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知识点.docx
《分离定律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定律知识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最新考纲理论部分: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II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II细胞的减数分裂II脊椎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脊椎动物的受精过程伴性遗传II实验实习部分: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考纲解读.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判定及其概率的计算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有关问题应用遗传基本规律分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生物的遗传问题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与曲线分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伴X显性、伴X隐性及伴丫遗传的特点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的联系遗传图谱分析及概率运算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点一一对相
2、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传粉植物,而且是受粉,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提醒用纯种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2)豌豆具有许多的相对性状,这些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杂交实验过程图解杂交实验操作要点比一比:果蝇、玉米为什么都适合做遗传实验的常用材料?知识点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由此可见,F性状表现及比例为,F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提醒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时代“基因这一名词还未提出来,孟德尔用“遗传因子”表示。配子的种类是指雌、雄配子分别有两种:D和d,D和d的比例为1:1,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生物雄配子的数量一般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知识点三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一一测交实验议一议:为什么用测交的方法能证明F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知识点四分离定律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的遗传因子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知识点五几组基本概念(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熟记)遗传常用符号及意义(识别乂亲本)、F(子一代)、F(子二代)、3(父本、雄性)、帛(母本、雌性)、(杂交)、(自交)。人的(你的性状表现属于哪一种?)你的性状表现属于哪一种?闪记:相对性状一一两“同一”不同等位基因一一两同一不同”完全显性:多数相对性状F时只表现一种亲本性状,如Dd表现为高茎不完全显性:
4、红花(RR)X白花(rr)一今粉红花(Rr)普通金鱼(不透明)x透明金IAIBAB型血、I、ii分别为A型、B型和。型血(其中控制血型的等位基因有I、I、i,这种等位基因超过两个的现象叫复等位基因)学习笔记:自我校对:自花闭花易于区分高茎母本父3高:1矮1:2:1Fl杂种表现型相同基因不同基因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相同隐性个体乙甲比一比:(1)相对性状明显;(2)繁殖周期短;(3)子代数量多。议一议:因为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能真实地反映出F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从而也能够推知F的基因型。丹基因分离定律与假说一演绎法分离定律的假说演绎过程细胞学基础及实质减数分裂中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如图
5、所示:实质:在杂合子内,成对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杂合子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遗传学相关概念解读本节的概念比较多,要注意联系在一起,多作比较,可以采用如下的图解,帮助理解记【概念辨析】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A和a、D和d、E和e都是等位基因,而B和B、C和C虽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但不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它们是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称为相同基因,而不能称为等位基因。(2)非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内有两种存在方
6、式一是非同A和E或e,E与A或a等,其遗传方式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二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座位)上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D或d等,其遗传方式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与表现型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2)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考点在理综试卷中单独命题的频次较低,为冷考点,但是本考点涉及遗传学最基础的实验方法和概念系统,因而仍应认真复习掌握。【典例1】(2011海南单科,18)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
7、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代全为红花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代全为粉红花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解析融合遗传主张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融合遗传方式传递FI表现显性亲本性状(或显性的相对性),F自交产生的F后代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故C正确。答案C【训练1】(2012烟台高三调研)果蝇的长翅M对残翅仅)为显性,但纯合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为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突变成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决
8、定的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只要让其与另一只异性的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答案C知识拓展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遗传物质改变(突变、重组)引起的变异可遗传,仅由环境引【训练2】(2012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二中联考)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出现
9、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的内容解析A、B项所述内容均为实验存在事实或实验现象,不属于假说的内容。因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孟德尔时期没有发现染色体结构,因此假说的内容不包含遗传因子与同源染色体的位置关系,D项错误。答案C,显、隐性判定及纯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根据子代性状判断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代性状
10、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设计实验,判断显隐性二、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较与鉴定纯合子杂合子特点不含等位基因;至少含一对等位基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实验鉴定测交纯合子X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只有一种类型(表现型一致)杂合子X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自交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花粉鉴定方法花粉的基因型只有一种花粉的基因型至少两种特别提醒测交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已知生物性状的显隐性。此方法常用于动物遗传因子组成的检测。但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植物常用自
11、交法,也可用测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花粉鉴定法的原理:花粉中所含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可通过本考点作为遗传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几乎隐含在遗传综合题每个试题中,单独命题少见。【典例2】(2012合肥质量检测)已知马的栗色与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马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1匹小马。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选择多对栗色马和白色马杂交,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反之,则白色为显性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4匹马全部是白色,则白色为显性选择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栗色
12、马,则说明栗色为隐性自由放养的马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说明栗色马为显性解析若栗色马为显性,则其纯合子和杂合子都存在,当和白色马杂交时,后代栗色马的数量则多于白色马;孟德尔遗传规律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采用的数量必须足够多,B选项的数量较少,无法准确得出结论;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杂交,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可判断该性状可能是隐性;显性杂合子和纯合子都表现为显性性状,因此当马群自由交配时,后代显性性状数目一定大于隐性性状数目。答案B知识拓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1)自交,看其后代有无性状分离,若有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木杂交,看后代的表现型,若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离 定律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