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的认识”.docx
《“时分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分的认识”.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2-63页的例1、例2及第64页 “做一做”的习题,练习十七的第14题。教学目的:1、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 意义,理解1时=60分。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4、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重点、难点: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生每人准备1个钟面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大风车节目画面。师: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你们最喜欢看的什么节目来了?有谁知 道
2、这节目是在下午什么时候播放?随着学生的回答点击出现时刻下午6: 10, 晚上7: 00中央电视台播放什么节目?有谁愿告诉老师你什么时候起床,什么 时候睡觉?(电脑分别显示时刻)看来,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学习关系十分密 切。而钟表可以告诉人们时间),帮助我们利用好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时间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学生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二、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电脑出示一个钟面)(1)学生看书自学,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自主探索、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课件演示并填空。钟面上有 一 针、针、针。钟面上有个数字,按从112顺时针方向排列(点击
3、顺时针方向)。有个大格、个小格,并演示时针分针的走动方向。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 分,走1圈是分。时针走1大格是 分,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2、认识时、分(1)认识“分”观察分针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体会1分有多长。学生分别做口算题、写生字、拍皮球、踢健子、跳 绳。老师计时。师:你用1分钟做些什么?让孩子们说出自己1分钟做的事。其实1分钟 能干很多事情,老师让你们搜集资料的,谁愿意把你搜集到的知识告诉大家? 学生充分发言后,然后老师将自己搜集到的知识出示在屏幕上:银行点钞机每 分钟点1500张人民币,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每分钟播180个字。师:1分钟很短
4、,充分用好它却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 钟。(2) 认识“时”,知道时、分的关系师:时针是用来表示“时”的,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 分针走1圈是60分,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师:时针走一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1时,板书 1时。1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随着孩子们的回答板书1时二60分。1时有多长一节课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 分就是1小时。(3)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比较各种动物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3、时刻 的读写(1)读写整时的让学生尝试说出下列钟面的时刻。(电脑出示) 随着学生的回答,用读法、写法将时刻点击出来。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整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
5、而得出认识整时 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练习:学生在钟面上拨出7时、9时、12时、6时。(2)读写几时几分的(课件演示)从1: 001: 15,现在是1时还是1时多,为什么?(因为分针不在 12上,)时针有什么变化?(先看时针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 到底多多少分呢?(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格,算出多少分) 老师拨出9时多,小组讨论:拨的是不是9时多?多多少?该怎么 看?全班交流。 说出下列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屏幕显示)主要练习几点差几分的和 几点多几分的。 师生共同归纳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操作:老师报时,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有意练习几点多几分和几点差 几分的三、巩固练习1
6、、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师带孩子们出去旅游,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显示在 课件的钟面上,请小朋友们分别读写出来。2、游戏:小小邮递员动物王国里有许多的小动物,可它们的时间安排各有千秋,下面请小朋友 们拿着手上的“时间的写法”卡片,投递到相应的小动物的“时间的读法”卡 片的信箱里里。小朋友们,谁最最棒,出发吧。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外作业:小朋友们,回家用一张硬纸壳、水彩笔、两小张条形纸(时针、分针)、 一个按扣作一个钟面模型。要求:钟面美观、数字清晰,时针、分针可以活动,形状、颜色、自己设 计。100以内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者:张艳婷 教学内容:小学人教版义务教育六
7、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1页一一33页。教学目标:1、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 数单位“个”“十”“百”有个感性认识。2、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并在各个环节中注重“方法”的传授与引导。3、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 的大小和100以内各数就在我们身边。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各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各数表 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知道爱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 的责任。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学具100根、课
8、件。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师:小朋友们坐得真端正,个个都精神焕发,是不是特开心啊?生:是。师: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看过快乐大本营这个节目吗?生1:看过。生2:没看过。师:今天张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看南塘版的快乐大本营,你们开心吗? (开心)师:边出示口号内容边问:“我们南塘版快乐大本营的口号是什 么?”生:看到口号的内容说:“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二、音乐激趣,导入新授。师:现在进入我们南塘版快乐大本营的第一个环节,快乐学一学。(一)快乐学一学:在本环节的开始,我想请大家听一段音乐。(播放儿歌,出示动态课件: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青青的草,聪 聪明明做游戏,几群羊儿在吃草。)师:
9、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生:蓝蓝的天空下小羊在快乐的吃草。师:你们看这里的环境美吗?生:美!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生:保护环境。师: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样的爱护你周边的环境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 责任。1、整体感知,加深理解20有多少。师:现在我们来数一数我们这么美的草地上共来了多少只小羊?学生齐声说出有20只羊。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数一数?师:小朋友们,你们说一说他们中间谁数得最棒?生1: 一个一个数的同学数得非常认真。生2: 一群一群数(10只10只数)比较简便。2、整体感知100有多少。(又出示8群羊。)师:小朋友们,请你们猜一猜现在有多少只羊?(你想怎么猜就怎么猜, 想猜多少就说多少
10、。)(学生回答)(80、50、20、90、100)师:小朋友们,你同意谁的意见?为什么?生1:我同意猜100只的同学的意见。师:到底是多少?是不是100只?老师也不知道。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3、揭题:100以内数的认识。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些小礼物,请你们打开看看是什么?同桌合作数一 数,共有多少根?你是怎样数的?(学具:100根小棒。)生1: 一根一根地数。(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生2: 10根10根数。(师:你的方法真好,还有谁是这样数的?)(请一个是10根10根数的小朋友上台演示是怎么数的,怎么捆的。)生:10根小棒捆一捆,捆了 10o幻灯片出示一幅画好的
11、小棒图(10根1根1根的小棒,最后10根捆成1 捆,是10根。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10捆是100根。):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及时表扬有不同发现的小朋 友。)师小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学生跟着教师一起书空写 “百”)下面进入我们南塘版快乐大本营的第二个环节:(二)快乐数一数:1、数主题图中的小羊。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看到刚才你们猜过的小羊图,回想一下,你猜对了 吗?现在你知道怎么数能准确地数出图中有多少只羊,而且能快速地数出来?生1: 一群一群数。生2:每数10只用笔圈出来,10只10只数。师:小朋友们你觉得谁的办法最好?打开书第31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 一数。(
