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核心制度汇编2021版.docx
《护理核心制度汇编2021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核心制度汇编2021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护理核心制度汇编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查对制度6转抄医嘱查对制度6执行医嘱查对制度6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7输血查对制度7特殊饮食查对制度8护理操作查对制度8标本采集查对制度8护理交接班制度9医嘱执行制度10病人身份识别制度11危重抢救护理工作管理制度14责任制整体护理管理制度15护理文件书写制度19输血安全管理制度20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依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分级方法1 .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2 .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3 .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4 .临床医护人
2、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一)特级护理【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1 .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2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3 .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能级对应】:N3、N4护士、符合专科准入条件的护士。【实施要求】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 .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和记录出入量。4 .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等级,正确实施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晚间护理(整理床单
3、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床上温水擦浴;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指/趾甲护理)。5 .正确实施专科护理,预防并发症。6 .安全护理实施到位,防止意外事件发生。7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8 .安排具有相应能力的护士完成患者的护理工作。一级护理【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或ADL评分W40分,可确定为一级护理: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 .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3 .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能级对应】:
4、N2T及以上护士【实施要求】1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等级,正确实施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床上温水擦浴;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指/趾甲护理)。5 .正确实施专科护理,预防并发症。6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7 .安全
5、护理实施到位,防止意外事件发生。8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9 .安排具有相应能力的护士完成患者的护理工作。二级护理【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或ADL评分41-60分,可确定为二级护理:1 .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2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能级对应】:NI及以上护士【实施要求】1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等级,指导或协助实施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晨
6、间护理(整理床单位、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晚间护理(协助面部清洁、协助会阴护理、协助足部清洁);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协助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协助沐浴或擦浴;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协助洗头、协助指/趾甲护理)。5 .患者生活完全自理时,每日整理床单位一次。6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7 .实施人文关怀,适时提供心理护理。三级护理【分级依据】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ADL评分61-100分,可确定为三级护理。【能级对应】:Nl及以上护士【实施要求】1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7、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5 .做好患者安全管理。自理能力分级1、分级依据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见表1)2、分级对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十个项目进行评定,将各项总分相加即为总分。根据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无需依赖四个等级(见表2)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表1)序号完全独立需部分帮助需极大帮助完全依赖1、进餐10502、洗澡503、修饰504、
