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年版)教务处2022年5月30日目录一、专业名称及代码Ol二、入学要求01三、修业年限01四、职业面向01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01六、课程设置及要求05七、学周与学时安排25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28九、实施保障32十、毕业标准40十一、附录40十二、制定说明40一、专业名称及代码口腔医学(520102K)o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三、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或技术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行业企业标准和证书举例医药卫生大类(52)临床医学类(5201)卫生(
2、84)口腔科医师(2-05-01-07)基层口腔助理医师;医院口腔医师助手口腔助理执业医师;口腔执业医师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具备“政治素质、人文情怀、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口腔医学专业的口腔科医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学生毕业3年后,应该承担口腔医学病历书写、基本病变的治疗工
3、作,达到口腔(助理)执业医师的水平。(二)培养规格1 .德育目标具备国家情怀、关爱社会、崇尚技术、诚信友善的匠人匠心型人才。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树立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法制观念和社会公德。2 .素质目标具备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科学素养、人文涵养和艺术审美能力;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作风严谨、热爱劳动,具有分析和解决所从事专业领域实务技术问题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
4、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爱岗敬业,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奋斗、乐观向上。(5)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具有尊重病人、保护隐私、患者利益至上的服务宗旨。(6)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
5、行为习惯。(7)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3 .知识目标包括对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的培养规格要求。(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人文历史、艺术美学等通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3)掌握口腔临床工作必需的基础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4)掌握口腔临床工作必需的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5)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临床诊疗策略。(6)掌握基层医疗机构口腔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7)掌握基本口腔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8)掌握口腔医学相关的心理学、伦理学和
6、健康教育知识。4 .能力目标包括对通用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等的培养规格要求。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应用职场所需的书面、口头、形体、图形等与他人有效沟通;具备全局观念,能够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良好的协调合作;能够运用自我学习的方法,有持续学习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备创新意识,能够运用基本的创新方法用于工作领域,改良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应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有效支配各类资源的持续发展型人才。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规格要求如下:(1)能够正确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病历书写。(2)具有口腔临床工作必需的临床医学基本技能。(3)具有口腔临床基本诊疗操作技能
7、。(4)能够从事口腔常见、多发病的基本诊疗、修复及预防等工作。(5)能够合理使用口腔临床常用药物。(6)能够对口腔危、急、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处理和及时转诊。(7)能够与患者、家属及同事进行有效沟通,实施人文关怀。(8)能够在口腔医疗工作中应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技术。(9)具有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能用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口腔临床问题。(10)具有一定的英语读、说、听、写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和活动课程四大部分。(一)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包括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美育、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人文素养、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大学语文,共计810学时,包括460理论学时,350实践学时,共计45学分。公共基础课程选修课160学时,共计10学分。公共基础课旨在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树立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诚实守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法制观念和社会公德;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独特的艺术审美能力、较强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9、。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口腔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工作严谨、作风踏实;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刻苦钻研技术;坚持一线的工作意识,吃苦耐劳,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医学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能。1 .军事课:4学分,军事理论在线课程36学时+国防教育军事技能训练112学时(2周),必修课。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开设方式:第一学期开设,在线课程32学时+军事技能训练112学时(2周)。考核方式:考查(注:军事技能训练
10、期间,累积请假天数工总天数x40%或在线课程成绩不合格者,该课程考核均不合格,不授予学分)。2 .思想道德与法治:3学分,48学时(理论42学时,实践6学时),必修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基础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法律素质、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和法律规范上的知行统一,做社会主义和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开设方式: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前12周开设,2学时/周,共24周。考核方式:考试。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学分,32学时(理论28学时,实践4学时)
11、,必修课。本课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观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增强政治是非判断、政治洞察力和觉悟、自觉遵守和示范能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营造维护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激发对祖国、社会的责任感的思考,激发对人生价值、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思考,促进社会进步和自身成功。开设方式: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前11周开设,第三学期前7周为4学时/周,第三学期后7周及第四学期前11周均为2学时/周,共25周。考核方式:考试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3学分,48学时(理论42学时,实践6学时),必修课。本课程是面向高校本专科学生开设的公共
