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诊疗规范 治疗 实用总结全.docx
《失眠症的诊疗规范 治疗 实用总结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眠症的诊疗规范 治疗 实用总结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失眠症的诊疗规范治疗实用总结-:失眠症的定义:定义:虽然有睡眠机会及环境,但不能获得足够睡眠时间和(或)好的质量,而影响到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和(或)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包括疲劳/躯体不适、情绪低落/激惹/认知障碍等)。失眠是主观体验,不单纯靠睡眠时间来判断是否失眠,部分人虽睡眠时间短(如短睡眠者),但没有主观睡眠质量下降,也不存日间功能损害,故不算失眠。二:诊断及鉴别诊断:1 :慢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必须同时符合14项标准):(1):存在以下至少一
2、种睡眠异常症状(自述或照料者观察到):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比期望的起床时间更早醒来;在适当的时间点不愿意上床睡觉;没有父母或照顾者干预难以入睡。(2):存在以下至少一种与失眠相关的日间症状(自述或照料者观察到):疲劳或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下降;家庭、社交、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情绪不稳定(易烦躁或易激动);日间瞌睡;行为问题(多动活动过度、冲动或攻击性);精力和体力下降工作主动性下降;易发生错误与事故;对自己的睡眠质量非常关切或不满意。(3):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日间症状在患者能获得合适的睡眠机会(如充足的睡眠时间)或环境(如黑暗.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情况下不能被其他类型的睡眠
3、障碍更好地解释。(4):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至少每周出现3次、持续至少3个月。2:短期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标准与慢性失眠症类似,但病程不足3个月和(或)相关症状出现的频率未达到每周3次。3:失眠症的鉴别诊断:即失眠症需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精神活动性物质或药物、及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引发的继发性失眠症状鉴别:躯体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等所致的失眠症状。精神障碍疾病:抑郁症患者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神运动性迟滞等核心症状,双相情感障碍可出现抑郁和躁狂症状,焦虑症患者除了有典型的焦虑、恐惧、担心,常伴
4、有心慌、呼吸加快等自主神经症状。止匕外,其他的精神障碍也是失眠常见的原因。精神活性物质或药物:抗抑郁药物、中枢兴奋性药物、心血管药物、麻醉性镇痛药、平喘药等药物,以及酒精和烟草等物质均可诱发失眠。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包括: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RSWDs)(体动记录仪用于鉴别CRSWDS/也可以在无PSG条件时作为替代手段评估夜间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模式)、环境性睡眠困难、睡眠不足综合征、短睡眠者等。(鉴别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应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必要时同时进行PSG和用多导睡眠仪(PSG)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M
5、SLT是客观评价日间思睡严重程度的标准工具,已广泛用于发作性睡病诊断、特发性睡眠增多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日间思睡严重程度评估,及精神振奋剂等药物疗效评估)。(辅助失眠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自评与他评量表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severityindex)o广泛焦虑量表(GeneraIiZedAnxietyDisorder7)o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AnxietyInventory)oEpworth思睡量表(EPWOrthSleepinessScalezESS)o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SeverityScale)o生活
6、质量问卷(SF-36)o睡眠信念和态度问卷(DySfUnCtiOnalBeliefsandAttitudesaboutSleepQestionnaire)o清晨型与夜晚型睡月民问卷(MomingandEveningQuestionnaire)o三:治疗:总体目标:通过治疗失眠改善日间损害(如精力下降、注意或学习困难、疲劳或躯体症状、情绪失调);防止短期失日除专成慢性失眠。具体指标总睡眠时间6h、睡眠潜伏期30min、睡眠效率80%85%、入睡后降低觉醒次数、觉醒时间30min。治疗方式:心理治疗(睡眠卫生教育、针对睡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在睡眠卫生教育后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基础上,开展
