜色深色目测法粒径(mm)1.2GB/T19077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90,5kg),g10min4GBfT3682沥青油蚀质量损失率(%)基质沥青70附录ASBS改性沥青20沥青混合料油蚀质量损失率()基质沥青2附录BSBS改性沥青1注:检测沥青油蚀质量损失差(%)指标时,抗油改性剂与沥青质量比为12%。检测沥青混合料油蚀质量损失率(%)指标时,抗油改性剂与沥青混合料质量比为0.6$。4. 3其他材料4 .3.1基质沥青的选择应考虑道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量、面层结构、施工工艺等因素,并结合当地
8、使用经验确定。5 .3.2混合料用粗集料必须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应为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2级以上碎石。4. 3.3矿粉应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等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制得矿粉,不得使用回收粉尘。矿粉应干燥、洁净,能从矿粉仓中自由流出。7. 3.4材料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及其他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5配合比设计5.1一般规定5.1.1 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5.1.2 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试验与性能验证。5. 1.3应在调查以往同类材料配合比设计经验和使用效果的基础上,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
9、佳油石比。5. 2技术要求5. 2.1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工程设计规定的级配范围。8. 2.2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见下表所示。表2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试验指标单位要求值试验方法击实次数(双面)次75JTGE20T0702试件尺寸mm101.663.5JTGE20T0702空隙率%36JTGE20T0709稳定度,不小于kN8JTGE20T0709流值mm1.54.0JTGE20T0709沥青饱和度%6575JTGE20T0709残留稳定度%285JTGE20T0709残留强度比%80JTGE20T0729动稳定度次mm21500(
10、AC-13基质沥青)JTGE20T071923000(SMA-13SBS改性沥青)浸油稳定度比%150(基质沥青)JTGE20T07092130(SBS改性沥青)破坏应变22000(基质沥青)JTGE20T07152500(SBS改性沥青)5.3配合比设计流程5.3.1抗油改性剂掺量的确定掺量一般为0.5%-0.9%,具体掺量的确定应同时考虑以下因素:(1)交通等级与货车比例;(2)费用成本;(3)己有工程使用技术经验。5.3.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5.3.2.1根据工程要求,选取本地区成熟的矿料级配。5.3.2.2初步拟定抗油改性剂掺量,按照初步掺量、初步掺量0.1%三种不同的掺量。5.3.2.
11、3按照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分别确定不同抗油改性剂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5.3.2.4检测不同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指标,依据表2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抗油改性剂掺量以及最佳油石比。5.3.2.5不满足要求的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应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5.4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5.4.1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按现行规范进行。5.4.2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时,应重点检验“干法”工艺拌制沥青混合料质量的稳定性,并取料进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等性能检验。5.5室内试验的试件制备5.5.1室内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采用“干法”拌和工艺制备。5.5.2将集料放入烘箱内
12、加热,将按比例配制好的矿料与抗油改性剂同时加入拌缸内进行干拌,将加热好的沥青加入拌和锅内,再湿拌,加入已加热的矿粉再拌和,以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准。拌和时间、试验温度控制见下表所示。表3拌和时间控制与集料干拌时间(三)120180加入沥青与矿粉后湿拌时间(三)150210总拌和时间(三)270390表4试4土温度控制集料加热温度()I80185沥青加热温度()70#基质沥青:155165SBS改性沥青:160165矿粉加热温度()180成型温度()1606.1 一般规定6.1.1 施工的最低气温应不低于IOC,低于该温度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6.1.2 沥青层与半刚性基层间应喷洒透层油,各沥青层
13、间均应喷洒粘层油,并保证透层油和粘层油洒布均匀。6.1.3 间歇式拌和机的振动筛规格应与级配相匹配,配有关键筛孔筛网,其余筛的设计应考虑混合料的级配稳定,并尽量使热料仓平衡。6.1.4 在混合料正式施工前应铺筑100-200m长或者不少于Iooom2的试验路段,以确定最终施工工艺。6.2施工准备6.2.1摊铺前应先完成路缘石等附属工程和防撞护栏柱、标志等交通工程。6.2.2下承层按规范要求验证合格,具备面层施工条件。材料经检测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进料相对稳定。6.2.3各种机械设备已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设备数量与施工能力配套。6.2.4料机计量系统已经通过校检。6.2.5
14、施工温度应参照下表。表5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要求工序施工温度(C)沥青加热温度70#沥青155165SBS改性沥青160165集料加热温度190195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75混合料运至现场温度165混合料贮存温度降低不得超过10废弃温度195摊铺温度2170初压温度160碾压终了温度90开放交通时路面温度506.3拌和6.3.1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流程见图1所示。图1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工艺流程图6.3.2集料铲运方向应与流动方向垂直,保证铲运材料均匀并减少集料离析。6.3.3抗油改性剂宜采用自动设备直接投入。6.3.4使用自动设备投料时,由投料机按使用比例在骨料进拌和锅时,与骨料
