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docx
《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分析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文化产业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其中,以中国和日本韩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发展最有活力。中国文化产业在面临历史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必须通过分析我国文化贸易的竞争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增强我国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中国的文化贸易竞争力方面着手进行研究,根据相关的研究总结,找寻出有效的策略及建议。关键词:文化贸易;贸易竞争力;中国;AbstractResearchandAnalysisofChina,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inCulturalTradeAbstra
2、ctWiththedeepeningofeconomicglobalization,culturalindustryhasbecomeaglobalwave.Amongthem,Asia,withChina,JapanandSouthKoreaasthecore,hasthemostdynamicdevelopment.Chinasculturalindustryisfacingbothgreathistoricalopportunitiesandfiercecompetition.Underthisbackground,Chinasculturalindustrymustovercomeit
3、sownproblemsandenhance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Chinasculturaltradebyanalyzingitscompetitiveness.ThispaperstartswiththeresearchandanalysisofChinasculturaltradecompetitiveness,andaccordingtotherelevantresearchsummary,findsoutthestrategiesandsuggestionstoeffectivelyenhanceChinasculturaltradecom
4、petitiveness.Keywords:CulturalIndustries;TradeCompetitiveness;China;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绪论1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2 文献综述2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4第二章中国文化贸易现状52.1 中国文化贸易规模52.2 中国文化贸易结构72.3 中国文化贸易对象7第三章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分析93.1 TC指数93.2 RCA指数9第四章我国文化贸易存在的问题114.1 贸易结构合理性有待改善114.2 文化产业链缺乏连接性124.3 高附加值行业缺乏品牌影响力124.4 文化贸易主要对象国市场竞争愈发激烈1
5、2第五章提高我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发展策略145.1 以上海和香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带动结构改革145.2 增强文化产业链之间各部门连接性145.3 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增强我国文化影响力155.4 开发文化贸易新市场17结论与展望18参考文献19致谢21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与意义高附加值文化时代进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文化产业的优势具有高附加值以及可持续发展,在各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文化产业贸易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便是中国。很显然,在全球经济的崛起中,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活力的产业,移动智能生活的普及也与文化产品和
6、服务密切相关,这些发展趋势与文化产业密不可分,是未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北美、西欧和东亚等发展程度较高国家是世界文化产业发现的核心区域,这些国家一般都有本国招牌产业,如日本的动漫业、美国的影视业、韩国的电子竞技产业等。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文化贸易总体的出口额出现大于进口额的现象,并出现顺差,说明我国的贸易出口额增长趋势非常好。中国2002年的文化贸易出口额当时呈现较低的现象,仅达到89.03亿美元,但在2019年,中国的文化产品贸易出口额就上升到了998.9亿美元。其中,文化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美术品和工艺品出口,而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则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其中版权和许可
7、服务的进口逆差较明显。中国迫切的希望利用文化贸易的优势能使其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竞争力得到增强。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比其他的国家来说比较晚,但是由于我国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资源丰富,使文化产业的产出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在文化产业这个市场中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同时,我国的文化产业受到经济规模、人力资源以及文化消费需求等刺激,从而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在往文化强国的目标靠拢,相信在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与推动下,该行业会得到质的发展,最终为实现中国进一步崛起贡献不可小觑的力量。文化产业是将民族文化与创新意识进行有机的结合,象征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这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大力发展文化
8、产业带来的好处不仅包括对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速以及产业转型等现代化进程。其中,还包括增强我国与各国之间的文化融合及深度的交流,促进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这对各国来说都是一条崭新的文化开辟道路。现下,我国在“新常态”背景下正在实现经济转型,城市发展受到不同环境等硬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但通过文化产业与知识版权、人力资源、文化需求等软资本的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的经济转型进程受到良好的刺激增长作用。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经历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贸易结构缺乏合理性、文
