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修订).docx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修订).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前言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儿童期尤其是婴幼儿常见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病因。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06年10月制定了儿童CAP管理指南的上、下部分HF,该指南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对儿童CAP管理的相关问题制定了科学性、实用性较强的规范。近年来,由于CAP病原体变迁、细菌病原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医学界对肺炎并发症的认识不断加深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为此,我们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儿童CAP病原学、临床特征、严重度评估、放射学诊断评估、实验室检查、治疗、特异
2、性预防等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对原有指南进行重新审议和修订,并撰写指南概要,适合于基层卫生人员使用。参与此次修订和审议的专家来自儿童呼吸科、感染科、重症监护等专业,并广泛征求了包括放射科、检验科、胸外科、药剂科、公共卫生和社区儿科等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定义CAP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是相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而言。该定义强调:(1)肺炎,而不是通常泛指的“下呼吸道感染”。CAP是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缺氧和感染中毒症状,通常有
3、发热、咳嗽、呼吸增快、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肺部湿性啰音和管状呼吸音等呼吸道征象,并有胸部X线片(以下简称胸片)的异常改变。本指南不涉及吸入性、过敏性、尿毒症性等非感染性肺炎;(2)CAP是在院外发生的、又有与住院关联的时间概念,其包括肺炎发生在社区,但发病在医院,也即入院时处于肺炎潜伏期内的肺炎;(3)原本健康的儿童,这是出于CAP病原学评估的考虑,免疫抑制患儿的CAP病原学有所不同。此外,鉴于新生儿肺炎的病原学及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指南不涉及小于28d的新生儿。指南的证据水平和推荐等级本指南的概要是全文各部分的要点,列上推荐等级,分为3级:等级A的证据来自随机对照研究(rando
4、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及高质量的系统综述;等级B的证据来自一项或多项研究;等级C则是专家观点及其他资料3-4,但可供儿科临床参考。病原学CAP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此外还有真菌和原虫。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等又称为非典型肺炎病原,区别于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SP)等典型肺炎病原。由于真菌及原虫感染的特殊性,本指南不作叙述。根据年龄能很好地预示儿童CAP可能病原。在年幼儿,约50%CAP由病毒引起;在年长儿常由细菌、MP感染所致,不同年龄组CAP病原
5、谱参见表1口,3,5。影响CAP病原检测结果的因素还包括:(1)病原学检测技术的敏感性与特异性;(2)地域、年代、卫生环境及社会经济;(3)新发病原出现、病原的变异、抗菌药物使用及耐药性等。我们提倡采用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多病原联合检测,提高我国儿童CAP病原学诊断、研究水平,为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表1不同年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情况年龄组常见病原少见病原28d3细菌细菌月龄肺炎链球菌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不定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沙眼衣原体病毒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副流感病毒I型、II型、In型流感病毒A型、B型腺病毒
