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神经外科诊疗规范2022版.docx
《功能神经外科诊疗规范2022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神经外科诊疗规范2022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功能神经外科诊疗规范19.1. 脑深部刺激本部分为与脑深部刺激(DBS)有关内容的概述。特定疾病请参见相关章节。适用的疾病包括:1 .运动障碍A.帕金森病:丘脑底核刺激要优于所有药物治疗1,2,疗效相近但副作用更少(主要是运动迟缓)(见下)B.肌张力障碍:见页C.震颤:见页2 .癫痫:见页3 .疼痛:疗效不肯定,只有约25-60%有效(见页)4 .潜在用途A.精神疾病:主要包括LTOUrelle综合征:丘脑和苍白球DBS(病例报告3,4)2 .强迫症:前囊和丘脑底核刺激5,最近靶点多靠后侧和头侧63 .抑郁症:膝下回7和前囊刺激8B.肥胖9C.药物成瘾10D.高血压(病例报告发现可降低疼痛治疗
2、患者的血压11)19.2.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历史背景早期的手段是结扎脉络膜前动脉。由于分布上存在变异,损毁的范围常常超出了所设计的苍白球上的损毁范围,并且结果太不可预料(见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背侧苍白球切开术成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但长期改善主要是在僵直方面,而震颤和运动徐缓没有改善,2o丘脑腹外侧核随之成为首选的靶点。损害这里对消除震颤最有效。实际上,震颤通常不是最使患者衰弱的症状,特别是最初只是一种静止性的震颤(以后会变得更广泛),运动徐缓和僵直常常会带来更多问题。另外,这种治疗只能减少对侧半身的震颤,不推荐使用双侧丘脑切开术,因为不能接受手术后构音困难和步态紊乱的高度危险。二十世
3、纪六十年代晚期左旋多巴出现后,丘脑切开术的应用明显减少,3o图19-1脑部功能手术的靶点示意图缩写:AC=前连合,GPi=内侧苍白球,Hl=FOrelHl区域,MCP二中连合点(AC和PC的中点),PC=后连合,STN=丘脑底核,Zi=未定带然而多数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副作用和/或对抗帕金森药物治疗的抵抗。组织移植(如使用肾上腺髓质)似乎作用不大(见下)。损毁和刺激技术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目标靶点更新为苍白球的腹后部。19.2.1.组织移植珀金森病的组织移植治疗通常局限于研究中心。目前,通过移植胎儿产多巴胺细胞进入帕金森患者,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左旋多巴的有效性14。由于伦理上的原因
4、,在美国很少进行这种治疗。其他移植的组织包括患者自身的肾上腺髓质细胞。除了最初取得过令人兴奋的结果15,以后的研究都无法再现上述结果,此种治疗对患者益处不大16-18o一项双盲随即安慰剂对照试验19发现,34例接受了胎儿中脑细胞移植的严重帕金森病患者,在最初的6个月和9个月时出现了运动改善,但是2年之后即告无效。注意:免疫抑制仅能应用6个月。进一步研究尚在进行中20o19.2.2.损毁手术和电刺激损毁手术已经让位于更少创伤的脑深部刺激。苍白球切开术21,22苍白球切开术可能是由于以下的机理之一起作用:直接损毁苍白球(GPi)的内部某部分,干扰苍白球的传输通路,或减少向内侧苍白球的传入(主要来自
5、底丘脑核)(见页病理生理)。虽然早期的方法包括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23,但在电刺激确定靶点位置后,现代技术(除了有选择的病例)主要依靠对病灶进行射频和冷冻处理。电刺激:对GPi和丘脑底核区域进行脑深部电刺激(DBS),也可以缓解帕金森症状7而不会不可逆的损毁组织。但DBS的副作用更少26。目前最新研究的DBS目标靶点是脑桥背核(PPN)o适应证1 .药物治疗(包括多种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患者。一些作者认为早期行苍白球切开术,手术效果更好2 .主要适应证(根据一个对各种意见的调查结果2D:服用左旋多巴引起运动困难的患者(特别是出现疼痛性肌肉痉挛的患者)。初期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对苍臼球切开术反应很
6、好3 .步态和体位不稳28包括跌倒和僵直者A29,对脑桥背核(PPN)的DBS有效。4 .主要表现为僵直或运动迟缓(单侧或双侧)、开关样变化或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可有震颤,但如果症状以震颤为主,则最好以丘脑腹中间核(VlM)作为靶点(进行损毁(丘脑切开术)或刺激)30。VlM刺激也可用于治疗原发性震颤31禁忌证1 .明显智力衰退的患者:已经注意到,治疗前有认知隙碍的患者治疗后症状多会加重2 .有脑内出血危险的患者:有凝血疾病、高血压控制不好以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且无法停药的患者(对这些少见患者可考虑行立体定向放射手术进行损毁)3 .同侧偏盲的患者:手术可能会损伤视束引起对侧偏盲,造成患者失明4 .