9、化产业链缺乏联系性、技术水平略微滞后、创新机制不健全、文化品牌影响力不强等一些存在的问题已经阻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升级。鉴于以上所述,本文选取了我国的文化贸易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从我国目前文化产业贸易发展的现状着手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可以对我国文化贸易的概况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后再在对我国文化贸易竞争力进行指标化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文化贸易的优劣势以及发展机遇,并通过参考其他国家文化贸易发展成功经验与现状,找寻出有效提升我国文化贸易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策略及建议,作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实力的借鉴。1.2 文献综述(1)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国家间文化贸易虽由来已久但对文化贸易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1995年,国
10、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文化贸易做出定义,该定义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面对面的互动文化交流与娱乐服务方式。而国际公认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的定义则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社会群体在艺术和文学文明、生活方式、住房模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物质、智力和情感。文化产品传递着人类的思想以及生活方式等,例如:报纸、艺术品、电影、传媒制品等;而文化服务是有助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造、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无形产品,如广告设计、艺术表演、信息技术服务等。AIaVeraS(2018)对欧盟、美国等国家的线下电影贸易展开深入的研究,根据结论显示,各国电影交易量受到文化差异、本土电影贸易成功率及电影贸易预算等方面
11、的影响,并且电影的进出口影响着一个国家文化的多样性。通过HeIPman(2008)提出的“引力模型。对音乐光盘贸易展开研究,并对各国家的语言、文明结构等进行分类研究,发现促进文化产品贸易的为文化熟悉(Tuki,2018)oOrefiCe等人(2018)将19个国家1990-2010年间的贸易数据进行工具变量法分析研究,发现出口国的人口出生地文化资源多样性对文化产品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国家人就出生地的文化资源多样性增加10%,相应的文化产品创新性提高4%,移民能促进东道国文化产品的出口。Kaimann和DelBono(2020)区分了文化接近性和数字差异性指标,并研究了欧洲经济体之间文化产品的双
12、边贸易量。结果显示,经济规模和地理距离能够解释双边贸易量的量级差异并且还有文化接近度影响着文化产品的双边贸易。数字差异对文化贸易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影响,而互联网的使用则大大增加了文化产品的贸易量。文化接近性对双边贸易量仍有影响,其影响力超过了数字差异性的影响。Shin和MCKenZie(2019)除了本土市场效应外,还利用模型预测,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加速,文化折扣系数相对较低的国家会成为净出口国。这些国家利用电影业的国际票房收入。Shin和MCKenZie(2019)并且根据游客到达量统计数据开发出一个非对称文化折扣的衡量标准,他们的一假设得到了经验支持。他们的模型为较小的英语国家在较大的非英语国
13、家中持续的文化主导地位提供了解释。(2)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周略韬(2021)从内涵出发构建了一个纳入文化产业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描述文化距离的变量。变量中显示文化产业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得到正面的反馈,且与中国文化内容相差较大国家相对于文化渊源相似的国家会有更大的进口额。胡优玄(2018)探讨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之下应该如何促进不同文化起源之间融合以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和中国文化产业的产业链的附加值。沈丽丹和李本乾(2020)利用波特钻石模型(PDM)理论,研究得出文化产业竞争力构成要素并如何找出相对应的文化政策,建立竞争力-要素-政策”的三级指标体系,进而给出提升
14、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政策方向。胡少蒙(2020)根据波特“钻石模型”理论,结合IMD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灵活结合分析的方法分别从六种层面去进行构建指标,包括:生产要素、需求要素、企业发展、相关产业、政府行为以及贸易指标。根据对六种层面的指标设置去进行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层次分析,结合相应的指标进行实证,得出的结论为:因我国的文化资源环境丰富,使我国具有一定的文化产业优势,相同的在国际文化产业中的竞争中也具有相应的优势,但相比其他文化产业发达国家也确实存在诸多问题。(3)文献综评综上所述,文化贸易内涵与分类、竞争力评价、贸易影响因素这三个方面是国内外对于文化贸易研究的主体。IMS、TC、
15、RCA、CA等指数是竞争力评价指标中的重要组成因素,通过这些指数能将一国文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水平反映出来,将竞争力衡量指标进行有效的整合后,更易于综合竞争力指标的构建,有助于将竞争力水平全面的反映出来,生产要素、需求、相关产业、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政府及机遇作为研究的基础,利用波特钻石模型中变量进行分析。但是,不同学者之间对于不同的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有所不同。常用“引力模型”对文化贸易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选取两国经济规模、科技水平、地理环境、文化差异等因素进行研究。产业发展被部分研究者认为是贸易的根基,而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与文化出口贸易发展之间存在间接的影响,但是对于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
16、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利用理论分析方式,新闻出版业和一国文化软实力评价则利用定性分析,因此现在将产业影响力加入到模型中去进行分析是比较难实现的。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3.1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两种主要方法对其进行分析。(1)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及收集,对研究结构形成初步的整理,对研究对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及理解,对所收集的信息综合整理,了解研究课题现阶段的概况以及研究中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初步的预测。依据相关的文献网站、学术交流平台、图书馆等途径去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并对目前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现状知悉。再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及对相关
