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专题5 细胞呼吸(试题word).docx
《1_专题5 细胞呼吸(试题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_专题5 细胞呼吸(试题word).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专题5细胞呼吸五年高考一考点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1 .(2021全国甲,2,6分)某同学将酵母菌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进行实验,不可能得到的结果是()A.该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繁殖B.该菌在无氧呼吸的过程中无丙酮酸产生C.该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产生乙醇D.该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答案B2 .(2020课标全国1,2,6分)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产生的CS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若细胞只
2、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2吸收也无Co2释放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2的分子数比释放C02的多答案D3 .(2020浙江7月选考,6,2分)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有)氧呼吸与厌(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厌(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有)氧呼吸的多B.细胞的厌(无)氧呼吸在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崎上进行C.细胞的需(有)氧呼吸与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答案C4 .(2020山东,2,2分)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
3、说法错误的是()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答案B5 .(2019课标全国II,2,6分)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的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B6 .(2019浙江4月
4、选考,27,2分)生物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脂肪),油脂(脂肪)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可用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物质的量)与消耗。2的摩尔数(物质的量)的比值来大致推测细胞呼吸底物的种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果蔬储藏于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上述比值低于1B.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与其正常时相比,上述比值会降低C.富含油脂(脂肪)的种子在萌发初期,上述比值低于1D.某动物以草为食,推测上述比值接近1答案A7 .(2018课标全国III,5,6分)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8 .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
5、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答案C8 .(2018天津理综,5,6分)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6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的。2和Cg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塔误的是()A4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B小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时快C.若降低10OC培养,。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格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答案C9 .(2018浙江4月选考,12,2分)以酵母
6、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D.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答案B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1一8)1.(2016江苏单科,23,3分)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如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垮误的是(多选)()A.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B.突变酵母几乎不能产生HC.氧气充足时,野生型
7、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D.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答案BD图示中突变酵母呼吸链中断的部位为线粒体。氧气充足时,突变酵母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生少量ATP的无氧呼吸,故其增殖速率明显低于野生型酵母。突变酵母细胞质基质内的葡萄糖氧化过程正常,故突变酵母无氧呼吸途径未变,在无氧呼吸途径中有H产生,A、C正确,B、D错误。解后反思解读图示信息是解答该题的关键。从图示中找出呼吸链中断的部位这一关键信息,结合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差别,即可得出正确判断。2.(2014重庆理综,5,6分)如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乙静黑乙
8、廉乙胺CO八H2O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B.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洞时释放能量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答案C酶催化反应时具有专一性,A错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乙醇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加快,达到一定浓度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并释放能量,C正确;人是恒温动物,其代谢速率不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发生大的变化,D错误。3.(2014天津理综,2,6分)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HQHo24二福二二
9、二二COAH/)+能IaA.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产生的(CH2。)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过程和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答案D分析示意图,过程应为有氧呼吸,它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应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它发生的场所是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原核细胞的细胞质或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细胞中;过程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过程产生的(CH2。)中的氧全部来自C02;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H,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也能产生H,但过程产生的H用于还原。2,过程产生的H用于
10、还原C3化合物。4.(2013课标II,3,6分)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泡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菌细胞中的拟核中包含原核生物主要的遗传信息,编码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的基因也在拟核中;破伤风芽泡杆菌为厌氧菌,适宜生活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也0,在无氧条件下,
