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沾化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州市沾化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滨州市沾化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深入学习贯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五育并举,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劳动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二、总体目标劳动是涉及面广,融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
2、,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三、劳动教育规划1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首要的就是各学科的劳动渗透,如德育课程的勤俭节约。还有就是主要是各种劳动基地的有效利用。宿舍的生活自理(叠被、打扫卫生),餐厅的体验式劳动
3、(一学期每班至少一次),以及班级教室和广场的卫生整理。这些都是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阵地。2 .家庭劳动教育课程主要是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者帮助家长进行一些其他一些劳动,然后以家校互动的方式展开评价。3 .社会劳动实践这个主要是以学校或家委会的组织为主。4 .其他活动促进学校定期搞一些活动进行促进,以达到促进劳动教育的目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保证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两种组织形式:1.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集体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各班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甚至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组合。2、个人活动:个
4、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四、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学段目标:按照身心发展特点,中职阶段逐年要掌握的劳动能力是:1 .一年级高一年级懂得自己做基本生活技能,初步懂得劳动意义,端正劳动态度;如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等;2 .二年级(1)初步具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观点;能做简单家务劳动、了解劳动技巧,如叠衣洗碗等(2)学习并理解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5、;(3)初步具有简单的形体创意设计的意识,能按创意设计进行劳动实践,有探究的兴趣,乐于动手制作,能够手脑并用,善于动手操作,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4)学习和践行“勤以立志,俭可养德”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五、途径和方法(一)师资建设主要以思政课老师和班主任为主,通过不定期的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关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二)劳动场地学校从实际出发成立劳动教育研究小组,开展劳动课程建设。劳动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
6、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叠被子比赛、内务比赛、手工比赛、社会实践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三)有效落实劳动应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在劳动方面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模仿一一独立劳动一一熟练劳动一一创造劳动”的顺序发展的。(四
7、)成果展不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展评劳动成果(作品),可在实践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可用现场实例促进操作的成功。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态度。展评小结,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六、具体措施1、每学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养成教育必须有方案、有总结、有活动记录。2、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家长微信群、家长学校等渠道,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养成教育。3、劳动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特别是要结合“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这样的节日,安排活动,充分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时间。4、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卫生和校园美化相结合。实行楼道、园区等公共区域各班大包干。明确班级及个人职责。七、组织职责教务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老师指定每学期计划,并督促开展活动。学生处:负责班级卫生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纪情况统计通报。总务处:负责种植类劳动技术指导,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协调劳动实践基地活动。班主任: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滨州市沾化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2年8月16H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