7、CBTI治疗,能纠正错误睡眠认知与不恰当行为,重建正确认知行为模式且没不良反应。药物治疗短期疗效已被证实,长期应用仍需承担药物不良反应、成瘾性等潜在风险。物理治疗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可作为补充治疗。中医治疗因个体化医学模式,难用现代循证医学模式评估。治疗策略:短期失眠:去除诱因后睡眠未恢复正常者,首选心里治疗,在无法完成CBTI时应早药物治疗快速消除失眠症避免慢性花。慢性失眠:去除病因后,在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基础上应当首选CBTIz可同时辅以药物治疗,显效后可试着逐渐停药,药物治疗缺乏长程临床对照研究。(一):心理治疗:确认导致慢性失眠的错误认知和不当行为并改正;同时进行针对睡眠的认知
8、行为治疗(CBTI)o心理和行为治疗是首选的失眠症治疗方法,最常见的是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长期来看CBTI疗效优于药物疗法。强调睡眠卫生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开展CBTI治疗。CBT-I与药物联合治疗:CBTI不仅具有短期疗效,坚持应用可长期保持疗效。CBTl治疗初期阶段联合应用非苯二氮类药物(non-BZDs)可在短期内改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依从性,联合治疗效果稳定后,将non-BZDs改为间断治疗或者逐步停药,继续坚持CBT-1仍能够维持疗效,充分体现这种优化组合治疗远期效果。推荐意见:(1)睡眠卫生教育需要同其他干预方式同时进行,不推荐将其作为独
9、立的干预方式实施Q)睡眠限制疗/刺激控制疗法/放松疗法法可分别作为独立干预措施或参与到其他的CBTl之中;CBT-I联合药物(首选non-BZDS)治疗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具体治疗方法:Q)睡眠卫生教育:找出不良的生活睡眠习惯,使患者了解并改正,帮助重塑良好睡眠行为习惯。(2)认知治疗:帮患者认识到对睡眠的错误认知,以及对失眠问题的非理性信念与态度,使患者重新树立起关于睡眠的积极、合理的观念,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失眠者常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并过分关注失眠不良后果,在临近睡眠时感到紧张,担心睡不好,这些负性情绪使失眠进一步恶化,失眠加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认知治疗基本内容:保持
10、合理的睡眠期望;避免过度主观的入睡意图(强行要求自己入睡)保持自然入睡。不要过分关注睡眠,不因为一晚没睡好就产生挫败感,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3)睡眠限制疗法:是被广泛采用的行为疗法,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史比曼发明。通过睡眠限制缩短了夜间睡眠的卧床时间,增加了睡眠的连续性,直接提高了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与卧床时间比/80%为正常),并且通过禁止日间小睡,增加夜晚的睡眠驱动力。具体内容:减少卧床时间以使其和实际睡眠时间相符,在睡眠效率维持85%以上至少1周的情况下,可增加15-20min的卧床时间;当睡眠效率低于80%时贝!J减少1520min的卧床时间;当睡眠效率在80%85%
11、之间则保持卧床时间不变;可有不超过半小时的规律午睡,禁止日间小睡,并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4)刺激控制:通过减少卧床时的觉醒时间来消除患者存在的床与觉醒、沮丧、担忧等不良后果之间的消极联系,重建床与睡眠之间积极明确的联系。是一套行为干预措施,具体内容:(1)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2)如果卧床20min不能入睡,应起床离开卧室,从事一些简单活动,等有睡意时再返回卧室睡觉;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进食、看电视、听收音机及思考复杂问题等;(3)不管何时入睡,应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避免日间小睡。(5)松弛疗法:放松治疗可以降低失眠患者睡眠时的紧张与过度警觉,从而促进患者入睡,减少夜间觉醒,提高
12、睡眠质量。该疗法适合夜间频繁觉醒的失眠患者。为治失眠最常用非药物疗法。技巧训练主要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指导性想象和腹式呼吸训练。初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环境整洁、安静,每天练23次。(6)矛盾意向:该疗法假设患者在有意进行某种活动时改变了自己对该行为的态度,态度的变化使得原来伴随该行为出现的不适应的情绪状态与该行为脱离开,让患者直面觉醒(努力入睡却没有能够成功)及失眠所引起的恐惧和焦虑。(7)多模式疗法:在失眠症的诊疗中,很多临床医师会使用不同组成形式的多模式疗法(刺激控制、放松疗法、睡眠限制)和睡眠卫生教育。(8)音乐疗法:轻柔舒缓的音乐可以使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焦虑情绪和应激反应得到
