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0吨高纯硅微粉生产线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年产3000吨高纯硅微粉生产线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00吨高纯硅微粉生产线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年产3000吨高纯硅微粉生产线项目代码2212-320722-89-01-408475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光明路台商产业园7号厂房地理坐标(118度50分34.648秒,34度427分6.602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C3099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二十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中u60耐火材料制品制造308;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中“其他”建设性质口新建(迁建)口改建口扩建口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0首次申报项目口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口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口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
2、部11飒)东海县行政审批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东海行审备2022452号总投资(万元)10000环保投资(万元)70环龈资占比()0.7施工工期6个月是否开工否建设口是:用地(用海)面积(m2)3060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建设规划(2019-2030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名称:东海经济开发区(西区)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召集审查机关:原江苏环境保护厅审查文件名及文号:苏环管2007133号注:新一轮规划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建设规划(2019-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完成初稿,未审批。1、东海经济开发区西区规划规划
3、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江苏东海经济开发区是1995年10月7经江苏省人民政府以“苏政复199595号”文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当时的名称为“东海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06年第37号公告,确认东海开发区审核通过,同时批准“东海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江苏东海经济开发区”。根据2006年11月15日国土资源部第十四批落实四至范围的开发区公告,江苏东海经济开发区四至范围为东至幸福路、玻璃巷,南至东陇海铁路、雨润路,西至卫星河,北至西双湖、和平路,规划面积400公顷。东海经济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曾进行规划调整,现形成以县城为分界线的东区和西区。2003年5月,
4、东海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东侧,紧靠323省道建立东海经济开发区东区,东海经济开发区原有部分位于县城西部,习惯上称之为西区。2007年5月,东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南京赛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为其进行东海经济开发区(西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07年6月15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对该经济开发区(西区)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苏环管2007133号)。环评批复要点如下:(1)产业定位: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开发区西区产业定位,非产业定位方向的项目一律不得入区。开发区西区主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技术优势的硅资源加工、轻工纺织(不含印染)、机械制造、电子和电光源产品(不含线路板)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
5、工等产业,优先发展电子、新型建材和专用设备制造;提升改造现有的三类工业项目,严禁新建三类工业项目。(2)用地规划:进一步优化开发区西区用地布局规划,生活服务应充分依托城区,按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开发区西区内居住及商业用地面积,不得扩大。重视对区内居住区等敏感目标的保护,废气排放量大、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项目应尽可能远离居住区。邻近敏感目标的所有新建、技改、扩建项目在环评阶段应充分征求附近居民意见,不得建设有噪声扰民和废气污染的企业,并设置足够宽度的空间防护隔离带。(3)基础设施规划区内实行污水集中处理,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中水回用”的要求规划、建设区内截污管网,完善排水系统,确保生产、生活废污水
6、能全部接管处理。入区各企业废污水应经预处理达接管标准后接入东海县西湖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得自设排放口。入区企业不得自建锅炉,生产所需加热炉应使用电、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低硫燃料油等清洁能源,不得使用燃煤作燃料。入区企业生产废气须经有效处理后达标排放,并严格控制各类废气无组织排放。不设置固体废物处置场所,但应建立统一的固废(特别是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的运营管理体系,危险废物处置应纳入连云港市危废处置系统,鼓励工业固体废物在区内综合利用。区内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要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防止产生二次污染。本项目为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
7、所用土地为工业用地,厂区实现雨污分流,废水接管东海县西湖污水处理厂二期集中处理,产生废气环节均实现有效收集有组织排放。因此,项目建设符合东海经济开发区西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的要求。2、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2015年11月12日,江苏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筹建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同意在原东海经济开发区西区基础上,筹建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5年12月,江苏省东海高新区委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建设规划(2019-2030)o2018年9月21日,根据省政府关于设立江苏南通通州湾经济开发区等26家省级开发区的批复(苏
