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产业发展分析.docx
《锂电池产业发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电池产业发展分析.docx(8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锂电池产业发展分析1.1 国际锂电池市场发展概况21.1.1 北美地区锂电池市场预估分析21.1.2 H本大型锂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91.1.3 德国多家企业共同开发新一代锂离子电池Il1.2 中国锂电池行业发展综述131.2.1 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回顾13122国内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11.2.3 我国锂离子电池需求大幅增长24124我国锂电池发展取得的成果25125金融危机对锂电池行业的影响341.2.6 2009年1-11月全国及主要省份锂离子电池产量分析481.3 中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分析511.1.1 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511.1.2 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已处
2、于国际领先水平551.1.3 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现状561.1.4 国内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581.1.5 推动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建议611.4 锂电池行业竞争分析621.4.1 锂电池产业竞争格局621.4.2 跨国巨头发力锂电池市场651.4.3 中国锂电池行业竞争力浅析681.4.4 中国锂电池发展面临国外巨头竞争考验691.4.5 锂电池竞争趋向分析711.5 锂电池研发进展77151新一代锂离子蓄电池研发概况771.5.1 电动轿车专用锂电池研究新进展791.5.2 中国新型锂电池研发获得重大突破801.6锂电池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821.6.1 中国锂电池
3、研发存在的主要问题821.6.2 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851.6.3 我国应积极发展锂动力电池产业891.1国际锂电池市场发展概况1.Ll北美地区锂电池市场预估分析一、北美地区电动车市场规模预估根据去年12月初在美国由EDTACElectricDriveTransportationAssociation)举彳亍PoweringSustainableTrallSPollation研讨会,以电动车及氢燃料车为主轴,深度探讨充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电动车(EV)及氢燃料车(FCEV)的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商品化时间表。EVPHEVorEREVCheVroktVioh随行蟠图: 40趣时 f
4、ffl : 2010I,mLd,VWGdfRlinniVe 就师般稠: 30英里 HM2009睛Hfl : 2010Snuort FcirttwDc.eZE 行联牺 150200英里BMWMHE行图: 150200英里 Wfffl2008M:TUKIe 就前殿密器: 50英里 fffl2008澄料来源:EPRK3D);工研院IEKQI&12)图一国际车厂预计推出PHEV与EV时间表全球主要车厂推出的电动车计划,主要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电动车(EV)的研发设计。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以电力驱动,续航力约在3265公里。电动车(EV)完全由电池提供动能,以电代油驱动动力系统
5、之交通运输工具,续航力约介于150250公里之间,续航力主要决定于电池组的容量。现阶段国际车厂预计推出PHEV、EV的时间表如图一。从厂商策略分析,电动车发展并非是唯一策略,而是维持产品线以因应市场需求。故在北美地区的电动车市场规模预估上,根据EPRI(EPRI(ElectricPowerResearchInstitute,Inc)的预估,可能需要到2020年以后,才较有机会达成年产量1佰万台以上的规模,如图二。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4.000 Anrwl Sales (thousands) Cmbve Sates (thousacfe)0PUeSn
