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一剪》教学设计.docx
《《剪一剪》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一剪》教学设计.docx(1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2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找出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形象 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3 .情感目标:在剪纸活动中,注意让学生感受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及数学 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分层教学目标:1 .能够独立剪出各种连续的对称图形,自主发现图中蕴涵的数学规律。建 立初步的空间观念。2 .能够独立剪出各种连续的对称图形。在同学的帮助下,发现图中蕴涵的 数学规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3 .在小组合作中,剪出连续的对称图形,发现图中蕴涵的数学规律。建立 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
2、点】让学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折法和剪法)。发现图中蕴涵的数学规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六人或七人小组合作探究、互帮互助的学习形式为主。每组一般由一至 两个能力较强的学生,四个能力一般的学生,一个学习较困难的学生组成。【教具准备】彩纸,水彩笔,剪刀,剪好的图案(一只蝴蝶、连续对称图案若干)胶 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剪刀和彩纸,你知道要干什么吗?生:剪纸。师:对,这节课,咱们就来剪一剪有趣的图形。看谁剪得最棒、最漂亮。(出示课题:剪一剪)设计意图:教学内容选取了学生日常感兴趣的剪纸活动,激发了学生学 习的兴趣,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二、引发探究1.
3、剪一只蝴蝶。(出示一只剪好的蝴蝶)(1)师:你会剪一只蝴蝶吗?生:能。(2)请你剪一剪。(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独立完成。(3)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剪出来的?生:把纸对折,从不开口处画半只蝴蝶,然后再剪。对折是怎样折的? 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半只蝴蝶。个别化辅导:教师在巡回指导时,着重观察、帮助那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 生。设计意图:对称图形是本节课的基础、起点。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是在学 生认识对称图形,会剪一个对称图形的基础上建构的。2.做两只连续的蝴蝶。(1)根据你们说的,我也来剪一剪。一拉,成了两只连续的蝴蝶。(2)请你想一想,我是怎么剪出两只连续的蝴蝶的?出示剪剩的底部。师:告诉你,秘密就在这张纸
4、上。引导学生分析折的原理。设计意图:让学生看着图,感受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求知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一猜,给予学生猜想的空间,建立起学生的空间观 念。三、实践探究1.初次剪蝴蝶。(1)以小组为单位实践探讨:怎样折才能剪出两只蝴蝶?出示学习提示:确定折的方法动手实践交流、反馈。(2)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折法。拿一张纸折三折。拿一张纸对折两下。(3)比较一下哪种方法好。(对折再对折比较简便)备择方案:如果无法比较出好坏,教师让不同折法的学生在纸上画好蝴 蝶,男一男。个别化辅导:小组学习时,教师进入一至二组参与讨论、巡回,了解、收 集学生的各种方法。设计意
5、图:教师没有直接给予学生折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 践、小组探究交流来发现方法,掌握方法。教师对于学生的各种方法,没有作 出评价,而是让他们把各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最优化的折法,充 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2.再次剪。师:根据刚才我们讨论出的折法,你能试着剪两只蝴蝶吗?(1)学生再次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两只蝴蝶不连续。一只蝴蝶完整,另一只蝴蝶不完整。备择方案:如果没有学生出现错误情况,教师拿出错误进行分析。个别化辅导:教师观察动手能力较弱学生的剪蝴蝶过程,研究其错误根 源。(2)请剪成功的学生来说说:你是怎样剪的?剪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分页代码学
6、生归纳要注意两点:必须从不开口处画半只蝴蝶。大翅膀不能剪断。师:为什么大翅膀不能剪断?生:如果剪断,蝴蝶就不连续了。(3)师:请剪错的同学再剪一次,剪对的同学仔细观察一下,他剪对了 吗?个别化辅导:有针对性地关注一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探究、动手实践,再让成 功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不仅给予其他同学启示,也使自己体验了成功的喜 悦。让成功的学生去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努力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 困难,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发挥想象,探究规律1 .剪自己喜欢的图案。(1)师:刚才我们学会了剪两只连续的蝴蝶,你能用这种方法
7、剪出其他你 喜欢的图案吗?生:能。(出示墙报)(2)学生三次动手实践。出示学习提示:剪一剪,剪出你喜欢的图案一边剪一边填一填,如果对折 3次或4次,能剪出多少个图案最后把你剪好的图案贴上墙报,写上自己的名 字。个别化辅导:参与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和中等学生的剪纸活动,并与他们 交流剪的过程及图案个数。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留给了学生创作的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 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布置墙报的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 识运用于生活,使学生体验成就感,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让不同的学生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 .想一想,找规律。(1)反馈填表结果。对折次数一、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8、生活中的大数”第一课时“数一数”。二、教学目标1、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 间的关系。2、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 学的兴趣。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 感。三、教学重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四、教法学法:创设情景法、多媒体演示法、探索交流法五、教具CAl课件、数学课本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由生活中的大数引入。师:课前老师已经安排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一些比较大的数,下面请你们 拿出来,现在把你们收集到的大数和同桌交流一下。(同桌说)下面
