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docx
《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docx(5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适用于中医学专业大专学历)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的要求,为做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制定本培训标准。总贝!一、培训目标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中医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预防和随访工作,能够熟练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基层卫生服务,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从事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合格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二、培训对象中
2、医类专业三年制专科毕业,已经在或将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人员。三、培训年限和方式(一)培训年限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年限为2年(共104周),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延长培训时间,但原则上不超过1年。(二)培训方式1.培训主要以提高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由具有带教资格的中医临床培训基地教师、基层实践基地教师(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全科医学理论教师共同组成的师资团队承担带教任务,培训全程实行导师制。2 .培训须在省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定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基地由
3、临床培训基地(以有条件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为主)、基层实践基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高等中医药院校共同组成。3 .培训过程要注重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的实际效果。在带教师资的指导下,临床轮转阶段加强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的中西医诊疗技能;基层实践阶段突出将中医临床各科所学理论课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和应用。4 .中医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及全科医生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培养采取集中授课、讲座和见习等形式进行。理论培训的内容除安排一定学时集中授课外,其它内容均分散安排在临床培训、基层实践阶段穿插进行,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融合。5 .时间安排。临床培训82周,安排在认定的临床培训基地
4、进行;基层实践16周,安排在认定的基层实践基地进行;理论和综合素质课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集中理论授课2周,临床、基层实践和人文等综合素质课程穿插在临床培训、基层实践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试考核与结业1周,机动3周(基地可结合本地特点自行安排,如执业助理医师考前强化训练或由学员自选科室学习等)。四、培训内容及要求(一)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临床培训、基层实践、中医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与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课程培训。1.临床培训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82周。轮转期间,学员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参与临床培训基地中相关临床科室的医疗工作,轮转科室及时间分配详见表10临床培训期间,内科轮转时间为
5、34周,其中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32周,管床数不少于3张,其余时间安排在内科门诊;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4周,其中安排神经内科病房时间不少于3周,管床数不少于3张,其余时间安排在神经内科门诊;急诊急救8周,训练内容包括院内急救和院前急救两部分;其他临床科室的轮转时间详见表1。基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临床科室轮转中安排地方病的学习。对于少见病种和季节性较强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可采用单独开设的综合课程、系列讲座、案例讨论、技能模块训练等方式,学习临床诊疗和全科医学相关知识及技能。各培训基地根据大纲要求制定轮转计划。临床培训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6、详见“细则”部分。表1临床轮转科室及时间分配表内容科室时间分配(周)临床培训中医内科(心血管8周,呼吸6周,消化6(合计82周)周,内分泌代谢6周,泌尿4周,血38液2周,风湿2周,神经4周)急诊科(含院前急救)8中医外科6中医妇科4中医儿科4针灸科推拿科10中医康复科中医骨伤科4中医眼科2中医耳鼻咽喉科2临床护理2辅助科室22 .基层实践基层实践16周。其中中医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培训7周,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践8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技能培训1周。基层实践的具体形式可采取在基层实践基地带教师资的指导下,从事全科医疗活动、公共卫生实践、健康教育小讲课、案例讨论、教学研
7、讨会、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实践和社区卫生调查等。基层实践的具体内容与要求,详见“细则”部分。3 .理论培训理论培训共计330学时,其中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与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课程80学时,临床医疗服务相关课程126学时,基层全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课程78学时,综合系列讲座46学时。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与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课程采用集中授课形式进行,其他内容穿插在临床培训及基层实践过程中。理论培训课程及其时间安排详见表2,具体内容与要求详见“细则”。表2理论课程及其时间安排类别课程名称学时上课形式建议上课时间1.中医全科医学概论30集中第1-2周全科医学基本理2.中医适宜技术18集中第1-2周论与职业理念
