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微观经济学.docx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微观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微观经济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微观经济学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方法论课程之一。(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的特性与运行特点,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原理及基本框架,正确认识和评价微观经济理论,并能熟练运用弹性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最优化分析等经济分析方法来分析旅游经济中的问题,更好地为发展旅游业服务。(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教学内容共六章,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四)教学时数1.时数:3课时/周,总计:54课时2.进度:见微
2、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进度表如: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进度表章序内容总学时课堂教学讨论课一引论44二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2102(案例分析)三效用论1082(案例分析)四生产论88五成本论862(讨论)六完全竞争市场1010七框架串讲及复习22(五)教学方式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等方法组织教学。二、正文第一章引论教学要点:1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各学派的代表人物;2 .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方法及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3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现实意义:教学时数:4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0.5学时)一、西方经济学内涵(一)
3、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的科学。该定义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重要性。(一)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1、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经验总结。2、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3、经济理论的研究与考察。二、经济学组成(一)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以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学时)西方经济学大
4、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重商主义、古典学派、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的阶段。一、西方经济学说简史(一)重商主义(二)古典经济学(三)新古典经济学(四)宏观经济学二、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现代经济学直接来源于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及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理论总是要随着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二战后,以美国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者,把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了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的思想体系。第三节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1学时)一、资源配置问题(一)资源与要素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生产要素: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
5、,被称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二)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三)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生产多少?5、何时生产?(四)选择中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可能带来的最大利益。理论上,机会成本是资源改作它用的各种
6、可能中最优的选择;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够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二、资源利用问题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一切经济社会都必须依靠一定的机制或机构来解决三个问题(因资源稀缺而导致必须作出选择的问题):(1)生产什么物品和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这些物品;(3)为谁生产物品,即由谁来享用所生产的物品;换句话说,也就是在社会成员之间如何分配所生产的物品。解决上述问题的机制或机构,称作经济制度。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三种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1学时)一、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考察某些因素的微小的增量变
7、动给被影响的事物带来的变化,在这种分析中总是最后一个变动具有决定作用。在以后各章的分析中,还会提到大量的有关边际的概念,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一是边际收益,一是边际成本。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经济学是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要使经济学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抛开价值判断问题,使经济学实证化。虽然有些西方经济学家也强调了规范经济学问题,但在西方经济学中主要内容仍然是实证经济学。三、均衡分析均衡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经济学的均衡:经济主体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意识到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
8、更多利益。均衡分析: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时的情况及实现条件。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第五节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0.5学时)一、对西方经济学应该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理论体系上否定它,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当然,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考虑到国情的差别。二、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原因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原因在于下列四点:(1)辨明是非,区别西方经济学的有用之处和有害的地方。(2)即使对被判别为西方经济学的有用之处,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考察,以便决定它适用的程度与范围。(3)为了通过西方论著和报道来了解西方的经济情况,必须知道这些术语的理论的含义。(4)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的程度上构成许多西方的经济学
9、科和课程理论基础。因此,为了给其他西方的经济学科课程的铺设道路以及了解它们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科中所占有的位置,也必须学习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J一一英国文豪萧伯纳考核要求:1 .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2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3 .了解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教学要点:1 .需求的基本原理2 .供给的基本原理3 .供求均衡价格原理及应用4 .弹性理论及应用教学时数:12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0.5学时)一、微观经济学相关概念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如何通过价格决定,运用价格机制,将有限的资源在无限多的用途之间进行最优分配,以取得最大
10、的经济效果的科学。它要解决的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简言之,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价格决定及价格机制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又称为西方现代价格理论。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
11、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人都是自私的,他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的时候要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一个花费最少、获利最多的方案。“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四、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微观经济学鸟瞰的目的在于大致描绘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在这里,以图示来大致说明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利用图示可以说明,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各自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的经济行为,如何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联系起来,以及单个市场供求相
12、等的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微观经济学进一步说明在所有单个市场的供求都相等的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条件下所实现的有效的资源配置,以及为克服资本主义现实经济中的“市场失灵”所制定和执行的微观经济政策。第二节需求曲线(2.5学时)一、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注意:必须是一定价格水平。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O二、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商品的自身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当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相反,价格降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替代品:当一种商品的价格提
13、高,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价格降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三、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的函数。在这里,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决定需求量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于是,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Qd=f(P),其中,Qd和分别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四、需求
14、表和需求曲线需求函数2,=/(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加以表示。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一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五、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六、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相同的,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是不相同的。(一)需求量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
1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二)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七、需求定理的特例吉芬物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英国人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豆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反而增加。原因是灾荒造成爱尔兰人民实际收入急剧下降,不得不增加这类生活必需的低档食品的消费。炫耀性物品:
16、炫耀性消费的商品,如珠宝、文物、名画、名车等这类商品的价格已成为消费者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具有现实财富的效应。价格越高,越显示拥有者的地位,需求量也越大;反之,当价格下跌,不能再显示拥有者的地位时,需求量反而下降。第三节供给曲线(2.5学时)一、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愿意”一供给欲望、“能够”一供给能力。这两个基本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二、影响供给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商品的自身价格、生产的成木、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三、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所有影响这
17、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如果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Q=F(P)其中,O,和产分别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四、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供给函数QS=/(。)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表示。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商品的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一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五、供给定律在一般情况下,某商品的价格和其供给量是同方
18、向变动的。价格上涨,供给量就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就减少。这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供给量和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的规律被称为供给定理或供给规律。供给法则的例外情况有:第一,劳动,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如果继续增加,则劳动的供给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第二,某些特殊商品,如土地、文物等,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其供给量是固定的,无论价格如何上升,其供给量也无法增加。六、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都是供给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相同的,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是不相同的。(一)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
19、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供给数量组合点。(二)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可以指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等。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1学时)一、均衡的含义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有关经济事物的均衡状态,这是因为在均衡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力量能够
20、相互制约和相互抵销,也因为在均衡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二、均衡价格的决定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三、均衡价格的形成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支配市场经济活动的供求定律,即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会刺激市场
21、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能促使市场价格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上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会调整自己的需求和供给,一直到供求相等为止。亚当.斯密把它比作一只“看不见的手”,认为是它把社会的经济秩序安排得井井有条。四、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一)需求变动的影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二)供给变动的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22、。综上所述,可得到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三)需求、供给同时影响需求供给同时变动后的均衡价格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各自变动的幅度。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1学时)一、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学语言或数学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经济变量是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该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北 师范大学 旅游 学院 管理 专业课程 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