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案7.docx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案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案7.docx(2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步骤一、导人新课(以情导人)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 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 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一、导人新课(以情导人)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 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 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 始便己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 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 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
2、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一记念 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二、简介作者与解题1.谁能简介一下本文作者?(提示:鲁迅,1881T936,原名周树人,字豫 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 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2.解题:(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 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 词
3、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 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 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 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 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 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字大校旗,冲人段祺瑞执政 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君:是对人的尊称。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 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 么?(提示:作
4、者不止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 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 们不忘血债。)(5)有关时代背景课文中写到的三一 jk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 中国人民的St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 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 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 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 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 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
5、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 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 到国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己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 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 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 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一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 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二、简介作者与解题1 .谁能简介一下本文作者?(提示:鲁迅,1881T936,原名周树人,字豫 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 学的奠基人。他
6、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2 .解题:(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 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 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 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 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 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 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
7、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 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字大校旗,冲人段祺瑞执政 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君:是对人的尊称。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 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 么?(提示:作者不止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 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 们不忘血债。)(5)有关时代背景课文中写到的“三一 jk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 中国人民的St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
8、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 年3月12 0,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 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 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 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 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 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 到国见发生在执政府门前这场惨案的全景。第三,写一个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 切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对死难者的沉痛悼念
9、。作者纪念一个刘和珍,评述的是三一八惨案的整个历史事件,理解这 篇课文,把握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3)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悲愤的感情线索基础上,理清全文的整 体思路。首先,尽量用原文表达作者感情及文章主要内容的语言归纳七节要点。(提 示:第一节,深味“悲凉奉献哀痛;第二节,猛士与庸人对比,认为忘 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还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第三节,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 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第四节,刘和珍喋血惨象,已 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第五节,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 罗网,刘和珍是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第六节,徒手请愿的意义”, 很寥寥,然而既然有了血痕
10、了,当然不觉要扩大;第七节,我认识到当局 者“凶残流言家下劣女性临难从容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 刘和珍君!)其次,划分文章层次,概述段意。提示:第一段(1、2),纪念刘和珍的缘 由,分两层,一祭死者、二醒庸人;第二段(3-5),记述刘和珍的行状,共三 节,三学潮中、四惨案中概况、五惨案中细节;第三段(6、7),纪念刘和珍的 思考,有两节,六请愿不足取、七精神显希望。)四、布置作业1 .为何先写写作缘由?这一内容思路分几步?写作意图是什么?2 .探究三、四、五节之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3 .理清六、七节关于惨案意义的思路。(1)如果从第三节的刘和珍平时的表现写起,把第一
11、、二节移到第五节后, 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好不好,为什么?(提示:不好。因为如果先写刘和珍 平时的表现,再按时间顺序展开,就成了单为刘和珍一人作纪念文章或作传 了,而本文题目虽为记念刘和珍君,实际目的却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 评述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从写作缘由写起,正好概括了发生惨案的 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和作者的感情历程,创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2)第一节之后思路为什么转向庸人那一面?如果去掉第二节,行不 行?(提示:不行。因为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唤起民众。 三一八惨案之后,为时不长,人们就淡忘了。慑于反动派的yin威,寂然无 声,因此市街依旧太平,似人非人的世界得
