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自动化装配线的研究与设计.docx
《交流接触器自动化装配线的研究与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流接触器自动化装配线的研究与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交流接触器自动化装配线的研究与设计作者:聂宗军杨金谷昌南李俐赵泰祥来源:工业技术创新2022年第05期摘要:研究与设计一种集成为了创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MES)的交流接触器自动化装配线。装配线包括13个自动装配、检测和包装单元,对部份单元进行创新设计,实现了产品合成装配的柔性创造和测试判断的准确性、可控性。MES对自动化装配线进行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正向跟踪与反向追溯,实现了可视化管理与全程化质量跟踪。相比原有的手工装配线,每件产品的装配成本降低了65%,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6倍,每条自动化装配线减少人力18.6人。交流接触器自动化装配线提升了智能创造水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关键
2、词:交流接触器;自动化装配线;创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MES);柔性制造;可视化管理:成本控制;智能创造中图分类号:TS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412(2022)05-015-07工业技术创新URL:http:/www.china-iti.mDOI:10.14103j.issn.2095-8412.2022.05.004引言目前,我国创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自动化的进程,为我国智能创造产业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3。自动化装配线是自动化技术的集中体现,通过机械系统、气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各个机构自动准确
3、地完成设定的装配工序。上海交通大学何永健等4在分析可能导致振动送料速度异常变动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自动装配系统,该系统可快速自动实现荧光灯灯头的装配。出涛等5指出,在汽车创造、电子创造等领域,全自动化装配已经实现,而在电器创造企业,装配工作仍然在流水线上由人工完成,惟独部份装配实现了自动化。交流接触器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低压控制电器,部件数量较多,且尺寸相对较小,手工装配难度大、效率低。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器创造企业为确保盈利,必须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货周期、降低装配成本68。本文为此设计一种合用于交流接触器的、集成为了创造企SS生产过程执行系统(ManUfaCtU
4、ringExecutionSystem,MES)的自动化装配线。1交流接触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交流接触器作为执行元件,用于接通、分断电路,或者频繁地控制电动机等设备运行。交流接触器主要由卡罩、基座、插芯、衔铁、磁挽、接触板、复位弹簧、线圈、触桥、底座组成,如图1所示。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线圈通电后,磁糖产生电磁力,衔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与磁视吸合,带动插芯上的触桥向下与接触板接触,电路接通;电磁线圈断电后,磁规产生的电磁力消失,衔铁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触桥与接触板分离,电路分断9。2自动化装配线结构设计2.1 总体结构交流接触器自动化装配线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C装配线采用直线型布局
