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docx
《自身免疫性肝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简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lH)是一种以肝脏慢性坏死性炎症为特点的疾病。Waldenstrom于1950年首先描述此病。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伴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中含有多种自身抗体,肝炎病毒系列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lH)是种以肝脏慢性坏死性炎症为特点的疾病。Waldenstrom于1950年首先描述此病。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伴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中含有多种自身抗体,肝炎病毒系列标记物则均为阴性,其肝脏的基本病理为肝小叶四周有碎屑坏死,亦可消失桥样坏死,并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但无肝内胆
2、小管损伤征象。随着病情的进展,肝内纤维组织增生而进展为肝硬化。如不赐予乐观的治疗,预后不良。由于部分AIH患者可见有狼疮细胞(LE细胞),MaCkay曾称此病为狼疮样肝炎(lupoidhepatitis),实际上,不论狼疮细胞阳性或阴性的AIH,其免疫学特点、肝脏病理组织学转变、临床表现、病情的转归等均属相同,此外,为避开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混淆,现在时狼疮样肝炎名己摒弃不用。关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据国外文献报告,在西欧和北美我国的人群中,AlH的患病率为0.11.2/10万人。在日本约为0.015-0.08/10万人。我们我国尚未见有关报道。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
3、因还不清晰,有以下几种学说。1 .自身免疫功能特别这是目前比较普遍认同的学说。AlH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血清中多克隆丫一球蛋白水平显著增高。这些自身免疫现象提示此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亲密关系。在正常状况卜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具有免疫耐受性,机体内的抑制性T细胞具有抑制B细胞对自身组织蛋白产生相应抗体的功能。有人将AIH患者的T淋巴细胞分别出来后,在体外与泼尼松龙孵育,发觉它对B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这种试验讨论的结果也提示T淋巴细胞调控功能的特别在AlH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肯定的作用。当机体免疫耐受性消失障碍,体内的抑制性T细胞对B细胞失去调控作用,则B细胞就对肝细胞核的
4、多种成分、细胞支架、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细胞色素P-450酶、可溶性肝抗原等自身组织成分产生抗体。这些自身抗体直接对多种肝脏的靶组织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肝脏的损伤。但是,患者的免疫耐受性为何会消失障碍、抑制性T细胞怎样失去调控?其中的机制仍不清晰。2 .遗传因素AIH有明显的种族倾向。在北美和西欧人群中,AlH的发病率较高,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地区的人群中相对较低。在欧州我国中,比利时的发病率低于英国和北欧。本病患者的家族成员中,AIH相关的自身抗体的检出率高于对比组。AIH更有显著的遗传背景。已知AIH的易感性与组织相容性抗原(MHC)有比较亲密的关系。HLA-B8,HLA-DR3和DR52
5、a、以及HLA-DR4是AlH的危急因子。在英国和美国的白种人AIH患者中,HLA-DR3或HLA-DR4者占84%。在日本患者中,HLA-DR4的相关危急性最高。CZaja等检测IOl例确诊为AIH的病人,其中HLA-DR4者44例,占43.5%;HLA-DR3者41例,占40.6%;另有10例同时有DR4和DR3阳性,约占10%。上述T淋巴细胞时B细胞调控功能特别与HLA-Al,B8,DR3单体型亦有明显的连锁。采纳能将DNA分型的生物技术的讨论结果衣明,AlH与HLA-DR区域的特别位点有关。例如,北欧白种人的AIH1型患者中,HLA-DRBl0301是主要的危急因子,其次是HLADRB
6、l0401o在日本AlH患者中,WDRBI0405,DQAl0301,DQBI0401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在阿根廷和墨西哥的AlH患者则分别与HLA-DRBl0405和0404相关。据Strettell等报告,有HLA-DRBl0301,DRBl0401,DRB30101,CW0701等位基因者更具有对AlH的易感性。HLA抗原与AIH的临床亚型之间有肯定关系。AIH1型患者多为HLA-DR3和HLA-DR4阳性,分别占50%和40%左右。AIH2型患者中,以HLABI4和HLA-DR3较多见,其中HL-B14阳性率为25%左右,而对比组中只有4%左右。此外,上面已经提及,AIH患者伴有抑制性T
7、淋巴细胞功能的缺陷。经讨论发觉,这种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缺陷与MHC基因位点也有连锁关系,即与HLA-AI,B8,DR3单体型有明显的相关性。AlH患者的HLA对其预后也有明显的影响。HLA-B8的患者,其AIH病情经常较重,而且简单复发;HLA-DR3的患者,治疗效果往往较差;HLA-DR4的患者,发病年龄较大,病情较轻,对免疫抑制剂的疗效较好,并且经常合并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知不少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均涉及病人的遗传素养。如上所述,AlH的发生也同样牵连到遗传的因素,病人的遗传因素使其对自身抗原简单产生免疫反应,最终导致肝脏损害。AIH患者的家族虽然自身抗体的检出率高于时比组,然而,此病
