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作业指导书(全).docx
《路基作业指导书(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作业指导书(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路基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编制依据: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暂行)铁建设20048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指南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1-2003)设计文件及施工图适用范围适用于路基基底及地基处理、基床以下路堤、基床填筑施工的全过程。(一)、一般路堤基底处理与加固1.1.1 所有路基表层
2、均应清除草皮、松软表层及腐植土,原地碾压,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测,基底应平整密实,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填筑。原地面处理前,应对地基地质资料进行核查,路堤地基条件应满足设计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提出变更设计,采取地基加固处理等措施。1.1.2 原地面坡度1:51:2.5时,原地面应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应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与保留,即在原地面挖台阶后填筑路堤,对于大型设备碾压困难地段应采用小型振动碾压设备压实。1.13原地面横坡陡于1:2.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25。否
3、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陡坡路堤靠山侧应设排水设备,并采取防渗加固措施。1.1.4 基底有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填料等措施。1.1.5 地基表层为松散土层,其天然密度小于1.7knm3时,当松土厚度不大于0.3m,应将原地表碾压密实;当松土厚度大于0.3m时,应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密实或采取其它地基加固措施,碾压后的密度应满足地基系数k300.8mpac、相对密度Dr0.7的规定。1.1.6 水塘路堤地段,当基底条件良好时,为可废弃的小水塘,排水疏干后,片石强夯;当水塘水深较大或塘底淤泥较厚,水塘范围较大时,先围堰排水疏干
4、后,片石强夯置换塘淤泥,然后片石填至塘梗顶面,并采用冲击压实技术或重型机械碾压。当基底为软土、松软土时,应视水塘大小、水深,采取围堰排水疏干、破塘放水或围堰排水疏干再回填土的办法,地基按软土或松软土地基路基处理。(二)地基处理路基1.2.1 地基表层为软弱土层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小于1.2MPa,应根据软弱土层的性质、厚度、含水量、地表积水深度等,采取排水疏干、挖出换填、抛填片石或填砂砾石等地基加固措施。1.2.2 施工前应对换填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当采用机械挖出换填土时,应预留3050cm的保护层由人工进行清理。1.2.3 换填所用的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比照路堤相应部位规定的填料、压实
5、标准和填筑工艺进行回填)。换填中粗砂应采用天然级配的中、粗、砂砾,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含泥量不得大于5%;采用碎石的应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碎石或砾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超过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对于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砂、碎石,每3000m3为一批,不足3000m3时也按一批计,对杂质含量、粒径级配进行检验。1.2.4 换填分层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换填中粗砂或碎石的,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一压实层每100m抽样检验3个点;基床以下路基换填普通填料及物理改良土的检验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换填化学改良土的检验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附
6、表1项目压实标准改良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地基系数K3090110130孔隙率n(%)3131压实系数K0.91.2.5 抛石挤淤石料宜使用质地坚硬、耐冻且不易风化崩解的片石,片石尺寸不宜小于0.3m。抛填时宜用不同大小片石掺杂抛填,采用重型机械分层碾压,是抛填具有一定的密度。抛填片石应从地基中部开始向两侧逐步进行。当软土底部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抛投。水塘地段采用抛填片石时,先围堰抽水后再抛填片石挤淤,采用小能量强夯或振动碾压将片石挤入淤泥底面,片石抛出水面0.5m后,应在顶面铺一层较小石块,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反复碾压;填土与抛填之间必须填实垫层。1.2.6 强夯置换1
7、.2.6.1 强夯置换前,根据设计文件拟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测试,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正式施工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1.2.6.2 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满足下列条件: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较大时不大于100mm;b、夯坑周围底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1.2.6.3 强夯置换用墩体材料可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硝、建筑垃圾等坚硬粗颗粒,粒经大于300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全重的30%o墩顶应铺设一层厚度