8、政复201882号),同意设立省级开发区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9年12月,江苏省东海高新区委托南京瑞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了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建设规划(2019-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正在审批中。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产业定位以硅材料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建材产业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聚区,东海县的现代服务业和培育型产业发展示范基地,规划形成3个主导产业,见表1-1。表1-1规划区产业门类细分产业门类产业发展方向引导占地面积主导产业硅(新材料)材料加工产业高纯石英砂:石英玻璃及制品;石英陶瓷;太阳能级多晶硅等高纯多晶硅;新型灯具;高纯压电晶体
9、;硅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微粉及超细微分等244.47公顷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鲜切花、草莓制品、葡萄制品、肉制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冷冻保险果蔬、肉类;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为主的现代旅游、休闲食品等2(X)公顷建材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及汽配等;253公顷培育型产业先进制造业轻工纺织(不含印染)、新能源、静脉产业等;409公顷生物科技产业园生物医药、实验科研等;70公顷电子科技产业电子和点光源产品(含线路板)等;69.67公顷现代服务业物流仓储、交易市场、邻里中心、总部经济区、公共配套服务中心、居住用地、区域合作园、发展备用地-本项目主要为高纯硅微粉的制造,位于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光明路台商产业
10、园7号厂房,所用土地为工业用地,项目污染理措施有效,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项目的建设不会改变当地周边的环境质量,因此选址是合理的且符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园区规划要求。1、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符合性(1)产业政策相符性本项目属于C3099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经查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年修订),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限制和淘汰类,为允许项目。且项目于2022年12月15日取得连云港东海县行政审批局项目备案证(备案证号:东海行审备2022452号),项目代码为:2212-320722-89-01-408475。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2)用
11、地规划相符性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限制和禁止用地项目,不属于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中限制和禁止用地项目,属于允许建设项目。本项目符合相关用地规划。2、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1)生态红线相符性分析与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号)相符性分析根据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号)文件,本项目距离国家级生态红线保护区江苏东海西双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850m,距离国家级生态红心啊保护区东海县西双湖水库应急水源地保护区11
12、27m,不在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规划的范围内,本项目符合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号)文件的要求。与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2020)1号)相符性分析根据苏政发(2020)1号文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3号),本项目距离西双湖重要湿地1207m,不在其管控范围内;本项目距离石湖水源涵养区2657m,不在其管控范围内,项目所在地不在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范围内。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苏政发(2020)1号文及苏政办发(2021)3号文的要求。表12项目周边江苏省生态空间保护区域生态空间保护区
13、域名称主导生态功能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范围方位和距离是否在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内江苏东海西双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湿地生态保护系统江苏东海西双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范围(包括湿地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等)-N,1322m否东海县西双湖水库应急水源地保护区水源水质保护一级保护区:以东海县取水口为中心,半径500米的水域范国;取水口东侧正常水位线以上至背水坡堤脚外8()米之间的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延至水库四周大坝堤脚外8()米之间的水域和陆域范围N,1242m否西双湖重要湿地湿地生态保护系统-西双湖水库库区范围N,1322m否石湖水源涵养区水源涵养-石湖林场及石湖乡的尤塘村、水库
14、村、贺庄水库等NW,2385m否与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连环发(2021)172号)具体管控要求的通知相符性本项目位于江苏省东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光明路台商产业园7号厂房,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与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连环发(2021)172号)具体管控要求的通知相符性分析,具体见下表13、表l-4管控 类别管控要求相符性分析空间 布局 约束1、严格执行连云港市基于空间控制单元的环境准入制度及 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连政办发(2018) 9号)、 连云港市化工产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控要求(2018年本)(连
15、环发(2018) 324号)等文件要求。2、根据连云港市基于空间控制单元的环境准入制度及负面 清单管理办法(试行)(连政办发(2018) 9号),全市 所有的建设项目选址应符合主体功能区划、产业发展规划、项目严格执行连 云港市基于空间 控制单元的环境 准入制度及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 行)(连政办发(2018) 9 号)、 连云港市化工表13生态管控要求相符性分析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要求。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应按规划进入符合产业定位的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禁止开发区域内,禁止一切形式的建设活动。钢铁重点布局在赣榆临港产业区,石化重点布局在徐坪新区,化工项
