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黄河流域内部协作考纲解读.docx
《第3讲黄河流域内部协作考纲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讲黄河流域内部协作考纲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3讲黄河流域内部协作【考纲解读】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1 .了解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区域认知)2 .理解黄河流域开发面临的问题。(区域认知)3 .理解黄河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所采取的措施及意义。(综合思维)【基础知识梳理】一、黄河流域概况1 .发源地、长度: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全长5464千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2 .流域范围:位于东经96。119。,北纬32。42。,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千米。3 .上、中、下游划分:源头一河口镇一桃花峪入海口。4 .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集中在710月汛
2、期。5 .水能资源:丰富,大部分分布在干流上,并集中分布在玛曲至青铜峡、河口镇至花园口两个河段。6 .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大,华北平原、汾渭平原和河套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7,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中游地区的煤炭资源,中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我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黄河流域开发面临的问题1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问题黄河水资源开发率已接近极限。不合理开发,严重时造成黄河断流。(3)黄河水电建设存在一些问题。2 .黄河流域环境问题(1)湿地面积减少。水生生物减少。(3)水质污染。三、黄河流域的内部协作1.原因3 .措施水量统一调度。水沙调控。原因:黄河水沙不协调是威胁黄河下游防洪
3、安全的重要因素。(3)流域生态治理。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大力开展水土流失防治。黄河流域各省份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改善水源地水质。(4)成立内部协作组织。1949年组建黄河水利委员会。1988年,成立黄河经济协作区。成立了专门负责河流域内水电站规划、建立和管理的组织。【习题巩固】“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D. “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4、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答案】C【解析】“大量脱发”,黄河源头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天然草场沙化越来越严重,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A错误;“动脉阻塞”黄河宁夏平原河段,河流自低纬流向而纬,且河流冬季结冰,故春秋季节容易发生凌汛,阻塞河道加高、加固堤坝,B错误;“腹泻”“黄高原地表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C正确;“脚肿”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部分河段成为地上河中游植树种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下游修筑黄河大堤,D错误。故选C。2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B,属亚热带季风
5、气候,年降水量大C.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D.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答案】D【解析】黄河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A错误;黄河上游梯级开发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域,降水量较小,B错误;黄河上游地处北方且由于海拔较高,年均气温较低,蒸发不旺盛,C错误;黄河上游梯级开发区域位于第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D正确。故选D。3 .下列关于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A.源头地区以水产养殖为主B.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C.河套平原以旱作农业为主D.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答案】C【解析】源头地区是水源地,发展水产养殖容易造成水污染,
6、A错;中游地区流经黄高原,落差大,河流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故不利于发展航运,B错;河套平原农业生产以灌溉农业的旱作农业为主,C正确;黄河下游为华北平原,铝土矿产资源少,故D错。故选C。图为黄河流域各省人均用水量与万元GDP耗水量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WW出fee收尔A.径流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B.含沙量自上游向下游递增C.部分河段冬春易出现凌汛D.上中下游各河段水能丰富【答案】C【解析】黄河径流量总体上游流量小,中下游流量大,A错: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最大,下游含沙量有所减少,B错;黄河上游地势落差大,水量较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下游为华北
7、平原,地势平坦,地势落差小,水能资源缺乏,D错;因黄河某些河段流向自南(较低纬度)向北(较高纬度)流,在结冰和融冰期会出现凌汛现象,C正确。5.下列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量普遍比上游地区少B.宁夏落后农田灌溉方式造成人均用水量大C.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效率比上游地区要低D.万元GDP耗水量与区域经济水平呈正相关【答案】B【解析】读图,图示为黄河下游地区的人均用水量普遍比上游地区少,不表示总用水量比上游地区少,A错。宁夏落后农田灌溉方式造成人均用水量大,B对。黄河下游地区的技术水平高,用水效率比上游地区要高,C错。万元GDP耗水量与区域经济水平没有明确相关性
8、,中、下游地区大致是负相关,D错。6 .有专家建议以市场配置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你认为,该措施将有利于黄河下游地区A.退耕还林还草B.获得经济补偿C.扩大水田面积D.增强节水意识【答案】D【解析】以市场配置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黄河下游地区增强节水意识,D对.对退耕还林还草,获得经济补偿,影响不大,A、B错。缩小水田面积,C错。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结合南水北调西线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
9、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工程路线短,水质好C.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答案】B【解析】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是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上上游,C错。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工程路线短,水质好,B对。穿越高山峡谷多,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A错。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差,D错。选Bo8 .“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黄河流域可能出现的是A.减少下游断流天数B,减少黄河的含沙量C.减少冬春季径流量D.增加黄河的径流量【答案】A【解析】“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黄河流域减少水库发电量,水库蓄水减少,可能出现的是减少下游断流天数,A对。“调水
10、”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不能减少黄河的含沙量,B错。水库调节作用,增加冬春季径流量,C错。没有调入水流,不能增加黄河的径流量,D错。选A。读“黄河主要测站输沙量统计(统计年份之前的多年平均值)图”,完成下列小题。多年平均输沙求(亿吨)9 .符合黄河兰州以上河段水文特征的是()A.流量小B.流速快C.水质清D.无结冰期【答案】C【解析】兰州以上河段位于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蒸发较弱,河流径流量较大,河谷地区,地势地平流速较慢,所以含沙量较少,水质较好,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有结冰期。故选C。10 .近年来,黄河年输沙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流量增加,水质趋好B
11、.河床抬升,下游断流C.河口处改道更加频繁D.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答案】D【解析】黄河含沙量逐年减少,导致入海沙量减少,所以黄河三角洲面积在逐渐减缓。故选D。2019年8月-2020年6月,习近平在一年内4次考察黄河,就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当前黄河流域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11.A.黄河是整个流域情况的集中反映B.黄河流域水问题是黄河洪涝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关“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是黄河中游干流D.黄河流域的问题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答案】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河流域 内部 协作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