12、以维持。那些庸人良知并未泯 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驶,不过两星期,就淡漠 了。中国的前途取决于民众的觉悟,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 的灵魂,唤起民众,所以他要鞭挞庸人的灵魂。)(3)关于刘和珍遇害的情况,如果把概况和细节合在一起写可不可以?为什 么?从概况到细节,思路是怎样展开的?(提示:不可以。写刘和珍遇害情况,是 为了揭露段政府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把遇害情况与细节分开来写,把段政 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摆在中间,可以充分显示其荒谬性,并使遇难细节成为痛斥反动派的事实根据。第四 节先写概况,即伤亡情况,再写段政府酌诬蔑和走狗的流言,显示了强烈的反 差,其
13、荒谬性已不言而喻,愤怒的控诉就如火山爆发。思路深入到细节,针对 所谓暴徒受人利用,写刘和珍参加请愿是欣然前往的,又写政府怎样用 枪弹和棍棒虐杀刘和珍等人,这些事实就成为痛斥反动派的铁证。)三、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的方法。b理解内容,分析层次(共13句) / / / / 67 / / 89/10. 11. 12. 3本节主要记述惨案概况,指出刘和珍等人是被反动派虐杀的。思路围绕惨 案依时间顺序展开。听到噩耗;一怀疑态度;一见到尸骸;听 到诬蔑;一悲叹怒吼。2.细理思路.细理思路就是一层一层理,一句一句理。这里仅以第一段中的4个句子为 例加以分析。先说听到噩耗,再说怀疑态度。怀疑态度又分
14、三步:先说自己当 时的怀疑,再说明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 又多一层。思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层层深入。四、从理清思路着手理解句意,解读难句,进而深人理解文章的思想感 情。1 ,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 哀痛者和幸福者?提示: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 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真的猛士,指以刘和珍等人为代表 的革命者。直面,即正面面对。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凄惨悲凉 的黑暗现实。”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这指真的猛士。这 是一句感叹勇气的反问句。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
15、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 文,已经写了这个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 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 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怒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 怒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 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 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土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 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 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 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希望。他
16、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 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这段话是说,真正的革命者要敢于认识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要敢于为改 变这种社会现实而顽强战斗,不怕流血牺牲。真的猛士面对惨淡的人生”时, 为黑暗社会的长存,人民命运不能改变而哀痛,所以说,他们是哀痛者,他 们是为国为民哀痛,当他们正视淋漓的鲜血时,为国为民而牺牲,为改变旧 世界而牺牲,并以此为幸福,所以说,他们是幸福者。2 ,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提示:缘由,就是反动 统治者不但极端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从段政府的罪行这个角度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
17、一手,段政府双 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理由,走狗文人 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 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一屠刀加箝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 无声息,衰弱不振。3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 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 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提示:第五节第二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一是表现了三个女子临难从 容,互相救助的精神,二是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第二段思路从这两个 方面展开。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方面,先说伤亡情况,
18、着重表现互相救助,沉勇友 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发明的枪 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 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概括了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友 爱,确实令人震撼。接下来又从执政府一面说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 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 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背 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罚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
19、,同指制造三一八卜惨 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 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 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反语。4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提示:这是全文思路的收 束。此的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 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 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 深深的歉疚之情。五、课堂练习,进行指导模仿课文第五节刘和珍等烈
20、士罹难场面描写,写一人一事,表现人物的某 一特点,在进行场面描写时,尽可能选用毅然不为势力所屈桀瞥黯然泣 下凶残下劣惊心动魄沉勇勇毅等词语,字数约300字。(如果完不 成,可做为课后作业。)六、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二、三。2,背诵课文第二、四节。教学目标2 .掌握常见词语的读音及成语的含义。3 .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筛选重要语句。4 .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5 .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教学重点L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6 .筛选重要语句。教学过程O第一课时一、预习全文二、简介背景三、研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1 .用
21、“跳读法”把握全文要点:启发:我们拿到一本论著,想用最快的速度大体了解全书内容要点,可以 采用什么方法呢?(明确:可以看封面后边的内容提要,并快速浏览目录页上 的章节标题等。)那么,我们拿到一篇议论文,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把握全文要点,可以 采用什么方法呢?(明确:可以采用首尾跳读法,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 每一部分开头的话;如果文中有小标题,当然还应抓住各部分的小标题。)现在,请同学们用首尾跳读法迅速找出课文中显示全文结构脉络和内容要 点的最重要的几个句子。讨论后明确:这几个句子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22、的普 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 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 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 “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 “在如此生 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 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篇课文中,作者的逻 辑思路大体上可以用上面几个句子里的3个词来概括:“主张”一一“理由”一一“提议”文章简短的引论部分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张”; 本论部分(包括文中的一、二、三)阐明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结论部分
23、(文中的四)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2 .思考:如给课文四部分各加一个小标题,如何概括?指导:(1)内容能涵盖本部分;(2)简练、明确、贴近课文,尽量摘引 原词原句。这种概括,是为了浓缩每一部分所论述的问题,应该是越简练、越明确、 越贴近课文越好,不必另起炉灶搬用名词术语来概括,最好是摘引原文原句或 原词,能用一个词决不用一个词组,能用一个词组决不用一个句子。根据这个原则,以下面的概括为好:第一部分,进步和成绩。第二部分,缺点。第三部分,两种对立的态度。第四部分,具体建议。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并让同学们评析。这一部分内容主 要是训练学生筛选重要语句、辨析语句、准确把握信息的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3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