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路基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8路基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路基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路基沉降观测边坡变形监测施工作业指导书为了加强中铁五局武广客专项目经理部第八总队路基工程沉降、位移监测管理,刚好监控路基的沉降量及位移变形,保障路堤平安填筑,检验地基处理效果,并依据监测供应的牢靠数据确定铺轨支撑层及其以上结构的施工时间,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为了加强对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当开展,在局经理部和各总队分别成立沉降监测室和沉降监测组。二、监测工作程序依据设计图纸,结合实际地形条件,各监测组制定适宜的监测方案,报经理部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各种准备工作。监测小组在动态跟踪检测时,采集的数据经判别后,刚好反馈路基稳定信息
2、;假如出现失稳信号,应立刻实行相应处理措施,并加大监测频率。监测工作程序如下:三、监测测试项目和内容1、路基变形监测路基变形监测,包括路基面沉降监测、基底沉降监测、路堤本体沉降监测、深厚层第四系地层的分层沉降监测,另外软土或松软土地基路堤地段的边桩位移监测、复合地基的加筋(土工格栅)应力、应变监测等。当路基基底或下卧层为平坡时,路堤主监测断面为线路中心;当地表横坡或下卧层横坡大于20%时,应于填方较高侧或压缩层较厚侧增加监测点;基底沉降监测与路堤本体沉降监测在一般路基(非试验段)地段监测点应尽量布置于同一路基基地和基床底层顶面;同时在软土及松软土路基填筑时,沿线路纵向每隔3050m在距坡脚2m
3、处设置位移边桩,以限制填土速率。限制标准为: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小于LOCnId,坡脚水平位移速率小于0.5cmdo2、路堑高边坡的位移变形监测变形检测范围包括:1)、大型滑坡、积累体等不良地质边坡;2)、白垩系、下第三泥岩、粉砂岩、砂砾岩;元古界泥质板岩、千枚岩等软质岩高边坡;二迭、石炭、泥盆系的炭质页岩、砂页岩、煤系地层、泥岩等易浸水软化的软质岩及软硬互层的路堑边坡高度220m时;3)、第2)”条的地层条件,当存在顺层现象或受构造影响结构面发育;不利结构面发育,边坡高度215m时;4)、土质及全风化层,边坡高度215m时。边坡变形限制应满足各类支护结构型式的验收标准,边坡稳定性验算应满足规
4、范规定和设计要求。各类监测警戒值,应依据当地工程阅历实行类比法和监测资料的分析、归类总结确定,随着监测项目的实践深化,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条件下的边坡变形评价、边坡稳定性、边坡质量的综合评估方法和限制标准。四、测量仪器配置表及管理1、主要仪器配置表(按一个总队配置)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全站仪2”套12水准仪DSl台23经纬仪2”台14锢瓦合金钢尺3m把25便携式电脑PIII台16测斜仪台17振弦频率检测仪台18钢卷尺50m把29遮阳伞把22、测量仪器管理1) .监测小组设专人谭显政负责仪器的保管,测量仪器不得外借,运用完后刚好清理并点收入库,并不得在外过夜。2) .仪器运用要有记录
5、,并有签认。3) .测量仪器运用前必需经有资质单位检定合格后方可运用。仪器要进行年检,运用中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校,保证仪器精度。当发觉测量仪器异样时,应刚好上报测量主管工程师,分析缘由并做检校或修理。4) .当一般仪器被损坏时要立刻报测量主管工程师,并在24小时内由当事人对仪器损坏经过写出书面材料,由测量主管工程师组织测量组工程师对损坏缘由进行分析,并形成书面处理的报告留测量组存档,并把处理报告上报工程部。5) .当重要仪器被损坏时要立刻报测量主管工程师,并在4小时内由当事人对仪器损坏经过写出书面材料,由测量主管工程师报工程部长,由工程部长组织工程部工程师对损坏缘由进行分析,并形成书面的处理