7、年龄285岁5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即非特发性帕金森病的患者(详细见页):治疗反应差,可能是由于病因不同。可有如下表现:A.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体征(提示Shy-Drager综合征)B.眼外肌异常(可出现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NP)的患者)C.长束体征D.小脑表现(类似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E.服用左旋多巴没有改善的患者F. MRT:基底节腔隙性梗塞(如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或黑质区肿瘤G. PET扫描(如可行):去氧葡萄糖PET扫描显示纹状体代谢低减(提示纹状体黑质变性(SND)方法治疗当天的早晨停用抗帕金森药物,以引出症状。在局麻下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头架与眶耳线(对应前后
8、连合连线)平行。放射靶点的定位可通过MRI、CT和/或脑室造影完成。MRl最常用,也可以最好的显示所需的解剖结构,但是对几何扭曲敏感。因此很多研究中心都用CT和/或脑室造影对MRl进行辅助成像。通常使用TlWI,但有学者认为最佳的MRl成像应该是:轨增强的轴位和冠位像,层厚Inmb并应用STIR或扰相GRASS容积采集序列。后连合是位于松果体水平、第三脑室后方的白质带。典型的初始靶点27见表19-1。避免损伤内囊(GPi内侧)和视束(GPi后方)。丘脑底核受损会造成偏侧投掷症。根据影像学研究选择进入点,通常位于冠状缝前、中线旁开15-2Onl限使用4mm麻花钻钻孔。放射路径应当避开中线上的静脉
9、结构、脑沟里的小动脉(进入脑回)和侧脑室。电生理靶点的定位刺激:操作时患者必须保持清醒状态。对于只在给药后出现运动迟缓的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之后给与正常剂量的药物以诱发出症状。神经电生理靶点存在个体差异,应通过刺激进行确认。可通过损毁电极进行大电极刺激。当进入到白质中时阻抗通常会降低。目标靶点的阻抗通常大于600Q。在1、5、50和IoOHZ的方波以及0.5-3伏的电压范围内进行刺激(注意:超过2V将出现宽场刺激)。苍白球刺激通常会升高(偶尔也会降低)对侧的肌张力。看是否出现震颤或运动迟缓的减轻。如果对侧肢体出现无力或肌张力降低,提示已接近内囊。如出现视野暗点则提示刺激到了视束。微电极记录:调查
10、的研究中心约有半数都进行微电极记录,其余的也都在考虑开展。损毁Kondzilka等22使用的是一根直径LImn1、带3mm暴露针头的探针。在开始进行70-8(TC条件下60秒的彻底损毁之前,先在45C条件下进行了30秒的小损毁。用冷冻探针进行损毁,脑内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在极少数插入电极为禁忌(如顽固性凝血障碍)的患者当中,损毁可以通过立体定向完成,但是这种情况下在造成永久损毁之前就无法对通过电生理确定的损毁位点进行关键的确认。单侧的苍白球切开主要影响对侧,不过也可能出现某些同侧的改变。双侧切开通常分期进行,两侧之间3-12hiatus,虽然可以一次完成双侧切开,但是双侧苍白球切开可以增加出现言
11、语困难和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结果目前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运动症状。虽然97%的患者出现了一些改善(可能由于入选了一些继发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所以存在一些较差的结果),17%的患者改善的分级为轻度。显著减量左旋多巴后,90%的患者出现运动障碍。85%的患者运动迟缓有改善,57%的患者震颤有改善。其他改善的症状有:言语、步态、姿势,以及开关现象和表情淡漠的减轻。虽然症状可能改善,但是总的功能改善可能不明显,虽然抗帕金森药物的剂量通常可减少,但一般仍然需要药物持续治疗,苍白球切开术后至少2个月不要改变用药。外科治疗后有效的结果可持续5年以上,早期失败可能是由于损毁过小,晚期失败可能是由于疾病的进展
