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docx
《镇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镇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问题整改方案(宁党厅(2023)2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问题整改工作,做到以整改促落实,以整改促提升,以整改促质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整改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紧紧围绕自治区2022年度巩固拓展
2、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问题,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治理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树牢底线思维,持续压实责任,整肃作风,对标对表,逐一排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盘认领,举一反三,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问题整改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二、整改任务针对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通报问题,国家考核评估综合核查、第三方评估、媒体暗访、东西部协作考核发现问题,结合中央审计、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和自治区2022年度后评估发现问题,举一反三,分类梳理4个方面9类33个具体问题。(一)责任落实方面。有的
3、地方责任落实还有不到位之处,有的地方行业部门责任落实有所松动”“有的地方驻村帮扶责任仍未压紧压实”“有的地方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有的地方收入数据采集不规范”。1.针对县级、乡镇主体责任落实方面。整改措施:一是从严落实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包抓工作责任。镇党委、镇政府每月至少研究2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每周至少1次安排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分管乡村振兴相关工作的领导每季度至少到村指导,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村级党组织书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村级每月至少召开3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安排部署和事项
4、研究,不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落实。二是健全常态化安排部署调度机制。镇党委会、专题会、乡村振兴工作联席会等会议定期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移民致富提升等工作,及时调度项目建设、资金支付、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反馈问题整改等进展情况。三是定期开展重点工作指导和督查。聚焦乡村振兴领域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对党组织建设、村级发展、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指导,将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和工作成效纳入各村考核内容,加大赋分权重。四是做好干部提升能力培训。加强镇村干部业务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县级组织的“三农”干部专题培训,为村两级干部传达好上级培训目标和任务,帮助干
5、部用理论武装头脑,做到深学深思深悟,入脑入心入行,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整改时限:2023年7月底取得明显成效,11月底全面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2 .针对行业部门责任落实方面。整改措施:健全乡村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强化各办公室、中心、各村之间数据分析共享,及时对接上级行业部门反馈信息,督促各村核实核准,处理和解决。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三保障”成果不出偏差的基础上,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水平,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整改时限:2023年7月底取得明显成效,10月底全面完成整改并长
6、期坚持。3 .针对基层干部作风不实方面。整改措施:一是提升镇村干部业务水平能力。组织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等业务培训,进一步帮助镇领导干部、各村村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网格员等基层干部掌握政策要求、厘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重点、掌握方式方法,有力有效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压实帮扶干部帮扶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指导帮扶干部运用贺兰县干部帮扶信息管理系统每月开展1次入户走访工作,全面准确了解帮扶户基本情况,梳理帮扶户已享受的各项政策清单,摸清帮扶户家庭成员基本信息、致贫返贫风险点、就业增收等情况,做到“人清、事清、财清”,每月更新帮扶手册、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紧盯帮扶户人居环境改善
7、、“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通过访民情、查问题的方式,及时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各项帮扶政策落细落实。三是提升脱贫人口采集数据质量。镇村干部、网格员要做好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的宣传和解读,提升农户政策知晓度。在入户排查工作中采集脱贫人口数据要认真核对基础信息、务工状态、帮扶措施等数据情况,切实做到数据录入真实准确。整改时限:2023年7月底取得明显成效,10月底全面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4 .针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伍不到位方面。整改措施:一是完成新一轮驻村干部任职工作。按照区市县县第五轮驻村干部派驻工作安排,向重点村、移民村和软弱涣散村派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二是从严考核管理。严格落实
8、银川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暨乡村振兴指导员管理考核办法,严格按照XXX镇驻村干部“八个一”管理办法落实相关工作,加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落实第一书记工作台账、实绩台账、驻村工作日志机制,坚持月例会工作制度,实行日常考核与季度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基础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切实发挥第一书记抓乡村振兴的作用。整改时限:2023年7月底取得明显成效并长期坚持5 .针对镇村帮扶工作指导不够到位方面。整改措施:一是压实乡镇主体责任。落实镇级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尤其针对XXX村、XXX村。包村领导干部要做到每月至少1次到村指导工作,不断落实村级产业项目谋划、群众增收等重点