6、报告留工程部存档,并把处理报告上报总工程师。五、路基沉降监测1、监测剖面的布置1)、路基一般50米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断面,过渡段范围及地形或地层起伏不大的地段沉降监测断面应加密。2)、当路堤填高小于等于3米且基底上层厚小于5米时,仅对路基面进行沉降监测,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1:5时,接受A1型路基沉降监测断面;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21:5时,接受A2型路基沉降监测断面。监测剖面按每50米一处进行布置,其中路基与桥、隧、涵等构筑物相连处应布置一监测断面。3)、当路堤中心填高小于等于3米且基底上层厚25米时,接受B型、A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1:5时且基底层厚5米WHV2
7、0米时,接受A1型于B1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陡于1:5时,接受A-2型于B-2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相领剖面间距一般不大于50米,其中路基与桥、隧、涵等构筑物相连处,地形或地层突变处,过渡段折角处必需布置B-I型或B-2型监测断面。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1:5时且基底层厚220米时,接受A-I型于B3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陡于1:5时,接受A-2型于B4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相领剖面间距一般不大于50米,其中路基与桥、隧、涵等构筑物相连处,地形或地层突变处,过渡段折角处必需布置B3型或B4型监测断面。4)、路堤中心填高小于大于3米时,接受C型、A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1:5时
8、且基底层厚20米时,接受A-I型于C1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21:5时,接受A一2型于C2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相领剖面间距一般不大于50米,其中路基与桥、隧、涵等构筑物相连处,地形或地层突变处,过渡段折角处必需布置C1型或C2型监测断面。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1:5时且基底层厚220米时,接受A-I型于C3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陡于1:5时,接受A2型于C4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相领剖面间距一般不大于50米,其中路基与桥、隧、涵等构筑物相连处,地形或地层突变处,过渡段折角处必需布置C3型或C4型监测断面。5)、预压地段,预压期因基床表层尚未施工,路堤顶面沉降监测应在预压土方底部
9、(基床底层顶面)布置沉降元件进行,即在基床底层顶面临时布置沉降板或沉降监测桩,路堤填筑部分及基底沉降监测布置与无预压段基本一样,预压土方卸出且基床表层施工后路基面沉降监测照常进行,具体布置型式有F1至F10型10种,适用条件于前述一样。6)、路基本体接受改良土填筑的路堤,填高大于5米时,上述第4条条件下的监测断面应增加改良土填筑部分的沉降监测,其它元件与第4条基本一样。7)、路堑地段基底为土质地基(含全风化岩)时,应进行路基沉降监测,主要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当为一般土质地基及全风化岩时,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1:5时,接受E1型监测断面;基底压缩层横坡陡于1:5时接受E-2型监测断面,按每5
10、0米布置一个监测断面。当为红黏土,膨胀土等特别岩土地基时,基底压缩层横坡缓于1:5时按每50米间距间隔布置E-I型与E-3型监测剖面;基底压缩层横坡陡于1:5时按每50米间距间隔布置E2型与E-4型监测剖面。8)过渡段路基沉降监测可依据具体的路基条件,选A至F类监测类型之一,每处过渡段同时接受静力水准仪,沿纵向对沉降差进行监测。静力水准仪布置在线路中心线的路基面上,每处2个,桥路过渡段布置在桥台顶端中部及路基侧1米处,涵路过渡段布置在涵洞与路基交界两侧各一米处,堤堑过渡段布置在过渡段刷坡坡顶两侧各1米处,隧路过渡段布置在隧线分界两侧各1米处。9)在深度覆盖层松软土地基接受刚性桩网结构及搅拌桩、
11、旋喷桩、CFG桩加固时,为了测试地基加筋土工格栅应力应变、桩顶及桩间土应力,对不同类型桩加固的典型工点进行监测,设置H型断面,每个工点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10)在膨胀土、红黏土等路堑,为了测试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基床特别是换填层以下的膨胀土、红黏土地基中动应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及横向的变更规律,设置I型膨胀土、红黏土路堑动态稳定性监测断面。六、路基位移监测1、路堑高边坡位移监测断面布置依据地质条件及工程实践阅历,主要针对以下地质条件,边坡高度设置边坡位移、应力状态的监测系统:1)、大型滑坡,积累体等不良地质边坡;2)、白垩系,下第三系泥岩、粉砂岩、砂砾岩:元古界泥质板岩、千
