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路交通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M2路交通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2路交通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5)重庆市蔡家组团纵二路南段施工图设计(林同梭国际(中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7)(6)重庆市蔡家组团纵一路施工图(林同梭国际(中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0.11)3.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3版)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50688-2011)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
2、009)(2017年版)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MR601)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2005) 道路标线涂料(GA/T298-2001) 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2004)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36670-2018)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
3、1286-2018)交通工程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的M2路位于片区的中心区域,为蔡家组团M标准分区东西向道路,大致与横四路平行。道路以服务、集散功能为主,两侧分布有大量的居住用地,相交次支路网的平均间距约为200m,通过本条道路的集散作用,周边地块及路网的交通可便捷的完成组团内部与外部片区之间的交通转换。本次道路设计范围为K0+000Kl+197.444,道路西起于纵二路,东接纵二路网系统,道路全长约1.2km:设计道路服务片区相对较小,交通需求有限,定位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30kmh,标准路幅宽为26m,其中车行道宽15m,双向四车道。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绿化工程、排水工
4、程、电照工程、高边坡及支挡结构、交通工程等工作。施工图设计共分三册:第一册道路工程,包括了道路设计,道路绿化、高边坡及地基处理等、第二册排水、照明及综合管网工程、第三册交通工程。本册为第三册交通工程。2 .设计依据(1)业主与我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2)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2011修订版)(3)重庆主城区蔡家组团中部片区(G、H、L、M、R标准分区及B标准分区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4)重庆市蔡家组团1:500地形图相交道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主干路AlAl推荐Bl,可用AI次干路Al推荐B2,可用Al或Bl支路一一推荐B2或B3,可用平C或A
5、2注:Al交叉口展宽及信号控制交叉口:Bl干路中心隔离封闭,支路只准右转通行的交叉口(右转交叉口);B2一一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标志管制交叉口(让行交叉口);B3一一全无管制交叉口:C环形交叉口:道路沿线交叉口有三类:一类为主一次交叉口,二类为次一次交叉口,三类为次一支交叉口,根据规范以及各相交道路功能等级,同时考虑区域交通协调性,确定道路各个交叉口控制方式。下表为本次设计道路各交叉口的具体交通控制方式。表4-1M2路沿线交叉口分类图编号相交道路名称相交道路等级交叉口形式管理控制方式(近期)1纵二路主干路“十”型Al2MZ2支路“十”型B23MZ3支路“T”型Bl4Ml路次干路“十”型Al5MZ
