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医疗机构“十四五”设置规划.docx
《中山市医疗机构“十四五”设置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医疗机构“十四五”设置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山市医疗机构十四五设置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为全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全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效率,建立更加完善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健康中山”建设,根据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国卫医发2022)3号)、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粤府办2021)43号)和中山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发展现状“十三五”期间,中山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
2、可及性持续提升,医疗卫生体系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考验,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1 .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中山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2020年末,全市总面积1781平方公里,下辖23个镇(街),全市常住人口443.11万,户籍人口190.88万,其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8.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5.98%o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89.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72329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7.57亿元,全年财政卫生健康总支出27.52亿元。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54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
3、73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33元、2 .医疗卫生资源现状(1)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20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79家,较2015年末增长56.83%o其中,医院68家(公立医院30家,民营医院3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8家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57家、门诊部(所)705家、村卫生室16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家,其它卫生机构3家。(2)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资源2020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有床位数16015张,比2015年末增长20.79%。其中医院15899张,占99.2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6张,占0.72%o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61张,
4、较2015年末增长3.54%o(3)卫生人力资源2020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30275人,较2015年末增长27.27%,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389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9859人,注册护士12244人,医护比1:1.24o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5.96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2.22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2.76人。(4)医疗设备资源2020年末,全市万元以上设备共计3.02万台。3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2020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数为2789.9万人次,居民年平均就诊次数为6.30人次。全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入院46.43万人次,住院病
5、人手术28.23万人次。居民年住院率为10.48%,平均住院日为7.3日,其中医院7.3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7日。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65.39%,其中医院病床使用率65.5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49.20%o4 .居民健康状况2020年与2015年相比,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从78.8岁提高到81.0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9.68/10万下降到0,婴儿死亡率从2.61%o下降到L69%。,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8.7%提高到24.8%,与全国平均水平23.15%相比高1.65%,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十四五”时期,中山市发展
6、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将进入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传统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风险长期存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将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1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近年来,中山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总量稳步增加,但每千人医疗机构数、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注册护士数、每千人全科医师数均低于珠三角平均水平,也低于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医疗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应进一步加大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投入,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表12020年大湾区各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资源情况地区
7、常住人口(万人)机构数(个)床位数(张)卫生技术人员(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注册护士(人)全科医生(人)全国141212.000.726.467.572.903.340.29广东省12624.000.444.476.592.432.970.31中山市443.110.243.615.962.222.760.26珠海市244.960.394.588.443.273.840.31江门市480.410.365.196.972.443.240.39广州市1874.030.305.429.493.334.400.31深圳市1763.380.302.846.032.412.620.25佛山市951.88
8、0.244.056.402.302.960.29肇庆市411.690.774.586.422.162.800.33惠州市605.720.533.826.402.482.840.30东莞市1048.360.303.225.622.082.670.272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十三五”期间,中山市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改善,但是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居民的健康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亟待提升。2020年,中山市医疗机构总诊疗量为2789.9万人次,与人口规模相近的江门市相比较低;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67.6%),中山市医疗服务能力还有较大提升
9、空间。应努力增强本地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医疗水平,引进优质医疗人才,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人才培养,起到辐射周边地区的效果,引导患者和基层群众享受本地医疗服务。表22020年大湾区各市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情况(万人次)地区总诊疗量医院诊疗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村卫生室诊疗量全国774105.0332288.075472.0142754.0广东省72650.033460.910225.310029.6中山市2789.91917.7617.815.5珠海市1516.0758.0251.629.2江门市3624.61524.8244.4546.3广州市12596.17932.72129.7179.0深圳市
10、9001.94623.72929.90.0佛山市6454.13986.91241.330.5肇庆市2305.0815.480.1567.7惠州市3931.71353.5341.2568.9东莞市5601.13130.21555.00.03 .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均衡“十三五”期末,中山市三级医院拥有的IoO万元以上设备(608台)数占总数的74.3%,财政拨款收入占医院总财政拨款收入的75.6%o中山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过多集中于中心镇(街),大型医疗设备、财政资源、专家型人才过度聚集于大型公立医院,其他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优质资源配置相对匮乏。随着老龄化及疾病谱的转变,康复、护理、高端医养结
11、合等专科资源缺乏,不能满足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儿科、医育结合、精神卫生等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儿童、妇产健康、心理健康等服务资源仍需进一步扩容。二、规划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紧抓“双区驱动”发展战略机遇,奋力打造“珠江口西岸医疗卫生高地,人民健康幸福”标杆。坚定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注重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协调,通过整体谋划统筹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协调发展,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方便、