15、同时投入。6.3.5加入抗油改性剂后应干拌不少于IOs,以保证矿料与改性剂的均匀拌和。混合料湿拌时间为以沥青能均匀裹敷矿料为度,约为4045s,总拌和时间在5055s左右。6.3.6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应随时检查,沥青混合料以无花白石子、无沥青团块、乌黑发亮为宜。如出现花白石子,应停机分析原因予以改进。6.3.7对每个工作日或台班的平均级配、油石比、拌和温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参数,统计合格率,并与试验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应对改性剂的用量进行总量检验和控制,实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动态管理。6.4运输6.4.1运输车辆运力需大于拌和机产量,宜采用15吨以上自卸汽车。汽车应有紧密、清洁、光
16、滑的金属底板和墙板,底板应涂一层薄层适宜的防粘剂,车箱底部不得有余残液积留。6.4.2防粘剂可采用洗衣粉水、废机油水等,不宜采用柴油水混合液。汽车须备有用于保温、防雨、防污染用的毡布,其大小应能完全覆盖整个车厢。6.4.3装料时汽车应按照前、后、中的顺序来回移动,避免混合料级配离析。装完料后必须覆盖保温毡布,以防止混合料温度离析。6.4.4车辆在进入工程现场时,可以在沥青面层前设置湿草袋等措施,确保轮胎洁净,以免造成污染。6.4.5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车,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6.4.6运料车向摊铺机卸料完成后,须将车厢后挡板挂钩挂好以防漏料。沥青
17、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6.5摊铺6.5.1摊铺机根据摊铺宽度配置合理长度的螺旋布料器和熨平感,布料器外侧螺旋距挡板的距离不超过30cm。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S5hlh预热,熨平板预热温度不低于100C,6.5.2应采用双侧平衡梁和滑靴自动控制平整度和高程。匝道等小半径弯道采用滑靴自动找平方式。形状不规则地区及次要地区,自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可采用人工手控。6.5.3每个作业面应根据铺筑宽度选择摊铺机的数量,通常宜采用两台或更多台数的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梯形摊铺时,上面层的纵向接缝应设在行车道的中部,中面层和表面层的纵向接缝应
18、与相邻层错开。6.5.4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不符合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1.1.1 5.5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5辆,以保证连续摊铺。运料汽车应停在摊铺机前1030Cm处,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汽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以确保摊铺层的平整度。6.5.6 应根据混合料的类型、集料尺寸、厚度等情况选择熨平板的振动频率(一般取高值,约70Hz)、夯锤行程(一般取低值)、夯锤频率(一般取高值,约25Hz),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选择螺旋布料器的高度
19、(一般在中位),螺旋布料器与熨平板的间距(一般在中值)。选择熨平板拱度以保证横坡度。选择熨平板的工作仰角等。6.5.7 摊铺速度控制在13mmin,应与拌和机供料速度协调,保持匀速不间断地摊铺,不得中途停机。螺旋布料器应保持稳定、均匀的速度旋转,摊铺料位应大于2/3螺旋位置。6.5.8 尽量减少收斗次数,收斗时摊铺机应不等受料斗内的混合料全部用完就折起回收,并立即准备接受下一台运料车卸料。6.6碾压6.6.1每台摊铺机应配备不少于2台ll13t的双钢筒压路机、一台轮胎压路机和1台小型压路机。6.6.2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初压,振动压路机随后振动碾压,轮胎压路机随后复压,双钢轮压路机终压收光,小型振
20、动压路机碾压左右路缘石或边角等地方。6.6.3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7压路机碾压方案碾压顺序压路机类型碾压类型碾压遍数碾压速度(km/h)初压双钢轮压路机先静压123后振压334复压重型轮胎压路机静压434终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不少于2356.6.4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不可过分追求平整度指标而牺牲压实度要求,也不可过压而使空隙率减少。6.6.5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压路机碾压的总长度不宜超过
21、100米。6.6.6压路机碾压过程中胶轮压路机严禁洒水,为了防止粘轮宜采用植物油与水的混合液(1:1)涂抹;双钢轮压路机应严格控制洒水量,以沥青不粘轮为原则。6. 6.7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6.7开放交通6. 7.1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7. 7.2沥青路面雨季施工时,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沥青拌和厂及气象台之间的联系,控制施工长度,各项工序紧密衔接。严禁雨天施工。8. 7.3新铺的沥青层应严格控制交通,保持洁
22、净,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拌制水泥砂浆。7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8.1 一般规定8.1.1 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应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地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各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评定。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8.1.2 与抗油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有关的所有原始记录和数据必须如实记录和保存。对已采取措施进行返工补救的项目,应在原始记录和数据上注明。8.1.3 对于按批次检验的材料,同一厂家、同一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材料为一“批”。8.1.4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应满足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性沥青 混合 设计 施工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