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 重大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docx
《“十四五” 重大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 重大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docx(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四五”重大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4一、现状与基础4二、挑战与机遇8第二章总体要求11一、指导思想H二、规划原则12三、发展目标13第三章主要任务14一、夯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基础14二、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17三、提升重大疫情预防控制能力21四、提升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能力24五、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科研攻关能力32六、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支撑33七、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物资支撑34八、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支撑36第四章保障措施38一、加强组织领导38二、强化经费保障39三、强化督导考核39四、强化宣传引导40附件:市“十四五”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
2、卫生体系建设重点建设项目41市“十四五”重大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卫生应急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卫生应急法制、体制、机制和预案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和完善,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和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一、现状与基础(一)卫生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按照“一病一策一案”的工作要求,科学规范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市先后制定印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鼠疫防控工作预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等40多个针对不同类型的卫生应急工作预案,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贴近实战、体系完备
3、的预案体系,为各类传染病防控和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引。制定鼠疫、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十三五”防治工作规划及年度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长效工作机制,精心打造“媒体+社会+阵地建设”的健康宣教模式,依托新媒体、卫生宣传日和传统宣传版面,把全民健康和卫生应急宣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人民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提升,确保了卫生应急工作在法治轨道和科学规范的框架内运行。(二)卫生应急机制逐步健全市政府制定印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紧急救援预案,建立了“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传染病
4、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成立了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医疗紧急救援指挥部;市卫生健康委成立了科级建制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管理科,配备专人负责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全市7个卫生健康行政部门、7个疾控机构、6个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机构、14所县级以上医院均成立了专门的卫生应急科室,并由专兼职人员负责卫生应急日常管理工作,达到了“五有”(有专门机构、有人员编制、有办公场所、有设施设备、有规章制度)要求。(三)卫生应急网络不断完善依托国家和省级传染病网络直报平台,实现了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上跟踪、报告、预测、预警等功能。全市14家县区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8
5、2个乡镇卫生院(分院)、3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669个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专兼职卫生应急工作人员,落实传染病网络直报职责,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卫生应急网络体系。市、县区疾控机构建立了日审核、周汇总、月分析、定期通报的疫情报告制度,规范了传染病报告程序、标准和要求,及时对各类传染病进行预测、预报和预警,做到了信息灵敏、报告及时、预测准确,全市传染病监测网络覆盖率100%,传染病信息及时报告率100%。全市组建5类14支155人的卫生应急队伍,组建32名专家组成的重大传染病咨询团队,定期组织开展会商、研判、演练、培训等活动,为果断高效处置重大传染病疫情积蓄了技术攻坚力量。(四)卫生应急基础
6、设施持续改善“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项目269项,总投资30.8亿元,总建筑面积32.3万平方米,卫生健康机构业务用房面积达到66.2万平方米。其中:投资6.2亿元、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的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投用,市疾控中心、中心血站业务综合楼、甘州区人民医院住院部综合楼、临泽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等40个县区级医疗机构,高台县骆驼城镇卫生院、肃南县明花乡卫生院等54个乡镇卫生院,山丹县清泉社区、肃南县红湾寺社区等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全面完成。6县区县级综合医院均通过二级甲等评审。乡镇、社区和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完成新建、改建,82个乡镇卫生院设施
7、齐全、制度完善、科室健全,均能够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院前急救、转诊等职责;77%的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基本标准、12%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服务人口万人以上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了DR、彩超、心电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669个村卫生室“四室分开”配备80种以上药品和基本诊疗设备,均达到了分类建设标准;医疗机构“三个一”、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的标准全部达标。(五)卫生应急保障能力稳步提升面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严峻形势,采取“内部挤、外面购、上面调、各方捐、自己产”的五项措施,全面加强个人防护、医用器材、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应急物资储备,为疫情防控
8、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物资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储备物资调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应急物资自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六)卫生应急救治能力稳步提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结合实际,制定市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全市确定定点救治医院8家、后备医院6家,确定市第二人民医院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24小时腾空医院,河西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六县区综合医院均设置独立病区。全市共有可用于接诊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救治床位740张,其中重症床位36张。遴选市直医疗机构相关专业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9人,组成市级医疗救治(中西医)专家组;每个县区安排4名市级医疗机构中西医专家为指导专家组组长
9、,负责做好疫情发生后县区医疗救治指导工作;各县区、各定点(后备)医院均结合实际组建了本县区、本单位医疗救治专家组。各医疗机构按照工作要求对所有来院人员均进行“一看一测一查一问”(看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询问流行病学史)监测,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实行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一体化闭环管理。二、挑战与机遇(一)挑战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内设卫生应急机构仍不健全,基层卫生应急管理机构人员缺乏编制,现有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化培训和实践经验,管理水平和能力亟待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机制不够健全,急性传染病应急检查、传染病现场处置和病例安全转运能力不
10、足,跨部门、跨区域、上下联动的联防联控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防控处置能力不适应新形势需求。重大传染病实验室实时分析、集中研判能力较弱,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业务量剧增,工作范围宽泛,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还有差距。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检测能力不足,应急网络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和资源共享程度不够,应急检测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缺失。防控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还不完善,尚未建立物资储备库;现有的卫生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调度、储备更新、轮换、补偿机制不健全;还没有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管理系统,缺乏应急物资储备和配送的科学评估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
11、控形势严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任务艰巨,新发突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共卫生安全、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的威胁依然存在,生物安全风险日益增加,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等依然面临挑战,社会公众对公共卫生安全关注度和保障需求不断提高,对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机遇“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将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首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
12、,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特别是全市经历了2020年1月和2021年10月两轮疫情“大考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疫情防控线和基本物资保障线两线作战,突出抓好应急指挥、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集中隔离、社区管控、医疗救治、物资供应、宣传发动、督查督导、组织保障10项重点工作,迅速构筑起联防联
