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知识.docx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知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27202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22年3月1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272022目录第一章总则2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2第三章建造面积指标3第四章建设用地5第五章规划布局5第六章建造标准5第七章仪器设备装备及其他相关指标6附录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建造面积指标7附录二实验室主要仪器装备标准9附录三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12附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条文说明1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
2、设项目决策水平和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正确掌握建设标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满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功能需要,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二条本建设标准合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他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功能用房建设可参照执行。第三条本建设标准是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是审查项目设计和监督检查项目实施的重要尺度。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科学、合理、经济、合用的原则,从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求与
3、可能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功能合用、装备适度、经济合理、安全卫生。第五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避免重复建设。第六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七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应根据其基本功能定位、机构人员编制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确定。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由房屋建造、配套设施和场地组成。房屋建造由实验用房、业务用房、保障用房和行政用房等部份构成。配套设施由供配电、弱电、空调、给排水、消
4、防等各地区建造基本要求且必须配备的设施,以及属于根据当地气等候条件特殊配置固体废弃物处理、采暖锅炉、蒸汽锅炉或者热交换设施、废水处理、公共浴室等设施的,或者根据城市规划、节能或者环保要求而需要特殊配置的设施构成。场地由道路、绿地、停车场等部份构成。第九条实验用房、业务用房、保障用房和行政用房建设规模应遵循满足基本功能、兼顾未来发展的原则确定。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应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另行设置。第十条配套设施的建设,应按照节约、通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设施。第三章建造面积指标第十一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造面积指标应按省级7(人、地级65i2人、县级60m人确定(人指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疾病预防
5、控制中心编制人员),原则上不超过表1规定。表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规模类别服务人口(万人)建造面积(m2)省级700024000340004000185002400010001300018500500580070003004700580010035004700804100615040245041001012502450108501250注:经济较发达或者和疾病预防控制任务繁重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建造面积可在上表规定的标准上增加5%-10%的建造面积;承担国家重点任务的实验室,按认证要求增加相应面积。直辖市、重点城市可根据其服务内容或者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按同级最高标准规划建设。国家级疾病预
6、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按功能需求与人员编制另行确定。第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类用房建造面积占总建造面积的比例,按功能定位和服务需求,参照表2确定。表2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造面积分类构成(%)级别实验用房业务用房保障用房行政用房省级41-5024-3420-243-6地级40-4824-2821-2846县级35-4223-2525-326-10注:人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不得超过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规定。第十三条经论证批准设置特殊实验用房的,其建造面积指标按附录A的规定计算。第十四条承担在职人员培训和教学任务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在总建造面积的基础上增加5%10%的建造面积。第四章建设
7、用地第十五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用地应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的原则,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用地容积率宜为1.22.0。第十七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绿化用地应符合当地有关规定。第五章规划布局第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具备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二、周边宜有便利的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三、地形规整,交通方便。四、避让饮用水源保护区。五、避开化学、生物、噪声、振动、强电磁场等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第十九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宜一次规划,一次建设,确有艰难的可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在总体布局时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正确处理功能分
8、区以及各分区之间相互联系与分隔的关系,科学布置各类建造物,合理组织人流、物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造宜采取分扩散局形式。实验用房宜与业务、保障、行政等其他功能用房分开设置,实验用房宜处于当地夏季最小风频上风向。不同类别实验用房宜独立设置。第六章建造标准第二十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造设计应以科学合理、安全卫生、经济合用、环保节能为原则,同时满足周边环境与城镇规划要求。第二十一条除有特殊要求外,实验用房的布局、朝向、间距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第二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造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WOi)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造
