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市县体育设施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技术指南.docx
《湖南省市县体育设施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技术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市县体育设施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技术指南.docx(5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湖南省市县体育设施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技术指南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年5月前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o作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保障,体育设施对于全面推动体育强省和健康湖南建设,促进湖南省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湖南省体育设施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快完善湖南省体育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显得日益紧迫和重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
2、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的通知(湘发(2020)9号)精神,落实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的通知(湘自资发(2021)38号)要求,指导和规范湖南省市县体育设施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对原湖南省城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进行修订,形成湖南省市县体育设施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包括总则、设施分类与配置标准、规划基本要求、主要技术要点、规
3、划成果要求、附录等内容。本指南由湖南省体育局负责解释。本指南编制单位: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员:李亚涛、曾毅、蒋吉明、吕焕哲、戴冰武、谭中华、曾丽婷、刘建邦、赵旷纬、孙旭、谭畅、王一淳、刘畅、蔡雪琪、封标、王淞、麻开元。本指南指导领导:熊倪、罗双全、龚旭红、覃佐彦、宁艳芳。审查人员:罗立新、费勃、肖方军、刘杰、董晓辰、杨东候、黎文君、朱辉、刘祥、胡纯、吴勇、孙禹、李忠、付红、郭茜、廖磊。目录1总则错误味定义书签。1.1 适用范围错误味定义书签。1.2 规划定位错误味定义书签。1.3 规划期限错误味定义书签。1.4 规划范围错误味定义书签。1.5 规划原则错误味定义书签。1.6
4、规划依据错误味定义书签。1.7 编制审批流程错误味定义书签。2设施分类与配置标准错误味定义书签。2.1 体育设施分类错误味定义书签。2.2 体育设施分级错误味定义书签。2.3 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错误味定义书签。2.4 竞技体育设施配置标准错误味定义书签。3规划基本要求错误味定义书签。3.1 统一底图底数错误味定义书签。3.2 协调传导要求错误味定义书签。3.3 成果核对要求错误味定义书签。3.4 选址布局要求错误味定义书签。4主要技术要点错误味定义书签。4.1 开展基础研究错误味定义书签。4.2 提出规划目标错误味定义书签。4.4 确定空间布局错误味定义书签。4.5 落实管控要求错误味定义书
5、签。4.6 完善支撑体系错误味定义书签。4.7 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错误味定义书签。4.8 确定建设分期错误味定义书签。4.9 制定保障措施错误味定义书签。5规划成果要求错误味定义书签。5.1 成果形式错误味定义书签。5.2 成果构成错误味定义书签。附录一名词术语错误味定义书签。附录二适建性目录指引错误味定义书签。附录三规划文本大纲参考错误味定义书签。附录四规划图件目录参考错误味定义书签。附录五文本附表样表错误味定义书签。1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湖南省市(州)、县(市)体育设施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1.2 规划定位体育设施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以下简称
6、体育设施规划)是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统筹保障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和供专业运动员进行训练或比赛的体育活动场所,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安排,是涉及体育设施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1.3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原则上与同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保持一致。本轮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至2025年。1.4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与总体规划的范围保持一致,一般为市(州)、县(市)行政辖区内全域国土空间。规划范围分为中心城区和市(县)域两个层次。中心城区以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为准。中心城区层面:应对体育设施进行规划布局及建设引导,针对各级各类体育设施,提出具体的规划建设要求。市(县)域层面
7、:设区市应对市域内各县(市、区)体育设施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县(市)应对中心城区外各乡镇体育设施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1.5 规划原则1.5.1 以人为本、公益导向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体育事业的公益性,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鼓励建设符合地区实际、普及程度高、群众基础好、参与门槛低的体育设施。1.5.2 需求引领、经济适用系统梳理体育设施现状情况,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合理配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坚持经济适用原则,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科学合理确定体育设施建设规模。1.5.3 城乡统筹、共建共享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
8、域协调发展,引导优质资源向社区和农村基层延伸,打造便民健身圈。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活力,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全民健身发展长效机制。1.5.4 多规合一、有序实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统筹规划,落实上位规划要求、衔接相关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将规划成果纳入“一张图”平台中管控,有效推进规划实施,确保规划落地。1.6规划依据1.6.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22年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5)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年修订);(6)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22);(7)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2016);(8)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2019年);(9)全民健身条例(2016年修订);(10)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3);(11)湖南省全民健身条例(2012)o1.6.2 政策文件(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21)61号);(2)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21)1497号);(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
10、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办发2020)36号);(4)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体发(2020)1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中办发2019)19号);(7)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11号);(9)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10)湖
11、南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湘体字(2021)52号);(11)关于加快发展湖南省冰雪运动的实施意见(湘体字2019)48号);(12)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18)88号);(13)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5)41号);(14)湖南省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50号);(15)湖南省体育强省建设规划(2020-2030年)(湘政办发(2020)28号);(16)湖南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湘体群字(20