8、不小于500mm的压实垫层,垫层材料可与墩体相同,粒经不宜大于100mm。二、软基处理砂、碎石垫层2.1 砂垫层应采用天然级配的中、粗、砂砾,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含泥量不得大于5%,用作排水固结地基的砂垫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3%;采用碎石的应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碎石或砾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超过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对于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砂、碎石,每3000m3为一批,不足3000m3时也按一批计,对杂质含量、最大粒径进行检验。2.2 砂、碎石垫层的压实质量应满足路堤本体设计要求。2.3 砂、碎石垫层垫层填筑或填筑完毕后必须及时完成两侧干砌片石护坡。三、
9、正线路基本体填料选择3.1 基床以下部分填料应尽量采用路、隧弃硝经破解后的A、B填料及C组填料,对细粒土填料和易风化软岩块石及其风化物等C组填料,应进行改良。同时采取边坡加筋、坡面防护等加固措施。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粉质黏土,属C组填料(为高液限粉质黏土),不能直接填筑基床以下的路堤填料,应进行改良处理,采用渗入5%生石灰场拌改良后填筑路堤下部;全风化的硬质岩填料属C组填料(为低液限粉质黏土),可作为基床以下路堤填料直接填筑,3.2 陡坡路堤、填高大于15m的高路堤、浸水路基防护标高以下采用渗水性较好、水稳性好的碎石类土或硬质岩硝经破解后填筑,不宜采用破解后的易风化软块石填料。3.3 隧道弃磴
10、及路堑挖方作填料的碎石类土中,岩块不得大于30cmo路堤填料的压实标准详见下表,路基本体采用地基系数、孔隙率两项指标控制(本线无改良细粒土)。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类A、B组及C组填料(不含细粒土、粉砂和软块石土)或改良土地基系数K30(Mpa/m)9011O13O压实系数kh0.90孔隙率n(%)31313.4 关于对路基填料的分组详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附录A路基填料分组。3.5 不同填料、不同改良措施比较,在全面填筑开始前,应先进行填筑及改良工艺试验,确定填筑及改良工艺、参数及质量控制措施。3.6 在路基设计说明第3页全线路堤填料分组表中,填料要求一
11、栏中规定:级配需满足压实标准要求。目前设计文件、规范均未对此做出明确的级配曲线,根据召开的路基研讨会情况,设计单位明确:由监理单位收集各单位的试验段资料(包括路基本体、基床底层、基床表层),然后由监理牵头,会同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一起确定满足路堤本体、基床底层填料压实标准的级配要求。3.7 路基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四、路基基床底层、表层填料选择4.1 正线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料,厚60cm,基床底层厚1.9m应采用A、B类填料,其压实标准满足以上区间正线标准。4.2 隧
12、道弃硝及路堑挖方作为A、B类填料中的岩块最大粒经在基床底层时不得大于15cm。4.3 规范明确基床底层满足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孔隙率n、最大粒经、级配五项指标即可。4.4 基床底层填料选择及试验方面还应符合4.7条规定。4.5 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级配曲线详见下表),材料可取自路堑、隧道弃硝中硬质岩块,或由开山块石经破碎筛选而成。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经径配表通过方孔筛孔边长(mm)过筛质量百分率(%)4531.522.47.11.70.50.10.07510082-10067-9141-7513-467-320-110-74.5.1在粒径大于22.4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
13、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少于30%。同时用于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料性能需满足:4.5.1.1粒径大于L7mm的集料的洛杉矶磨损率不大于50%o4.5.5.2粒径大于L7mm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12%o4.5.1.3粒径小于0.5mm的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数小于6%。4.6与上部道床碎石及下部填土之间应满足D154d85的要求。当与下部填土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时,基床表层应采用颗粒级配不同的双层结构,或在基床底层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五、路堤填筑工艺5.1 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Om以上或以
14、构筑物为界。各区段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5.2 路堤各部分及护道均应分层填筑,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不同填料的压实厚度与碾压工艺应通过实验段工艺实验确定。路堤填筑土工实验及测试记录表格格式详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附录B的要求。5.3 施工允许含水率控制范围应根据填料的性质、要求的压实标准和机械的压实能力综合确定。压实含水率应由重型击实实验的最佳含水率和碾压工艺试验段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综合确定。5.4 路堤施工应及时作好防排水5.4.1 施工前应结合永久排水设施作好地表排水设施,排水沟应随挖随砌,砌筑必须及时完成。5.4.2 基底、坡脚、填层面应及时作好排水处理,不得积水。5.4.3