11、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o5.(2011海南单科,4,2分)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或过程和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和C.动物细胞内,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H,过程消耗H答案B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和、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即和或和;动物细胞中过程(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比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多;包括乳酸菌在内的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产生的H,在第二阶段(或)消耗。6.(2013江苏单科,17,2分)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
12、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答案B将果酒发酵装置改装成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以检测酵母菌产生的气体成分;经管口3取样只能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实验开始前,需对改装后的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需打开阀a,为酵母菌提供充足的氧气。审题方法观察题图装置,探究有氧呼吸时需要通入氧气,能担此功能的是管口1连通的导管,它能将氧气通入培养液中。管口3只
13、能排放培养液,不能排放气体。7 .(2013重庆理综,3,6分)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啰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8 .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教材实验的相关知识。马铃薯块茎细胞中含有蛋白质,所以其提取液中可检测出蛋白质;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02,不能根据是否产生C02判断其呼吸方式;无水Na2CO3可吸收水使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变为无水乙醇,从而提高色素的溶解
14、度。故C项错误。Z翦的毓溶浦8.(2011山东理综,4,4分)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箪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答案D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故A对;试管中加入水的目的是有利于观察气泡和防止空气进入滴管,主要目的还是制造无氧环境;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后,酵母菌所处环境的温度降低,酵母菌中酶的活性降低,故反应速率下降;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一部分存留在酒精中
15、,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故D选项的说法是错的。考点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2021河北,14,3分)(多选)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荫坑贮存葡萄的方法(如图)。目前我国果蔬主产区普遍使用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延长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富时全膏取。于R Feeir 城内近 *,* 5M枝于九中还 子土之.经冬不舁也。A.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减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B.荫坑和气调冷藏库贮存的果蔬,有氧呼吸中不需要氧气参与的第一、二阶段正常进行,第三阶段受到抑制C.气调冷藏库中的低温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D.气调
16、冷藏库配备的气体过滤装置及时清除乙烯,可延长果蔬保鲜时间答案ACD2 .(2021湖南,12,2分)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答案B3 .(2021广东,9,2分)秸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
17、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其细胞呼吸(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培芥液漠冷香 眼酚蓝 (水)溶液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珞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C.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答案D4 .(2019课标全国III,4,6分)若将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77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答
18、案A5 .(2018浙江11月选考,22,2分)温度对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溺芟三&岁酉黑妾Aab段,温度升高促进了线粒体内的糖酵解过程B.bc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C.b点时,氧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D.c点时,细胞呼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答案B6 .(2017浙江11月选考,8,2分)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博洋的是A.面团“发起”是酵母菌产生CO2所致B.干燥和无氧的环境有利于蔬菜的长期保鲜C.利用乳酸细菌制作酸奶过程需密闭隔绝空气D.黑暗条件下绿豆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答案B
19、7 .(2017海南单科,7,2分)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8 .若细胞既不吸收。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物质的量)不同答案C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1一7)1 .(2011海南单科,3,2分)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答案B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减弱;土壤淹
20、水,导致根系因缺氧而发生无氧呼吸;破伤风杆菌属于厌氧型细菌,无氧条件下才能大量繁殖;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增强。2 .(2013安徽理综,3,6分)如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下耳呵的是()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呼吸原理的应用。由图示信息可知,随水稻开花后天数的延长,种子逐渐成熟,呼吸速率先增后减,干物质量逐渐增加至基本稳定。对比两曲线,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
21、少,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种子呼吸速率下降,分解有机物质减少,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3 .(2011四川理综,4,2分)如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卿的是()IO 17 222940 45 天数/d1. F粒皮2.可溶性3.淀粉4.粗脂肪5.含气物质卜孥1适 4SO4O3O2O#)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答案D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看出,在种子成熟的过程中,千粒重、粗脂肪的量不断增加,可溶性糖
22、、淀粉的量不断减少,含氮物质的量不变。糖类能转化成非必需氨基酸,参与蛋白质的合成,选项D错误。大量糖类输入种子后,通过细胞代谢,要么转化为脂肪,使脂肪含量持续增加;要么转化为其他有机物贮存起来,使种子质量不断增加。由于细胞代谢大量利用可溶性糖,淀粉不断水解,导致其含量不断降低,故选项A、B、C叙述正确。4 .(2018课标全国II,4,6分)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水与细胞代谢的关系。种子风干后细胞
23、内的自由水含量减少(结合水含量基本不变),使细胞呼吸减弱,有机物的消耗减慢、D正确,C错误;风干种子的水分减少,在缺水环境中彳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B正确。疑难突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代谢、植物抗逆性的关系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偏高时,代谢旺盛,但植物抗逆性差;该比值偏低时,代谢强度低,但植物的抗旱、抗寒等抗逆性强。5 .(2013课标全国1,29,11分)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储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_专题5 细胞呼吸试题word 专题 细胞 呼吸 试题 word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1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