12、必修课。本课程通过系统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理解其蕴含和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增进对其科学性系统性的把握,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设方式:第三、四学期开设,4学时/周,第四学期前7周;2学时/周,第三学期第1014周及第四学期第812周,共10周。考核方式:考试。5 .形势与政策:1学分,32学时(理论30学时,实践2学时),必修课。本课程将形
13、势与政策教育经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改善知识结构,了解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与进程。这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渠道。开设方式:第一、二、三、四学期的前4周开设,2学时/周,共16周。考核方式:考查。6 .大学生安全教育:2学分,线下6学时+线上课程26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O学时),必修课。本课程通过系统呈现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不安全因子,真正把“我该怎么做”教授给同学们,从而提升同学们安全意识,预防风险,指导化解危险,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紧急事故的处理和救
14、护。开设方式:第二、三、四学期的第7周开设线下课程,2学时/周,共3周。其它时间在线课程26学时。考核方式:考查(注:活动和讲座,累积不参加次数工总次数x40%或在线课程成绩不合格者,该课程考核均不合格,不授予学分)。7 .劳动教育:1学分,16学时(理论8学时,实践8学时),必修课。通过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开设方式:第一、二、三、四学期的第5、6周开设,2学时/周
15、,共8周。考核方式:考查。8 .美育:2学分,线下10学时+线上课程22学时(理论22学时,实践10学时),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重要的工具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先行课。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鉴赏能力,拓宽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开设方式:第二学期第13、14周、第四学期第12、13、14周开设线下教学,2学时/周,共5周。其他时间在线教学。考核方式:考查。9 .大学体育:7学分,108学时(理论0学时,实践108学时),必修课。本课程的目
16、的就是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育,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开设方式:第一、二学年开设,2学时/周,54周。考核方式:考试。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必修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本课程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通过
17、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开设方式:第一学期开设,2学时/周,12周。考核方式:考试。11 .大学英语:8学分,128学时(理论112学时,实践16学时),线下104学时,线上24学时,必修课。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外国的文化也是具有很深的渊源。本课程的目的一是文化的培养,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二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内涵是要求在实践中应用。三是大学的英语教育更应该与社会相结合,跟进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开设方式:第一、二学期开设,4学时/周,26周。第六学期开设24学时
18、线上教学。考核方式:考试。12 .计算机应用基础:3.5学分,56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52学时),必修课。本课程是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基础课,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素质和水平,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学生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随着现代口腔义齿高科技、高技术的引进,计算机基础也是每个口腔技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开设方式:第二学期开设,4学时/周,14周。考核方式:考试。13 .医学人文素养:3.5学分,56学时(理论42学时,实践14学时),必修课。本课程将社会上人与人
19、之间的关系、行为方式及有效的沟通技巧、各种场合尤其是医学方面的礼仪、政策法规、医学伦理等方方面面知识讲解出来,尤其是将未来的医护、医技、医患之间的关系渗透到课堂中,使学生在学校中在书本中提前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增强自信心,拓宽视野,改善知识结构。这是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渠道。开设方式:第二、三学期开设,2学时/周,28周。考核方式:考查。14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1学分,14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2学时),必修课。本课程是一个国家关心、社会关注的永恒话题。本课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高教司就业指导课程设为必修课程的精神,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业、专业、职
20、业、就业、创业相结合,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训练相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让更多毕业生实现有效就业,进而走上创业之路。开设方式:第四学期前7周开设,2学时/周,共7周。考核方式:考查。15 .大学语文:2学分,28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2学时),必修课。本课程是全国高校为继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目的是为了使已经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为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开设方式:第四学期后7周开设,4学时/周,共7周。考核方式:考查。(二)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
21、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1 .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医学统计学、临床医学概要、生理学基础、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用物理学、医用化学、传染病学,共计约352学时,包括理论300学时,实践52学时。共计23学分。(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3学分,48学时(理论40学时,实践8学时),必修课。本课程通过对人体各器管、系统的解剖理论学习及实践,通过对各种人体组织结构特点及胚胎发生分化及发育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人体各部位各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其特点,熟悉各组织的胚胎发育过程,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口腔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开设方式:第一学期开
22、设,4学时/周,12周。考核方式:考试。(2)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3.5学分,56学时(理论48学时,实践8学时),必修课。通过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学习,使学生知道人体微生物及免疫细胞的分类、致病及防御机理,培养学生学习口腔微生物及免疫相关疾病的能力,为口腔内科学、口腔粘膜病学等学科夯实基础。开设方式:第四学期开设,4学时/周,14周。考核方式:考查。(3)医学统计学:2学分,28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4学时),必修课。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医学统计方法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统计表和统计图、医学科研设计方法等。本课程是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研究、公共卫生事业和卫生事业管理的一门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城 护理 职业学院 口腔 医学专业 人才培养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