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0吨有机硅材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16000吨有机硅材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000吨有机硅材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惠州市永卓科技有限公司16000吨有机硅材料生产项g建设单位(盖章):惠州市永卓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二三年六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4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87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96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129/、“口Vo131附表132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134附图2厂区平面布置图135附图3雨污管网图154附图4项目四至图156附图5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157附图6土地利用规划图158附图7现场勘察照片159附图8项目周边水系图160附图9环境空气功能区
2、划图162附图10声环境功能区划图163附图11三线一单管控单元空间关系图164附件1营业执照165附件2不动产权证166附件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70附件4厂房租凭合同172附件5项目投资备案173附件6原辅材料MSDS174附件7现有项目环评批复249附件8现有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意见252附件9现有项目国家排污许可证253附件10委托证明254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惠州市永卓科技有限公司16000吨有机硅材料生产项目项目代码2306-441305-04-01-952671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惠州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西坑工业区46号地理坐标(114度22分52.900秒,23
3、度0分46.910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C2659其他合成材料制造,C2919其他橡胶制品制造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合成材料制造265橡胶制品业291建设性质口新建(迁建)区改建区扩建口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区首次申报项目口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1.i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口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2500环保投资(万元)200环保投资占比(%)8%施工工期6是否开工建设区否:是:用地(用海)面积(m2)22352专项评价设置情况表1专项评价设置情况一览表专项评价的类别设置原则项目情况是否设置大气排放废气含有毒有害污染物1
4、、二嗯英、苯并a花、锐化物、氯气且厂界外500米范围内有环境空气保护目标2的建设项目项目排放废气不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否地表水新增工业废水直排建设项目(槽罐车外送污水处理厂的除外);新增废水直排的污水集中处理厂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否环境风险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存储量超过临界量3的建设项目项目储存的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存储量低于临界量3,Ql否生态取水口下游500米范围内有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项目不涉及取水口、取水等内容否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涧游通道的新增河道取水的污染类建设项目海洋直接向海排放污染物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项目不属于海洋工程建设否注:1.废气中有毒
5、有害污染物指纳入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的污染物(不包括无排放标准的污染物)。2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住区、文化区和农村地区中人群较集中的区域。3 .临界量及其计算方法可参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附录B、附录C。规划情况惠州仲恺高新区西坑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批文: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同意惠州仲恺高新区西坑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的批复审批单位:仲恺高新区管委会环响情划影价况规境评惠州仲恺高新区西坑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批文:关于惠州仲恺高新区西坑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惠仲环函2023201号)
6、审批单位:惠州市生态环境局仲恺高新区分局及环响符分划划影价性析规规境评合1.1与惠州仲恺高新区西坑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相符性分析6.4.发展两个重点支撑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以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层+应用层为发展目标,片区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材料制造发展的产业基础优势,同时又具备以永卓为代表的前沿有机硅材料生产研发,依托区位与交通规划优势,打造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新高地。能源材料一一核心发展环节关注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智能设备,重点发展领域集中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平台载体方面,搭建新能源研发基地技术交流中心。有机硅一一核心发展关注有机硅在电子、通讯、造纸、汽车、医疗、纺织
7、、机械、建材、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领域新应用,依托永卓为代表的优质硅企业资源,加强有机硅产业升级应用和转化,在提升研发、制造、生产、服务、检测等产业环节基础上,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扩大西坑智能制造产业园优势的硅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机硅、先进应用新材料扩大产能,搭建新型的生产研发基地和智造工厂。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聚焦以新能源、有机硅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生产材料、信息技术材料、前沿材料等方向,推进基础材料支撑和高端材料引领的发展模式,加强新材料产业对西坑乃至周边区域产业的推动和支撑作用。7.2产业空间布局1、新材料+智能制造产业组团依托项目地块西南侧永卓、德赛、宏利等新材料和生产制造优势产业