6、4支路“十”型E6纵一路主干路“十”型B2由于MZ3路交叉口纵坡较大为78%3%,为保证行车安全,该交叉口采用右进右出的Bl类交叉口。5、交通安全设施 视觉信号表面色(GBT8416T987) 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47-2010) 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18)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 系统接地型式及安全(GB14050-93)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DB50/T548-2014)4. 工程项目总体方案5. 1总体设计方案本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总体原则:以保障交通安全畅通、行车有序
7、、低公害的基本设施为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按照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原则,为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正确、可靠、适时的交通信息为目的。同时结合道路沿线周边环境,对道路沿线实施各行其道,人车分离,安全防护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6. 2设计内容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为:K0+000K1+197.444,西起于纵二路,东接纵二路网系统,道路全长约1.2km:设计内容为:交通标志标线设计。7. 3交通组织8. 3.1交通组织M2路沿线共有5个相交节点,3个交叉口在本次设计范围内。(1)平面交叉口设计平面交叉口根据相交道路不同的功能等级,应采取不同的交通管理控制方式。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推荐的平面交叉口管理控
8、制方式如下:根据以上原则,本项目交通标志的主要布设方法如下: 与支路相交的减速让行路口在干路进口道右侧第二组导向箭头处位置设置指路标志,出口道右侧适当位置设置禁止停车和限速的组合标志;在支路进口道右侧适当位置设置减速让行标志(或减速让行与禁左的组合标志),在出口道右侧适当位置设置限速标志:在人行横道斑马线两端设置人行横道指示标志,并在停止线前方适当位置设置注意行人警告标志; 在陡坡路段适当位置设置“下陡坡”警告标志。(2)标志版面及材料标志底板采用5A02的铝合金板,铝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89.3Mpa,屈服点不小于24l.2Mpa,延伸率不小于4%10%,其耐候、耐盐雾腐蚀、机械性能
9、等应符合JT/J2792004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铝合金板板厚一般在版面面积V4.5m2时采用2mm,在版面面积N4.5m2时采用3mm。标志版面颜色参照设计图、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重庆市畅通工程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指导性意见;交通标志的颜色指标还要符合视觉信号表面色(GB8416-2003)的规定。所有标志均采用IV类超强级反光膜。各版面字体采用“交通标志专用字体”。文字原则采用中英文对照,指路标志的英文地名使用汉语拼音,专用名词使用英文。指路标志版面内容排列顺序:在干道上沿直行方向指示两个路名(地名),从左到右,由近而远地排列;左右转弯各指两个路名(地名),自
10、上而下,由近而远地排列。其中近地名是指示直行及左、右转弯所指前方路口的相交路名;5. 1设计内容本路段安全设施设计包括以下内容:设计范围内的交通标志、标线等。9. 2设计标准及原则 .2.1、交通标志(1)设计原则交通标志的布设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力求做到标志齐全、功能完善。结合该路的交通特点,使道路使用者能正确、完整地获取有效信息,合理引导车流。在标志布设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以不熟悉该片区及其周围路网体系的司机为设计使用对象,从整体路网的角度出发,结合周围路网体系合理地选择标志信息、; 严格依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重庆市畅通工程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指导性意见设