6、人类偏肺病毒3月龄细菌细菌5岁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不定型)大肠埃希菌卡他莫拉菌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箭萄球菌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病毒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人类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I型、II型、In型肠道病毒流感病毒A型、B型人禽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EB病毒麻疹病毒5岁15细菌细菌岁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不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病毒病毒流感病毒A型、B型腺病毒EB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人禽流感病毒1 ,病毒病原病毒是婴幼儿CAP常见病原,也是儿童CAP病原学区别于成人的重要特征,病毒病原的重要性随年龄增长而
7、下降。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是引起CAP的首位病毒病原,其次是副流感病毒(【型、型、HI型)和流感病毒(A型、B型)67,其他包括:腺病毒、巨细胞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EB病毒等。近10年来新发与儿童CAP相关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如EV71等、新型冠状病毒、人禽流感病毒如H7N9、H5N1等。2 .细菌病原1。】常见革兰阳性细菌病原包括:SP、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IOcoCCUSaureus,SA)、A群链球菌等;常见革兰阴性细菌病原包括: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IUsinfluenza,HI)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卡
8、他莫拉菌(MOraXellaCatarrhaliS,MC)等。其中SP是儿童期CAP最常见的细菌病原,该病原可导致重症肺炎、坏死性肺炎;SP和病毒的混合感染常见,使病情加重。近年陆续有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CAP的报道,多发生在年幼儿,应引起重视。3 .非典型病原MP是儿童CAP重要病原之一,MP不仅是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CAP常见病原,在13岁婴幼儿中亦不少见3,习。肺炎衣原体(ChIafnydiapenumoniae,CP)多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此外,嗜肺军团菌可能是重症CAP的独立病原或混合病原之一。4 .混合感染儿童CAP可由混合感染所致,年龄越小越易发生。婴幼儿常见有
9、病毒-细菌、病毒病毒混合感染,年长儿多为细菌和非典型病原混合感染。常见与细菌感染相关的病毒有RSV、流感病毒A型和鼻病毒等。与单独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相比,混合感染可导致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及临床表现。尽管个别病毒性肺炎本身可以导致死亡,但大部分病毒性肺炎死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是继发SP感染,其次是继发SA和H工感染1,3,6力。临床特征CAP患儿可有发热、咳嗽、喘鸣、呼吸增快、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屏气、胸痛、头痛或腹痛等症状。一、临床征象诊断价值1 .发热是CAP的重要症状m2,腋温38.5C伴三凹征,尤其胸壁吸气性凹陷和呼吸增快(除外因哭吵、发热等所致者)应视为病情严重。2 .呼吸频
10、率(respiratoryrate,RR)增快RR增快提示肺炎,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呼吸增快的判定标准(平静时观察Imin)间:V2月龄260次/min;2月龄250次/min;15岁240次/min;5岁230次/min。在所有临床征象中,呼吸增快对放射学已诊断肺炎的患儿有最高的敏感度(74%)与特异性(67%)i4;对1岁以下肺炎患儿RR还有助于提示肺炎严重度:RR70次min与低氧血症的相关敏感度为63%、特异度为89%】5。同样也需除外因发热或哭吵等因素对RR的影响。3 .胸壁吸气性凹陷胸壁吸气性凹陷不仅提示肺炎,还提示病情严重。4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对肺炎的提示意义比呼吸增快更大W,
11、5 .喘鸣病毒性肺炎和MP肺炎常出现喘鸣OR,因此无胸部影像证据支持的MP肺炎要注意与哮喘相鉴别。喘鸣对判定婴幼儿期肺炎的严重度没有帮助C9。6 .湿性啰音等体征对于3岁以上儿童,胸部湿性啰音和管状呼吸音对诊断肺炎有较高敏感度(75%)和特异度(57%)。二、临床征象对病原学的提示1 .细菌性肺炎特征(1)腋温2385C:(2)呼吸增快;(3)存在胸壁吸气性凹陷;(4)可有两肺干湿啰音,喘鸣症状少见;(5)临床体征和胸片呈肺实变征象,而不是肺不张征象;(6)可并存其他病原感染。SP肺炎口。-22:表现为发热、咳嗽,可有畏寒、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和严重中毒症状等,要警惕超抗原反
