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docx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分子动理论.docx(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七章分子动理论一知识要点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热现象的规律。描述热现象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温度。凡是跟温度有关的现象都叫做热现象。分子动理论是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观点来研究热现象的理论。它的基本内容是: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这里的分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单元,可以是原子、离子,也可以是分子。在热运动中它们遵从相同的规律,所以统称为分子。这里建立了一个理想化模型:把分子看作是小球,所以求出的数据只在数量级上是有意义的。一般认为分子直径大小的数量级为IOTom。固体、液体被理想化地认为各分子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
2、的,每个分子的体积就是每个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分子体积=物体体积分子个数。气体分子仍视为小球,但分子间距离较大,不能看作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所以气体分子的体积远小于每个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看作以相邻分子间距离为边长的正立方体。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l,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它把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体积这些宏观物理量和分子质量、分子体积这些微观物理量联系起来了。2 .分子的热运动:物体里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通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可以很好地证明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
3、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关于布朗运动,要注意以下几点:形成条件是:只要微粒足够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观察到的是固体微粒(不是液体,不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实验中描绘出的是某固体微粒每隔30秒的位置的连线,不是该微粒的运动轨迹。为什么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可以这样分析:在任何一个选定的方向上,同一时刻撞击固体微粒的液体分子个数与微粒的横截面积成正比,即与微粒的线度r的平方成正比,从而对微粒的撞击力的合力F与微粒的线度r的平方成正比;而固体微粒的质量In与微粒的体积成正比,即与微粒的线度r的立方成正比,因此其加速度a=Fmocr-1,即加速度与微
4、粒线度r成反比。所以微粒越小,运动状态的改变越快,布朗运动越明显。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分子力有如下几个特点: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引导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自己动手画F-r图象。先从横坐标r=r开始(r是处于平衡状态时相邻分子间的距离),分别画斥力(设为正)和引力(设为负);然后向右移,对应的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向左移,对应的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画出斥力、引力随r而变的图线,最后再画出合力(即分子间作用力)随r而变的图线。分子间作用力(指引力和斥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而变的规律是:KrO时表现为斥力;r=r时分子力为零;rr时表现
5、为引力;r10r0以后,分子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记住这些规律对理解分子势能有很大的帮助。从本质上来说,分子力是电场力的表现。因为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内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分子间复杂的作用力就是由这些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也就是说分子力的本质是四种基本基本相互作用中的电磁相互作用)。二例题分析例1:根据水的密度为P=LOXlo3kgm3和水的摩尔质量M=L8X10-2kg,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估算水分子的质量和水分子的直径。解:每个水分子的质量In=M/NA=L8X10-26.02X1023=3.OX10-26kg;水的摩尔体积V=M/P,把水分子看作一个挨一
6、个紧密排列的小球,则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VNA,而根据球体积的计算公式,用d表示水分子直径,v=4r33=d36,得d=4X10T0m例2: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估算在标准状态下相邻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解:在标准状态下,InloI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V=22.4L,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得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是相邻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D的立方。D3=40,=3.721026,D=V3.721026=3109m6.02x10-,这个数值大约是分子直径的10倍。因此水气化后的体积大约是液体体积的1000倍。例3:下面关于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铁丝很难被拉长,这一事实说明铁丝分
7、子间存在引力B.水很难被压缩,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C.将打气管的出口端封住,向下压活塞,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这一事实说明这时空气分子间表现为斥力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解:A、B正确。无论怎样压缩,气体分子间距离一定大于r,所以气体分子间一定表现为引力。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很难再压缩不是因为分子斥力的作用,而是气体分子频繁撞击活塞产生压强的结果,应该用压强增大解释,所以C不正确。磁铁吸引铁屑是磁场力的作用,不是分子力的作用,所以D也不正确。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
8、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气体部分的知识.根据压强的定义正确,B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温度降低,但不能说明压强也一定减小,C错.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增加,但温度降低有可能气体的压强减小,D错.第八章气体一知识要点1 .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温度在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之一,符号T,单位K(开尔文);摄氏温度是导出单位,符号t,单位(摄氏度)。关系是t=T-TO,其中To=273.
9、15K,摄氏度不再采用过去的定义。两种温度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T=t+273.15K和AT=At,要注意两种单位制下每一度的间隔是相同的。OK是低温的极限,它表示所有分子都停止了热运动。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达到。体积。气体总是充满它所在的容器,所以气体的体积总是等于盛装气体的容器的容积。压强。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而产生的。(绝不能用气体分子间的斥力解释!)一般情况下不考虑气体本身的重量,所以同一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处处相等。但大气压在宏观上可以看成是大气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的重力而引起的。(例如在估算地球大气的总重量时可以用标准大气压乘以地球表面积。)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符号Pa,
10、常用的单位还有标准大气压(atm)和亳米汞柱(mmHg)。它们间的关系是:1atm=l.013105Pa=760mmHg;1mmHg=133.3Pa2 .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是: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约是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通常认为,气体分子除了相互碰撞或碰撞器壁外,不受力的作用。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分子的整体来说,分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研究的方法是统计方法。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规律遵从统计规律。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是确定的,可以求出这个温度下该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产生(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气体的压强
11、是大量分子频繁碰撞器壁产生的。压强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的密集程度。3 .气体的体积、压强、温度间的关系(新大纲只要求定性介绍)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小。(玻意耳定律:PV=恒量)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体积增大。(盖吕萨克定律:V=fi)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查理定律:P=恒量)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恒量说明:(D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某个状态,对应于PV(或PT、V-T)图上的一个点,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相当于从图上一个点过渡到另一个点,可
12、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法。如从状态A变化到B,可以经过的过程许多不同的过程。为推导状态方程,可结合图象选用任意两个等值过程较为方便。(2)当气体质量发生变化或互有迁移(混合)时,可采用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利用密度公式、气态方程分态式等方法求解。4 .气体压强的计算气体压强的确定要根据气体所处的外部条件,往往需要利用跟气体接触的液柱和活塞等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计算。5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体中的应用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除碰撞外忽略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没有分子势能),热力学第一定律AU=Q+W中:(I)AU仅由温度决定,升温时为正,降温时为负;(2川仅由体积决定,压缩时为正,膨胀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分子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