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玉米种业振兴行动方案.docx
《2023年玉米种业振兴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玉米种业振兴行动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玉米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省玉米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要求,抢抓国家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大战略机遇,推动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制定背景我市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事玉米杂交制种工作,1978年玉米制种面积达1万多亩,除满足本市用种外,开始向周边省区供应。进入80年代,玉米制种面积逐年扩大,开始向区域化、专业化、订单化方向发展,1986年玉米制种面积达到4.8万亩,产种1700多万公斤。90年代中期,按照国家实施“种子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种子生产向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1995年玉米种子生产面积扩大
2、到12.6万亩,生产玉米品种(品系)100多个,产种4410万公斤。进入21世纪,制种面积迅速扩张,2003年以来制种面积连续多年稳定在60万亩以上,2010年以来稳定在100万亩左右,2011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玉米种子”商标,成为国内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玉米种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经恢复调整、创新发展、优化提升三个阶段,在改革中快速发展,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多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强资金扶持,强化技术指导,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把做大做强玉米种业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系统谋划和推进,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3、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现状及成效1 .在国家玉米种业战略地位突出。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入围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名单,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在保障国家种业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市玉米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年均产种量4.2亿公斤,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1.6%、45%,占全省的70%、72%,可供应全国3亿亩以上大田生产用种,是全国玉米种子企业最为集中、基地管理水平领先、种子质量最优、产量最为稳定的玉米种子核心产区,制种基地区位优势明显。截至2022年,建成高标准玉米制种基地面积84.92万亩,配套水肥一
4、体化面积50万亩,基地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全市现有玉米种子企业90家,建成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20个,玉米果穗烘干线65条、籽粒烘干线70条、小包装加工线164条,成为国内最为集中的种子生产加工技术中心。2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积极支持优势企业在开展科技研发,全市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23家,2010年以来,审定玉米新品种414个【省审325个、国审89个】,2022年审定玉米品种95个【省审65个、国审30个】。扎实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市农科院设立绿洲农业种质资源库,收集玉米种质资源3292份,建立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基地8处,年创制玉米准单倍体30万份,精准鉴定玉米DH系5500份,配置杂交
5、组合2.3万份。河西学院、培黎学院实验室设施完善、技术先进,对全市玉米育种工作提供了大量技术指导,培养了科研育种人才,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 .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全面贯彻落实种子法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等涉种法律法规和种子生产、贮藏、销售等方面的地方标准,制定下发市加快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玉米种子生产品种备案规定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办法等政策文件,形成了以种子法为核心,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各类规范性文件为辅助的种子法律法规体系,为玉米种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建立了玉米种子市场监管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厉查处侵犯品种权、制售
6、假劣玉米种子和非法生产玉米种子等违法行为,玉米种子生产经营制度进一步健全。充分发挥种子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通过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规范了种子企业行为。教育和引导广大制种农户树立合同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4 .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具备检测和玉米品种真实性检测能力,同时与国家玉米DNA标准指纹数据库实时互联,我市玉米种子质量检测能力和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逐步构建形成企业种子生产许可证、生产品种备案证、品种产地检疫证、种子调运检疫证、制种基地流转合同、制种企业完税证、玉米种
7、子标识使用许可、农业政策保险单“八位一体”监管服务体系。(二)问题和短板1 .育种创新能力不足。全市玉米制种企业群体较大,优势企业较少,绝大部分企业以代繁代制为主,企业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不连续,科研单位缺乏专项科研资金支撑,基本处于常规育种阶段,选育审定品种同质化严重,缺乏市场认可度,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凤毛麟角。2 .基地物质装备水平不高。部分已建成标准化玉米制种基地规模偏小、连片度低,无法满足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生产需求,制约玉米制种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智能技术装备水平不足,无法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种子生产、销售、监管等环节关键问题。玉米制种去雄、收获等关键环节主要靠人工作业
8、,机械化水平只有15%左右。国内玉米制种去雄、摘穗、扒皮等急需机型的性能还不能满足生产实际,国外进口去雄、收获等机械价格高,购置投入大,作业有效时间短,制约了去雄机等制种机械推广应用。3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滞后。是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特别是玉米种质资源数量庞大,目前已收集的大量农作物种质资源因不具备长期保存条件,只能常温临时保存,易导致种质资源流失、灭绝。种质资源创制利用严重滞后,目前难以对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服务高质量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严重不足。4 .连作障碍问题日益凸显。玉米制种基地长期连作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失衡,病虫害发生日趋加重,同时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推广,
