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
《河南省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河南省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加快推动建立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服务理念,改革体制机制,推进体系整合化、能力现代化、服务优质化、管理精细化、治理科学化,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新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
2、协同、中西医并重、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重点任务(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1 .积极争创国家医学中心。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加快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支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瞄准医学科学前沿,力争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科学关键技术攻关、高水平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顶尖、国际一流水平。(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卫生健康委)2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心血管、儿童等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力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获批,到2025年
3、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效。持续完善运行机制,加快推动管理、技术、人才平移,逐步提升项目医院与输出医院同质化水平,在疑难危重症诊治、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等方面达到区域顶尖水平。(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卫生健康委)3 .建设高水平省级医院。推动省级医院落实“看大病、治重症、解疑难、专科研、引发展”功能定位,严控单体规模,规范引导现有“一院多区”的省级医院构建资源同质扩容、专业优化组合、整体高效运营的发展格局,增强区域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支持因占地面积较小限制发展的省级医院通过建设新院区扩充优质医疗资源。依托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甲医院布局建设神经疾病、肿瘤等20个省医学中心,进一步提升
4、高精尖医疗服务供给能力。(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卫生健康委)4 .重塑城市医疗服务网络。按照“突出重点、网格布局、均衡配置”的思路,重点建好市级“四所医院”和8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同步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加快构建城市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新体系、新模式、新机制。郑州市、安阳市、南阳市至少建成2个以上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现城区网格化服务全覆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其他省辖市至少建成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新创建200个左右社区医院,推动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比达到70%以上。(责任单位:省委改革办、编办、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医保局、药监局)5,深化县域医共
5、体建设。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要求,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整体推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构建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重点建好县级“三所医院”和105个县域医疗中心,依托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30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每个乡镇建好1所政府办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好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比例达到90%以上,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责任单位:省委改革办、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健康委、医保局、药监局)6 .加强中西医协同医疗。建立中西医协同医疗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省人民医院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打造
6、一批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30个省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实施一批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建成标准化中医科。(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7 .完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加强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建设,省级新(改)建一所老年医院,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到85%,鼓励部分公立医疗机构通过改扩建等方式转型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机构,每个省辖市、县(市)和济源示范区至少设置1所安宁疗护机构(病区)。建设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20个、示范机构30个,新(改)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在300个社区(乡
7、镇)探索推广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民政厅、卫生健康委)(二)提高医疗服务能力。1.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加强医学领域院士引进和培养,选拔培育一批医疗卫生领域中原学者、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评选45名中原医疗卫生领军人才。培养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0名、中青年医学科技创新人才180名、基层卫生学科带头人300名、基层骨干医师6000名。持续实施“岐黄工程”“仲景工程”,培养2名岐黄学者、14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以及20名省中医药学科领军人才、100名拔尖人才、100O名青苗人才,建设4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开展“西
8、学中”培训3.5万人。持续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为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引进培养医疗卫生人才4万人以上。(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8 .提升医疗技术能力。逐年提高三级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推动新增100项左右填补省内空白的新技术,每年填补各城乡对口受援医院13项技术空白。实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百县工程”,加强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医疗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建设。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专结合、医防结合、医养结合、安疗结合、中西医结合“五个100”实践样板,恢复提升乡镇卫生院二级及以下常规手术能力。(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民政厅、医保局)9
9、.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建立高水平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健全省、市、县三级质控组织,深入开展“医疗质量千院行”活动,加强基层医疗质量管理,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等。保障短缺药品供应和临床用药用血安全,推动全省主要耐药菌检出率降至全国平均水平,持续提升血液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平安医院建设,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消防和智慧安防能力,完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长效机制,强化警医联动,维护良好医疗秩序。(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委政法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安厅、司法厅、商务厅、医保局、药监局)10 强化重点专科建设。以满足疑难、危重、复杂、罕见以及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分级分类培育3
10、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0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5个国家妇幼保健特色专科、150个省级专科(病)诊疗中心、6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0个省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和600个县级特色专科,带动区域专业能力提升。(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三)提升医疗管理水平。1.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公立医院议事决策制度,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推动周口市创新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再力争12个国家示范项目落地我省。按照权责一致原则,进一步理顺高等学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机制。(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编办、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
11、障厅、卫生健康委、省政府国资委)2,强化绩效考核和等级评审。分级分类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高质量发展评价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专科评审、经费补助、评优评先等挂钩,推动30家以上三级医院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中达到A以上,其他三级医院全部达到B以上。启动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评价,加强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等内涵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力争全省三级医院达到300家,其中三甲医院达到100家、三乙医院达到120家。(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3 .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
12、保持全省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水平全国领先,推动智慧服务建设扩面提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智能医废”建设实现全覆盖,打造医疗废弃物监管“河南模式”o推进医联体内信息系统统一运营、互联互通,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加快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医疗领域应用。加快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体系建设,保障医疗数据安全。(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政府国资委、省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4 .加强医疗行业综合监管。健全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重点加强服务要素准入、质量和安全、机构运行、从业人员、服务行为、医疗费用、行业秩序等监管。开展公立医院政治巡察和业务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医疗 服务体系 建设 三年 行动计划 2023 202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0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