11、置标志: 版面设计以驾驶员按30kmh(支路)行驶时,能够及时辨认的信息为基本原则,同时力求使版面美观、醒目; 重要的信息给予重复显示,同时避免提供过多的信息,防止信息过载; 标志布设均衡而不宜过于集中在局部路段,标志结构形式设计及标志的布设与道路线性及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满足美观及视觉的要求,提高局部标志的视认性: 标志的布设应充分注意与监控、信号控制、环境等其它沿线设施系统的协调配合; 交叉口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向驾驶员提供明确的“路权分配”信息,确保交叉口的行车安全和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标志结构采用单立柱式、小悬臂式、单悬臂式。 标志结构的设计基本风速为25ms: 立柱采用的钢材应符合YB23
12、1和GB8162的要求; 标志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底应先整平、夯实,控制好标高,施工完毕,基坑应分层回填夯实;在浇注混凝土时,应注意使定位法兰盘与基础对中,并将其嵌进基础(其上表面与基础顶面齐平),同时保持其顶面水平,而预埋的地脚螺栓应与其保持垂直; 基础底法兰盘要与地脚螺栓点焊固定,并配双螺母; 标志结构中的主梁、横梁和法兰盘钢构件均须采用热浸镀锌后再涂塑防腐处理,镀锌量不得低于600gm2,紧固件的镀锌量不得低于350gm2; 地脚螺栓连接处构件接触面应作喷砂(或酸洗)后涂无机富锌漆; 标志板与滑动槽铝用钾接,标志板与标志柱通过槽铝和滑动螺栓连接。(4)标志安装 单立柱标志牌内边缘距路缘
13、石边缘225cm,标志牌下缘距路面高度为2.50m。悬臂式标志的安装净空为5.50m: 路侧标志安装时应与道路中线成一定角度,指路和警告标志其安装角度为010,禁令和指示标志的角度为045; 当设计的标志安装位置与实际存在的构造物发生冲突或与通信人孔、电力管线等发生冲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做适当调整。当通信管线穿过标志基础时,基础内布筋需作适当调整; 为保证视认性,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标志时,可安装在一根立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4个:远地名可以是道路所指示前方的著名地点名、主要地点名或主要人流集散点名。由于本项目及周围路网均为工程命名,本次设计不包括指路标志版面具体内容,
14、指路标志具体指路信息由当地地名办和交警共同确定。所有指路标志需经交警审查通过后方可加工制作。本项目交通标志版面采用的规格如下:汉字高度道路等级单向单向单向汉字主要信息303640汉字辅助信息202530指路标志牌版面规格设置道路版面规格支撑立柱直径单向三、四车4.82.41Ii-Lk273单向二车道4.0X2.0单悬219主干道上的3.02.0单悬219警告标志牌版面规格设置道路单柱式小悬臂式附着式单向二车道1100mm1300mm1300mm禁令标志牌版面规格设置道路单柱式小悬臂式附着式单向二车道100Onun1200mm1200mm(3)标志支撑结构设计玻璃珠的标线,线长4m,间距6m;陡
15、坡路段禁止跨线超车,用单黄实线代替单黄虚线; 在导流岛出入口及立交匝道鼻端的三角段设置导流斑马线,线宽45cm,间距100cm; 路口人行横道线宽40cm,间距60Cnb长6m。人行横道线长度可以根据实际人流量以整米数加长; 停止线与人行横道斑马线的距离为2m,停止线宽40cm;路口导向车道线长40m;在需要诱导车辆前的合适位置设置地面导向箭头,箭头长3m。导向箭头按导线长度重复设置二次; 公交停车港标线宽45cm,虚线部分采用Im划线Im空的IT线; “礼让行人”文字高度为100Cn1,汉字之间间隔50cm,文字底部距离停止线50cm;“守法过街”路面文字高度为50cm,汉字之间间隔75Cn
16、U详见标线大样图。 路侧开口处虚线及左转导流线采用2m划线2m空的2-2线; 在支路进口道设置减速让行标线,虚线宽20cm,两条虚线间隔20cm。倒三角形底宽120cm,高300cm; 车行道纵向减速标线为一组平行于车行道分界线的菱形块虚线,通过车道逐渐变窄对驾驶员视觉上的冲击,警告驾驶员应减速慢行。纵向减速标线长100cm,线与线间隔100cm,从起始位置开始设置30m的渐变段。渐变段菱形虚线宽度从IOcm按Irn间隔至30m结束时递增至30cm,纵向减速标线可连续设置,也可8(1150m间隔设置。纵向减速标线30m渐变段后菱形块虚线保持30cm宽度设置。本次设计在道路纵坡24%的下坡路段设
17、置纵向减速标线。标志板在一根支柱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5)加工及施工要求 标志底板同滑动槽铝均采用502的铝合金制作; 标志底板同滑运槽铝采用中5X16铝合金钾钉钾接,钾钉间距不大于15cm:饵钉沉头面必须磨至同标志面一样的高度;钾钉沉头面不得凹入板内,否则应补至板面高度,做到牢固、平整; 滑动槽铝必须采用整料定制,不得焊接接长; 凡钢管直径在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钢管;凡钢管直径在152m以上的立柱,采用一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应采用整料,不得焊接接长; 立柱应垂直地立于基础之上;标志板偏角的调整应通过浇筑标
