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程标准.docx
《《中医内科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课程标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510适用专业:中医专业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96学时总学分数:5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 .课程简介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主要介绍中医内科的专业基础理论,常见内科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辩证论治规律的医学学科。分总论及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主要论述中医内科疾病辩证论治纲要,各论部分按肺系、心系、脾胃系、肝胆系、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病证具体阐述。各篇除疾病命名、病名释义、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结语、临证参考的内容外,还包括古书记载、知识链接、病例分析等内容。学习中医内
2、科学应较全面和系统的掌握中医内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辩证论治、处方用药等理论,了解部分疑难危重病症的治疗法则,为从事中医内科工作及其他中医相关科室奠定基础。2 .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和系统的掌握中医内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对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调护及初级诊治的能力,对中医内科疑难危急重症一级处理和转诊的能力,开展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指导及健康管理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96学时。3 .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核心课程
3、,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不仅是各基础课程的综合,而且是中医各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医学的学术水平。因此,中医内科学在中医学学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院中医专业的必修课。4 .课程作用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二)设计思路1 .课程设计理念教育部对于医学人才定位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
4、,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得出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中医内科学课程根据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基层医生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基于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而设置,明确中医学专业人才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保健指导的能力,本课程为培养学生该能力提供支撑。课程设置参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标准,同时兼
5、顾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2 .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的选取以满足基层医生岗位工作需求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同时参照医疗行业准入标准即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纲所要求的知识要点进行整合,简化课程之间重复的部分,增加相关的体现内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使教学内容更符合专业特点,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课程讲授以基层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优化分配教学时间,做到与学生将来工作岗位接轨,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按照学生的认知程度,循序渐进,从基本理论知识入手,延伸
6、到相关的疾病,同时参照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构建从理论到防治递进式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以强化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采取项目引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校内模拟工作环境中边教边做,在临床实际工作岗位中边做边学,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达到学生岗位综合技能培养目标。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研制、开发多媒体课件,建立并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学习情境设计,采用病例导入、模型示教、模拟操作、角色扮演、床旁教学等方法。课程考核以考试大纲为依据,采取理论与实践考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中医内科学总学时数
7、为9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86学时,实践操作(含见习、病例讨论)10学时。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教学在中医学实训中心和医院完成。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学生应掌握中医内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能够对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和调护。3 .并能对中医内科危重病人进行抢救。(二)能力目标1 .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危重病人的正确处理。2 .掌握中医内科常用的操作技术。3 .熟悉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病例分析方法和步骤。(三)素质目标1 .学生应具备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能力。2 .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病人,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得以体现。3 .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8、特别加强诚信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1.课程内容及学时分表1中医内科学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建议学时情境一绪论知识要求:1 .熟悉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2 .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3 .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4 .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辩证论治概要。5 .掌握中医内科临证方法。中医内科临证方法。总学时4理论46.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技能要求:1.学会中医内科临证方法。情境
9、二肺系病证知识要求:1.掌握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2 .熟悉肺系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3 .了解肺系病证的古书记载、知识链接。技能要求:学会肺系病证的辩证论治。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总学时13理论11实验2情境三心脑病证知识要求:1 .掌握心脑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2 .熟悉心脑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3 .了解心脑病证的古书记载、知识链接。技能要求:学会心脑病证的辩证论治。学会心脑病证的辩证论治。总学时17理
10、论15实验2情境四脾胃病证知识要求:1.掌握脾胃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2 .熟悉脾胃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3 .了解脾胃病证的古书记载、知识链接。技能要求:学会脾胃病证的辩证论治。学会脾胃病证的辩证论治。总学时18理论16实验2情境五肝胆病证知识要求:1.掌握肝胆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学会肝胆病证的辩证总学时7理论6实验12 .熟悉肝胆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3 .了解肝胆病证的古书记载、知识链接。技能要求:学会肝胆病证的辩证论治。论治。情境
11、六肾系病证知识要求:1.掌握肾系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2 .熟悉肾系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3 .了解肾系病证的古书记载、知识链接。技能要求:学会肾系病证的辩证论治。学会肾系病证的辩证论治。总学时8理论7实验1情境七气血津液病证知识要求:1 .掌握气血津液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2 .熟悉气血津液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3 .了解气血津液病证的古书记载、知识链接。技能要求:学会气血津液病证的辩证论治。学会气血津液病证的辩证论治。总学时18理论18
12、情境八肢体经络病证知识要求:1 .掌握肢体经络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2 .熟悉肢体经络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3 .了解肢体经络病证的古书记载、知识链接。技能要求:学会肢体经络病证的辩证论治。学会肢体经络病证的辩证论治。总学时8理论8情境九中医知识要求:学会门总学时3病历书写L掌握门(急)诊、住院病历书写格式与要求。2 .熟悉中医病历书写规范。3 .了解病历的沿革与意义。技能要求:学会门(急)诊、住院病历书写格式与要求。(急)诊、住院病历书写格式与要求。理论1实验2合计96学时(理论86实验10)2.学习情境设计表2:
13、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一I绪论教学时间14学时(理论)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1 .能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及中医内科临证方法。2 .熟悉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及辩证论治概要。3 .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小儿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方面的特殊性。学习内容1 .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及中医内科临证方法。2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及辩证论治概要。3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学习性工作任务1.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熟悉我国目前内科学新的进展。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14、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学流程图讲授一录像演示一自学一讨论一应用教学条件一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考核方式笔试、提高学习情境二肺系病证教学时间总学时13,理论IL实验2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1.掌握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2.熟悉肺系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3.了解肺系病证的古书记载、知识链接。学习内容1.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2 .肺系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3 .肺系病证的
15、古书记载、知识链接。4 .实训:肺系病证病史采集及辩证论治。学习性工作任务1 .掌握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熟悉肺系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2 .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教学方法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录像演示、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教学流程图精讲一自学一讨论一录像相结合一操作练习教学条件教材、教案、讲稿、多媒体设备、黑(白)板、案例、脉枕、舌诊模型、就诊台等考核方式笔试、操作、提问学习情境三心脑病证教学时间总学时17,理
16、论15,实验2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L掌握心脑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2 .熟悉心脑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3 .了解心脑病证的古书记载、知识链接。学习内容1 .心脑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2 .心脑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3 .心脑病证的古书记载、知识链接。4 .实训:心脑病证病史采集及辩证论治。学习性工作任务L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2.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17、。教学方法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理论讲授、录像演示、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教学流程图精讲一自学一情景讨论一答疑一操作练习教学条件教材、教案、案例、图片、课件、多媒体设备、脉枕、舌诊模型、就诊台等考核方式笔试、案例分析、操作考核、提问学习情境四脾胃病证教学时间总学时18,理论16,实验2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L掌握脾胃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2 .熟悉脾胃病证的疾病命名、病名释义、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调护、临证参考。3 .了解脾胃病证的古书记载、知识链接。学习内容1 .脾胃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辩证论治、病例分析。2 .脾胃病证的疾病命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内科学 中医 内科学 课程标准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