12、22)1号);(17)湖南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湘体字(2021)24号);(18)湖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湘政发(2021)16号)。1.6.3技术标准(1)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2)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2020);(3)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1986);(4)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配置标准;(5)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2005);(6)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7)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2009);(8)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2018);(9)全国体
13、育场地统计调查制度(试行)(2018);(10)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分类配置要求(GBT34281-2017);(11)体育训练基地建设用地指标(2012);(12)体育训练基地通用配套用房建设标准(2011);(13)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I9272-2011);(14)健身步道指南(T/CAAAB0001-2022);(15)健身步道配置指南第1部分:登山步道(DB43/T1733.1- 2020);(16)健身步道配置指南第2部分:健走步道(DB43/T1733.2- 2020);(17)健身步道配置指南第3部分:骑行步道(DB43/T1733.3- 2020);(18)体育公园配
14、置要求;(19)城市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配置要求(GBT34419-2017);(20)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建标180-2017);(21)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1062-2021);(22)省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审批通则(试行)(2022);(23)湖南省建设用地指标(2021版);(24)湖南省城市专项规划编制要点(2017)o1.6.4其他体育设施规划编制除符合本指南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湖南省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规定。1.7编制审批流程编制审批流程主要包括基础研究、方案编制、咨询论证、审查审议、规划公示、成果核对、成果审批、成果汇交、规划公告等。1.7.1
15、基础研究由编制主体统筹,规划编制技术单位全程参与,分类分组开展相关调查和研究,评估体育设施现状情况,梳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分析形势背景和相关重大战略部署对体育设施规划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重大问题研究。1.7.2 方案编制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体育发展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提出体育设施规划开发保护利用的目标和指标体系。确定体育设施空间总体布局,统筹安排重大项目(工程)用地及建设时序,开展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定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有关内容。1.7.3 咨询论证由编制主体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多形式、多层次邀请专家学者参加规划论证或咨询会议,或以函询方式征求对
16、规划草案意见,对于存在重大分歧的事项要充分论证,多方协商并形成共识意见。鼓励采用各类媒体和信息平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和建议,充分论证并完善规划方案成果。1.7.4 审查审议编制主体应将修改完善后的规划成果,以会议或文函形式,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政策要求等,对规划方案组织行政性审查,并再次修改完善。1.7.5 规划公示编制主体应组织规划公示,通过各类媒体和信息平台公布完善后的规划成果,规划公示时间不少于30天。规划公示期后,应根据公众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1.7.6 成果核对规划报批前,由编制主体提出,同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对规划成果与总体规划
17、进行“一张图”比对审核。1.7.7 成果审批经过“一张图”比对审核通过后,编制主体应及时将规划成果按程序报批。上报材料包括文本、图件、附件材料及必要的相关资料。市(州)、县(市)体育设施规划由编制主体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1.7.8 成果汇交审批通过后,编制主体应将最终规划成果汇交至同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作为规划实施的法定依据。1.7.9 规划公告规划审批通过后,编制主体应在30日内将体育设施规划的规划目标、规划期限和范围、主要规划图纸、批准机关和时间等主要内容,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市(州)、县(市)级体育设施规划以同级人
18、民政府或相关部门名义发布。2设施分类与配置标准2.1体育设施分类2.1.1公共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是指以公共需求为导向,向公众开放、供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或观赏运动赛事的体育活动场所,按占地类型可分为独立型公共体育设施和附属型公共体育设施。独立型公共体育设施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主导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主要在体育场馆用地080501)上建设,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满足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或观赏体育赛事以及供业余运动员训练的包含设备和配套服务设施的体育活动场所。主要包括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如综合体育场(田径场)、综合体育馆、游泳馆(池)、全民健身中心、大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冰雪运动场馆及其他各类大型单项体育运
19、动场馆等。不包括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和铁路系统、部队内部以及专业运动员训练基地内的体育运动设施。附属型公共体育设施指为满足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在非体育用地上建设的各类体育活动场所和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分布在住宅小区、公园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及其他混合用地等在内的室内外体育设施。如体育公园、体育学校、社区和商场健身房、商业性运动场馆、户外运动营地、学校运动场馆、健身步道、住宅小区体育健身场地及企事业单位内的运动场馆。2.1.2竞技体育设施竞技体育设施指为专业运动员专设,主要提供体育训练服务,同时部分能兼顾国内外竞技赛事开展的需要,在体育训练用地(080502)及各类天然空间上建设的训练场所和配套服
20、务设施。如各类封闭式专业运动员训练场所、基地和训练中心等。2.2体育设施分级2.2.1公共体育设施分级湖南省公共体育设施分为“省(区域)级一市(州)级一区(县、市)级一街道(乡镇)级一社区(村)级”五级。(1)省(区域)级体育设施省(区域)级体育设施指服务于省域及湖南省周边区域的大型综合性公共体育设施,主要用于举办甲级赛事,可举办全国性和其它国际比赛,同时具备全民健身、体育培训、专业训练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功能。省(区域)级公共体育设施应与省域国土空间功能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在省会城市和有条件的城市统筹安排。(2)市(州)级体育设施市(州)级体育设施指服
21、务于设区城市的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主要用于举办甲、乙级赛事,可举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满足承办省级综合性运动会和全国单项高水平比赛需要,同时具备全民健身、体育培训、专业训练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功能。(3)区(县、市)级体育设施区(县、市)级体育设施指服务于市辖区、县级市、县城的中型体育运动场所,是市(州)级体育运动设施的补充,主要用于举办乙、丙级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可举办地方性、群众性运动会,服务群众体育。(4)街道(乡镇)级体育设施街道体育设施指服务对象主要为街道内居民的体育活动场所,服务人口规模约在510万人左右,服务半径不大于1km,主要用于全民健身和体育锻炼。乡镇体育设施服务对象包括乡镇
22、全域,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5)社区(村)级体育设施社区体育设施指服务对象主要为城市社区内居民的体育活动场所,服务人口规模约在0.5L2万人左右,服务半径为300500米,主要用于居民日常运动和健身。行政村体育设施服务对象包括村庄全域,满足村民日常健身的需要。2. 2.2竞技体育设施分级竞技体育设施按级别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训练基地。通常国家级训练基地和部分省级训练基地为独立建设,部分省级训练基地、大多数市级训练基地结合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体育运动学校设置。2.3 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体育设施规划应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体育文化、民族特色、优势体育项目及群众喜好等因素,根据当地实际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市县 体育设施 国土 空间 专项规划 技术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0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