8、基础,规划发展以“新材料+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复合先进产业组团。重点发挥以永卓为代表的硅材料在片区中心发展的“新材料”产业方向,扩大有机硅为重点的产业发展,并联动产业链条上下游,力争发挥新材料的先进性,形成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德赛、宏利等生产制造优势环节的升级转型,发挥智能制造的先进产业方向,在研发、生产、制造全环节力争实现智能化,深化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引导片区旧村通过城市更新,远期释放更多优质产业空间,落位生产生活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造园区创新创业中心,吸引“新材料+智能制造”企业集聚发展。改扩建项目位于惠州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西坑工业区46号,即西坑智能制造产业园,为有机硅材料制造,位于新材料+
9、智能制造产业组团,改扩建项目符合产业规划及产业空间布局等要求。1.2与惠州仲恺高新区西坑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的相符性分析(1)与园区功能、产业等相符性分析1)功能定位总体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紧抓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及仲恺高新区“十四五”高质量产业发展契机,顺应片区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协同周边产业园区,立足惠州仲恺高新区西坑智能制造产业园自身产业及企业优势,打造“立足惠环、服务仲恺、辐射湾区”的“西坑智谷-智能制造产业园”;依托现有企业和即将引入落位项目的资源禀赋和先进定位,规划符合西坑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体系,树立片区产业升级的标杆;同时关注高端制造、设计研发、产业
10、服务等前端高价值产业领域,助力“仲恺制造”向“仲恺智造”的转型。集产业孵化、研发、制造、配套生活等功能于一体,打造为功能高度复合化的现代化创新智能园区。2)产业定位产业园产业发展体系一一以智能制造产业为核心,协同发展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聚焦产业链技术与应用端,围绕产城融合理念,前瞻布局西坑特色1+2产业发展体系。围绕“1+2”产业体系,重点搭建产业智能制造集聚核、智能共享研发基地、产业应用云服务中心、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和信息安全服务中心和传统制造业升级示范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智造之城”、“新材料之城”和“电子信息之城3)支撑产业.新材料以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层+应用层
11、为发展目标,片区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材料制造发展的产业基础优势,同时又具备以永卓为代表的前沿有机硅材料生产研发,依托区位与交通规划优势,打造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新高地。能源材料一核心发展环节关注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智能设备,重点发展领域集中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平台载体方面,搭建新能源研发基地技术交流中心。有机硅核心发展关注有机硅在电子、通讯、造纸、汽车、医疗、纺织、机械、建材、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领域新应用,依托永卓为代表的优质硅企业资源,加强有机硅产业升级应用和转化,在提升研发、制造、生产、服务、检测等产业环节基础上,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扩大西坑片区优势的硅产业发展
12、,鼓励和支持有机硅、先进应用新材料扩大产能,搭建新型的生产研发基地和智造工厂。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聚焦以新能源、有机硅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生产材料、信息技术材料、前沿材料等方向,推进基础材料支撑和高端材料引领的发展模式,加强新材料产业对西坑乃至周边区域产业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改扩建项目位于惠州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西坑工业区46号,即西坑智能制造产业园,为有机硅材料制造,位于新材料+智能制造产业组团,改扩建项目符合产业规划及产业空间布局等要求。(2)与园区准入清单相符性分析表121与产业园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符性分析清单类型总体准入要求改扩建项目相符性空间布局约束1引入产业应符合现行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指
13、导目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2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3禁止引入向河流排放汞、镉、六价辂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的项目。4禁止引入电镀项目:禁止引入生产农药、铭盐、铁白粉、氟制冷剂的、稀土分离、炼砒、炼镀、纸浆制造业和(化法提炼产品的、开采和冶炼放射性矿产的行业企业,不得引入印染、漂染、炼油、制革、电镀、发酵酿造、造纸等生产设备以及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化工项目,产业园建设项目中审批应严格执行粤府函(2011)399号与粤府函(2013)23号文件相关要求。5禁止新建、扩建燃煤燃油火电机组和企业自备电站,
14、禁止新建、扩建炼油石化、炼钢炼铁、水泥熟料(以处理城市废弃物为目的的项目除外)、平板玻璃(特殊品种的优质浮法玻璃项目除外)、陶瓷(新型特种陶瓷项目除外)、焦炭、有色冶炼、化学制浆、鞋革、铅酸蓄电池、原油加工、乙烯生产、造纸等项目。禁止新建、扩建以煤、水煤浆、重油、柴油等燃料的工业锅炉等燃烧设施,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严格限制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高VoCS排放建设项目(共性工厂、经论证不可替代工序除外。6禁止引入使用非清洁能源的生产设备和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对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7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重点发展低污染、低水耗、低能耗
15、、低物耗的工业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禁止引入低端产品建设项目。8其他:符合惠州市人民政府关1、改扩建项目主要从事硅橡胶及硅油等有机硅材料制造,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改扩建项目属于“十一、石化化工”-13、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新型有机硅单体,苯基硅油、氨基硅油、聚酸改性型硅油等,苯基硅橡胶、苯撑硅橡胶等高性能硅橡胶”,为鼓励类;2、项目耗能为1838.63502tcea,VOCs排放量为1.0118ta,不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3、项目不排放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4、项目属于4、5、6条提及的行业类别;5、项目属于有机硅新材料制造,低水耗、低能耗。6、其他符合惠州市人民政
16、府关于印发惠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惠府(2021)23号)要求。相符于印发惠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惠府(2021)23号)要求污染物排放管控1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突破“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限值清单”的总量管控要求;规划区建设项目实施VOCS排放要求倍量削减替代,NoX排放要求等量削减替代。2生活污水纳入惠州市第七综合污水处理厂、惠环街道西坑污水处理厂处理,优先引进没有废水产生的企业,对于有废水产生的企业,需自建处理设施处理,要求涉重废水处理后不外排,域者确保涉重工艺废水不排入东江及其支流),其他废水经自行处理后回用,重复利用率不低于75%,不能回用的根据
