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级音乐教学计划.docx
《小学1-6级音乐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1-6级音乐教学计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2 .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3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4 .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5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6 .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二、教学资源分析(一)教材的基本结构分析本学期我们使用的是人音版新教材,本教材突出素质教育中音乐学科的
2、特点,结合城乡学校实际,以审美为核心,以知识为线索,注重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统一。(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共有9课,每课一个主题,包括“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三部分内容。“聆听”主要是音乐欣赏,欣赏的几首歌曲、乐曲都是围绕一个内容进行的,“演唱”的几首歌曲也都是内容相互联系。教材与以往教材大有不同,整个教材难度降低了,省去了乐理知识传授,趣味性增强了,侧重培养学生歌唱、欣赏、表演的能力,而且图文并茂,以优美的画面为主。(三)教学重点、难点:1 .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 .对歌词、乐曲情绪的把握。3 .培养认真听、感受音乐的习惯,提高欣赏能力。(四)教学资源分析根据教材
3、设计及标准要求,达到预想的目标,需利用收集课外的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去鉴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水平。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都有浓厚的兴趣,上课的积极性很高。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具有初步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敢独立地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但仍有极少数学生不敢开口,不会唱歌,上课管不住自己,动不动就开了小差。四、教学方法1.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乐趣。2.唱歌时,教师亲自示范,带读带唱,力求吐字、咬字正确。3 .多运用浅显的语言、形象的示范、多种多样的直观教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4 .充分利用弹、唱、演、奏相结合的方法。5 .教学
4、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第一周你的名字叫什么1课时第二周拉勾勾1课时第三周其多列1课时第四周跳绳第五周国旗国旗真美丽1课时第六周同唱一首歌1课时第七周动物说话1课时第八周咏鹅1课时第九周洗手绢1课时第十周大家来劳动1课时第十一周小蜻蜓1课时第十二周法国号1课时第十三周快乐的小笛子1课时第十四周龙咚锵1课时第十五周新年好1课时第十六周小鼓响咚咚1课时小学二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
5、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2 .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4 .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二、教学资源分析(一)教材基本结构本册教材同样构建了“编创与活动”的教材结构形式,即以课为单位,每课安排编创活动的相关内容,由这些内容共同创设一个情景主题。采用“情景主题+小单元综合”结构方式
6、,改变了过去那种学科中心的严肃面孔。(二)教材内容分析这些情景主题,贴近学生生活,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教材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对于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2.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四)教学资源分析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搜集优秀的音乐作品,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
7、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四、教学方法分析1 .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乐趣。抓好并巩固课堂常规,有明确的目标给他们2 .扎实的训练和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乐理知识等),唱歌时,教师亲自示范,带读带唱,力求吐字、咬字正确。3 .充分运用音乐课自身的特点,利用弹、唱、演、奏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4 .充分落实每课的重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尽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不能走过
8、场,多运用浅显的语言、形象的示范、多种多样的直观教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5.教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第一周早上好1课时第二周小麻雀1课时第三周舞家娃娃真幸福1课时第四周乃哟乃1课时第五周快乐的音乐会1课时第六周Q负呐配喇叭1课时第七周母鸡叫咯咯1课时第八周小鸡的一家1课时第九周打花巴掌1课时第十周蜗牛与黄鹏鸟1课时第十一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1课时第十二周小红帽1课时第十三周大海1课时第十四周云1课时第十五周小拜年1课时第十六周过新年1课时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会用优美、欢快的情绪演唱歌
9、曲。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与兴趣,通过律动训练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2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歌(乐)曲的特点,能通过欣赏,编故事,编舞蹈,发展想象力。唱准音高及音的长短。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3 .通过演唱体现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画图形谱,会编新歌词。4 .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5 .感受并体验不同歌(乐)曲的不同表现风格,尝试自己制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6 .初步学习二声部合二、教学资源分析(一)教材内容
10、分析本教材力求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正所特有的审美功能,做到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与情感体验之中,潜移地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饿审美能力。音乐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艺术。它“非语义性、多解性和不确定性”的美学特征给人留出的想象、思考、体验、判断的空间非常宽阔,因此利用音乐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教学重难点1 .在音乐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2 .在唱、动、
11、认、听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与共处,创新精神的培养。(三)教学资源分析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应从综合课入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在五种课型中,学生比较爱好歌舞唱游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创新能力自然发挥出来。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四、教学方法设计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2
1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3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4 .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5 .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6 .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7 .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8 .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安排第一周摇啊摇1课时第二周小酒窝1课时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音乐 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3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