9、我想请同 学起来汇报一下。(指名说)你是怎么收集到的?(教师适时鼓励,你真棒, 知道询问家长,你真会学习,知道到书里面去找,知道在网上查)师:同学们真有办法,竟然搜集到这么多的大数,老师呢在课下也搜集了 一些大数,你们想不想看看?(想)2、提供信息,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利用课件依次向学生呈现课本中的四幅图片,每呈现一幅图片,通过师生 对话,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图片的信息,教师给予适时的评价,再 出示文字信息,指名读一读具体的信息。师:大家看一看图中是什么?关于 它,你知道些什么?大家看一看跟大家带来的文字信息,谁在来读一读?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同学们搜集到的数以及这些数学信息中的数,与以前
10、我们学过的百以内的数比较,有什么变化?(都变大了)对,都变大了,也就是说 它们都是一些“大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一生活中的大数。(板 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这儿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 组成的,想不想知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想)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板书课题:数一数)这么多小正方体,我们怎么来数呢?(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认为可以 先数出一排是多少,再一排一排地数排,再再一层一层地数)指名说2课件演示,探索新的计数单位“千”、“万”(1)师:下面我们就先数一数一排是多少?课
11、件演示,师生共同来数, (课件:我们一个一个地数,一个是1排。)知道10个是一排,也就是10 个一是十。师板书:十个(2)师:接下来再怎么数呢?生:10个是一排,我们再一排一排地数,也就是10个、10个的数。分页代码课件演示,学生来数,知道数10排就是一百,也就是一层。师板书:百(3)师:我们知道了一层是100个,我们再一层一层地数,也就是100、 100的数。课件演示,学生来数(一百、二百、三百),数到九百时老师问:九 百是几个一百?再加一个一百是几个一百,也就是多少?知道10个一百是一 千。师再问:1千里有几个一百?师板书:千10个一百是一千(4)想一想:我们已经认识了千,现在我们再一千、
12、一千地数(点击电脑 演示)我们一起来数:1千、2千9千表示几个一千?再加1千是多少?(一 万,1万就是10个1千。)板书:万10个一千是一万(5)结合情境,感知千、万。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啊。(干、 万),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千、一万到底有多大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感受感受一千、一万有多大。大家看我们的数学课本大约是100页,10本数学课本是多少页呀?大家看 这就是IOOO页。一摞是IOOO页,10摞就是IoOOO页。我们学校大约有5000名学生,2所我们这样的学校就有IOOOO名学生,如 果有10000名学生,恐怕上操时我们的操场就一点空也没有了。(三)巩固
13、应用,内化提高1.补充数位顺序表。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它们是千和万,再加上我们一年级学过个、 十、百,计数单位现在就有5个成员了,下面我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读一 读,(读两遍)大家看一看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样的的关系(进率 是10)在数学世界里,每个计数单位都有一个家,它们的家叫“数位”,“个”的家在个位;“十”的家在十位;“百”的家在百位。数位的排列是有 一定的顺序的,它们合在一起就是数位顺序表(教师课件展示数位顺序表)那么 今天这两个新朋友的家应该在哪儿啊?( “千”的家在千位,“万”的家在万 位)。齐读一遍,要求学生记住。师:到底你们学会了吗?让我们来看两个练 习。出示练
14、习指名说。2、巩固练习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运用学过的知识 来解决一些问题,欢迎大家来到“知识竞技场”。基本练习:“说一说”看图说一说,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点击电脑)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及时鼓励每一个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第一个教师指导,后面指名说,并 且说一说是怎么知道的拓展练习:“投飞镖,说得分”教师讲清图意,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延伸练习:完成“涂一涂”观察方格纸你有什么发现?大家可以开动脑筋来涂一涂。(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页的内容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重视估
15、算,培养估算意 识”,是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 师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在解决问题中进行估算。教师在引入主题,展会讨论,巩固练习等五一 节上创设了一系列的情境:如收集矿泉水瓶,乘火车和乘飞机,购物,看书 等。以生活化的情境为载体,以估算为内容,把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和估 算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在意义,从而培养 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想出来的方法 也是各有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估算时鼓励学生寻求多样化的合理估算方法, 肯定学生独特的想法。如在估算“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
16、了多少个矿泉水 瓶? ”时,学生就想出了多种合理的估算方法,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真正地投入 到学习中,而且也看出他们理解了估算,懂得运用估算。发展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流利的数学表达能促进更广阔的数学思考。教 师重视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估算过程。学生在表达中加深了对估算过程的 印象,对估算理解也更准确。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 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第98、IOO页采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师:小朋友们,你们知
