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中药学专业代码:620302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一)服务面向中药专业学生主要服务是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机构、中药制药企业、中药销售企业等从事中药购销、中药材生产、中药制药、中药调剂、中药学咨询服务、中药质检(见下表)。专业、方向、岗位与相应证书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医药卫生大类(62)药学类(6203)农业(01);医药制造业(27);批发业(51);零售业(52);仓储业(
2、59);专业技术服务(74)药学技术人员(20506);中药材种植员(5010205);采购购人员(40101);销售人员(40102);中药饮片加工人员(61202);中药材生产;中药调剂;中药购销;中药学咨询与服务;中药制药;中药质检执业中药师证;中药土;医药商品购销员;健康管理师;中药炮制工;药物制剂工其他医药制造人员(61299)(二)职业发展路径迁移岗位中药学专业学生主要职业发展路径营养 师健康 管理师(三)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主要面向中药制药、中药购销、医院中药房三大岗位(群)的工作。在中药生产企业、中药经营企业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中药学专业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中药学咨
3、询与服务工作。主要工作岗位及其岗位能力分析(见下表)。主要工作岗位及其岗位能力分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对应职业能力课程所需职业资格证书中药制药中药制剂的研究、剂型设计与改进以及药物制剂生产的工艺设计具备与同行间的沟通交流能力;能操作常见药物剂型的制备以及新型剂型的研发与改进;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土中药制药中药材生产的研究、中药生产工艺的改进具备与同行间的沟通交流能力;能操作常见中药材的生产加工以及生产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土技术的研发与改进;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中药材栽培及生产的研究、中药生产工艺的改进具备与同行间
4、的沟通交流能力;能操作常见中药材的栽培及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改进;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用植物学中药栽培技术中药士中药质检中药含量的化学测定、药物仪器的分析方法及中药质量检验等具备与同行间的沟通交流能力;会检测常见中药的含量、控制中药的质量标准,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药物分析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检验工中药购销药品采购、营销、药品保管与养护、经济核算、常见病用药指导及常见医疗器械的使用具备与顾客和同行间沟通、交流能力;能合理介绍中药、完成中药购销、药物保管养护及经济核算。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技术市场营销学药事管理与法规医药商品购销员中级中药调剂处方调配与处方分析、常见病用药指
5、导、特殊人群用药指导及中药学服务与咨询具备与患者和同行间沟通、交流能力;会操作处方调剂及合理介绍药品,并提供用药指导。中药药理学中药调剂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调剂员初级、中级中药学咨询与服务提供患者常见中药的使用及禁忌的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合理使用中药及满足患者特殊用药要求具备与患者和同行间沟通、交流能力;合理介绍药品,并提供用药指导。中药药理学中药调剂技术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士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中医药
6、学、化学、生物学基本知识,具备中药生产、营销、质检、服务和管理所必需的职业技能,面向医药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和健康服务业等行业的药学技术人员、中药材种植员、购销人员、中药制药人员、检验人员,能够从事中药材生产、中药材种植、中药调剂、中药制剂、中药购销、中药学咨询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1.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
7、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等;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志愿为民众健康服务;(5)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
8、格;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言语文雅、行为文明,注意培养优良的气质与性格,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2.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3)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与中成药、药用植物学基本知识;掌握中药药理学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掌握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与测定的基本知识。(4)掌握中药真伪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制备、中药处方审查与调配、中药制剂质量检测的基本知识。(5)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医学、药学、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知识;熟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9、消防安全知识;熟悉化学操作与分析仪器操作基本知识。(6)熟悉中药材生产加工、医药市场营销、中药调剂、中药学咨询与服务的基本知识;熟悉药事管理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熟悉中药生产经营质量管理基本知识。(7)熟悉本专业所必需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8)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阅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3.能力(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3)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利用网络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4)具有医药市场调查分析和医药批发零售能力;具有中药调剂、指导临床合理用
10、药的能力。(5)具有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SOP)和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的能力;具有提取、分离、精制与检测中药有效成分的能力;具备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进行规范化生产的能力;具备对中药生产与质检设备进行规范操作、维护、保养和简单维修的能力;具有事故防范、评价、救助与处理能力;具有维护岗位生产环境洁净的能力;具有解决相关岗位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5)具有中药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技能,能熟练地进行常用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检验。(6)具有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进行炮制与调剂的能力;具备对中药的生产经营进行质量管理的能力。六、课程设置(一)课程结构(体
11、系)公共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专业群课程平台公共基础果程 专业L砒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素质拓展课程 集中实践课程健欣服务七业群内IiftlS共享专业课程政优人开拓搀思以. 思课学 程程增课程道业” 一 课过,修课柒专到合 与全系选色政与做行 程学体科特患课.如 课教程社列程识索、 政分课和系课通元用 忠赏化文发展掘政致岗证课能”勉合培养, “育训给合、德技并修” 满足儿SL 成人.老年人 中药字服务需求;符合中 的制药,中药调配等专业 岗彳立的药企.开展“1+X” 职业技能培养,毕业后能 够考取“中药士”,选学 选考中药炮制工、药物制 剂工、健康检理师、育婴 员等职业资格证.面向健康服务专业群 开