8、患者的家族成员的AlH外显率并无明显增高,这衣明AlH的发病过程中还存在其他促发因素,后者激活遗传因素的外显和表达。3 .病毒感染曾有人认为病毒感染可能是促发AIH的病因,其依据是:01AIH的肝组织损伤的病理转变与病毒性慢性活动性肝炎特别相像,往往不易区分。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伴发自身免疫性肝炎,尤其是C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人血清中也经常消失多种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淋巴细胞内常见有麻疹病毒基因。有人报告有些亲肝病毒(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以诱发AIH。不过,病毒感染与AIH发病之间的准确关系尚不清晰。并非每例AlH患者均存在病毒感染的证据。用多聚酶联反应技术分析,只能发觉少数
9、AlH患者有C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征象。因此,病毒感染是AlH病因的学说还有较多的争议。4 .药物因素有些药物作为一种半抗原,进人人体后,与体内组织中的某种蛋白质结合而形成复合物,后者即可成为抗原,与自身组织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而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诱发组织的损伤。已知多种药物,如氟烷、替尼酸、二甲胺四环素、脐苯达嗓、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公平可以诱发自身免疫性肝脏损害,其肝组织病理转变类似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但是,这些药物诱发的肝损伤病人血清中经常不存在特异性自身抗体,而且很多AlH患者并无明确的药物接触史。所以,将药物视为AIH的病因,也仅是一种假设。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亚型分类依据血清中的自身
10、抗体的不同,现在将AlH分为3种亚型。不过,这种分型方法的临床意义还有争议。1. AIH1型AIH1型的特点是血清中的自身抗体主要为:抗核抗体(ANA)和/或抗平滑肌抗体(SMA),同时可能伴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此型在AlH中最为多见,约占全部AIH的80%左右。此型患者中,女性占70%,发病年龄高峰为16-30岁,但是30岁以上的患者仍占50%左右。大约48%的此型患者常伴有其他与自身免疫有肯定关系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滑膜炎、溃疡性结肠炎等。AIlI1型起病常较缓慢,急性发病者很少见。大约有25%的此型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展到肝硬化的阶段。2. AIH2型AIH2型的
11、特点是血清中的自身抗体主要为:抗肝肾微粒体抗体(KLM-1,KLM-3)和抗肝细胞溶质蛋白抗体(LC1)。此型比较少见。在西欧的AlH患者中,此型约占20,在美国AlH患者中,AIH2型很少见,大约只占4%左右。亦以女性患者为主。常伴有糖尿病、白斑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特发性血小板削减性紫瘫,溃疡性结肠炎等肝外病变。起病年龄较小,多见于10岁左右的儿童。病情进展较快,暴发性肝炎比较多见,简单进展为肝硬化。3. AM3型此型的特点是血清中的自身抗体主要为:抗可溶性肝细胞抗体(SLA)和抗肝胰抗体(LP)o目前认为抗SLA抗体和抗LP抗体可能是同一种自身抗体,称之为抗SLA/LP抗体。当抗SLA
12、/LP抗体阳性时,常伴有ANA,SMA和抗线粒体抗体,但不伴有抗LKMT抗体。此型的患病率低于AIH2型,大约只有10%。患者亦以女性为主,约占90%左右。起病年龄常介于20-40岁之间。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三种亚型之间各有其特点,现归纳于表1021。在上述三种亚型中,AIII1型和2型之间的区分比较显著,除了标记性抗体明显不同,相互很少重叠外,2型患者的发病年龄小,病情进展快,进展成肝硬化的机会大,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不如1型明显。然而,AIH3型的争议较多,其主要缘由是此型的临床表现、血清中检出的自身抗体谱以及对药物治疗的效果均与AlH1型基本相同。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没有必要列出AIH3型
13、。三、与AlH相关的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是由于体内免疫反应特别而产生多种抗细胞内蛋白和核酸抗原的自身抗体。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其特异的自身抗体谱,即所谓标记性抗体。AIH患者的血清中亦可以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在对发病机制的推想、临床诊断、亚型的分类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L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ANA是指直接叮细胞核内成分发生免疫反应的一组抗体。细胞核含有DNA,RNA.组蛋白、非组蛋白、磷脂以及多种酶,因此ANA是对这些蛋白质发生免疫反应后所产生的多种抗体的总称,近年来,有些学者将有些抗胞浆成分的抗体也列人抗核抗体的范畴之内。迄今,发觉