12、应所致的SP休克。SP肺炎可并发坏死性肺炎和脓胸。葡萄球菌肺炎BN:起病时与SP肺炎不易区分,发热、中毒症状明显。易在短时间内形成肺脓肿,早期胸片征象少,而后期胸片的多形性则是其特征:可同时出现肺浸润、肺脓肿、肺大疱、脓胸或脓气胸等。它也可以是年长儿流行性感冒的合并症。同样要警惕超抗原反应所致的休克。HI肺炎23:以婴幼儿为主,起病较缓,常有痉挛性咳嗽,可有喘鸣,全身症状重、中毒症状明显,小婴儿多并发脓胸、脑膜炎甚至脓毒症等,胸片可示粟粒状阴影。常继发于流行性感冒。大肠埃希菌肺炎【23:常见于小婴儿,多为双侧支气管肺炎,全身症状极重,常并发脓毒症及休克,体温与脉率不成比例,常有脓胸,但肺脓肿少
13、见,这有别于SA肺炎。百日咳肺炎:可以是百日咳杆菌导致原发性肺炎,也可以并发或继发其他病原肺炎25,尚有部分病例系痉咳后的吸入性肺炎126】。2 .病毒性肺炎特征(1)多见于婴幼儿;(2)喘鸣症状常见;(3)腋温一般V38.5C;(4)明显胸壁吸气性凹陷;(5)肺部多有过度充气体征;(6)胸片示肺部过度充气,可存在斑片状肺不张,严重者可出现大叶肺不张。腺病毒肺炎23: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有一定季节性,表现为持续高热,与SP性肺炎等严重细菌感染不同的是,多伴有喘鸣,以精神萎靡、面色不佳、肺部密集湿啰音为突出表现,典型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大片肺实变。3 .MP肺炎特征(1)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14、2)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部分患儿有喘鸣,肺部可出现啰音;(3)胸片呈肺间质浸润性、小叶性、大叶性肺实变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经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d及以上,临床征象加重、仍持续发热、肺部影像学所见加重者,可考虑为难治性MP肺炎2卜29。4 .沙眼衣原体肺炎特征患儿常有咳嗽,典型者类似百日咳样咳嗽,细湿啰音比喘鸣多见,胸片有浸润阴影。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部分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三、并发症【2。】分肺部和肺外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或脓胸、脓气胸、肺脓肿、支气管胸膜瘦、坏死性肺炎以及急性呼吸衰竭。肺外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脓肿、心包炎、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以及脓毒症、溶血尿毒
15、症综合征等。严重度评估一、严重度评估303U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月龄5岁儿童出现胸壁吸气性凹陷或鼻翼扇动或呻吟之一表现者,提示有低氧血症,为重度肺炎;如果出现中心性紫细、严重呼吸窘迫、拒食或脱水征、意识障碍(嗜睡、昏迷、惊厥)之一表现者为极重度肺炎,这是重度肺炎的简易判断标准,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及基层地区hl。对于住院患儿或条件较好的地区,CAP严重度评估还应依据肺部病变范围、有无低氧血症以及有无肺内外并发症表现等判断(表2)3,2233兀表2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情严重度评估临床特征轻度CAP重度CAP一般情况好差拒食或脱水征无有意识障碍无有呼吸频率正常或略增快明显增快a紫绢无有呼吸困难
16、(呻吟、鼻翼扇动、三凹征)无有肺浸涧范围13的肺多肺叶受累或23的肺胸腔积液无有脉搏血氧饱和度0.960.92肺外并发症无有判断标准出现上述所有表现存在以上任何一项注:a呼吸明显增快:婴儿RR70次min,年长儿RR50次min二、住院指征收住院的关键指征是低氧血症。参考国外指南321、WHO推荐31-32以及其他文献34.35,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拟定下列指征。具备1项者就可收住院:1 .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Sa(h)S0.92(海平面)或0.90(高原)或有中心性紫绢;2 .呼吸空气条件下,婴儿RR70次min,年长儿RR5。次min,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的影响;3 .呼吸困难:
17、胸壁吸气性凹陷、鼻翼扇动;4 .间歇性呼吸暂停,呼吸呻吟;5 .持续高热35d不退者或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呼吸道畸形、重度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者;6 .胸片等影像学资料证实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肺叶实变并肺不张、胸腔积液或短期内病变进展者;7 .拒食或有脱水征者;8 .家庭不能提供恰当充分的观察和监护,或2月龄以下CAP患儿。三、收住院或转至ICU的指征。具备下列1项者:工吸入氧浓度(Fio2)20.6,Sa2092(海平面)或090(高原);9 .休克和(或)意识障碍;10 呼吸加快、脉速伴严重呼吸窘迫和耗竭征象,伴或不伴PaCo2升高;11 反复呼吸暂停或出现