17、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进行处理处置不外排。3产生VOCS的生产车间、实验室须配置废气收集净化装置。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立足于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其处置应符合相关要求。废活性炭、废弃危险化学品包装材料等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废物,其污染防治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对危险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园区企业暂存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其污染控制须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有关要求,防止二次污染,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5其它:符合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惠府(2
18、021)23号)要求1、改扩建项目VOCS排放量为LOlI8ta,要求倍量削减替代,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分配;2、项目生活污水纳入惠州市第七综合污水处理厂,无生产废水产生;3、项目产VOCs生产舌尖以及实验室配置废气收集净化装置;4、项目一般固体废物委托专业回收单位回收利用、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一般固体废物贮存过程应满足相应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措施要求。危险废物在收集、贮存过程中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相关规定;5、其他符合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惠府(2021)23号)要求。相符环境风险
19、防控1制定园区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完善区域一园区一工业企业多级联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预防、应急响应机制和后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区域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度100%,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数量为Oo2建立健全环境质量监测、环境风险防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等环保管理制度。3其它:符合惠州市人民政府关1、项目编制环境风险预案,与园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联动,企业自成立至今,无发生环境风险事故。2、企业建立有健全环境质量监测、环境风险防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等环保管理制度。3、其他符合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
20、通知(惠府(2021)23相符于印发惠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惠府(2021)23号)要求号)要求。资源开发利用要求1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2投资强度应9000元/平方米,产值应大于18000/平方米;3单位产值综合能耗0.4t标煤/万元,工业水重复利用率75%,单位产值水耗W30m3万元的要求;4其它:符合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惠府(2021)23号)要求1、改扩建项目使用电能,不使用高污染燃料;2、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产值约1亿元,产值投资强度为28703/平方米;3、单位产值综合能耗0.184t标煤/万元,单位产值水耗为
21、0.09r113/万元;4、其它:符合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惠府(2021)23号)要求相符(3)与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表1.2-2与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序号审查意见改扩建项目相符性对规划优化调整和实施过程中的意见(一)严格生态环境准入。产业园开发建设、引入项目应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和产业定位,符合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1)339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补充通知(粤府函(201
22、3)231号)等的规定。优先引进无污染或轻污染的项目,不得引入国家、省、市规定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现有项目及引入项目不得排放第一类污染物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改扩建项目满足国家、省、市产业政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和产业定位,符合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1)339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补充通知(粤府函(2013)231号)等的规定;属于低能耗、低排放项目,不排放第一类污染物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符(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清污分流、雨
23、污分流、分质处理、循环用水”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园生产废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系统,实现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不断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改扩建项目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纳入惠州市第七综合污水处理厂,无生产废水产生。相符(三)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进一步优化产业园用地规划,结合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之间按照规定合理设置环境防护距离,严格落实防护距离内的项目生产车间、实验室设置有效的废气收集、处理措施,减少废气排放量,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并避免恶臭污染影响;产业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符建设要求。采取有效的废气收集、处理措施,减少废气排放量,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并避免恶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000 有机硅 材料 生产 项目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