9、工作,做到包村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成效到位。二是发挥乡村振兴专干作用。管好用好各村乡村振兴专干,让乡村振兴专干在村级负责好乡村振兴相关工作。三是管好帮扶干部。管好用好帮扶干部,督促帮扶干部每月至少1次到村入户,掌握群众情况,积极反馈群众困难,协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确保帮扶落到实处出成效。整改时限:2023年7月底取得明显成效并长期坚持(二)政策落实方面。部分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仍有压力1 .针对脱贫劳动力就业奖补政策落实难方面。整改措施:一是发挥好稳岗就业补助政策。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就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稳岗补贴、交通补贴、社保补贴、务工补助、自主创业补助、劳务中介组织经纪人补助、企业吸纳
10、移民就业补助、以工代赈、帮扶车间补贴等政策作用,理清补助政策申报条件与所需资料,摸清辖区劳动力就业底数,确保符合条件的就业者应补尽补,充分调动群众就业积极性,持续增加移民务工就业收入。二是加大就业补助政策宣传力度。运用多种方式扩大就业补贴政策宣传范围,通过公众号、村社微信群、村级广播等向外出务工人员宣传奖补政策、资金兑付流程标准。全面摸清务工人员就业情况,动态更新就业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进行靶向宣传,确保补助政策真正惠及群众,切实发挥好补助政策的激励作用。三是发挥劳务工作站和劳务经纪人作用。依托村级劳务工作站、劳务组织和劳务经纪人,健全完善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信息采集工
11、作,建立工作台账,特别是对6个月以上就业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对未就业人员落实“1311”就业帮扶政策。整改时限:2023年7月底取得明显成效,10月底全面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2 .针对就业帮扶政策落实不够有力方面。整改措施:一是持续提升就业创业服务。实时掌握本辖区失业人员服务情况,建立就业重点群体定期联系制度,为就业困难群众提供“1311”服务(即1次就业指导、3次就业岗位推荐、1次合适的职业培训项目推荐,1次就业见习机会推荐),对接上级部门配合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帮助未就业移民尽快实现就业创业,2023年在移民村举办专场招聘会至少2场。二是推动职业
12、技能培训精准化、高效化。坚持培训服务就业导向,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水平,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精准摸排就业人员培训需求,深入推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充分结合就业市场需求,面向移民村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有条件、有意愿的、移民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2023年在移民村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至少2期,接受培训的移民50人以上。整改时限:2023年7月底取得明显成效,10月底全面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外出务工就业稳定性不强,零工占比较高,收入也不够稳定。(具体问题:XXX村6个月以上稳定就业人数占全村就业人数48.17%。)
13、整改措施:一是强化就业帮扶稳定性。配合县级就业部门做好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大力开展移民村专场招聘会,2023年在XXX村、XXX村举办招聘会不少于4场次。用好乡村振兴项目,健全项目联农带农机制,XXX村温棚园区、双创基地、XXX村温棚园区、乡村振兴车间、孵化基地等项目用工优先雇佣移民、脱贫户、监测对象,促进群众家门口就业。精准落实就业相关奖补政策,不断鼓励和引导群众务工就业、自主创业做好稳定务工。稳定全年公益性岗位数量,将就业困难人员安置到公益性岗位中,确保弱劳动力能稳定务工。鼓励和扶持农户返乡创业,推行小额信贷、富民贷等政策,通过金融帮扶扶持农户自主创业就业。二是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建
14、立就业台账,及时掌握群众就业动态信息,摸清培训意愿底数,按需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就业技能。整改时限:2023年7月底取得明显成效,10月底全面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三)工作落实方面。1.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落实情况。国家考核评估和自治区后评估发现3个问题。(1)针对个别纳入不及时现象。整改措施:一是落实防返贫监测月度排查制。严格落实防返贫监测每月排查制度,完成每月排查、每月报告,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精准识别,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二是简化监测纳入识别程序。按照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指南要求,通过镇村干部摸排、行业部门预警、农户自主申报的方式,及时发现群众特殊情况,最
15、快时间完成监测对象识别流程时间,确保15个工作日内完成识别认定工作,对“急难特困”监测对象开设“绿色通道”,先救助帮扶后履行程序,防止“体外循环”、帮扶不及时现象发生。三是加大干部帮扶培训力度。针对纳入监测对象的家庭镇级尽快联系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安排帮扶责任人,并对新分配的帮扶责任人指导和帮助,带领帮扶人入户熟悉群众情况并开展帮扶。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2次乡村振兴镇村干部、网格员能力提升培训学习,持续学习防返贫监测识别纳入、风险消除及各行业部门帮扶新规、监测范围新值,提升干部政策掌握和帮扶水平。四是加大防返贫监测帮扶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政策宣讲、发放宣传图册、口袋书、张贴申报“明白纸”、政策“明白
16、纸”、扫描线上自主申报“一码通”等方式,向群众普及防返贫监测相关政策,不断提高群众帮扶政策的知晓度。五是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到人到户。严格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4+1”专项行动,对新识别纳入的监测对象指导村级在10日内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因人因户实施精准帮扶,建立“一户一策”台账,有针对性地落实产业、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帮扶措施,并持续跟踪帮扶成效。同时针对监测对象中“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员,建立健全以集中托养、大病门诊兜底、老年饭桌、收益分红、公益性岗位、临时救助、企业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的乡村兜底保障体系,保障困难群体“应帮尽帮”,返贫致贫风险稳定消除。整改时限:2023年7月底完成整改
17、并长期坚持。(2)针对个别应纳未纳现象。整改措施:一是落实防返贫监测纳入“零报告”制。每月开展摸排,紧盯重点人群,加大对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农户的跟踪监测,建立“八必访”台账,按照农户申报、乡村干部排查、行业部门预警的识别途径,依托自治区防返贫监测APP“一键预警”“一码通”申报和12317系统,切实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农户及时识别纳入监测对象。实行各村月度监测“零报告”制度,对各村存在“应纳未纳”“体外循环”等情况的,镇纪委将对村级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予以通报。二是建立各办公室、中心、各村风险信息预警反馈机制。镇各办公室、中心要积极对接相应的行业部门,对于教育、民政、医保、住建、残联、卫健、水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度 巩固 拓展 脱贫 攻坚 成果 乡村 振兴 有效 衔接 考核 评估 反馈 问题 整改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0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