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意义与目的.docx
《文献综述的意义与目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的意义与目的.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文献综述的意义与目的文献综述是指对所讨论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和鉴别,并对其所取得的讨论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进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所以文献综述又可叫文献综合评述。文献综述作为一种元讨论,应揭示讨论文献生发的规律历史生态,呈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讨论文献之间的关联性。胜利的文献综述是批判性的或解释性的,它不仅具有“述性”,更具有“综性”,即是描述与解释、观赏与批判、继承与进展的有机统一,绝不是简洁的排列和积累。1、文献综述具有何种学术意义作为一种详细而特别的元讨论,文献综述是学术讨论乃至学术创新的基石,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巨人看得更远”。学术首先要
2、学会“述”,即要在自己关怀的问题上,知道前人已经积累的学问,叙述别人已经取得的成果。也就是说,做学问或学术就是先“照着说”,然后再“接着说”;即使我们最终要达到“六经注我”的境界,但也要从“我注六经”开头。学术讨论具有历史继承性,整体上是螺旋式向前推动的,是后浪推前浪或前浪带后浪式的,若能踏着前人的脚印向前挺进,或踩着巨人的臂膀向上攀登,不仅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关心我们攀得更高、看得更远。与此相反,假如无视或忽视前人的讨论成果,那么原地踏步或绕圈子势所难免,甚或重复前人的讨论,把前人早已取得的成果当作自己的发觉和创新。对学术讨论而言,重温前人所做的讨论,可以使讨论者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讨
3、论什么、可以讨论什么。批判性文献综述犹如清晰的讨论地图,它关心讨论者总结以前的讨论信息,指导讨论者以后的讨论路线,推动讨论或学问向更深层次进展。有了批判性文献综述,讨论者不必自称专家或闻名学者,也会被认为了解所讨论领域的主要观点和争辩相关学科领域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以及本课题讨论的进展状貌,还可以证明自己的课题讨论是必要的、理性的和有根基的。从世界范围看,大凡胜利的学者都特别重视文献综述,也精于文献综述。为了今日的讨论,也为了将来的讨论,对过去所作的讨论再作一些讨论,是不行或缺的。我们不能不读前辈的讨论成果,不能不吸纳巨人的气息,不能不吸取先贤的思想精髓。假如对某领域以往的遗产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4、,我们的视野广度和思想深度必定受到限制,会犯本可以避开的低级错误,会忽视那些最有意义、最吸引读者留意的问题。2、文献综述要回答哪些核心问题放眼当今学界,精于文献综述者的确很多,但拙于文献综述者也委实不少。单从当下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看,不少论文的文献综述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三大问题:一是简洁而不完整,仅用自己查阅到的局部讨论代替整体讨论,用某个历史片段的讨论代替整个历史全景的讨论;二是齐全而繁琐,集中表现为大量的相关讨论文献及其观点的简洁排列,缺乏分析、推断、甄别和选择;三是没有呈现讨论成果演进的历史生态,不同类型、层次的讨论成果以及不同阶段的讨论成果是孤立的,缺乏关联论证。文献综述有其特别的使
5、命,也是大有讲究的,它不应是对以往讨论成果及其内容的简洁排列和机械积累,而应为读者或讨论者本身供应一个相关讨论的总体状貌。就某项详细的讨论而言,文献综述起码要解决以下基本问题:一是告知读者哪些人做了微观讨论,哪些人做了中观讨论,哪些人又做了宏观讨论。这几个层次的讨论是齐头并进的,还是分阶段依次递进的;彼此是相互孤立的,还是耦合关联的。二是告知读者哪些人做了原理性讨论,哪些人做了原则性讨论,哪些人做了制度性和政策性讨论,哪些人做了技能性与技巧性讨论。假如说,以往的讨论只是聚焦或局限在某类讨论或某些讨论上,没有完成从原理到技巧的系统探究,那么还有哪些区域的讨论是缺位的,这些区域是否亟待讨论或值得讨
6、论。三是告知读者以往的讨论整体上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不同阶段之讨论各自具有哪些特点,彼此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性;后期讨论是如何继承、突破和超越前期讨论的;连续讨论的起点或制高点在哪里,将来的讨论空间如何拓展。四是告知读者以往的讨论有哪些优点或取得了哪些可资借鉴的成果,整体上还存在哪些不足,我们如何弥补这些不足。总而言之,真正的文献综述是批判性的或解释性的,要求揭示讨论文献的生发过程,呈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之讨论文献的规律历史生态:让读者一看就清晰它的起点性讨论、生长性讨论、进展性讨论、突破性讨论、总结性讨论的状貌,并知道从哪里连续讨论,从哪里拓展新的讨论,从而形成创新性的讨论成果。文
7、献综述不是仅仅去证明文献跟讨论的课题有关,不能停留于简洁的线性描述,要着力于学术创新,即分析前人所取得的讨论成果的状貌,剖析其优点及其渐渐显露出的不足与局限,觅出实现突破和超越的路径,找出当下讨论的制高点,指出将来讨论的可能空间。令人圆满的是,当下的不少文献综述,仅仅是按著作或论文分类,以它们出版和发表的时间为序,叙述或描述其主要内容,犹如一本流水账,半点也看不出讨论文献的动态演化轨迹或进展历程。完整的文献综述,不仅要阐明“what”,还要阐明“how”和“why”。纯粹的简洁描述无益于学问的精进,批判性或解释性的诠释才有益于学问创新。为此,我们不仅要告知读者别人做了哪些讨论,更要告知读者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献 综述 意义 目的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