12、。目前正在研究长期效果、微电极记录、其他损毁靶点、早期手术的作用等,在获得更多的信息之前,还不能评价最佳的靶点以及定位方法等。并发症由于视束和苍白球接近,大约2.5%的患者出现视野缺损。由于靠近内囊通路,所以可能发生偏瘫。颅内出血也可能发生。构音障碍的发生率约为8%,但是通常是暂时的。同时行双侧苍白球切开时,语言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的危险更大。丘脑损毁损毁丘脑腹内侧核(VIM),帕金森震颤的缓解率大于85%。将损毁范围向前扩展至头腹侧核,也可用于治疗强直和药物诱发的运动隙碍。不过,丘脑损毁术并不改善运动不能或运动迟缓的症状,甚至还会加重步态症状或言语障碍。下丘脑损毁损毁丘脑底核(STN)常会
13、引起棘手的偏侧投掷症。相关研究尚不多,但目前有限的资料提示,在该区域进行选择性的损毁,取得的缓解效果可等同于苍白球切开术。己知并发症里包括术后hemichorea,但通常属于轻度暂时性33。在该区域行DBS可能更佳(见页)。19.3.肌张力障碍苍白球刺激是治疗肌张力隙碍的主要手术方法34。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如迟缓型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效果要好于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如缺氧后、脑病后、围产期和卒中后肌张力障碍34(其他情况尚需评估)。对于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常用靶点是内侧苍白球(GPi)(见图19-1,页)。丘脑底核刺激疗效也很好。19.4.强直痉挛由于上运动神经元通路受损引起,造成对运动神经元(CIMN)(
14、I强直)以及丫运动神经元(梭内肌纤维)(Y强直)的抑制消失。造成MN和由肌梭传入的Ia神经纤维之间的反射环路缺乏抑制,肌肉过度紧张以及痉挛,有时伴不随意运动。病因包括:大脑(如卒中)和脊髓(强直痉挛是脊髓损伤的一个预期后遗症)损伤、多发硬化以及先天异常(如脑瘫、脊髓闭合不全)。临床对被动运动的抵抗增加,肌肉牵张反射亢进,拮抗肌肉组的同时激活,这些情况可能自发出现或在微小刺激后出现。特征性的姿势包括剪刀腿或大腿过度屈曲。可造成疼痛,可使患者无法坐轮椅、卧床、驾驶、睡眠等。也可能造成褥疮溃疡。痉挛性膀胱容量减少,并且会自主排空。能加重自主反射亢进的刺激,常也可以使强直痉挛恶化(见自主反射亢进,页)
15、。脊髓战伤后强直痉挛的发作可能延迟数天或数月(潜伏期是由于“脊髓休克”,在此期间张力和反射减低)鼾(见页)。脊髓休克后强直痉挛出现时,开始是屈肌协同肌活性增加3-6个月,较晚逐渐出现伸肌协同肌活性上升,多数病例的最终表现以后者为主。轻度强直痉挛的一些“益处”:1 .保持肌肉张力,借此并保持肌肉体积:为患者坐轮椅提供支撑,有益于防止骨性隆起处形成褥疮溃疡2 .肌肉收缩可帮助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3 .可能有助于安装矫形支架强直痉挛分级应该在患者仰卧和放松的情况下进行评估。ASWorth评分(见表19-2)是关于临床强直痉挛严重程度的常用分级。曾尝试过多种方法进行强直痉挛的定量电子诊断,最可靠的是测量
16、H反射。表19-2Asworth评分”Asworth评分肌张力的程度1肌肉张力没有增加(正常)2轻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屈曲或伸直时有“制动”3更显著的增加,被动运动容易4相当大的增加,被动运动困难5受累部分屈曲或伸直时强直治疗取决于有用功能(或潜在功能)在强直痉挛区域或其下存在的程度(完全脊髓损伤通常没有功能,而多发硬化的患者可能有显著的功能)。药物治疗1 .“预防”:减少刺激的措施(物理治疗预防关节损伤,皮肤和膀胱的良好护理等,见自主反射亢进,页)2 .长时间牵拉疗法(超过正常运动范围):不仅可预防关节和肌肉挛缩,还能够调节强直痉挛3 .口服药物37(鞘内药物注射见下文的手术治疗):几乎没有药
