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指南.docx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指南.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 03. 080. 01CCS A 90H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xxxx-xxxx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指南Guidelinesforcontingencyvolunteeringtopublicemergencies(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民政厅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民政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颜翠芳、李磊、张荣、吕晓非、张军、贺冉冉、许萌玲、张志红、
2、邓欣雅、徐小悦、刘慧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志愿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服务原则、基本要求、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监督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志愿服务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0143-2021志愿服务组织基本规范MZ/T148-2020志愿服务基本术语DB34/T3504-2019社区志愿服务规范3术语和定义MZ/T148-2020界定
3、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应急志愿服务指运用应急处置措施提供的符合应急预案等要求的志愿服务。3.2 突发公共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4服务原则1. 1安全第一在应急志愿服务过程中,谨记保护生命原则高于其他所有伦理原则,志愿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有义务保护服务对象的生命,也包括保护其他人的生命。4. 2专业高效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要有“社会应急力量一盘棋”意识,切实提高专业技能,高效发挥志愿服务队伍贴近基层、分布广泛、反应迅速、服务多样的优势和专长。5. 3隐私保密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
4、提供服务的各个环节应始终遵循保守在应急志愿服务中获悉的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者依法受保护的其他信息。6. 4有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要坚持有需求必响应,有需求再同应的原则,在事发地政府指挥机构或应急管理部门统一指挥调度下,有序参与应急工作。5基本要求5.1 应急志愿服务组织5.1.1 具备条件的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应设立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保证发展的正确方向。志愿服务组织应当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5.1.2 应急志愿服务组织按照专业化、属地化的发展方向,加强制度建设、人才建设、装备建设、能力建设,并将人员状况、专业技能、装备配置等基本情况及其变动
5、情况按要求上报业务主管部门和同级民政部门以及应急管理部门。5.1.3 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应作为社会应急力量加入属地社会应急力量体系,完善日常管理、应急调用、综合演练、培训选拔、激励评价等工作。5.1.4 应急服务组织应建立管理制度,包括人员职责、组织纪律、考核办法、装备管理等。5.1.5 应急服务组织应制定各项应急与工作预案,包括启动条件、工作程序、工作内容、条件保障等内容。5.1.6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急志愿服务组织要在事发地政府指挥机构或应急管理部门统一指挥调度下,有序参与应急工作。DB34/T3504-2019,定义8.T55. 2应急志愿者5. 2.1应急志愿者享有以下权利a)获得有
6、关应急志愿服务的真实、准确、完整信息,了解应急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b)获得开展应急志愿服务活动必需的条件和必要的装备保障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c)获得开展应急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教育和培训;d)要求开展应急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无偿、如实、及时出具应急志愿服务记录证明;e)因从事应急志愿服务导致本人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获得救济和补偿。7. 2.2应急志愿者履行以下义务a)履行应急志愿服务协议约定的义务,服从管理,接受必要的培训,完成应急志愿服务工作;b)因故不能完成应急志愿服务工作的,应当及时告知应急志愿服务组织或者应急志愿服务对象;c)合理、适当使用应急志愿服务标志和标识:d)保守在应急
7、志愿服务中获悉的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者依法受保护的其他信息;e)尊重应急志愿服务对象的人格尊严;D不得利用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营利性活动来谋取不当利益,不得向服务受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6预防与应急准备8. 1应急预防6.1.1宣传普及6.1.1.1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定期在社区、学校等地方设置宣传点,发放有关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资料,向广大市民宣传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6.1.1.2 应急志愿服务组织或志愿者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广泛宣传应急安全知识和专业技能,生动讲述应急安全警示案例和应急施救工作经历,大力传播推广应急安全文化,推广参加应急志愿服务的意义。同时积极承担
8、起应急志愿者招募、培训以及管理规范化的责任,保隙应急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壮大应急志愿者队伍。6.1.1.3 应急志愿服务组织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发布应急志愿服务的内容、形式、程序等,做好舆论引导,提高人们的应灾意识。6.1.1.4 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应将典型案例作为宣传的重要内容,介绍国内外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两方面案例,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与法制意识,加深对应急预案的理解。6.1.1.5 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社区应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等预防性应急志愿工作,向居民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尽可能使居民掌握营救工具和应急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大力普及应急施救技能,例如AED的使用、心脏复苏、止血包扎
9、等,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安全体验与教育。6.1.2隐患排查6.1.2.1协助落实社区、村、重点单位网格化风险管控措施,协助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风险隐患。6.1.2.2协助做好重大风险点和风险源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6.1,2,3协助加强对重点水利水电工作等重大关键基础设施监督检查,做好隐患排查工作,搭建完备的组织结构、畅通协调渠道、配备必要的营救工具和急救器材。6.1.3信息报告6.1.3.1协助做好危险区域调查、评估、分级和登记工作。根据服务区域可能面临的突发公共事件类型、特点、形成原因、时空分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从人员配备、培训演练、物资保障等多方面考虑,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
10、络,拟定应急预案。6.1,3.2协助提高安全风险早期识别研判和预报预警能力。6.1.3.3协助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和反馈工作,尤其是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预警信息发布和反馈工作。GB/T40143-2021,定义7.3.4.16.2招募录用6.2.1招募6.2,1.1推荐招募时,被推荐的志愿者可来自于:a)与应急工作相关的组织、个人。b)有一定专长的、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6.2.1.2公开招募是志愿者招募的主要形式,应急志愿者招募时应向志愿者明确以下信息:a)应急志愿者的登记程序;b)应急志愿者应具备参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志愿服务相应的时间、知识、技能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突发 公共 事件 应急 志愿 服务 工作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7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