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省中医药发展规划.docx
《某某省中医药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省中医药发展规划.docx(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某省中医药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某某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中医药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开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某某某省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基本形成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格局,在保障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医药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我省在全国率先召开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把发展中医药摆上突出位置。成立了省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统筹
2、推动全省中医药发展工作。颁布实施了某某某省中医药条例,推进中医药法治建设和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推动出台了中共某某某省委、某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某某某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某某某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全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中医药产业迈入转型发展阶段。“龙九味”优质药材产区基本形成,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某某某万亩。中药工业产值实现有效增长,某家企业入选全国中药企业百强榜,某家中药企业成功上市。现有中医药各类交易平台某某个,建设了一批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和中医药小镇。截至2021年底,中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某某某亿元。专栏1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主要平台类型名称数量(
3、个)中药材种植示范县52中药材产业强镇5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277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7定制药园示范园11交易平台交易市场14某某某中医药博览会2(届)健康旅游基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2国家森林康养基地5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10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0余个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中医医疗资源快速增长,每万人口中医医院实有床位数增加到9.7张,86.7%的公立中医医院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基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强,全省有19个县级中医医院牵头成立了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不断壮大和发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专栏2全省中医医疗机构情况类别机构数(个)公立民营合计中医医院其
4、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未评等级医院97137258411252181148457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6312214561281459总计10616621768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独特作用。在新冠疫情救治中,我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药在预防和救治中关口前移、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参与确诊病例治疗的比例达98.94,有力保障了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和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中医药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项目顺利实施,国家级项目和省级科学技术奖励逐年增加。
5、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某某某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获评全国“A+”学科,6个团队入选省“头雁”团队。遴选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40人和继承人80人,建设各级各类中医药传承工作室51个,新增院士后备支持人选3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岐黄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4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工作和特色人才培养,评选某某某省第五批、第六批名中医共计134名。中医药文化建设步伐加快。全面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某某某中医药博物馆年访问量超过1万人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181次,受益24.4万人次。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各类活动563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
6、8万余份,受益群众21.8万人次。持续借助省内各主流媒体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不断提升龙江中医药文化品牌。中医药海外发展持续推进。全省10家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纳入中医药服务贸易统计试点单位,绥芬河市人民医院获批第一批全国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某某某中医药大学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合作开办了中西医临床专业、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共同创办全球首家传统医学研究院、联合某某某市成立了某某某国际中医药培训基地。(二)发展形势。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中医药
7、工作摆在重要突出位置,一系列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成效显著,为推进建设中医药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四五”时期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革,深入落实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全面完善中医药治理体系更加迫切。全面创新发展中医药,服务健康龙江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深化中医药改革,解决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瓶颈问题更加迫切。我省中医药发展与全省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与省委、省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中医药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市级中医药管理机构尚未健全,县级中医药管理人员短缺;中医
8、药服务特色不明显,区域、城乡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市中医药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比较弱;中医药创新体系不完善,原创科技资源挖掘与利用不足,与新技术、新方法、新领域的交叉融合创新乏力;高层次杰出和领军人才缺乏、基层人才不足,师承教育作用发挥不够;中药质量有待提升,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缺少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中药工业发展缓慢;中医药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刚刚起步,品牌服务机构少。看清问题、把握机遇,遵循规律、统筹规划,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推动龙江中医药大发展快发展。(三)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全国和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总体安排和健康龙江建设总体要求,全面融入“六个强省”战略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线,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促进中医药创新服务与产业融合为抓手,统筹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为推进健康龙江建设,提升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四)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健康
10、。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将中医药融入卫生健康的大局,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保障人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坚持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中医药融入卫生政策体系中,做到中医、西医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坚持遵循规律,特色发展。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发挥中医药原创特色优势,全面继承发扬中医药理论、技术和方法,优化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坚持守正创新,内涵发展。把传承创新贯穿中医药发
11、展一切工作,深入推进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融合发展,构建结构优化、全面开放的中医药科技发展体系,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质量为先,融合发展。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系统整合中医药资源,统筹布局,从重数量规模转向重质量效益,实现中医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发展目标。到2025年,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初步建成中医药强省。中医药服务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县域中医医院全覆盖;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疗效不断提高,中医药解决重大、疑难疾
12、病能力显著提升,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参与重大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快速推进,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不断彰显,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对外交流与服务贸易更加活跃,中医药文化进一步繁荣;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规政策、标准和监督体系更加完善;中药材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研发应用和健康服务等全产业链全面发展,中医药产业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13、之一;中医药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到2035年,中医药振兴发展基本实现,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原创优势充分释放,中医药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增强,中医药在传统医学领域主导地位更加巩固,基本实现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医药发展整体性、协调性显著增强,中医药健康服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中医药为全面推进健康龙江建设、服务龙江经济建设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专栏3主要发展指标类别主要指标2020年2025年属性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机构数(个)176820