13、缓解,也有将患者的注意力从难以入眠的压力中分散出来的作用,这可以促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从而改善睡眠。(9)催眠疗法:可以增加患者放松的深度,并通过放松和想象的方法减少与焦虑的先占观念有关的过度担忧以及交感神经兴奋。心里疗法推荐措施:睡前1h内不做致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致兴奋书刊和影视,睡前精神不宜过于兴奋如生气发怒兴高采烈;不宜吃过饱或难消化如油腻类食物,可以吃些含糖的食物,睡前不宜饱餐,胃肠要加紧消化,不断刺激大脑兴奋;不宜喝酒少量饮酒可兴奋大脑皮层、特别不能用酒精助睡;睡前饮茶的咖啡因刺激中枢神经兴奋。睡前34h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会使大脑控制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兴奋在短时间里不会平静下来,睡前
14、应当尽量保持平静,可做些轻微活动,比如散步。卧室安静、舒适,保持适宜光线及温度;枕头高度不宜过高,生理角度上讲以8到12厘米为宜,过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头脑的血液过多造成次日头脑发胀、眼皮水肿,过高会影响呼吸道畅通,易打呼噜,而且长期高枕易导致颈部不适或者驼背。晚上上床时间不宜太晚,更不宜太早,有睡意才上床;不要逼自己入睡,上床后超过半小时还不能入睡,可起床,待有睡意再上床;除睡眠和性生活外,不可在床上做其它事情,以形成睡眠和床的条件反射;早晨准时起床,以维持生物钟的稳定;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律安排适度体育锻炼,天天运动,多做事,多玩、多户外活动,让白天忙起来。中午不宜睡多,以45分钟为
15、宜,躺在床上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有睡没睡都要起床;若昨天没睡好,今天不能补睡;要限制在床上的时间,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过失眠前你的总睡眠时间;但也不要少于5小时,待睡眠状况改善后,可根据具体情况稍延长在床上时间。(二):药物治疗:基本原则:在病因治疗、睡眠健康教育和CBTl基础上,酌情予催眠药。小剂量开始,一旦达到有效剂量不轻易调整剂量。药物包括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有镇静催眠效应的抗抑郁药。FDA批准的用于失眠治疗的药物包括部分BzRAs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多塞平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等。1:BZRAS(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分苯二氮类药物(BZDS
16、)和非苯二氮类药物(non-BZDs)o大多不能优化睡眠结构(右佐匹克隆除外)。non-BZDs:哩毗坦、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属快速起效,能诱导睡眠始发,治疗入睡困难和维持障碍。扎来普隆半衰期较短仅适用治入睡困难。non-BZDs半衰期相对BZDs较短,次日残余效应低不产生日间困倦故药物依赖风险较BZDs低,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已成为失眠临床常用药物。需注意non-BZDS可能会突然停药后发生一过性失眠反弹。(5)BZDs:FDA批准5种BZDs:艾司理仑、三哩仑、替马西泮.氟西泮、夸西泮(三嘤仑属唯一短半衰期药因成瘾性和逆行性遗忘发生率高我国列为一类精神药管理)国内BZDs还包括阿普理
17、仑、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BZDs改善入睡困难并增加总睡眠时间,不良反应为口干、食欲不振、便秘.日间困倦、头昏头晕.肌张力减低.跌倒、认知功能减退.恶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症状.及突然停药引起戒断综合征等。肝肾功能损害、重症肌无力、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重度通气功能障碍者禁用BZDsoBZDs虽然短期内能改善睡眠状况,但可能会增加痴呆的风险,且会增加跌倒风险,不建议在老年人中首选,首选NBZDs以及结合非药物治疗。在老年人的CBTI研究中,CBTI使失眠很快得到解决,而且效果持续长达2年2: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可改善时差
18、变化致睡眠觉醒障碍、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等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但用普通褪黑素治疗失眠尚无一致性结论,不推荐将普通褪黑素作为催眠药物使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胺(属褪黑素MTl和MT2受体激动剂)能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总睡眠时间,用于治疗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及昼夜节律失调导致的失眠症,对合并睡眠呼吸障碍者安全有效,没药物依赖性/不会产生戒断症状,故已获准长期治疗失眠。阿戈美拉汀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2C受体拮抗剂,因此具有抗抑郁和催眠双重作用,能够改相关失眠,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作为不耐受前述催眠药物和已发生药物依赖的替代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失眠症的诊疗规范 治疗 实用总结全 失眠症 诊疗 规范 实用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5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