18、志柱基础时,调整立柱的地脚螺栓和法兰盘位置来进行: 标志柱顶端及横梁外露钢管口,用3mm厚的钢板焊接封盖; 底座法兰盘与地脚螺栓采用T422或T423的焊条焊接;标志验收合格后建议将所有螺母与螺栓焊牢防止标志被盗。5.2.2、 标线(1)设计原则 在机动车道两侧路缘带内侧设置车道边缘线,车道边缘线采用线宽15cm的白色热熔型涂料面撒反光玻璃珠的标线,并配以间距为3m的单面白色反光突起路标; 车道分界线采用线宽15cm的白色热熔型涂料面撒反光玻璃珠的标线,线长2m,间距4m; 道路路中心单黄虚线采用线宽15cm的黄色热熔型涂料而撒反光表CSS薄层抗滑材料技术要求检测项目参数技术要求骨料吸水率%2
19、洛杉矶磨耗%18体积密度g/cm322.3莫氏硬度27.0粘结剂拉伸粘结强度(沥青试块)202C(MPa)10成型抗滑面层防滑系数摆值(BPN)CSS-IO255CSS-20265CSS-3070颜色保持度保持(年)25路面颜色:采用中国建筑色卡国家规定(GB/T18922-2008)中的黑色(1261号)、红色(1084号)、绿色(0784号)、蓝色(1225号)、黄色(1694号)五种颜色。经过比选建议采用其中的红色。抗滑路面其它要求:薄层材料铺设段两端应与路面顺接,48小时碾压颗粒脱落量小于0.25kgm2,常温下固化时间小于4小时,色彩均匀一致。(3)施工技术要求对天气及气温的要求:施
20、工时的天气必须是晴天或阴天,气温必须在5以上。对基面的要求:施工前,使基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且基面一定要保持干燥。薄层抗滑层材料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在沥青碎路面上加铺一层薄层抗滑层材料,厚度控制在5mm左右。施工之前先将需要铺装薄层抗滑层的沥青碎基面清理干净,再涂刷一层环氧型结构胶,最后铺装薄层抗滑层材料;将A、B组分在规定的容器中混合并搅拌,搅拌的时间为24分钟,不能超过5分钟;立即添加填料,搅拌的时间为35分钟,不能超过7分钟;马上进行薄层抗滑(2)技术要求 所有标线及标记均采用热熔型反光涂料; 所有标线厚度为2.00mm10%,涂料中应混合占总量18%的玻璃微珠,在喷涂时,标线表面还应均
21、撒O.3Kgm2的玻璃微珠; 车道边缘线不应侵占行车道宽度: 突起路标的颜色及设置间距须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规定,反射面应尽量与驾驶员视线垂直;突起路标高出路面一般不超过25m,并应符合交通安全的要求。5.2.3、 薄层环氧抗滑层为增加行车安全性,在纵坡坡度大于4%的下坡路段沥青碎表层进行间断性地加铺一层薄层抗滑层材料。厚度控制在5mm,宽度20m,铺筑间距按照规范执行,详见大样图。(1)设置一览表详见交通工程平面分图。(2)材料组成及性能要求5.2.4、 :车行道采用CSS-30型。CSS薄层抗滑材料类型、构造深度、适用范围材料类型骨料最大粒径(mm)构造深度(
22、mm)铺设厚度(mm)适用范围CSS-IO1.50.83人行道CSS-202.51.24非机动车道CSS-303.51.65机动车道薄层材料材质要求:骨料应采用煨烧合成骨料,粘结剂应采用环氧型树脂胶。抗滑路面材料技术参数应满足下表要求,旦材料性能应通过国家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标准。本项目安装于信号控制路口/路段的交通信号控制机采用集中协调式信号机,必须符合GA47-2002标准,保证每组信号灯有独立的灯组输出控制:基本配置8路检测器,具备扩充为32路检测器能力;至少有“节假、“星期”和“普通”三种模式共48个时段和20种配时方案;与区域机数据通讯接口为RS232、RS42210M100
23、MRJ45网口,三种可选,具备通过手持终端、笔记本电脑等对信号机进行现场调试功能。 集中协调型,32位CPU,模块插卡设计; 含户外落地式机箱; 标准配置16信号灯组,最大32个信号灯组,32个相位:最大64个机动车/自行车/行人按钮检测器; 支持集中和分布式检测器,RS232/485接口,RJ45网络接口;支持无线通信,支持国标通信协议,感应/协调/自适应; 通过公安部检测。1 .无线通讯模块本系统应采用工业级GPRS通讯调制解调器。2 .信号灯本项目中选择使用的交通信号灯的依据为GB14887-2003道路交通信号灯,信号灯的发光单元采用LED光源。灯具样式要求如下: 机动车信号灯红色、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2 交通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