17、物既有效又没有明显的不良副作用A.安定(Valium):激活GABAa受体,增加MN的突触前抑制。对完全脊髓损伤的患者最有效。Rx:开始时2mg口服BIDTID,3天增加一次,每天增加2mg,至最大剂量20mgTIDe副作用:可能造成镇静、无力、精力下降(逐渐增加剂量可将多数副作用降至最低)。突然停药可能造成抑郁、癫痫及停药综合征。B.巴氯芬(LiOreSa1):激活Ia肌梭传入的GABAB受体,造成MN的突触前抑制、减少伤害感受。可能对脊髓损害(完全或不完全)的患者最有效。Rx:开始时5mg口服BID-TID,3天增加一次,每天增加5mg,至最大剂量20mgTID。副作用:镇静、降低癫痫发作
18、阈值。停药前必须逐渐减量(突然停药可能诱发癫痫发作、肌痉挛反弹或致幻作用)。C.丹曲林(DantriUm):减少去极化诱发的钙离子流入骨骼肌肌质网状系统;对所有骨骼肌起作用(对产生痉挛的反射弧没有优先作用)。RX开始时25mg口服每天一次,每4-7天增加剂量,至BID,TID,接着至QlD,从每天25mg增加至最大剂量约IoomgQID(在新的稳定期,可能要用1个星期的时间来观察效果);副作用:肌肉无力(可能无法行动),镇静,特质性肝炎(可能是致命性;在用药300mgd超过2个月的患者中更常见,其前期表现常为食欲缺乏,腹痛,恶心呕吐);如果用药大约45天仍没有作用,则停药;随访检查肝功能(SG
19、PT或SGOT)D.氟柳双胺:激活GABA.和GABAB受体。对屈肌严重痉挛的患者有效。E.理论上其他一些药物也有效,但是由于一些实际原因没有用于所有患者35(如酚睡嗪只有在大剂量口服或胃肠外给药时才能减少伽玛痉挛强直;可乐宁;眼酸丙氧酚;四氢大麻酚等)手术治疗用于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病例,或是不能忍受药物副作用的病例。通常是矫形外科治疗(如跟腱或胭窝肌腱的肌腱松解手术(肌腱切断术)、骼腰肌肌切开术等)或是神经外科治疗(如神经阻断、神经切除术、脊髓切开术等等)。1 .非损毁性治疗A.鞘内注射(IT)巴氯芬(见下)B.鞘内注射吗啡(可能出现耐药性和依赖性)38C.通过经皮放置的硬膜外电极进行电刺
20、激2 .保留步行的能力的损毁性治疗A.运动点阻滞我(肌肉内石炭酸神经松解术):保留感觉和现存的自主功能。对有不完全脊髓病的患者特别有效;但耗费时间B.石炭酸神经阻滞:与运动点阻滞类似,但在强直痉挛更严重以及希望完全阻滞肌肉时使用。当神经为混合性,并且希望保留感觉神经时,不使用经皮治疗,改用开放式石炭酸阻滞(也减少了阻滞后感觉迟钝)39C.选择性神经切除术351 .坐骨神经切除术(可以使用射频损毁)402 .闭孔神经切除术:当强烈的臀收肌痉挛强直造成剪刀腿以及行走耗费过多能量时,可用此法3 .阴部神经切除术:当膀胱逼尿肌协调紊乱过度干扰膀胱再训练时有用D.经皮射频椎间孔脊神经根切断术:相对于较大
21、的运动单位的有髓A-a神经纤维,小的无髓感觉神经纤维对于射频损毁更敏感。方法:在Sl水平的一侧开始,向上操作至T12,接着在另一侧重复操作。在每一节段:用0.L0.5v的刺激、观察适当的肌节运动,以此确认穿刺针的位置(针尖应当放置在硬膜外,避免放置在蛛网膜下),Sl水平70-80损毁2分钟,L5-T12水平70损毁2分钟(以保留运动功能)。如果症状复发,可以在90C条件下重复损毁2分钟E.脊髓切开术M1 .BiSChOf脊髓切开术:通过位于侧方的切口分开前角和后角,阻断反射弧。对强直痉挛无效2 .中线脊髓切开术:中断从感觉至运动单位的反射弧,但不中断皮质脊髓束至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联系。丧失运动功
22、能的危险稍高。方法:切除Tll-Ll的椎板。将中线背侧的纵向静脉移开,在中线处切开脊髓,上端T12处切开3mm,下端Sl处切开4mm深(保留S2-S4,保持膀胱反射通路。单侧扩展至脊髓圆锥可减少膀胱的强直痉挛并且增加其反射排空出现前的容量)F.选择性背侧脊神经根切断术心,使用术中肌电图和电生理刺激来去除涉及“致残性强直痉挛”的感觉神经根丝(保留涉及“有用强直痉挛”的根丝)。中断病理反射弧的传入支。作用可能是暂时的,但也可能持续至少约5年。对强直痉挛没有作用。能够步行的脑瘫儿童步态可有改善,不能行动的儿童也可有改善但仍然无法行动G.立体定向丘脑损毁或齿状核损毁:可能对治疗脑瘫有作用hO对单侧张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功能 神经外科 诊疗 规范 2022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