14、具有不同临床意义的抗核抗体已有二十多种。临床上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以鼠肝或HEp-2细胞切片作底物来检测AA。常见的ANA的荧光染色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型别:均质型核质染色匀称全都;斑点型核质染色呈斑点状;周边型荧光着色在核膜的四周;核仁型只有核仁染色;着丝点型以HEp-2细胞为底物进行检测时,在着丝点处散在排列点状染色。其中以斑点型和均质型最为常见;分别约占38%和34%。ANA荧光染色消失多型性的缘由,是由于靶抗原的性质不同所致。典型的AlH1型患者具有ANA和/或抗平滑肌抗体阳性,而且抗体滴度较高,成人经常大于1:160,儿童大于1:80。在白种人患者中,单独消失ANA阳性率为15%左右,
15、同时消失ANA和抗平滑肌抗体的阳性率为49o不过,ANA对AlH的特异性不高,它也常可以消失于其他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ANA的滴度凹凸往往与血中的7-球蛋白水平成正比。2 .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muscleanti-bodies,SMA)抗平滑肌抗体的靶抗原是平滑肌细胞支架的多种成分,如肌幼蛋白(actin)、肌钙蛋白(troponin)、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大约有35%-70%的AlH1型患者血清中可以测出高滴度的SMA,常同时伴有ANA阳性。文献报告中该抗体的阳性率不同,可能与作者所用的测定技术不同有关
16、。ANA和SMA被认为是AlHI型的标记性抗体,对临床诊断有较大的意义,假如患者ANA和SMA阳性,而且滴度较高,同时伴有肝功能试验特别,则对AIHl型的诊断特别有利。与AXA一样,当免疫抑制剂治疗而病情缓解后,SMA滴度也经常随之降低,甚至消逝。有人用提纯的或重组的肌动蛋白,或用多聚体F肌动蛋白作为抗原,以ELlSA方法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血清,发觉AIH1型患者含有抗肌动蛋白抗体,而且其特异性很高,只是敏感性较低。肌动蛋白也存在于肝细胞膜和细胞支架内,所以,当肝脏损害时,SVA也可阳性。大约70%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少数A或B型病毒性肝炎、以及少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亦可以消失低滴度
17、的SMA。此外,其他风湿病患者也可消失SMA阳性,不过,滴度较低,超过1:80者特别少见。3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antiTiverandkid-neymicrosomeantibodies,LKM抗体LKM抗体具有多型性特点。1973年,RiZZettO等报告用鼠肝和鼠肾作底物、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时;发觉肝细胞内和肾近端曲管内有荧光反应。他们称此抗体为KLM-I抗体,并指出它是AIH2型的标记抗体。1988和1991年间,证明细胞色素P4502D6(CYP2D6)是KLMT抗体的靶抗原。CYP2D6是多种药物在肝内代谢时所必需的酶,大约有10%的白种人缺少这种酶,因此这些人对有些药物呈现慢
18、代谢型。全部LKM-I抗体阳性的人,均属药物代谢速度正常者。这表明产生LKMT抗体的前提是体内的CYP2D6活性应当正常。这一自身抗体能够识别CYP2D6蛋白的263和270之间部位的抗原打算簇。在体外试验中显示,此抗体能够抑制CYP2D6的生物活性和能够激活肝内T细胞浸润。95%100%的AIH2型患者呈LKMT抗体阳性。另有一种与靶抗原CYP2C9起反应的LKM,称之为LKM-2抗体,可消失于有替尼酸诱发的药物性肝炎患者。还有一种LKM-3抗体,其靶抗原为内质网中的尿昔-5一葡萄糖昔欲转移酶。有人报告6%10%的慢性D型肝炎病人中可以检出这一自身抗体。亦可消失于LKMT和ANA阴性的AIH
19、患者。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KLM-I抗体时须避开与抗线粒体抗体相混淆,后者的荧光一般显示在肾远端曲管,有时易误认为KLM抗体,有人报告错误率可高达27,误辨率的凹凸取决于检验者的阅历。此外,CYP2D6与C型肝炎病毒和单纯疤疹工型病毒有相同的抗原性,因此,C型病毒性肝炎和单纯疙疹患者亦可能消失KLM抗体。关于LKMT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还不甚明白。有人认为此抗体可能与肝细胞表面直接结合而诱发肝细胞的损害。Lohr等观看了T细胞对CYP2D6的反应。他们从LKMT阳性患者的肝活检组织中克隆出189株T细胞,发觉85%的T细胞株是CD4+CD8-,而且当与含有重组的纯CYP2D6孵育时,发觉有5株
20、CD4+CD8-T细胞消失增殖,而且这种增殖反应依靠于含有自身抗原呈递细胞和HLAlI型分子。这表明AIH2型患者肝内浸润的T细胞中,部分是对CYP2D6特异的Th细胞。4 .抗肝细胞溶质蛋白1抗体(antibodiestolivercytosolicproteintype1,LCT抗体)肝溶质蛋白存在于肝细胞胞浆内,其分子量约为240290kD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时,此抗体只显示于门脉四周的肝细胞胞浆中,表明不是全部肝细胞均含有这种靶抗原。近年来,已知这种靶抗原分子是亚胺甲基转移酶环脱氨酶(forminotransferaseCyclodeaminase)LC-I抗体被认为是AIH2型的另种
21、标记性自身抗体。在LKMT抗体阳性的AIH2型患者中,LCT抗体的阳性率约为50。在LCT抗体阳性的病人中,70%左右的患者可以检出LKM-I抗体,显示LC-I和LKM-I抗体之间有亲密的关系。LGl抗体多消失在年轻病人,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往往较高。此抗体的滴度与病情的活动性有肯定的关系,经免疫抑制剂治疗使病情缓解后,此抗体滴度可以明显下降,甚至消逝。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LKM-I抗体有肯定关系,但与LCT抗体无关,因此对诊断AlH而言,抗LCT抗体的特异性优于LKM-I抗体。5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Icytoplasmicantibodies,NC)ANCA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身免疫 性肝炎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