6、Oq=SdleSJo u-6d Mg -enuu(Spuesnou)SqES e-Q u-6d smE30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资料来源:EPRlQOoq二、全球主要车厂与电池厂的合作关系在电动车关键零组件部份,主要包括电池、马达、马达电力控制、煞车电力回收等关键技术,其中,以电池的成本最高,预估约占整车成本的四到五成。为掌握电池的技术与降低成本,全球的主要车厂无不与电池厂商进行合资关系、或成为策略联盟的合作伙伴等,合作关系如图三。在日系厂商中,车厂主要与本土电池厂进行合资,如丰田汽车的电池供货商是PanasonicEV,分别由丰田及松下集团各投资六成及四
7、成。而日产的电池供货商是AUTOMOTIVE,分别由日产与NEC集团投资五成。至于三菱汽车的电池供货商为LITHIUMENERGY,分别由汤浅电池(GSUASA)持股五成一,三菱集团持股四成九的比例。而在美系车厂中,则以GM与韩国电池厂乐金化学公司(LGChem)合作为代表,乐金化学是GM开发ChevyVolt电动车的锂电池供货商,但整车研发技术由GM掌握。图三全球车厂与电池厂的联盟或合作版图(供速语)(供速福)注1 :以匚二表示的供竭是Cell生姓艇通注2: tJohnson Cbntxols-Saft Advanced Pcwer Solutions。注3: -A出资保、供鹿除、=合镯蕤资
8、料来源:FoURIN;工册院IEKQ00&12)从日本汽车与电池厂的合作模式,或乐金化学供应GM电池的合作关系可以看出,车厂为了掌握电动车的开发技术,确保关键零组件供应链及成本。实行模式皆是车厂与电池厂商合资或达成联盟关系,以确保在整车开发过程中,车厂可以以主导产品规格与研发技术。相较于上述合作模式,另一种电动车发展模式是电动动力系统(EleCtriCPrOPUlSiOn)厂商专注于电动车动力系统模块开发,包括马达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及整车的电源管理系统等。其角色就类似开发电子产品的中央处理器(CPU),并将电动动力系统高度模块化,以节省整车厂开发电动动力系统的时间与成本,而车厂的角色转换为
9、系统整合厂,负责整车系统整合与生产制造。三、锂电池产业发展机会在关键零组件的产业发展机会部份,按美国公司JSC(JohnsonControls-SaftAdvancedPowerSoIUtiOnS)的分析,电池模块供应链将由全球分工体系完成如图四,不同零件的主要供应地区说明如下:电池的电子零件:亚洲与欧洲地区的厂商。电池的线材:亚洲、欧洲与美国地区的厂商。电池的散热:亚洲与欧洲地区的厂商。电池的机构组件:亚洲、欧洲与美国地区的厂商。电池组装:亚洲与欧洲地区的厂商。软件:亚洲、欧洲与美国地区的厂商。资料来源JohnsonControls-SaftAdvancedPowerSolutions图四电
10、池模块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分析从电池模块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分析,可以看出亚洲厂商将是电池模块的主要供货商,其中,又以日本厂商最强,其策略是保留材料关键技术,例如保留锂电池材料的极板(正、负极)的开发技术与生产在日本,其余的电池芯生产或电池模块制造部份,则转往中国大陆与新加坡生产,以降低锂电池芯或电池模块的总成本。四、结论在电动车锂电池产业的竞争上,台湾厂商要思考的是产业价值链分工与定位,策略上除了要积极攻入整车厂或电动动力控制系统厂商取得合作机会,以提高锂电池芯或电池模块的生产规模外。更应在关键技术开发或产品定位上有别于日本或中国大陆的发展策略,朝上游的原料技术发展,降低锂电池的材料成本,或强化与国
11、际车厂合作关系,透过系统设计,成为车厂的长期供货商,避免大陆厂商的价格竞争。I .1.2日本大型锂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富士经济公布了用于电动工具、电动助力自行车、汽车及蓄电设备等大型产品的大容量充电电池和部件的市场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为汽车及运输设备领域、蓄电设备及负荷平衡装置领域、家电及DlY设备领域、产业用设备及机床领域的4个领域35种产品。预计2008年度大型充电电池的日本国内市场规模将比上年增长1.2%,达3136亿日元,而2014年度将比08年度增长69.7%,达5321亿日元。目前占整个市场50%以上的为铅蓄电池,不过到2014年之前混合动力车方面的需求将会扩大,因此银氢充电电池将超
12、过铅蓄电池。另外,锂离子充电电池及电双层电容器市场也有望增长。富士经济预测,2014年度之前增长最快的将是锂离子充电电池市场,预计将比2008年度增长552.4%,达到946亿日元。其次为电双层电容器市场,估计将同比增长311.1%,达到Ill亿日元。银氢充电电池市场将同比增长130.1%,达到2078亿日元。按种类来看,预计2008年度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口本国内市场规模为145亿日元。由于锂离子充电电池能够替代银氢充电电池、银镉(NiCd)电池及铅电池等,因此可应用于各个领域。按领域来看,预计汽车及运输设备领域占市场整体的53%,家电及DIY设备领域占46%。汽车及运输设备领域方面,锂离子充电
