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酿酒葡萄老园改优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河西走廊酿酒葡萄老园改优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西走廊酿酒葡萄老园改优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河西走廊酿酒葡萄老园改优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情况说明一、编制本标准的必要性河西走廊是全国优质酿酒葡萄产区之一,甘肃具有热量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等优越气候特点,为优质酿酒葡萄原料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甘肃省酿酒葡萄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截止2020年,面积已达31万亩,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生产已成为甘肃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我省河西走廊位于丝绸之路要道,自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葡萄种子,就开始种植葡萄,酿酒葡萄栽培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唐朝时期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说法。但是酿酒葡萄大规模开始发展,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甘肃武威莫高葡萄有限公司第一次开始种植酿
2、酒葡萄,此外又发展起来一批酿酒葡萄企业,如甘肃祁连葡萄酒业公司、甘肃紫轩葡萄酒业公司、甘肃国风葡萄酒业公司及威龙甘肃葡萄酒分公司等,目前甘肃共有19家酿酒葡萄酒业公司。甘肃酿酒葡萄栽培区域多处于寒区旱区,冬季需要埋土防寒,我省酿酒葡萄大规模发展时期主要是在上个世纪,当时栽培技术不规范,在生产中建立葡萄基地时,采用多主蔓扇形居多,通过20多年的栽培,出现树体老化、架面郁闭、结果部位外移等问题,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病虫害滋生,对效益造成很大影响,致使在生产中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这一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近年来,科研工作和生产者针对埋土防寒区的生产特点,研究出省工
3、省力简化修剪且适宜机械化栽培的倾斜龙干形,并在生产中大量应用,为了解决老园树体改造的问题,急需制定一部酿酒葡萄老园改优的技术规程,标准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我省酿酒葡萄发展,规范标准化建园,实现标准化管理,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进一步促进这一优势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此,我们通过甘肃省酿酒葡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了编制河西走廊酿酒葡萄老园改优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项目建议。河西走廊酿酒葡萄老园改优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等单位起草制定,本标准的制定得到了“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项目资助,由郝燕、白耀栋、赵彦坤、朱燕芳、李军、栗甲、
4、修长海、张竹林、王玉安、张军强、何旺庄、何春雷、杨彦军等起草完成,本标准适合甘肃省酿酒葡萄产区葡萄老园改优,本标准对甘肃酿酒葡萄老园改优的术语及定义、改造对象、改造技术及其配套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冬季埋土防寒等环节做了规定。二、编制标准的任务来源及编制过程本标准于2021年8月获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1年度第三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计划号:2021-T-165o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为主要起草单位,甘肃省南华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甘肃张掖国风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参与起草。本标准由甘肃省
5、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郝燕研究员负责资料收集与整理,并执笔编写。本标准从2020年开始收集、分类整理和分析国家相关葡萄标准、农业部有关葡萄行业标准以及甘肃省已颁布的相关标准,通过对标准和文献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河西走廊酿酒葡萄老园改优技术规程的基本框架。从2010-2020年在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甘肃葡萄主产区武威、张掖、敦煌等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走访,并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农户和有关企业座谈交流,全面掌握生产现状,认真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2021年根据相似生产栽培区域宁夏、新疆等地的栽培技术标准、文献资料及调研结果,撰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202-20221年广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西走廊 酿酒 葡萄 老园改优 技术规程 编制 说明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