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学设计与说明.docx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与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周长”教学设计与说明.docx(6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内容:P79例4。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1 .复习乘法竖式计算。2 .计算517X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二、新课教学。1 . P79例4的教学。(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2 .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 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 进上来的数。”三、练习设计:1 . P79 “做一做”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
2、最容易出错,为什么?2 .填上适当的数:四、课堂作业:P80第1题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一第4题补充练习教学要求:I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3 .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二、练习设计:1 .听算:(只写得数)500 X721X 4320 31000 X 9430 X 22 .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135X5=525269X6=65644273X 5=84563 .计算下面各题。(1)5乘173是多少?(2)4个2531是多少?(3)23的2倍是多少?4 .课本P8
3、0第2、3题。其中5 .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 表扬。6 .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三、作业:1、345 X 489 X 6798 X 369X5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 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 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 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4、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二、探讨交流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2、12X3表示什么意思?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 算写出来。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4、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 动。5、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三、介绍竖式。12o O O O O O 因数3o O
5、36 O O O O O O 积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四、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五、小结(略)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练习十五中的第7、8、9、10、11、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略)二、解决问题。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先由学生
6、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先由一名学生读题。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你会列算式吗?然后学生独立完成。3、教科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三、课堂小结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材P55 (例4) P56上的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
7、,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 法应用题的认识。教学道具:7枝铅笔、口算卡片若干张、信封8个、学生每人1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4 837+55 872824 - 6795674972、先摆小棒,再解答。(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二、新知。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 看)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2、教学教材P55例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观察例2图1,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
8、息(条件)。(2)把例2 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有32人跳绳,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学生1, 口算:326=5 (组)2人学生2,笔算:56/- 3230 2 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5)式子中的32、6、5、2各表示什么意思?(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三、巩固练习。(开放性练习题)1、做教材P55 “做一做”。(1)先从图中找信息。(2)根据信息,选择自己要买的物品,再解决自己的问题。四、本课小结。(略)五、练习作业。教材P56第2、3题
9、。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 5, 6题。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 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 乘法计算问题。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分。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文具商店柜台,每合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2、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
10、,门票每张8元。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 只带250元钱去够吗?二、尝试解决。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 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2、怎么才能知道8X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 来解决这个问题。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 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4、因为8X30= 240,所以8X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 829240o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三、拓展引伸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32 649
11、5218 4581X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 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 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 果,找出答案。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五、全课小结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三)教学内容:教材P52例和“做一做”,P53第2
12、、4题。教学目标: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学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初步 感受有余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道具:练习卡片每人一份。教学过程:一、复习。(略)二、新课。教学P52例3。1、现在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可以摆几组?列式解答155=3 (组)2、如果一共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如果是17盆呢?如果是18盆呢?如果是24盆呢?如果是25盆呢?板书:(略)3、观察以上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除数4、小组讨论。师:从整体上看你又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增加,除数不变,商不变,余数随着被除数增加而增加。三、巩固新
13、知。(练习卡每人一份)1、先观察被除数和除数再填方格。A、147=口B 142二口157=143=167=144M口177=145=187=146=口197=147=207=148=口217=149=227=口237二口247=257=267=277=287二师:从A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B组题目你发下了什么规律?从A、B组题目中你发现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无论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他们的余数都比除数怎么样?2、巩固练习。教本P53第2题。(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的大小,仍可发现余数比除数 小的规律。)3、教本P53第3题。(变式或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4、完成教材P52 “
14、做一做”(判断对错)四、全课小结。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那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在计算中要应注意什么?五、作业练习。(独立完成)教本P53第4题,用竖式计算。(注意书写格式)六、下课。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P6869,练习十五1、2、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 行相应的口算。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算法。教学过程:一、复习。6个十是多少?8个百是多少?40是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十多少? 1200是几个十?12个10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800是几个百?二、探究新知。1
15、、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2、出示例L进行教学。(1)、出示情境图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10人要多少钱?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汇报。生1: 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生2: 10个2相加是20。生3:也可以把2X10看成2个10。、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29= 18 (元)210= 20 (元)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出示情境图示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师:这个问题,小精灵问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 论并计算。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三
16、、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69 “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通 过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二)教学内容:教材P50P51上的内容。和P53练习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道具:(略)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O里最大能填几?5 O 16() 6254
17、 ()() 6() 8262、计算:8 4=45 5=二、新知。1、教学教材P50例1。(1)利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155=(组)(2)利用学过的表内出发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帮助学 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除数5/ 1 5 -被除数155和3的乘积0 (3)自主探索,汇报结果。(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 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2、学P51例2。(有余数的除法)(1)采取例1情境的延续。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235=4 (组)3 (盆)4 :523:20 :3 余数(2)横式与竖式对比,了解有余数除法
18、的含义。(3)注意: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商和余数的不同单位名称。三、巩固。1、教材P51。“做一做”。(1)先填一填。(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3)订正错误。2、试一试自己的能力。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7 6=33 8=小组讨论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略3、作业练习。(1)找病因(并改正)(2)把横式改写成竖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称。60 7= O O4、完成教材P53第一题。5、小组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错题)四、全课小结。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又学会了那些本领?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
19、图。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 法。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6 X 48 X 59 X 77 X 56 X 89 X 7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1、教学p68的主题图。(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思考:、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3)、各小组代表汇报。(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5)、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1) 学生汇报。(略)(2
20、)、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 计算?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三、练一练。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四、全课小结。(略)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四)练习内容:教材P54第5、6、7、8题和补充题。练习目的:通过巩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 数除法的能力。练习过程:一、复习:1、4 7-28=34-5 6=4 8-24=2、在O里最大能填几?(略)3、根据题意写出横式。(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21、几个?还余几个苹果?(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4、计算:(用竖式计算)3744963252575、完成教材P54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1) 48 5=93O(2) 337=52O(3) 638=77O(4) 5X6+4=346、当师傅。(完成教材P54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 些扇叶可装多少台呢?)7、把计算卡片分一份。(P54第7题)8、求彩带的长度。一个8边行,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 带长多少厘米?二、全课总结。(略)三、补充思考。(与家长同学习)(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周长 教学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3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