13、电池多半应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2011年以后将正式用于混合动力车,随后将在汽车及输送设备领域迅速扩大。预计2008年度银氢充电电池的日本国内市场规模为903亿日元。其中9成以上应用于汽车及运输设备领域。今后混合动力车方面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富士经济预测,该领域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另外,在蓄电设备及负荷平衡装置领域,还在太阳能发电及风力发电等方面进行了实证试验,但预计2014年度所占的市场比例将减少。2008年度电双层电容器的日本国内市场规模为27亿日元。其中,汽车及输送设备领域将占市场整体的53%,产业用设备及机床领域占42%。混合动力车应急电源(电子控制制动器的辅助电源)方面的需求正在迅
14、速扩大。另外,预计09年2010年内,配备无空转机构的汽车将全面采用起动机驱动方式。因此,今后汽车及运输设备领域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在产业用设备及机床领域,电双层电容器将广泛应用于不间断电源装置(UPS)。II 3德国多家企业共同开发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德国多家公司合作研究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如今全世界各大公司都加大了对锂离子蓄电池的资金投入,这表示应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的新一代的高能电池开始了研发。在BASFFutureBusiness有限公司的领导下,18个来自工业和科学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始了名为”HE-Lion”的项目,打算在未来四到六年内研制出效率更高,更安全的锂离子电池并且在市场上推
15、广。德国教育研究部门(BMBF)在创新联盟LithiUmIonenBatterieLIB2015”的出资2100百万欧元赞助HE-Lion项目。“这一同盟对于加强德国的创新地位是必须的。在这次的研发进程中,我们必须尽可能早的取得电池材料的决定性突破。这样才能降低电池的成本”,BAS的董事会成员兼此次研发项目的发言人AndreasKreimeyer说道。第一和第二代锂离子电池已经成熟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数码相机,而第三和第四代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目标是更稳定的系统。而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新电池安全性和效率是否高,价格是否合理。并且力争使能量密度比现有的电池提高两到五倍。这样才能使插电式混合
16、动力和电动车的行驶距离提高到人们可接受的程度。BASF,FreudenbergVliesstoffe和SGLCarbon公司负责材料研发。而电池技术则由FraunhoferInstitutItzehoe以及Gaia,LeCIanCh6和BoSCh公司提供。而汽车设计则交给了大众汽车公司和能源集团EnBW,让高能电池能完美的整合入能源供给系统。Berlin,Bonn,Clausthal,Darmstadt,Giessen,Hannover,Munster等地的大学以及瑞士的Paul-Scherrer学院和DreSden的Leibniz学员合作开展基础理论研究。1.2中国锂电池行业发展综述1.2.
17、1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回顾中国矢志成为电动汽车的全球领先者,但与国家雄心形成反差的是,位于关键上游的锂电池产业却仍处于散乱无序的游击状态,且很难说哪家企业已经具备优秀种子选手的资格。在最近3个月来,本刊记者采访了10多位这一行业的主要玩家和分析人士,现状足令人忧虑。“锂电池产业现在是一个门外汉也来涉足的行业。”清华大学教授马贵龙告诉环球企业家,“没技术不要紧,有钱就行J马贵龙研究电动自行车技术已逾20年,有“中国电动车第一人”之称。中国大多数锂电池企业仍热衷于简单的模仿和复制,大多数锂电池产品仍只能运用于手机。很长时间以来,新开发创业投资管理公司经理陈奇山一直试图在该领域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投资目标
18、,但至今尚无斩获。“企业太多了,泡沫已经形成J陈说。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此混乱的产业景象常常是一个新兴产业的初期必然特征,一定程度的投资和产能泡沫可能会让市场更充分地发挥自由配置功能,以促使真正的行业巨头在真正的竞争环境里形成高门槛的竞争能力。蜂拥而至“5年前我就说这个行业到了洗牌的时候了,但这并没有发生J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许刚告诉环球企业家,“锂电池企业反而越来越多了。”天津力神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锂电池生产企业,其产品已经部分运用在摩托罗拉、三星这类跨国企业当中。如果要撰写一段锂电池产业的简史,1992年索尼公司将锂电池商业化可视为这个行业的起点。在中国,已有上千家