16、目按不同园区的产业定位,布局在具有其产业定位的园区内。重点建设徐坪IGCC和赣榆天然气热电联产电厂,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燃煤电厂;工业项目应符合产业政策,不得采用国家、省和本市淘汰的或禁止使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不得建设生产工艺或污染防治技术不成熟的项目;限制列入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的生产。3、根据连云港市化工产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控要求(2018年本)(连环发(2018)324号),化工项目必须进入由市级以上政府批准且规划环评通过环保部门审查的产业园区(化工重点监测点的提升安全、环保、节能水平、结构调整的技改项目除外)。产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控要求(2018年本)(连环
17、发(2018)324号)等文件要求。项目满足选址应符合主体功能区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要求。项目不属于化工项目。污染物排放管控1、2020年连云港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VOCs排放量不得超过8.19万吨/年、0.85万吨/年、2.44万吨/年、0.24万吨/年、3.45万吨/年、3.40万吨/年、2.61万吨/年、8.3万吨/年。2、根据连云港市基于空间控制单元的环境准入制度及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连政办发(2018)9号),全市工业项目排放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项目选址区
18、域应有相应的环境容量,未按要求完成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的区域和流域,不得建设新增相应污染物排放量的工业项目。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选址区域有相应的环境容量。环境风险防控根据连云港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连政办发(2015)47号),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预警防范体系,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提高联防联控和快速反应能力。坚持属地为主,发挥地方政府职能作用,形成分级负责、分类指挥、综合协调、逐级响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体系;整合现有环境应急救援力量和环境监测网络,发挥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和专家队伍的积极作用。充分做好应对
19、突发环境事件的物资装备和技术准备,加强培训演练。项目建成后,企业无危废产生,生产原辅料无风险物质,无高温、高压工艺,不属于长输送管道运输项目,无需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资源利用效率要求1、2020年连云港市用水总量不得超过29.43亿立方米、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37.467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1.344万公顷。2、禁燃区内禁止销售使用燃料为“II类”(较严),具体包括:除单台出力大于等于20蒸吨/小时锅炉以外燃用的煤炭及其制品;石油焦、油页岩、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根据连云港市基于空间控制单元的环境准入制度及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连政办发(2018)9号),新建企业项目用
20、水量较小,不设置燃煤锅炉,不使用化工燃料。生产技术和工艺、水耗、能耗、物耗、产排污情况及环境管理等方面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扩建、改建的工业项目清洁生产水平不得低于国家清洁生产先进水平。表14重点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符性分析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要求项目情况相符性空间布局约束(1)化工项目、含有电镀生产工艺的项目及大气污染严重的项目禁止入区。(2)禁止引进有持久性有机污染、排放恶臭及其他有毒气体的项目。(3)杜绝高污染、高风险和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入区。本项目不属于化工项目,不属于高污染、高风险和高投入、低产出项目,项目不涉及电镀工艺、不排放恶臭及其他有毒气体。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废气污
21、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6.82吨/年,甲苯42.34吨/年,烟(粉)尘4.82吨/年,二甲苯15.89吨/年、醋酸乙酯62.8吨/年。(2)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废水排放量:335万吨/年,COD401吨/年,氨氮86.67吨/年,SS100.41吨/年。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粉尘0.0376Ua;废水污染物排入外环境的量:废水120m3a,COD0.006ta,SS0.0012ta,氨氮0.0006ta,TN().()018ta,TP0.00006ta(符合环境风险防控(1)园区应建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园区周边设置150-25()米安全防护距离。(2)开发区及入区企业均应制定并落实各类事故风险防
22、范措施及应急预案。(3)区内各企业须按规范要求建设贮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杜绝泄漏物料进入环境;储备必需的设备物资并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轻事故的危害,确保开发区环境安全。(4)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应设置做够容量的事故污水池,严禁污水超标排放。本项目将对环境风险进行分析,企业将按要求制定应急预案0符合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符合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连环发(2021)172号)的具体管控要求,属于东海高新区的准入项目。(2)环境质量底线相符性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环境质量底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连政办发(2018)38号)
23、,分析项目相符性。表15项目与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环境质量底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连政办发(2018)38号)相符性分析表指标设置管控内涵项目情况相符性大气至12020年,我市PM”浓度与2015年相根据2021年度连云港市生相符环境质量管控要求比下降20%以上,确保降低至44微克/立方米以下,力争降低到35微克/立方米。到2030年,我市PM2.5浓度稳定达到二级标准要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2020年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含船舶)SO2:控制在3.5万吨,NoX控制在4.7万吨,一次PM2.5控制在2.2万吨,VOCS控制在6.9万吨。2030年,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3000 高纯 硅微粉 生产线 项目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