12、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推进中山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二)规划原则1 .公有制主导,多元参与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维护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第6页共353页则,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2 .以人为本,公平可及原则从医疗服务需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作用,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各类医疗资源的配置标准,加强薄弱领域的资源供给,实现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公平惠及全体居民。3 .统筹整合,整体效益原则统筹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改善医疗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基层医疗资
13、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医疗机构间合作共享,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益。4 .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原则改革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公立医院发展要强化改革创新的先导作用,更加注重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医防融合,更加注重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三)发展目标围绕“强基层、建高地、促医改、保健康”的工作思路,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表3中山市医疗机构设置“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序号主
14、要指标名称2020年2025年目标指标性质1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张)3.614.63预期性其中:公立医院2.713.50预期性内:三级公立医院1.812.31预期性社会办医院0.881.13预期性2每千人口拥有中医床位数(张)0.640.70预期性3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223.15预期性4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人)0.380.62预期性5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2.763.49预期性6每千人口药师(士)数(人)0.290.54预期性7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人)2.64.0约束性8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0.1增长30%预期性9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
15、比例65%265%预期性10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62%80%预期性11医护比1:1.241:1.25预期性三、医疗机构设置与功能定位“十四五”期间,中山市围绕区域协同、城乡融合、上下联合、急慢衔接,建立不同级别、类别、举办主体医疗卫生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分级诊疗与医联体建设,进一步完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造“顶天立地强腰”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使全市居民享有优质、普惠、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一)医院1 .市属公立医院市属公立医院主要承担本市区域内急危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及医学教学、科研功能,以及相应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接受下级医院转诊,定
16、位以三级甲等医院为主。“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中山市属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紧抓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先进医疗技术转化应用和临床科研攻关等关键环节,推动至少1家医院建成国内和省内高水平医院,带动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提升,加大区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供给。(1)中山市人民医院以建设省级高水平医院为契机,加快医院提质扩容和学科建设,继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争取进入全国绩效考核百强医院,综合实力进入省内地级市排名前3名。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中心”为目标,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加快推动ECMO救治中心、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肿瘤诊治中心、内镜微创治疗中心建设,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发展精准
17、医疗和智慧医疗,发挥高端医学人才的引领作用,推进临床医学领先技术应用和临床研究。积极探索医院对外合作和帮扶模式,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争取“十四五”期间新增紧密型医联体单位不少于10家,逐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为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服务,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技术下沉基层,促进下级医疗机构业务水平提升。(2)中山市中医院“十四五”期间,中医院将健全完善的现代医院管理机制,推行精细化的医院管理体系,构建智慧型医院,以高水平医院建设和综合楼建设为契机,加强骨科、脑血管病一体化防治以及中西医结合肿瘤、泌尿疾病和急危重症等特色专科建设,重点提升疑难重症及高精尖诊疗技术水平及医疗服务能力,创建国家
18、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实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综合实力进入省内地级市中医类医院排名前3名,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医疗高水平中医医院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争取“十四五”期间新增紧密型医联体单位不少于8家。(3)中山市博爱医院继续发挥妇幼专科特色和优势,对标省内一流医院,以提升妇幼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完善“一个体系”(妇幼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打造“两个高地”(中山市生殖健康医疗中心、出生缺陷防控中心),建设“三个中心”(中山市新生儿急救中心、中山市儿童危重症救治中心、中山市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搭建“两个平台”(医院信息化平台、科研平台)为重点建设路径。以建设大湾区西翼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妇
19、幼保健院为发展目标,成为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高效、管理规范、形成具有妇幼专科特色的高水平医院,带动全市妇儿医疗健康保健服务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进入省地级市妇幼类医院排名前三名。争取“十四五”期间新增紧密型医联体单位不少于4家。(4)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十四五”期间围绕“三级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公共卫生机构(院所合一)“三大定位,以打造“珠江西岸医疗卫生高地”为标杆,构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现代传染病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传染病专科医院核心专科和各支撑专科内涵建设;按三级皮肤病医院建设标准打造中山市皮肤病诊疗中心,开展皮肤病特色治疗项目,成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诊疗中心;发挥
20、传染病防治管理职能,加强传染病全链条管理,打造区域公共卫生品牌;增强新发突发传染病和重大传染病的急危重症抢救能力;依托中山市疫病防治基地,建立传染病救治中西医协同机制,制定实施“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力争建设广东省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搭建协同网络,依托大湾区医防融合服务体系,组建专科联盟、公共卫生联盟,加强学科和技术合作,通过医防教研,提高规范化诊疗服务能力。夯实南区分院医疗基础力量,逐步分阶段向“智慧医院”迈进,发展推进“戒毒治疗科”。(5)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加强精神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优化精神科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全面启动精神专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
21、创建工作。培育一批精神和心理疾病优势专科,充分发挥专科辐射引领作用,建立区域性精神心理疾病临床转化研究平台。围绕珠江西岸群众服务需求和精神心理疾病谱系特点,加强精神/心理疾病精准诊疗,特殊人群(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心理干预、社会心理服务等高水平专科能力建设,提升精神专科整体治疗水平,力争2025年建设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新增1-2个市级重点专科。(6)中山市骨科医院中山市骨科医院成立以来,医院业务量和影响力逐步提升,为中山市及粤港澳大湾区患者提供国家级医院的优质、规范的医疗服务。医院增挂“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山骨科医院”牌,打造广东省高水平专科医院,以立足中山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华南地区
22、为目标,进一步发挥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品牌效应和品牌优势。(7)中山市口腔医院“十四五”期间,将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口腔分院建设成为市直属三级专科医院一一中山市口腔医院,为中山市唯一一家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口腔专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山市“十四五”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中山市口腔医院将以全新的面貌推动中山市口腔医疗的高质量发展。(8)中山市康复医院“十四五”期间,中山市康复医院(中山市石岐苏华赞医院)全面实现扩容提质,按三级康复医院的建设标准推进旧楼升级改造,构建“一院两区”发展新格局,增加开放床位总数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强专科、荟人才、精技术、优设备,打造“以中西医结合康复为特色,立足中山、服务粤港澳
23、大湾区、在省内乃至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康复医院。2 .区域中心医院区域中心医院主要负责区域内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示范、推广适宜有效的诊疗技术,辐射和引领区域内医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培养骨干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引领本区域内主要疾病的临床研究,及时做好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转化;整合现有资源,推动开展疾病预防保健服务,在区域内牵头构建医疗服务和疾病防治网络,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4-6家综合实力较强、区域辐射较广的镇街医院建设,打造一批学科门类齐全、医疗设备精良、医疗人才集聚的区域中心医院,完善市内各区域间优质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山市 医疗机构 十四 设置 规划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