5、,包括触头支持自动装配单元、基座自动组装单元、六轴上料机器人单元、底座自动组装单元、线圈自动拧螺丝单元、自动拧黑螺丝单元、接触板自动装配单元、自动拧组合螺丝单元、自动贴标单元、自动参数测试单元、振动噪音测试单元、卡罩自动装配单元、自动包装单元共十三个单元,由传送带和链板线将各个单元连接起来。2.2 各单元设计2.2.1 触头支持自动装配单元触头支持自动装配单元的主要功能是:1)将触桥和弹簧自动装配到插芯上;2)通过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IedDevice,CCD)自动检测装配是否合格(指触桥与弹簧是否装配合格),并将不良品自动排出:3)组装完成后静电除尘。该单元的创新在于采用了仿
6、生装配设计、仿形装配设计和CCD检测技术。仿生装配设计就是摹仿人工装配的动作,对机构动作进行设计。该单元的仿生装配设计用于完成触桥的装配。如图3所示,首先,定位气缸将插芯定位;然后,夹爪气缸将倾斜53。的触桥插入到插芯上;最后,旋转气缸旋转,将触桥摆正。仿形装配设计就是按照对象的外观,对装配机构的动作进行设计。该单元的仿形装配设计用于弹簧的装配。如图4所示,首先,定位气缸将插芯定位;其次,装配气缸将弹簧推到插芯和触桥的装配位置。CCD检测技术是一种视觉检测技术,通过图象摄取装置,摄取产品的图象信号并将其传输给图象处理系统。图象处理系统对图象进行处理,将实际产品照片与正常产品照片进行比对,分析实
7、际产品与正常情况的相似度,从而判断产品是否合格。该单元的CCD检测技术用于检测触桥与弹簧是否装配合格,其CCD检测图象如图5所示。2.2.2 基座自动组装单元基座自动组装单元的主要功能是:1)将片簧和衔铁自动装配到插芯上;2)将插芯自动装配到基座上(基座由机器人直接从周转箱上料);3)通过传感器自动检测装配是否合格(指片簧、衔铁与插芯是否装配合格),并将不良品自动排出;4)组装完成后颤动除屑。2.2.3 六轴上料机器人单元六轴上料机器人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主要功能是将基座与底座直接从周转箱自动上料到传送带上,并由传送带将基座与底座输送至指定单元。该单元的创新在于,六轴上料机器人可以从相
8、同尺寸的周转箱中自动抓取与上料罗列规律不同的两种彻底不同物料,并解决了物料容器需要定制的问题。该单元只需在周转箱内的每层产品之间增加隔板,即可使用周转箱上料。2.2.4 底座自动组装单元底座自动组装单元的主要功能是:1)将横销和支持件自动装配到磁瓶上;2)将磁挽自动装配到底座上(底座由机器人直接从周转箱上料):3)通过传感器自动检测胶塞是否装配合格,并将不良品自动排出。该单元的创新点在于采用分割器驱动载座,可自动将支持件、横销与磁筑组装成一个组件。2.2.5 线圈自动拧螺丝单元线圈自动拧螺丝单元的主要功能是:1)将线圈自动装配到底座上;2)将螺丝自动拧到线圈上;3)通过带扭力反馈的伺服机电自动
9、检测螺丝装配是否合格,并将不良品自动排出。该单元的创新在于采用了角度可调的载具设计(如图7所示),解决了打线圈螺丝机构不能兼容其他型号产品底座的问题。2.2.6 自动拧黑螺丝单元自动拧黑螺丝单元的主要功能是:1)为基座与底座自动装配合盖:2)将黑螺丝自动拧到基座和底座上,使两者固定;3)通过带扭力反馈的伺服机电自动检测螺丝装配是否合格,并将不良品自动排出。该单元的创新在于采用了微型定位自对中技术和扭矩控制与检测技术。微型定位自对中技术用于完成基座与底座的合盖,如图8所示。首先,定位气缸将底座定位;然后,伺服电缸被移至装配位;最后,伺服电缸将基座下移,与底座完成合盖。由于合盖对精度的要求较高,受
10、基座与底座变形影响,两部份会存在合盖不到位或者因产品公差而无法组合的现象。因此,在合盖时通过电缸集成压力传感器来提供实时合盖压力输出,当压力大于1.4N时,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单元报警,防止过量下压破坏产品。同时,增加微型定位器,补偿产品本身变形所导致的偏移。二者的组合运用,可实现产品合成装配的柔性创造。扭矩控制与检测技术用于打黑螺丝。如图9所示,首先,定位气缸将产品定位;然后,黑螺丝装配机构将黑螺丝移至产品中;最后,带扭力反馈的伺服机电自动拧螺丝,并自动检测是否缺黑螺丝,以及黑螺丝是否拧紧,并将不良品自动排出。带扭力反馈的伺服机电拧螺丝并自动检测的原理是:PLC发出扭矩控制信号给伺服机电,伺
11、服机电按给定扭矩动作,并将扭力信息实时反馈给PLC,PLC对黑螺丝是否装配合格进行判断。判断标准是:1)最大扭矩的合格范围是08NmF2Nm:2)若拧紧时间低于1.4s,表示螺丝卡死:3)若拧紧时间大于2s,表示滑牙。扭力传感器的作用是实时传输扭矩信息,并输出扭力曲线,便于对扭力进行分析。图10所示的两条曲线为打黑螺丝机构同时打两颗螺丝时,分别由两个扭力传感器实时输出的扭力信息。2.2.7 接触板自动装配单元接触板自动装配单元的主要功能是:1)将接触板自动装配到产品上;2)通过传感器自动检测触头装配是否合格,并将不良品自动排出。2.2.8 自动拧组合螺丝单元自动拧组合螺丝单元的主要功能是: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流 接触器 自动化 装配线 研究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