9、或者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二、不属于本条第一款的县、县级市及以上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建造,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第二十三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用房的结构形式宜采用框架(剪)结构或者钢结构。第二十四条设置实验用房等的主要建造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第二十五条建造内部实验区与实验人员办公、公共垂直通道等非实验区域相互隔离,并满足人流、物流要求。第二十六条建造物垂直布局应遵循便于废气的处理排放与稀释,有利于工程管网设置,以及各类功能区相对独立集中布置的原则进行。实验、业务、保障及行政等各类功能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的,实验用房宜置于楼宇最上部。各类实验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的,由
10、上至下宜按照毒理(包括动物实验)、理化、微生物挨次安排。第二十七条实验用房宜安装电梯,四层及以上的设置实验用房的建造应安装电梯。设置电梯的至少有一部货梯或者有一部客梯兼作货梯。有条件的宜设置独立的污物电梯。第二十八条实验用房外窗不宜采用有色玻璃。对有避光要求的实验用房应另行采取物理屏障措施。第二十九条无特殊要求的实验用房,内隔墙宜采用轻质材料,并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内隔墙材料应具备坚固、保温、防火、防潮及表面光滑平整的特性。顶棚、墙面的材料、构造应满足不起尘、不积灰、吸附性小、耐腐蚀、防水与易清洗的要求。地面材料应满足耐腐蚀、耐磨损、易冲洗及防滑的要求。洁净实验用房,负压生物安全实验用房以及其他
11、有特定要求的实验用房地面材料还应满足整体无缝隙的要求。涉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等有特殊要求的实验用房,其建造布局、维护结构应满足相应的专业要求。第三十条实验废水排水系统应与其他排水系统分开设置。对于含有病原微生物、放射性物质,以及毒理(动物)实验用房的废水,宜分别设置排水管道。涉及酸、碱及有机溶剂的实验用房,水槽、排水管道应耐酸、碱及有机溶剂腐蚀。第三十一条实验废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要求。第三十二条易受化学物质灼伤的实验区域内,宜设置洗眼设施和紧急冲淋装置。当受条件限制时应在紧急疏散方向的公共区域,或者交通便利、服务半径较小的区域,设置共用洗眼
12、设施和紧急冲淋装置。对于二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用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设置洗眼设施和紧急冲淋装置。有条件的实验用房应设置与检测工作范围相应的有毒有害因素报警器等安全防护设施。第三十三条实验用房环境温、湿度应符合实验环境需要。空调系统不得造成不同实验用房之间空气交换,并应满足使用灵便、节能的要求。具有洁净度、温湿度、压力梯度要求的不同功能类别的实验用房,应采用独立的空气调节系统。第三十四条对于集中大量释放有害物的实验操作点,应采取局部机械排风措施。对于分散、微量释放有害物的实验用房,宜采取全面机械通风措施。同时采用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措施的,应避免全面通风对局部排风
13、气流产生横向干扰。第三十五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供电应留有足够的负荷余量,设施应安全可靠,采用双路供电。不具备双路供电条件的,应设置自备电源。有特殊要求的,应配备不间断电源。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宜设置独立的接地系统。第三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造应设置防雷系统。计算机网络机房、大型仪器分析室等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宜设置独立的防雷系统。第三十七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应设置完善的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系统,并设置楼宇自控系统。安全防范应按有关规定设置。第三十八条实验用台柜的基材应符合环保要求,面材应具备理化性能好、耐腐蚀、易清洗、防水、防火的特点,结构与配件应满足人类功效学及操作安全的要求。第七章仪器设备
14、装备及其他相关指标第三十九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所承担的工作类型、职责和任务应配备的仪器设备参照附录B执行。第四十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所需设备装备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一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投资估算,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编制。在评估或者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概算时,实验用房可参照建设地区相同建造等级标准和结构形式住宅平均建造工程造价的24倍确定,其他用房可参照1.52倍确定。特殊功能要求的建造物,其建造工程造价可按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第四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经济评价,应按国家现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相关规定执行。附录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建造面积指标附表1疾病
15、预防控制中心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建造面积指标项目名称建造面积(Itf)备注项目功能室内环境要求其他负压状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4070合用于对人体、动机物或者环境具有较大乃至高度危害或者具有潜在危(wei)险的致病因子,但实验过程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可能却相对不易造成严重危害的实验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压宜为-20Pa-30Pa,相邻相通房间压差为10Pa15Pa,洁净度为7级、8级。如果涉及较大潜在危害的操作,宜采用全新风系统,排出空气经过高效油推过油表中面积以设置一间主实验室、室内放置一台生安柜计;每增加一台生安柜,需相应增加约Iom2建造面积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110160合用于对人体、
16、动植物或者环境具有高度危害性,易通过直接接触或者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者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通常有顼防和治疗措施的依照现行国家标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造技术规范GB50346执行1表中面积以设置一间主实验室、室内放置台生安柜计;每增加一台生安柜,需相应增加约10m2建造面积;2表中面积以设置一间动物室计;每增加一间小动物室,宜相应增加2025m2建造面积,每增加一间中动物室,宜相应增加3040m2建造面积:3含“大型”动物(如牛等)的实验室,建造面积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ABSL-3(含小动物实验室)120180ABSL-3(含中动物实验室)140200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疾病 预防 控制中心 建设 标准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3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