8、穿衣10505、控制大便10506、控制小便10507、如厕10508、床椅转移1510509、平地走45米15105010、上下楼梯1050总分Brthel指数评定细则进食用合适的餐具将食物由容器送到口中,包括用筷子(勺子或叉子)取食物、对碗(碟)的把持、咀嚼、吞咽等过程:10分,可独立进食;5分:豳要部分帮助;0分:褥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或留置胃管O分:在洗澡过程中需他人帮助洗澡5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洗澡过程。修饰包括洗脸、刷牙、梳头、刮脸等,5分:完全独立:0分:需他人都助I穿衣包括穿(脱)衣服、系扣子、拉拉链、穿(脱)鞋袜、系鞋带等,10分:完全独立;5分:需要他人帮
9、助:0分:完全依赖他人。控制大便5分:偶尔失控,或需要他人提示0分:完全失控5分;偶尔失控,或需要他人提示O分:完全失控,或留置导尿管10分:可控制大便控制小便10分:可控制小便如厕包括去厕所、解开衣裤、擦净、整理衣裤、冲水等过程10分:可独立完成5分:需部分帮助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床椅转移15分:可独立完成10分:需部分帮助5分:需极大帮助0分:完全依赖他人平地行走卜5分:可独立在平地上行走45m10分:需要部分帮助5分:需极大帮助0分:完全依赖他人,上下楼梯10分:可独立上下楼梯5分:需部分帮助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自理能力分级(表2)自理能力等级等级划分标准需要照护程度
10、重度依赖总分40分全部需要他人照护中度依赖总分41-60分大部分需要他人照护轻度依赖总分61-99分少部分需要他人照护无需依赖总分IOO分无需要他人照护护理查对制度各项医嘱的正确执行和实施关系着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及安全。因此,各项操作前、中、后均应严格地执行护理查对制度。一、转抄医嘱查对制度1 .医生开出医嘱后,护士在转抄时认真核对医嘱是否正确、各种检验、检查项目是否正确,申请单是否一致,医嘱执行的特殊要求等。2 .执行医嘱护士及时、准确地按类别转抄在相应的执行单/记事牌上,并打印输液单/检验条码。(执行单包括服药单、输液单、治疗单等)。3 .执行医嘱护士与责任护士/对班护士/对班医生,逐一
11、核对执行单/记事牌的内容与医嘱是否一致,无误后方可执行,执行医嘱护士完成电子签名,并和另一名护士在执行单上签全名。4 .护士一人当班时,转抄医嘱后应逐一核对两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5 .每天常规查对全部医嘱2次,由一人口诵电脑医嘱内容,一人核对执行单/服药单/记事牌,并记录。6 .核对医嘱时,应大声诵读并应答。7 .护士长每日参加核对医嘱一次,核对时承担口诵医嘱的角色,因故不能参加核对,应指定护士完成。8 .护士长每周检查常规查对医嘱的执行情况并在“护士长签字”栏内签名。二、执行医嗯查对制度1 .执行医嘱时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九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
12、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用法、时间。2 .执行医嘱时要认真查对患者的身份,至少同时使用床号、姓名、住院号两种以上标识,核对时需让患者(若患者存在交流障碍由家属)陈述自己的姓名。3 .用药前要两人核对,核对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给药途径、药品效期、外观质量等内容,确认无误后执行。4 .对有疑问的医嘱需向开嘱医生核对至少2次以上,澄清无误后方可执行。5 .在执行医嘱过程中,若患者有疑问,应立即停止操作,经双人核对无误后,并取得患者同意后,方可继续操作;如患者拒绝,应做好充分的沟通,并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值班医生,并给与处理。6 .执行医嘱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7 .医嘱执行完
13、毕,在治疗单/服药单/输液单上签名;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者,需注明原因,并与下一班护士做好交班。三、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 .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九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用法、时间。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领取和使用药品时必须核对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给药途径、药品效期、外观质量等内容,并签字确认。3 .多种药液同时应用时,注意配伍禁忌。4 .易过敏的药物,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按医嘱做药物过敏试验。5 .毒、麻、限制类药品使用时,必须2人核对,用后保留安甑,以备查对,并做好记录。6 .口服药摆后必须2人核对无误,方
14、可发放。7 .执行服药、注射、输液时,如有疑问应立即查询,核对无误方可执行。四、输血查对制度1 .采集血交叉标本时必须双人查对医嘱,输血申请单,试管标签。2 .携带输血申请单及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床边并逐一核对。3 .血交叉标本采集完毕后,需再次核对采血管、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是否相符。4 .领血时,认真做好“三查十对”(查血袋标签是否完整清晰、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等异常;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血量及有效期)。(把与输血科的核对加进来)5 .输注前,必须双人再次查对输血医嘱及输液记录单。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到病人床边再次核对三查十对无误后