19、锂电池企业蜂拥而至,但它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很多锂电池企业是这样诞生的:投入50万元左右资金、招来10多个员工、租赁一个办公场地,甚至连一些起码的生产设备还未购置完成就仓促上马。比如,有些锂电池企业并不愿意花费5万至6万元去购买一台搅拌锂电池材料的机器,而采用人工搅拌的方法取而代之。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切片的价值上百万元的内切机,则由人工小刀片代替。成立于1997年的天津力神亲历了中国锂电池产业迅速崛起的全过程,当然,它目前也正在痛苦地品尝这个行业近乎残酷的竞争。中国在1991年前后开始研究锂电池,以电子科技集团十八所为代表。彼时,日本是研究锂电池最耀眼的国家。在1990年代末期
20、,很少有人经得起行业100%的利润诱惑,大量公司通过技术仿造开始了锂电池生意。随着中国手机产业的勃兴,锂电池商也迎来了早期的黄金时代那时候利润惊人,小公司就像在抢钱一样许刚回忆说。此后,随着笔记本电脑和山寨手机的流行,锂电池商也更多了。对此,天津斯特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段镇忠深有体会。时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超导研究部研究员的段,2003年偶然看到美国锂电池巨头A123公司发表的一篇关于磷酸铁锂在电动汽车上大有可为的文章,便这样走上了磷酸铁锂研究之路。凭借着自身的“超导”背景以及行业的公开资料,段镇忠很快就在用于锂电池制造的正极材料之磷酸铁锂上取得进展。按照产业链,锂电池分为电池成品和电池材
21、料,电池材料又可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质。钻酸锂、镒酸锂、银钻铳锂和磷酸铁锂都属正极材料,为锂电池技术的核心;负极材料则以石墨、固体碳粒为主;在正负极中间是电解液和隔膜。坚持磷酸铁锂发展方向的企业则称这一材料有“最完美电池材料”之称,也具备行业前景。“行业的火爆超乎想象。”段镇忠说。目前,比亚迪所用的磷酸铁锂中将近八成都从天津斯特兰采购。2007年,段镇忠第一次找到比亚迪希望达成合作。令段深感吃惊的是,比亚迪并未像大多数公司那样,询问天津斯特兰提供的磷酸铁锂的产品性能等,而只是问,斯特兰当时是否有10万吨的现货,如果有,就可以马上达成采购协议。今年上半年,天津斯特兰的新工厂已经投产
22、,年产2000万吨的产能使其成为全球第一的磷酸铁锂供应商。天津力神4倍于现有产能的工厂也即将投入运行。“2007年之前,很少有人意识到磷酸铁锂大有可为,但现在生产磷酸铁锂的企业超过100家J天津力神副总裁许刚在谈到行业的激烈竞争时表示,“真正做得不错的企业屈指可数。”难题待解中国锂电池企业由几十家发展为上千家,但利润则从以前的100%降到了5%。“以前谈到锂电池会让人联想到这是贵族产品,但现在已经将它做成了垃圾价格。”段镇忠说,“每年都有老公司倒闭,但还是会有更多新公司成立。”北京安华联合、河南环宇、杭州金色能源、北京大陆太极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锂电池公司现在都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窘境。颇具讽刺意
23、味的是,上述公司并非是在和美国威能(Valence)、A123这类跨国巨头的竞争中遭受挫折,而是因为一些小公司的搅局而焦头烂额。所谓小公司,是指那些作坊式的企业,这是一支异常活跃的蚂蚁雄兵,它们行动迅速,善于模仿。最重要的是,它们能提供令人吃惊的低价格,能从山寨手机厂商那里赢得大量订单,大公司天津斯特兰、天津力神这类企业因为紧密团结了比亚迪、摩托罗拉这类客户而高枕无忧,但处于中间阶层的锂电池企业则处境尴尬。“我们夹在中间,既没有价格优势,也没有品牌优势。”一家不愿具名的锂电池企业负责人告诉环球企业家。这家注册地在北京的公司目前正面临着倒闭危机。“任何一个高成长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存在泡沫,锂电池同
24、样如此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其鲁告诉本刊,“我最关心的是,这个行业何时可以规范起来。”盟固利是中国最大的镒酸锂电池生产商。对于其鲁们来说,目前的政策支持比企业盈利显得更为重要。此前,中国工信部与科技部均表示未来应大力发展锂电池。“舆论营造了一个好环境,但真正落实到企业身上的优惠政策仍没有。”在其鲁看来,如果中国希望成为环保汽车领域的重量级选手,那么发展国内的锂电池行业就至关重要,否则仍将受制于国际厂商。整个行业的骚动不安以及人们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造成了一种盲目的乐观,持怀疑态度的人建议谨慎行事。专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咨询的全电池咨询公司(TotaIBatteryConsultin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锂电池 产业 发展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