17、道矿泉水瓶能再利用吗?矿泉水瓶是塑料做成的, 属于可回收物质,可以回收进行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一班一个月来收集矿 泉水瓶的情况。(电脑展示例题5;收集矿泉水瓶情况)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根据统计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师:小朋友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量吗?学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教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学生思考并提出:a.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b.第四周比第三周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c.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师: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第三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 决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a.第
18、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师: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么列式?板书:192+219 =师:不计算,估一估这两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作出预测和解释。教师板书学生的估计过程:WW W. xxjx SJ. cn小学教学设计网190+220=410 (个)。(把192看做190,把219看做220, 一个少看2, 一个多看1,结果应该非常接近正确答案)200+200=400 (个)。(192接近200, 219也接近200,合起来大约是400, 一个少看19, 一看多看8,这样会比实际的结果少一些)190200 = 390 (个)。(192接近
19、190,把219看做200,两个数都少看 了,结果也会比实际少)教师肯定学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一般的估算方 法: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b.如果每收集500个送一次,大约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送一次?四人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教师板书结果。500410=90 (大约再收集90个,又可以送一次)500400=100 (大约再收集100个,又可以送一次)500390 = 110 (大约再收集110个,又可以送一次)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适机进行环保教育)a.小组讨论b.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板书学生的问题及解答过程。分页代码 上半月大约比下半月多
20、收集几个矿泉水瓶?上半月:180+340=520 (个)520-410 = 110 (个)(大约多了 110 个)520-400 = 120 (个)(大约多了 120 个)520-390=130 (个)(大约多了 130 个) 二年一班一个月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520+410=930 (个)(大约一共收集930个)520+400=920 (个)(大约一共收集920个)520 + 390=910 (个)(大约一共收集910个) 师追问:年级四个班一个月大约共能收集多少个?(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板书结果)900900900900=3600 (个)1000+1000+1000+1000
21、=4000 (个)师再追问:那全校6个年级一个月大约共能收集多少个?(量引导学生 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全校一个月能收集非常多的矿泉水瓶)3600+3600+3600+36003600+3600= ?个40004000+4000+4000+40004000= ?个不要求学生能算出答案。师继续追问:全校一个月能收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讨 论,适机进行环保教育)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估一估,连一连,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让学生利用投影仪演示结果)解决问题:练习二十第6、7、8题。a.第6题同桌讨论,集交流: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b.第7题c.第8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
22、讨论,最后集体交流估算方法说说生活中的估算现象,在小组内交流。四、总结你学到了什么?哪部分你最喜欢?教学内容:P 44教学目的: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1、第1题:先让学生想一想1厘米、1分米、1米和1千米各有多长,然 后再独立完成。2、第2题:鼓励学生独立测量,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 动手操作的能力。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4、实践活动:让学生先估计自己的一枝铅笔、一本书、胳膊、课桌腿和自 己喜欢的一件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然后再组织学生实际量一 量,进行验证,积累估测的经验。布置作业:P 44实践活
23、动教学内容:P 34-35教学目的: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 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教具:情景图。教学过程:一、说一说。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谈一谈各自的想法,再进行交流。四 位数比三位数大;如果都是四位数,就要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 就大,如果最高位相等,就比较下一位。二、练一练。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在进行交流时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三、试一试。有六个数,其中有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剪一剪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32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