12、枚状板岩等软质岩高边坡;二迭、泥盆系的炭质页岩,砂页岩、煤系地层、泥岩等易浸水软化的软质岩及软硬互层的路堑边坡高度220m时;3)、第2)条的地层条件,当存在顺层现象或受构造影响结构面发育;不利结构面发育,边坡高度215m时;4)、土质及全风化层,边坡高度215In时:凡满足上述条件者,各工点依据具体工程的实际状况,选择代表性断面进行变形监测,每工点应有不少于2个边坡位移监测断面。2、位移监测断面类型依据本管段的工程内容,选择以下几种监测方法和类型,依据边坡具体条件可设置组合型。1)、边坡地表位移监测(I型)建立射线网法监测网。边坡或滑坡沿线路纵向每隔30-50米设置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分别于路
13、堑的路肩、桩(墙)顶平台、边坡平台、路堑以及堑顶外5.0m、Iom设置监测桩。各工点分别于边坡可能破坏的范围外30m设照准点和置镜点。接受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监测边坡状态指导施工。2)、部位移监测(II型)大型滑坡、积累体等不良地质边坡和土质、软质岩路堑边坡超群过25米(存在顺层、滑面等不利结构面时为20米以上)进行深部位移变形监测:边坡成型后在边坡平台钻孔成孔埋置(竖直孔孔深应至稳定地层确定深度内),安装测斜管,接受测斜仪精确地测量岩土层内部水平位移。每工点应有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设12个监测孔。3)、桩(墙)背土压力监测(11I型)当滑坡、积累体等不良地质边坡和土质、软质岩路堑
14、边坡设置桩板(挡)墙或高挡墙(墙高26m)时,依据现场须要,选择有代表性地段于桩(墙)后埋设智能弦式数码压力盒,以监测土压力的大小及变更:监测断面设置间距为1520米,每个桩(墙)背设置3个土压力盒。4)、地下水渗流监测(V型)当边坡地下水发育或存在渗流影响时,选择代表性工点,接受渗压计进行地下水渗流监测,在监测边坡选取1一2处,埋设渗压计进行地下水渗流监测。七.沉降变形观测的操作程序1 .应按测定沉降或位移的要求,分别选定测量点,埋设相应的标石标记,建立高程网或平面网,亦可建立三维网。高程测量宜接受测区原有高程系统。2 .应按确定的观测周期与总次数,对监测网进行观测。3 .对各周期的观测成果
15、应刚好处理,并应选取与实际变形态况接近或一样的参考系进行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变形测量点的分类变形点可分为限制点和观测点(变形点)。限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以及联系点、检核点、定向点等工作点。九.变形观测变形点的选设及运用要求4 .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运用时,应作稳定性检查或检验,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5 .工作基点应选设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测定总体变形的工作基点,当按两个层次布网观测时,运用前应利用基准点或检核点对其进行稳定性检测。测定区段变形的工作基点可干脆用作起算点。6 .当基准点与工作点之间须要
16、进行连接时,应布设联系点,选设其点位时应顾及连接的构形,位置所在处应相对稳定。7 .对须要独立进行稳定性检查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应布设检核点,其点位应依据运用的检核方法成组地选设在稳定位置位置处。8 .对须要定向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应布设定向点,并应选择稳定且符合照准要求的点位作为定向点。9 .观测点应选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可从工作基点或邻近的基准点和其他工作点对其进行观测。十.路基沉降观测方法1、沉降观测板1)基本原理在地基表层埋设由钢筋混凝土板(或钢板)、测杆、爱惜套组成的沉降观测板,由人工通过水准仪测设测杆顶部的高程变更量来推断地基的总体沉降量。沉降板由钢板、测杆和爱惜套管组成