8、和3.中医养生保健学8集中第1-2周综合素质相关课4.预防医学概论12集中第1-2周程(80学时)5.医学心理与精神卫生12集中第1-2周1.临床基本技能训练36分散临床阶段临床医疗服务相2.临床综合课程(专业、人文)45分散临床阶段关课程(126学3.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27分散临床阶段时)4.危重症的识别与处理18分散临床阶段L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15分散基层实践阶段基层全科医疗与2.社区常见慢性病管理18分散基层实践阶段公共卫生服务相3.社区特殊人群保健18分散基层实践阶段关课程(78学时)4.突发事件卫生应急18分散基层实践阶段5.社区卫生服务管理9分散基层实践阶段综合系列讲座L现场急救与
9、病人转运12分散临床阶段(46学时)2.常见病的规范诊治与管理10分散临床阶段3.社区康复理论与技术9分散临床阶段4.基层合理用药15分散基层实践阶段注:理论课集中培训按8学时/天;临床和基层医疗实践阶段课程和讲座按3-6学时/周实施。(二)培训要求培训过程中要突出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岗位特点,强化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五、考试与考核培训考核分为阶段考核(包括临床培训、基层实践、理论培训三个阶段)和终末综合考核。阶段考核遵守形成性评价的原则,坚持过程考核为主,阶段终结性评价为辅;全部培训结束前的终末考核突出综合性
10、。(一)阶段考核1 .临床培训阶段考核临床培训阶段考核包括临床各科出科考核和临床阶段综合考核。(1)出科考核。临床各科轮转结束时,由各临床科室根据培训内容要求进行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服务态度与医患沟通;完成本学科培训内容及要求情况:对照培训细则要求的内容考量轮转科室的时间、规定的病种、病例数、技能操作、病历质量等;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考核形式根据轮转科室时间的长短采取试卷考试、病例分析、临床技能实际操作等形式进行。(2)阶段综合考核。在出科考核的基础上,对整个临床阶段培训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重点考量学员完成整体培训的情况,并据
11、此对阶段培训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判。2 .基层实践阶段考核基层实践阶段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阶段综合考核。(1)过程考核。过程考核是指中医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培训、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培训、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技能培训三部分实践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业务能力和职业态度等综合表现。(2)阶段综合考核。在该阶段实践结束时可采用综合考卷和实际病人管理案例等多种形式进行。3 .理论培训考核理论培训考核包括集中授课考核和纵向理论课程考核。(1)集中授课考核。对于集中学习的理论课程,可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2)纵向理论课程考核。对于贯穿于临床和社区阶段的纵向理论课程,可采用书面(闭卷或开卷)考试、小组讨论、病例分析报
12、告等形式进行考核。(二)终末综合考核学员在2年培训结束时,阶段考核合格者,可参加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等。六、培训合格证书颁发完成全程培训,各项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并且通过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考试者,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定,可颁发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印制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书。细贝!临床培训(一)中医内科(34周)1.轮转目的(1)系统学习社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心电图基本操作与判读、常用临床检验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初步掌握社区常见内科疾病的中
13、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2)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社区常见内科疾病的能力,识别疾病的不稳定状态及高危状态,并能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正确的急救与转诊。(3)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和在医疗实践中提高的能力。2.基本要求(1)常见症状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中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发热、头痛、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晕厥、意识障碍、咳嗽、咯血、黄疸、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呕血与便血、血尿、水肿、贫血、关节痛、消瘦、肥胖。(2)主要疾病1)心血管系统:8周掌握:中医心病相关理论;心血管相关基础知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心血管专科检体技能)、心血管专科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研判。心血管内科
14、双向转诊指证。中医心系病证诊疗中治疗和预防特色适宜技术2项,冠心病、高血压病社区随访原则和三级管理方法。熟悉:常见心系病证(胸痹、心悸、眩晕、汗证、心衰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见心血管疾病(急、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肌炎与心肌病、血脂异常、常见心律失常、稳定性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心血管常见疾病胸部X线诊断、心电图诊断。介入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与随访,常见心系病症常用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了解:本专科代表方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包括中医预防医学、中医心脏康复理论和实践、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心血管康复、动态心电图
15、、动态血压、运动平板试验、超声心电图等技术的应用范围。2)呼吸系统:6周掌握:中医肺系病证相关理论;呼吸系统相关基础知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呼吸内科检体技能)、呼吸内科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研判;胸部X线读片。呼吸内科双向转诊指证。中医肺系病证诊疗中治疗和预防特色适宜技术2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社区管理原则和方法。熟悉:常见肺系病证(感冒、咳嗽、肺热病、哮病、喘证、肺胀、咯血)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间质性肺炎等)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胸腔穿刺术