18、慢而不规则的呼吸。放射学诊断评估一、拍摄胸片的指征及意义对于一般状况良好且可以在门诊治疗的疑似CAP患儿,无需常规行胸片检查36-37。对于初始抗菌药物治疗失败,需要判断是否存在肺炎并发症或病情加重的患儿应及时做胸片检查2。根据胸部影像学的特征,可判断肺内炎症的范围(大叶性、小叶性、肺段)、可能的性质(实质性、间质性、肺不张等)及有无肺部并发症(叶间或胸腔积液、气胸、坏死等),对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及其他对症和支持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二、胸片检查所见与临床诊断的关系临床已确诊肺炎而胸片无异常者较少见,也有一些CAP患儿仅有异常胸片所见却无发热或无呼吸增快。胸部CT检查较普通胸片可提供更多的诊
19、断信息,以下情形需要行胸部CT检查出38:(1)临床高度怀疑肺炎而普通胸片未能显示肺炎征象;(2)胸片难以明确肺炎部位和范围者;(3)需同时了解有无纵隔内病变;(4)胸片显示大叶性肺炎或肺不张;(5)临床怀疑间质性肺炎;(6)鉴别诊断需要。但需注意,胸部CT扫描和胸部侧位片不宜列为常规。虽然不同儿科医生以及儿科医生与放射科医生之间对同一胸部影像学特征的评价有差异,但均认可在除外肺不张、肺梗死、肺出血等之后,胸片实变征象可诊断肺炎139】。胸片征象不能鉴别不同病原的肺炎。即使同一病原的CAP,胸片所见亦无固定模式,如MP肺炎胸片可显示间质浸润、小叶浸润、大叶实变、肺门淋巴结肿大等,还可出现胸腔积
20、液等。三、胸片的复查对临床上已经康复,一般状况良好的CAP患儿,无需反复胸片检查4】兀对于肺炎并发胸腔积液,经放置胸腔引流管或电视胸腔镜手术后,若病情稳定,不需每日复查胸片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强调复查胸片】32叫1 .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有加重或在初始4872h内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病情恶化、持续发热;2 .所有肺叶不张患儿,应接受胸片检查的全程随访和观察:3 .有圆形病灶的患儿,以确保不漏诊儿童肺部肿瘤;4 .同一肺叶反复性肺炎,怀疑解剖异常、胸部肿块或异物的患者,在确诊CAP后4周左右应复查胸片,必要时应有CT复查;5 间质性肺炎应有CT复查。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1 .外周血白细胞(WBC)计
21、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传统的判断CAP患儿是否为细菌感染的筛查工具,但近来研究证实单独应用外周血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作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筛查工具既不敏感,也非特异。因此对于CAP患儿,不能单独应用二者来预测细菌或病毒感染,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2 .急相期反应指标轻度门诊CAP患儿无需常规进行急相期反应指标检查;需要住院或有肺炎相关并发症的患儿应做该项检查,结合临床可评估对治疗的反应。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或血清降钙索原(PeT)浓度,也不能单独或联合用以区分细菌性或病毒性CAP;使用这些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去区分细菌及非细菌病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
22、低,难以得出一个折点标准42-卬。当CRP和ESR都增高,而WBC不增高时,应该考虑MP肺炎的可能【33】。3 .血氧饱和度测定低氧血症是CAP死亡的危险因素B,住院CAP患儿常存在低氧血症,因此所有住院肺炎和疑似低氧血症的患儿都应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2刃。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测定提供了非侵入性检测动脉氧和的手段,动脉血气分析为侵入性检查,是判断呼吸衰竭类型、程度及血液酸碱失衡的关键指标,可据病情需要选择。4 .血清尿素和电解质对重症和有脱水征的CAP患儿应检测血清电解质,以评估水电解质失衡状态。CAP患儿可以存在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可见稀释性低钠血症145-47。二、CAP特异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不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社区 获得性 肺炎 管理 指南 修订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