12、设群内共享专业通 用课程.构建础 共享、专业分层、职 业技能互选”课程 体系,开发群共享专 业基本能力.岗位核 心能力.跨岗位综合 能力培养方案和评价 考核标准.制定学校通识与专 业课程患政教育收学 改革方案,编制 课程思政数学指 南,打造“课程思 政示范课堂”,开发 系列忠政特色课程.公共选修和专业拓展选修创新和创业创客课程开发七lA*Rlaltx人体解剖学生理学 病理学 病原与免疫学 药理学 医学综合技术 毕业设计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群课程。秉承德技并修、书证融通原则,构建“岗证课能”融合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见下图)。(二)课程设置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由三个课程平台
13、和二个课程模块构成:1 .公共课程平台(1)公共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英语、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体育、劳动教育等课程,开设卫生法律法规、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素养语文等校本特色课程。(2)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医学遗传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临床医学概要等课程,以及中医药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分析化学、中药药理学等本专业特色基础课程。2 .专业课程平台(1)专业核心课: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调剂技术、医药市场
14、营销学、中药栽培技术、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等。(2)素质能力拓展课程:实用药品GSP基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临床医学概要、药物化学、中医养生学概论和社会实践;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中药专业相关资格证书考试辅导等课程。(3)集中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医学综合技术、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课程。3 .专业群课程平台面向健康服务专业群开设的通用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医学综合技术、毕业设计。4 .选修课模块(1)公共选修:公共关系与礼仪、大学生安全文化、医学素养语文、普通话、卫生法律法规、医学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基础。至少取得5学分方可毕业。(2)专业拓展选
15、修课:医学统计、实用药品GSP基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临床医学概要、药物化学、中医养生学概论,学生毕业前最低选修5学分。5 .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模块本模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创新和创业能力,学生参加劳动教育、中药技能大赛、教学科研、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都以学分形式计入该部分。各课程设置情况(见表一至表七)。表一公共基础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开设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实践课时/理论课时实践比例思政基础14483考试8/4016.67%思政概论24644考试8/5612.50%形势与政策1/2讲座161考查0/160.00%大学英语1/22/2724考查0
16、/720.00%体育132/2/21086考试78/3072.22%国防教育军事理论12362考查0/360.00%国防教育军事技能1561122考查112/0100.00%大学入学教育1讲座121考查2/1016.67%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41/1322考查12/2037.50%创业基础22322考查12/2037.5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2322考查6/2618.75%无机化学13452.5考试10/3522.22%有机化学23543考试10/4418.52%劳动教育141/1/1/1804考查64/1680.00%表二专业基础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开设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实
17、践课时/理论课时实践比例人体解剖学12301.5考试4/2613.3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12301.5考查4/2613.33%生理学12301.5考试4/2613.33%病理学22321.5考试4/2812.50%生物化学22362考试4/3211.11%药理学33543考试12/4222.22%中医药基础14543考试0/540.00%药用植物学23643.5考查32/3250.00%分析化学33543考试18/3633.33%药事管理与法规44543考试18/3633.33%中药学24724考试12/6016.67%方剂学(含中成药学)33543考查6/4811.11%中药化学45724
18、考试24/4833.33%中药药理学44543考试12/4222.22%表三专业核心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开设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实践课时/理论课时实践比例中药鉴定技术34724考试24/4833.33%中药制剂技术45804考试26/5432.50%中药炮制技术34643.5考试20/4431.25%中药调剂技术(含中药贮藏与养护)34643.5考试20/4431.25%医药市场营销学43483考查16/3233.33%中药栽培技术32362考查12/2433.33%中药制剂检测技术43483考试12/3625.00%表四集中实践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开设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实践课时
19、/理论课时实践比例医学综合技术42W602考试100.00%毕业顶岗实习5/622/2080038考试100.00%毕业设计62W604考试100.00%表五素质能力拓展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开设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实践课时/理论课时实践比例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3考查考证课程2考试表六公共选修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开设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实践课时/理论课时实践比例公共关系与礼仪11181考查10/855.56%大学生安全文化21181考查6/1233.33%医学素养语文32362考查6/3016.67%普通话21181考查10/855.56%卫生法律法规11181考查0/18
20、0.00%医学文献检索41181考查6/1233.33%计算机应用基础22362考查24/1266.67%表七专业选修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开设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实践课时/理论课时实践比例医学统计21181考查0/180.00%实用药品GSP基础41181考查6/1233.3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41161考查4/1225.00%临床医学概要32321.5考查4/2812.50%药物化学32362考查12/2433.33%中医养生学概论42321.5考查4/2812.50%(三)课程简介1 .思政基础48学时(理论40学时、实践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面向当代大学生开设的
21、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和法治思想教育等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涵盖当代大学生的时代大任,领悟人生真谛、创造有意义的人,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
22、方面的知识和要求。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为丰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教资格条件,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本课程教学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团队攻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