15、 傍山修筑路堤时,应防止水渗入路堤结构各部。5.4.4 在多雨地区或雨季施工时,应防止地表水流入取土场内,并应将取土场内局部积水随时排除。5.5 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复查、核对,发现地基范围内有局部松软、坑穴、泉眼等,应慎重处理,不得随意填塞。5.6 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5.6.1 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应摊铺均匀,不应有粗集料或细集料窝。较大粒径石块不应集中,应均匀的分布于填筑层中,石块见的空隙应用较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填充密实,并使层厚均匀层面平整。5.6.2 相邻填层使用不同种类或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符合D15d85(两层渗水土间)或D150.5m(非渗水土与渗水土
16、间)的要求。否则,两层之间应铺设隔离作用的土工合成材料。5.6.3 使用不同填料时,各种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水平层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50cmo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上层应设置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5.7 填筑时应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压实,不得出现纵向接缝。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心填筑。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宜小于50cm,竣工时应刷坡整平。5.8 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设备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采用碎石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cm;采用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
17、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o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cm。5.8.1 为了控制好摊铺厚度建议施工单位采用画方格网控制卸料量,一般地采用5mX5m或10m10m的网格。通过计算运载工具的运载量与现场摊铺面积决定每一个方格内的卸料量,可有效地控制住层厚,避免由于摊铺过厚而影响压实效果、效率。5.8.2 在做分层填筑时,宜采用定宽填筑法,在条件不允许时(基床以下、地面以上刚开始填筑时或是半挖半填的路段时),纵向的接茬缝应错开线路中线位置。分层填筑一定要于摊铺、平整相接合。完成底层填筑的同时,完成线路的纵坡的调整,以保证基层填料厚度的均匀性。5.8.3 分层填过程中宜采用三线一
18、点的控制原则,三条线是指两条填筑边线,一条路基中线;一点是指高程点,即该层的填筑标高。这样能较好地控制线路的线形、填层厚度及路基标高。为后续的路基整形打下良好的基础。5.8.4 在路堤本体顶面或是基床底层顶面施工结束时要将横、纵调整到设计的标高,严禁在基床顶面通过贴皮来调整横、纵坡。局部不平整处确需调整,在施工时碾压厚度不得小于该设计层厚的1/3且不小于IOcmo5.9 具有可击实性的土的碾压含水量应控制在由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5.10 当路基各段不同步填筑时纵向接头处应在已填筑压实基床上挖出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m,高度同填筑层厚。5.11 填料摊铺应采用推土机进行初平,
19、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层面应无明显的局部凹凸,并应作成向两侧横向排水坡。5.12 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o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o5.12.1 下挡挡墙背后的墙背回填,无论何种填料墙背范围内Im的填料粒径尽可能性选用粒径较小的填料。由于摊铺时填料来回推动使得大粒径的填料集中于靠挡墙的位置,使得该部位最易形成较多的空洞,且由于挡墙坡度限制大型压实设备根本无法碾压到位只能采用小型机具夯实或压实,因
20、此粒径过大根本无法保证墙背位置的路肩压实度,所以墙背Im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宜大于15Cm且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o5.12.2横向结构物顶面覆土小于Im时,上面的填筑层不得使用大型碾压设备进行碾压,覆土超过Im的横向结构物顶面以上在Im范围内也不得使用大型碾压设备进行碾压作业。5.13 路堤填筑施工控制5.13.1 施工中应检查核对填料的试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应另取样做土工试验进行鉴定。5.13.2 每一层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及下表的规定,在进行碾压。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中线至边缘距离50mm
21、2宽度不小于设计值3横坡0.5%4平整度不大于15mm5.13.3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按附表一的要求进行控制。砂类土、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采用K30和n两项指标。5.14 雨季路堤施工,每次作业收工前应将铺填的松土层摊铺压实完毕,且填筑的每一压实层面均做成向路基两侧2%4%的横向排水坡。严禁雨天进行非渗水土的填筑。5.14.1 雨季施工前作好施工准备工作,区分路段,进行适合于雨季施工项目的安排。5.14.2 雨季施工路段,应在雨季前作好涵洞,并作好防水、防洪、排水工作。必要时采取覆盖措施。5.14.3 雨季施工应根据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数量,合理安排工作面进行轮流作业,快速施工,不宜全面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作业 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4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