13、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以最短时间夺取了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的决定性胜利,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认真总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指挥体系经验,弥补短板弱项,制定完善构建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疫情防控示范区创建方案及实施方案,及时修订疫情防控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等9个专项方案,落实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隔离管控、社区防控等9大能力提升方案,不断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能力,为突发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充足,确保了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了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同时,储备了一大批疫情防控基础设施项目,
14、政府投入力度空前加大,项目建设成体系推进,全力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另外,疫情防控社会参与力度不断加强。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变化,部分社会应急力量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救援队伍参与市场、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还有大量的社会应急力量和志愿者在各级政府部门指导下,积极落实群防群控措施,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贡献了力量。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全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面对发展新形势,必须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重大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放到全市“十四五”发展的大局中科学谋划,围绕新目标、新要求,聚焦新情况
15、、新问题,实现新提升、新突破,不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设更加完善、系统、规范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保障广大市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总方针,以加快推进“健康”建设为主线,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全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效率为核心,以实施“推进3个建设、提升4个能力、强化3个支撑”为抓手,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完善重大
16、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全市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二、规划原则以人为本、综合防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卫生应急能力。系统治理、依法防控。强化法治思维,坚守法治底线,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物资保障、城市运行、社区治理等各环节,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医防融合和早期预警,关口前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服务大局,加强资源和能力储备,补
17、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统一指挥,联防联控。健全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完善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强化部门职责、属地责任、社区管控、社会动员,推进区域协同合作,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科技引领,精准施策。对标国家标准水平,构建科学防控体系,强化重大和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科研攻关,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卫生应急管理中的支撑作用,实现动态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逐步形成统一高效、响应迅速、科学精准、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将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
18、最低,推动全市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应对能力达到较高水准。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强化政府投入责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加大河西走廊O公共卫生医月号123456疗服务中心、省河西区域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力度,补齐短板弱项,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提高应对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甲、乙类传染病保持较低发病率,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预警监测技术装备大幅提升,市、县、乡、村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更加完善。
19、市“十四五”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主要指标指标名称位河西走廊O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省河西区域医疗中心卫生应急指挥平台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传染病处置率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应急专业队伍人员每年集中轮训次数8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标准化应急队伍组建率9 市医疗应急物资储备中心1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率1国家卫生城市(县城)覆盖率1省级卫生乡镇覆盖率1省级卫生社区覆盖率1预置平战结合的方舱医院1市、县区疾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1市级疾控机构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县区疾控机构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市疾控机构高级职称岗位比例1县区疾控机构高级职称岗位比例2卫生监督覆盖率第三章主要任务一、夯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基础(一
20、)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标准化建设结合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情况、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水平等要素,制定全市总体重大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管理机制和各部门职责,注重可操作性,将重点放在更细致的实施要点和行动计划的制订上;精准识别引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源,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二)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法治规范化建设完善各类卫生应急技术方案。按照已颁布的应急预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在已有的卫生应急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定各类卫生应急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及规范。卫生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工作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21、和补偿制度。明确卫生应急管理责任。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目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本规划相关建设任务的责任主体,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明确各方职责,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卫生应急体系规划工作落实的政策制度环境,保障规划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三)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高效化建设应急指挥机构。市、县区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重大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明确属地、行业、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切实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权威高效、响应顺畅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
22、于重大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负责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研究解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应急响应措施,统筹调度跨区域、跨部门协调联动,督促防控措施有效落实。-日常管理机构。市、县区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做到有办公场所、有人员编制、有工作制度,作为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调、联络、管理等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市、县区两级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专家库,设立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立预案定期修订制度,参与制订和修订应急预案。细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发挥专家优势和专业优势
23、,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专业的意见建议。专业技术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专业技术机构,要结合本单位职责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医疗卫生机构要服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和安排,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应急管理蜘系框架示意图图3.1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框架示意图二、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一)严密监测预警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建立公共卫生风险隐患信息的收集体系,完成重大传染病、职业中毒、食物中毒事件等公共卫生
24、风险隐患调查。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医疗卫生机构间卫生监测预警体系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作联动,建立并完善重大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监测预警系统等。加强实验室建设,切实增强病因快速调查诊断能力和有毒物质的检测能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外来人口集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加快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实现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和发布功能。建立完善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间的信息通道,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建立公共卫生危险因素和事件信息的流行病学风险评估体系,制定客观、科学、规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四五” 重大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 十四 重大 疫情 突发 公共卫生 事件 应急 管理体系 建设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1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