15、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进行输血。6 .输血完毕后,再次执行“三查十对”。7 .血袋保留24小时送回输血科保管,以备必要时核查送检。五、特殊饮食查对制度特殊饮食:指进行肠内及肠外营养时的营养食品,分为要素、非要素饮食。1.每日查对特殊饮食医嘱。2.执行管饲/输注时,做好三查九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九对:床号,姓名,住院号、饮食名称,浓度,剂量,方法,时间、有效期)六、护理操作查对制度1 .操作前核对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确认患者身份,检查操作仪器的性能是否完好、用物及药品质量。2 .对于操作中所涉及的无菌物品,需核对品名、规格、有效期等。七、标本采集查对制度1 .护士接到医
16、嘱后,仔细核对项目后打印条码,并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进行粘贴。2 .护士采集标本前,将标本容器与检验项目汇总清单再次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化验项目、容器类别、时间)确认无误后,方可到病房采集。3 .采集化验标本时,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无误后方可采集。4 .标本采集后,和检验科人员或病员服务部人员使用条码逐一识别标本的信息,正确无误后发送至检验科。护理交接班制度1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2 .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0-15分钟到病房,阅读交班报告、护理记录、交班记事本。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3 .值班者必须在交班
17、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护理记录,并为下一班备好物品。遇到特殊情况应详细交代。4 .交班中发现问题,如患者病情、治疗、护理等不符时,应立即查问。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5 .交接班时运用SBAR沟通模式。6 .交班内容及要求:1交清住院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手术、病危、病重、死亡人数等。2交清新入院、手术前、手术日、分娩、病危、病重、死亡、特殊检查等病人的诊断、病情、治疗、护理、留送各种标本完成情况、特殊状况、多重耐药菌病人等情况。3交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4床头交班重点查看危重、大手术、卧床患者的病情,如生命体征、输液、皮肤、各种引流管、特殊治疗情况及各专科护
18、理执行情况。5接班者应清点毒麻药、其他医疗器械,若数量不符应及时与交班者核对。医嘱执行制度1 .医嘱分为长期、临时医嘱两类。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应按照要求在时限内执行临时医嘱,并由执行者在临时医嘱单上签字。2 .医师开出医嘱后,护士应及时、准确执行。根据医嘱的类别,分别将医嘱转抄至服药卡和/或治疗单和/或注射单上,交由责任护士核对、执行,并签署执行时间及姓名。临时医嘱实行谁执行谁签字的原则。3 .发现有疑问和错误医嘱时按医嘱澄清制度执行。4 .执行医嘱时,严格遵守查对制度,落实双人核查。5 .除抢救或手术中不得执行口头医嘱,
19、执行口头医嘱时应严格执行口头医嘱的使用与执行制度。6 .医师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给病人做处理。但遇抢救危重病人的紧急情况下,医师不在,护士可针对病情临时给予必要处理,如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吸痰等,但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医师报告。7 .医嘱执行后,应认真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记录并及时与医生反馈。8 .停用医嘱时,护士应及时取消服药卡和/或治疗单和/或注射单上相对应的内容。病人身份识别制度一、住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1 .确认住院病人身份的唯一标识是:住院号;所有住院病人均应按要求佩戴腕带,腕带信息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诊断等。2 .护士为病人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
20、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种操作、治疗、护理、检查及转运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病人身份,至少同时使用2种以上身份识别方式,如床号、姓名、住院号等,禁止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3 .当同病区出现同名病人时,应在一览牌作警示标识,将床号、姓名、出生日期、住院号作为病人的身份识别依据。4 .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病人如手术、神志不清、新生儿、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等,将住院号、姓名(临时命名)作为腕带信息,用于病人身份识别。5 .病人在进行检验、放射、超声等诊疗时,操作者需认真核对病人腕带上的信息,并让病人或其近亲属陈述病人姓名再次核对,以确保病人身份正确。6 .若腕带损坏时,应及
21、时更换,并向病人做好宣教,以取得配合。7 .鼓励病人参与身份识别的所有阶段,使其了解病人身份识别错误带来的风险,及时表达对安全及潜在错误的关心,询问对其治疗的正确性。8 .将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纳入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定期督查落实,持续改进工作。二、门急诊病人身份识别制度1 .确认门诊病人身份的唯一标识是:门诊号。2 .门、急诊病人由病人或家属提供病人信息,病人或家属自己书写病历眉栏信息,以保证病人信息的准确性。3 .急诊留观、昏迷、危重及抢救病人等应佩戴腕带。4 .腕带应清晰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等信息,字迹清晰、工整。5 .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病人如手术、神志不清、新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核心 制度 汇编 2021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0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