16、、血气分析检测等的临床应用;呼吸内科常用药物的应用原则;常见肺系病症常用养生保健方法。了解:本专科代表方剂;中医肺系病发展中的主要学术流派及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常规肺功能测定方法;血气分析结果的判定;痰涂片、抗酸染色、革兰氏染色、痰脱落细胞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应用;胸部CT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3)消化系统:6周掌握:中医脾胃肝胆病相关理论;消化内科相关基础知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消化专科检体技能)、消化内科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研判;消化内科双向转诊指证。脾胃肝胆系病证诊疗中治疗和预防特色适宜技术2项,肝炎病人社区随访原则和方法。熟悉:常见脾胃肝胆系病证(胃痞、胃脱痛、呕吐、腹痛、泄泻、
17、血证、黄疸、蹴胀等)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见消化道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急慢性腹泻、胰腺炎、急性胆道感染、肝硬化等)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常胃肠镜、腹部平片、钢餐造影和B超、及消化科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判读。常见脾胃肝胆系病症常用养生保健方法。了解:本专科代表方剂;中医脾胃肝胆病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常见消化道疾病的腹部CT、MRl的判读。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和消化系统X线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4)内分泌及代獭系统:6周掌握:中医内分泌科相关理论;内分泌科相关基础知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内分泌专科检体技能)、内分泌科
18、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及结果研判;内分泌科双向转诊指证。内分泌常见疾病中医中治疗和预防特色适宜技术1项,糖尿病、骨质疏松社区管理方法及健康教育的要点。熟悉:内分泌常见中医病证(消渴、凄病、虚劳、肥胖等)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内分泌科临床常见病糖尿病(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代谢综合征等)及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低血糖(包括药物性低血糖、胰岛素瘤等)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内分泌科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内分泌病相关抗体检查的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常见内分泌病症常用养生保健方法。了解:本专科代表方剂;中医内分泌学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
19、术观点;内分泌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胰岛功能检查等)的测定要求。胰岛素的使用适应症。5)血液系统:2周掌握:中医血液科相关理论;血液科相关基础知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血液专科检体技能)、血液科双向转诊指证。中医防治血液病的特色适宜技术1项,血液病中医健康教育的要点。熟悉:中医血液科病证(萎黄、髓劳、虚劳、紫瘢、血证、积聚)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急劳的病因病机及病理转归;常见血液科疾病(贫血、出血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等)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血液病症常用养生保健方法。了解:本专科代表方剂;中医血液科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
20、血液科实验室检查项目,血液病相关骨髓检查的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骨髓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6)泌尿系统:4周掌握:中医肾系病证相关理论;肾病科相关基础知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肾病专科检体技能)、肾病科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研判。肾内科双向转诊指证。中医防治肾系病证的特色适宜技术1项,肾系病证中医健康教育的要点。熟悉:中医肾系病证(水肿、淋证、疮闭、关格、尿血)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肾脏常见病和多发病(肾小球肾炎、急慢性尿路感染、急慢性肾衰)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肾系病证常用养生保健方法。了解:本专科代表方剂;中医肾系病症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
21、家的学术观点;慢性肾脏疾病(CKD)分期;肾功能检查方法、应用和结果判断;尿标本的采集方法;非透析疗法(营养疗法);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适应症。7)风湿免疫系统:2周掌握:中医风湿科病证的相关理论;风湿科相关基础知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风湿专科检体技能)。风湿科双向转诊指证。中医风湿科病证防治特色适宜技术1项。熟悉:掌握中医风湿科相关病证(痹证、蝶疮流注、廷痹、大偻、干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风湿科常见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常见地方病、骨关节炎、痛风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风湿科药浴、功能锻炼等常见的专科操作治疗。中医风
22、湿科相关病症常用养生保健方法。了解:本专科代表方剂;中医风湿科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风湿科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项目、风湿病相关抗体检查的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8)神经系统(4周)掌握:中医神经内科病证的相关理论;神经内科相关基础知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神经内科专科检体技能)、神经内科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研判;神经内科双向转诊指证。神经系统相关病证防治特色适宜技术1项,脑卒中病人家庭治疗的方法及社区随访的原则。熟悉:中医脑系相关病证(中风、眩晕、头痛、不寐、郁病、厥病、痫病、颤病、痿证、痉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类别 助理 全科医生 培训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