14、00预期性中医医院数(个)181200预期性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张)0.80.85预期性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人)0.420.62约束性每万人口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数(人)0.54O.79预期性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比例(%)49.4360预期性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的比例()95.8998预期性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74.4970预期性中医药服务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的比例()31.7660预期性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33.33100预期性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69.96
15、90预期性能够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比例(%)能够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二级妇幼保健机构比例()659070预期性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床位数(张)15563000预期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的比例()87.2486.83100预期性中医总诊疗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比例(%)14.9917.4预期性中医医院出院人数占医院出院人数比例()12.8616.8预期性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6.2385预期性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62.7875预期性中医药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万亩)260500预期性中药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89150预
16、期性入选全国百强中药企业数(家)34预期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家)710预期性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实施中医药重大研发项目数1317预期性推广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数03预期性形成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项目数24预期性国医大师11 (新增)预期性全国名中医21 (新增)预期性岐黄学者42 (新增)预期性青年岐黄学者53 (新增)预期性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发展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27.4630预期性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家)12预期性二、加快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设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为引领,省市县三级中医医疗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为
17、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其他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一)做强骨干中医医疗机构。优化中医医疗资源规划布局,依托全国高水平中医医院,联合省内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医医院,建设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省内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1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促进省内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不断扩容,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重大传染病防控、现代医院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支持12所省级医院转型升级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依托市级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1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3-5所中医特色重点医院,提升市级中医医疗机构承上启下的作用,支持公立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城市医联体,加强中医
18、专科联盟和中医远程医疗能力建设。开展中医优势病种特色鲜明科室建设和经典病房建设工作试点。【省发改委牵头负责,省中医药管理局、各市(地)政府(行署)配合】(二)做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的服务能力。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支持县级中医医院提标扩能,推进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实现县办中医医院全覆盖。支持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优化升级基层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科室建设,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
19、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护理服务,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负责,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地)政府(行署)配合】(三)做全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强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中药房建设,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应全部设立中医临床科室,鼓励和支持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中医临床科室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核定床位数的5%,90%的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和70%的二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够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实现中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注册不受临床科室设置限制。到2025年,建设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12所、“旗舰”科室10
20、个,开展“旗舰”基层卫生机构试点。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省卫生健康委牵头负责,省中医药管理局、各市(地)政府(行署)配合】(四)做优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优化政策环境,推进社会办医,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在重点专科、医院等级评审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加强中医门诊部和诊所建设,实施名医堂工程,鼓励连锁经营,实现品牌化、集团化发展。制定我省中医馆、中医门诊、中医诊所纳入医联体的标准,鼓励符合标准的机构纳入医联体建设,支持其组建团队开展治未病、养生保健、康复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中医诊所全面实施备案制管理。【省中医
21、药管理局牵头负责,省卫生健康委、各市(地)政府(行署)配合】(五)加快推进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与全省人口健康平台互联互通的中医药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逐步推动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各级各类健康服务机构与资源要素规范化安全接入平台,构建全省中医药健康信息共享应用、服务流程优化再造与服务模式创新应用的基础数据与能力支撑平台。同时优化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与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医联体医共体的数据互通与集成应用。探索建立省级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平台,健全中医药综合统计人才队伍。推进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健全医院信息平台功能,支持研发应用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名老中医传承
22、信息系统、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推动患者健康管理信息与诊疗信息融合,实现信息互认共享,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级保护,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推动省内有条件的中医院提供互联网医院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为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中医药服务。(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专栏4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任务主要内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拟依托某某某省中医医院在某某某市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1家。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力争在全省建设1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市(地)中医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提升我省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中西医结合医院支持12所省级医院转型升级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
23、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在大庆、佳木斯、鸡西、鹤岗等市探索建设中医特色重点医院,进一步提升市级中医药服务能力,并带动周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推动伊春市南岔县、丰林县、汤旺县、大菁山县,双鸭山市友谊县,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建设县办中医医院,逐步实现县办中医医院全覆盖。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业务用房条件,更新换代医疗装备。支持县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鼓励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达到三级医院标准的县级中医医院提档升级。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旗舰中医馆”“中医阁”建设,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成“旗舰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某 中医药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1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