17、,钢板尺寸50CmX50CmXlen1,测杆接受“40mm镀锌铁管,垂直固定在底板中心,爱惜套管接受75mPVC管,测杆略高于套管顶,用顶帽封住管口2)埋设技术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试验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放好沉降板后,回填确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爱惜套管,爱惜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四周填筑相应填料稳定爱惜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3)测杆接长接受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慢慢接高沉降板测杆和爱惜套管。每次接长以1米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更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
18、杆用内接头连接,爱惜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施工过程中要爱惜好测杆,防止车辆碾撞,其四周的填料接受人工夯实。3)数据采集沿线路纵向布置沉降观测水准测量高程限制网,并依据现场测点分布状况设置临时水准点,通过临时水准点进行日常观测,定期(或对测量数据存在疑问时)对临时水准点进行复核。沉降板观测要求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规定进行,所接受水准仪精度不低于Imm(DS05,DSl型),仪器运用前应经过校验。2、位移边桩1)原理接受经纬仪或全站仪,通过测量预先埋设测点的坐标或测线与基准线之间夹角的变更来判定测点水平方向位移变更状况,从而判别地基土侧向位移状况。位移边桩接受610Omm松圆木制作,长1.0m。2
19、)埋设技术位移边桩埋设位置应按试验设计测量确定,可以接受打入埋设或开挖埋设,埋设于距离路基坡脚2m处。埋设深度0.9m,桩周上部0.3m接受C15硅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设的稳定。埋设完毕,待包边混凝土凝固后,进行初始值测读,并填写埋设考证表,记录测点埋设时间、位置、初始读数。3)数据采集观测前沿线路纵向设置水平位移观测网,依据线路两侧通视条件,可以实行视准线法或坐标测量法进行。3、沉降监测桩接受“28mm长L2m的钢钎。待路基施工完成后,在监测断面通过测量打入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1.0m,桩周上部0.2m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完成埋设后接受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4、单点
20、沉降计由电测位移传感器、测杆、锚头、锚板及金属软管和塑料水纹管等组成。埋设要求:接受钻孔引孔埋设,钻孔孔径6108mm或6127mm,钻孔垂直,孔深应与沉降仪总长一样,孔口应平整。安装前先在孔底灌浆,以便固定底端锚板。沉降计安装时,锚板朝下,法兰沉降板朝上,留意要用拉绳爱惜以防止元件自行掉落,接受合适方法(如PVC管、金属管或杆)将沉降计底端锚板压至设计深度。每个测试断面埋设完成后,位移计引出导线套钢丝水纹管进行爱惜,并挖槽集中从一侧引出路基,引入坡脚观测箱内。元件埋入之前应实行措施保证孔径满足安装要求,一般埋设完成后35天待缩孔完成后测试零点。5、剖面沉降管可接受专用塑料硬管,其抗弯刚度应适
21、应被测土体的竖向唯一要求,导管内十字导槽应顺直,管端接口密合;剖面沉降测量是将剖面沉降仪探头导轮卡至于预埋剖面沉降管的十字导槽内,从一端按确定间距依次读数,起诗始端管口标高应接受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进行测量,再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出不同位置处地基的沉降量。埋设要点:剖面沉降管埋设在基底碎石垫层中间的土工格栅上,复合地基平面应布置在观测断面旁边加固孔之间中心处。埋设剖面沉降管的上下各垫IOCm左右的砂垫层,中部填砂尽可能抬高,使剖面沉降管埋设呈向上拱的圆顺弧线状,但上拱高度不超过计算沉降量的一半。剖面沉降管埋设时,应按设计用螺钉进行组装,导管用外接头连接至大于埋设长度约2m(两端各伸出Im左右),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沉降 观测 施工 作业 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0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