12、师:看谁数得最棒!)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数出了有100只小羊,现在我们一起进入我们 南塘版快乐大本营的第三个环节。(三)快乐比一比:活动1(石头、剪子、布游戏):游戏时分老师、同学两方,一起玩石 头、剪子、布的游戏,输了的一方数数。活动2 (翻书比赛游戏):小朋友与小朋友竞争,教师发指令。比如:翻到 39的后一页、40的前一页、79的后两页等。活动3 (男女生数数比赛):男女生竞争,教师发指令。比如:从88数到 IOO0学生咱们玩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你们开心吗?师:现在进入我们今天快乐大本营的最后一个环节。(四)快乐做一做:(我选择我喜欢)1、从30数到IOOo2、数一数班上共有多少个同学
13、。3 79 ( ) ( ) 82 ( ) 8410 ( ) 30 ( ) 50 O 70 80 ( ) 100三、全课小结: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认识整时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 时。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 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和认识整时教学准备:课件、大钟面、小钟面教学过 程:一、激趣导入讲故事:星期一的早晨,同学们都按时来上学了,可是有一 个叫小明的同学他还在干什么呢?(课件)小虎还在床上睡觉,现在都什么时 候了?你
14、从哪儿看出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二、探 究新知1、认识钟面(1)学生拿出小闹钟。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的小闹 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的钟和其他同学的钟有 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汇报。(3)师总结。(4)指出自己钟面上的时针和分 针。2、认识整时(D师: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们再去看看小明吧。哎 呀,他怎么还在睡觉呀,我们看看现在什么时候了?(贴钟面)(2)师:小明 终于醒了,他急急忙忙的往学校赶。他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9时了。(帖钟 面)(3)小明迟到了。他为什么迟到了?(要合理安排时间)(4)上课了小 明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上课,现在几时了?
15、(5)你怎么会认的?(6)小组 交流:你们是怎么认的?(7)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8)写钟面上的时间。三、巩固练习1、小明的一天2、找朋友3、拨钟四、 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执教: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蔡宁教案设计:河北省玉田县教育局教研室陈长胜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 蔡宁指导教师:河北省玉田县教育局教研室薛玉春河北省玉田县城内第三小学吴成林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 5、6题。教学要求:1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 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2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爱护
16、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教、学具任务:L十二袋不同的物品。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1 .引导观察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 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2 .交流、汇报(1)问: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 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 色,一根是蓝色等。(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6n
17、g dun板书:长、短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L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 .小组汇报。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 的 形成过程。学生可能说出:(1)看出来的。(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 长短。(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 肯定。)4 .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 棒平
18、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 .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三、反馈练习L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 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6 .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 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四、巩固练习1 .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 时说一说想法。2 .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
19、 法。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 力。五、整理学具教师提出要求:L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3 .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4 .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 个装进袋里。5 .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6 .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六、全课小结(略)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练习五的第13题。教学目的:1 .使学生初步知道O的含义,会读、会
20、写数字0。2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具、学具准备:茶杯图,直尺图,画着放大的写字格的小黑板,学生放 气球圈,蜡笔盒图。学生准备05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 口算。2+351414-25-32+23-23+11+23+25-4144-35-21+32.从1数到5o3.看图写数。在黑板上出示下一图。二、新课1.认识0接着复习中的看图写数。提问:“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个,想一想,每个圈里还剩几 个茶杯? ”教师从左边的集合圈中拿走3个茶杯。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 在集合留下面板书:2。教师从中间的集合圈中拿走一 3个茶
21、杯。提问:还剩几个茶杯?学生回答 后,教师在集合圈下面板书:1。教师从右边的集合一圈中拿走3个茶杯。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没有了)“用什么数表示呢?”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我们就用零表示。”在集合因下面板书:Oo (注意写得慢一些。)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数字。”带着学生念几遍。说明0和1、2 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表示。师:“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个数字的形状像什么? ”学生回答可能会 有许多种,教师肯定其中比较合适的,如:。像个鸡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数字O和上面的集合圈的形状一的关系为了 帮助学生记忆,并渗透空集思想,可以形象地说。O就相当于把上面的
22、圈竖起 来。因为把茶杯都拿走了,所以圈是空的。2.认识直尺。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以前见过O吗?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 师出示直尺图。然后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再找到1,说明0到1是一段。 用1表示;接着我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一段一段地数到5。说 明0是开始,是起点。0在1的前面。带着学生从0到5数几遍。3 .。的写法。教师先在放大的写字格里板书,来示范0的写法。边示范边讲清笔顺的要 点;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 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 近与有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要特别
23、提醒学生,0写得 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带着学生书空23遍。打开教科书第24页,看写。的笔顺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按书上的虚线字描 写数字0。4 .巩固练习。(1)做练习五的第1题,教师说明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填()。做完后 指名订正。对要填0的,问一问学生是怎样想的。(2)做练习五的第2题。教师巡视,对书写不正确的要进行纠正。(3)做练习五的第3题,拿出05的数字卡片,把卡片的顺序弄乱,做 “游戏”。师:“把这些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队,看谁排得又对又快。”订正后,再问一问0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把0排在第一个。(4)做练习五第9题。教师往意巡视,对笔顺写得不对的要及时纠正。课间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分 认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3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