9、土壤盐渍化程度有加重趋势。(三)形势分析正处在从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亟需抢抓机遇赢得主动,努力开创玉米种业新局面。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地处“北纬38度”全球最佳农业产业带,光热水土资源绝佳匹配,是玉米种子黄金产区,生产的玉米种子色泽鲜亮、籽粒饱满、发芽率高,平均产量高于全国百分之十以上,深受市场青睐,是国内最具优势的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和贮藏基地。二是市场需求潜力大。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需求和增产潜力最大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作物,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对种子质量特别是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提出的更高要求,玉米制种基地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三是发展机遇空前。国家种业振兴
10、行动方案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对打好种业翻身仗做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市玉米种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推进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科研后盾、政府保障,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着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联合攻关、企业做大做强、基地供种保障和市场监管能力。
11、立足国家“南繁北扩”功能布局,加快推进由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变,把打造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玉米种子繁育加工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源安全做出贡献。(二)发展目标。到2026年,玉米制种规模及产能稳步增加,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产种量达到4.5亿公斤以上。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选育突破性玉米新品种20个以上,自有自销品种生产面积占总面积的60%;建设高标准玉米制种基地130万亩,供种量稳定在全国玉米用种量的45%以上。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创新体系,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外引内培行业头部企业5家以上,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达到20家以上。展望2030年,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协调
12、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基本完善,种业创新攻关能力显著增强,生产基地物质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建设生产标准化、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管控智能化、服务社会化玉米制种基地130万亩,外引内培种业领军企业5家以上,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达到30家,品种研发能力大幅提升,杂交玉米自有品种生产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0%以上,种业监管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环境持续优化,生产机械化、加工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种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三、重点任务(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1 .加强种质资源收集。开展玉米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摸清种质资源底数,抢救性收集市内特有种质资源及地方特色品种,及时
13、提交省农科院、国家种质资源库,做到应收尽收、持续推进。加大优异种质资源引进力度,力争引进玉米优异种质资源200份以上,创制玉米优异新种质200份以上。2 .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支持具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基础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作物种子企业改善种质资源收集储藏条件,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圃,提高保存能力,确保种质资源活力,做到应保尽保、有序开发。3 .强化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争取在建设河西玉米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利用中心,开展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利用,深层次挖掘一批抗寒、抗旱、抗病优异种质和基因资源。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机制,搭建资源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交易平台,开展优异资源的展示和共享利用。(二)种业自主
14、创新攻关行动1.推进良种联合攻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校融入”的良种联合攻关体制,加强品种选育联合攻关、研发,提高品种选育效率和创新能力;鼓励总部在外企业在发展品种选育、新品种权转让,推进企业总部研发本土化。支持种业科企合作,引导育种科研人才向企业流动,着力突破良种培育、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等关键技术难题。支持优势企业以购买或合作方式与国内重点生物育种技术研发机构开展育种合作,开展高产优质、适宜机收、粮饲兼用、青贮玉米新品种选育。4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引入高端创新人才团队一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一产学研基地一中试基地”创新平台,吸引国内种业高端人才团队、研发
15、机构、优势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重点开展玉米单倍体诱导、基因编辑、分子标记等前沿技术研究。加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种子加工及质量检测中心、种子综合测试站、综合抗性鉴定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鼓励引导种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增加研发投入,引导人才、服务、政策、资本向种业科技型企业聚集。5 .完善育种创新机制。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知识产权明晰的现代玉米商业化育种体系和组织体系,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利益分配、成果评价、多元投入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推动基础性源头创新和商业化应用创新“双轮”驱动发展。鼓励行业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玉米种 振兴 行动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09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