17、资料的探析,将学者们的结论以及观点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文献体系作为后续自己研究的基础板块。(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把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以定性为基础,定量为数据支撑,相互之间进行取长补短,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具说服力。本文使用定性分析法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及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不同国家、不同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分类计算,然后做出具体的定量分析,试图找寻吃更全面、有效的结论。1.3.2 创新点综合来看,国内外有不少关于文化产业的讨论且比较成熟,但是现有相关文献年代较远,已经不适合新时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因此,本文的新颖之处在于基于时代新背景下提出了在文化产品
18、和文化服务两个方面上提升我国文化贸易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使用由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去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测算,利用计算得出的结论准确的找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及劣势,并为更好的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及策略。第二章中国文化贸易现状2.1中国文化贸易规模自习近平主席在2011年提出“文化整合”战略以来,文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有所增加。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开始了新的发展。总的来说,近年来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有三个主要特点:文化贸易结构得到优化;文化服务贸易增长强劲;双向文化投资有
19、序健康发展。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图2120082019年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300文化服务出口额文化服务进口额文化服务净出口额图22中国20082(H8文化服务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商务部对外文化贸易报告文化贸易一直是中国文化贸易的支柱。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信息,2019年中国文化贸易以快速而健康的速度继续发展,进口115.7亿美元,增长率为17.4%,贸易顺差达到883.2亿美元,相比前一年增长6.8%。从文化产品种类来看,手工艺品
20、、收藏品和印刷品的出口增长最快,分别为11.7%、5.6%和4.8%。从文化贸易国家和地区方面来看,我国对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欧盟的出口增长最快,分别为47.4%和18.9%;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长了24.9%;而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等原因对美国的出口下降了6.3%o个人文化娱乐服务进出口5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12亿美元,下降1.3%,进口40.8亿美元,增长20.2%o由于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2019年吸引了5.4亿美元外商投资,占中国非金融类外商投资的0.5%。文化服务贸易与文化商品变化相比增长较快。根据商务部的报告,2018年中国文化服务进出口总
21、额为34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占整个文化商品和服务进出口的25.3%,增长了2.1个比例。这反映了中国的文化贸易有了质的发展。我国文化贸易之所以有这么好的表现,与2011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后政府频繁出台的政策密切相关。2018年年初商务部经与有关部门开会商定了将298家企业和109个项目作为本年年度国内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年度国内文化出口重点来宾;2017年商务部、信息部、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广电总局将中国天竺贸易区、江苏无锡镇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单等13个基地列为国家文化基地。从2012年到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贡献值占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
22、达到了41449亿元,对GDP的贡献比占到4.18%,虽然该值略低于2018年,但总体趋势良好。5.00%450004.50%4.00%3.50%3.00%2.50%2.00%1.50%1.00%0.50%0.00%I11GDP.图2-32012-2019年文化产业对中国GDP贡献比(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2.2 中国文化贸易结构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手工艺品、创意玩具和娱乐休闲产品,进口结构比较平衡。在出口结构方面,中国的特色手工业表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使手工艺品、创意玩具和娱乐休闲产品的出口量增加。第二重要的类别是艺术、工艺品和收藏品,占31.76%
23、,占比最小的类别是出版物,占3.72%,出版物中两个最重要的类别是数字出版物和书籍。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正在逐年增加。出口创意玩具和游戏的价值呈现小幅增长,而附加值较高的娱乐和休闲用品以及广播、电影和电视设备的出口正在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以全国获得出版物进口和经营许可的进出口商为基准,2019年数字出版物的进口和出口情况为:出口价值仅为1966500美元,而进口价值高达412972800美元,图书类文化产品的贸易逆差严重失衡,从90412300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181694200美元。2020年前7个月,由于疫情的影响,传统的纸质书籍、杂志和其他文化产品遭受了较高的经济损失,而其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 中国文化 贸易 国际 竞争力 比较 分析 工商管理 专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1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