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 ).docx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 ).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 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 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本指导原则是对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 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 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 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 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 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 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
2、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 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 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一、适用范围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 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从方法学考虑,本指导原则主要指基于分 光光度法原理,利用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 在医学实验室采用酶循环法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定量检验所使用 的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根据测定方法可分为速率法和终点法 两种。本指导原则不适用于干式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依据体 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 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通
3、 知(食药监械管(2013) 242号),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管理 类别为二类,分类代码为6840。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一)综述资料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产品描述、有关生物安全 性方面说明、研究结果的总结评价、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 容,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总局令第5号)和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 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 告2014年第44号)相关要求。下面着重介绍与同型半胱氨酸测 定试剂预期用途有关的临床背景情况。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来源于蛋氨酸,蛋氨酸主要来 源于食物。蛋氨酸分子含有甲基,在AT
4、P作用下生成S-腺昔蛋氨 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50多种具有重要生 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分为结合型和游离 型两种,以四种分子形式存在。我们通常测定的是血浆中总同型 半胱氨酸。国外,1995年BOUSkey等汇集分析了 27个研究单位、 总人数为4666例的临床研究结果。发现10%的冠心病患者是由高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致。血浆HCY每增加5molL,相当于血清 胆固醇增加0.5molL (20mgdL)对血管造成的危害。一项对587 例血管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的4.6年随访研究,共有64例 死亡。四年时间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9molL者死亡率为3.8%,
5、而相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15molL者死亡率为24.7%o在分析 中,去除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吸烟史和高胆固醇 血症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914.9molL患者病死率是血清 水平9molL患者的1.9倍(p005);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 15一19.9molL患者病死率则是血清水平9molL患者的2.8倍 (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0molL患者病死率则是血清 水平9molL患者的4.5倍(p0.02)上述研究表明,高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有力的危险预测因子。(二)主要原材料研究资料(如需提供)主要原材料(例如酶及其他主要原料)的选择、制备、质量 标准及试验验证研究
6、资料;质控品、校准品的原料选择、制备、 定值过程及试验资料;校准品的溯源性文件,包括具体溯源链、 试验方法、数据及统计分析等详细资料。(三)主要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的研究资料(如需提供)L主要生产工艺介绍,可用流程图方式表示,并简要说明主 要生产工艺的确定依据。企业应采用经过验证,能够保证产品质 量的生产工艺。2.主要反应体系的研究资料,包括:样本采集及处理、样本 要求,确定反应校准品、样本和试剂的用量、缓冲液、时间、波 长等条件的确认资料及试验数据,校准方法、质控方法等。(四)分析性能评估资料申请人应当提交对试剂进行的所有性能验证的研究资料,对 于每项分析性能的评价都应包括具体的研究项目、试验
7、设计、研 究方法、可接受标准、试验数据、统计方法(如有)、研究结论 等详细资料。性能评估时应将试剂和所选用的校准品、质控品作 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评估整个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有关 分析性能验证的背景信息也应在申报资料中有所体现,包括试验 地点、适用仪器、试剂规格和批号、所选用的校准品和质控品、 临床样本来源等。对于本试剂,建议着重对以下分析性能进行研究:L准确度对测量准确度的评价依次包括:与国家标准品(和/或国际 标准品)的相对偏差、回收试验、方法学比对等方法,申请人可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方法的一项或几项进行研究。(1)与国家(国际)标准品的相对偏差如果研究项目有相应国家(国际)标准品,
8、则使用国家(国际) 标准品进行验证,重点观察对相应标准品检测结果的偏差情况。(2)回收试验用于评估定量检测方法准确测定加入纯品(或标准溶液)的 能力,结果用回收率表示。通常对样本进行35次回收试验, 取平均值即平均回收率。回收试验注意事项:加入的纯品(或标准溶液)体积与人源样本体积比应不会 产生基质的变化;尽量使加入标准液后样本中的被测物浓度接近医学决定 水平(1020molL);纯品(或标准溶液)的浓度应该足够高,以得到不同浓度 的回收样本。(3)方法学比对采用参考方法或国内/国际普遍认为质量较好的已上市同类 试剂作为比对方法,与拟申报试剂同时检测一批临床样品(至少 40例样本),从测定结果
9、间的差异了解拟申报试剂与参比方法 间的偏倚。如偏倚很小或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说明两检测系统 对病人标本测定结果基本相符,对同一份临床样本的医学解释, 拟申报试剂与对比方法相比不会产生差异结果。在实施方法学比对前,应分别对拟申报试剂和比对试剂进行 初步评估,只有在确认两者都分别符合各自相关的质量标准后方 可进行方法学比对。方法学比对时应注意质量控制、样本类型、 浓度分布范围并对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学分析。2 .空白吸光度用试剂在说明书规定参数下测试指定空白样本,记录测试反应 完成后的吸光度值(A),测试结果即为试剂空白吸光度测定值。注:空白样本可以是纯水、生理盐水、零校准液等。3 .空白吸光度变化
10、率(如适用)用试剂测试指定空白样本,记录在试剂规定参数下的吸光度 差值,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AZmin)应不大于企业规定值。4 .分析灵敏度用试剂测试同型半胱氨酸已知浓度在(5-15) molL的样 本,记录在试剂规定参数下的吸光度差值。(1)对于终点法测试的试剂,10.0molL样本的吸光度变 化(A)应不小于0.02。(2)对于速率法测试的试剂,10.0molL样本的吸光度变 化率(AAZmin)应不小于0.01。5 .重复性测量批内精密度的评估应包括两个浓度水平的样本进行,两 个浓度都应在试剂盒的测量范围内,通常选用该检测指标的参考 区间附近和异常样本,建议采用人源样本或与人源样本基质接
11、近 的样本进行试验。选择重复测试浓度为(10.020) molL的样 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0.04.0)molL 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3%。6 .批间差用3个不同批号的试剂分别测试(10.02.0) molL的样本, 每个批号测试3次,分别计算每批3次测定的均值,计算相对极差。7 .线性建立试剂线性范围所用的样本基质应与临床实际检测的样 本相似,理想的样本为分析物浓度达到预期测定上限的混合人 血清(或其他人源样本),制备低浓度样本时应充分考虑稀释对 样本基质的影响,建议稀释液尽量采用阴性血清。建立线性范 围时,需在预期测定范围内选择7-11个
12、浓度水平。例如,将 预期测定范围加宽至130%,在此范围内选择更多的浓度水平, 然后依据试验结果逐渐减少数据点(最终不得少于7个水平) 直至表现出线性关系,可发现最宽的线性范围。验证线性范围 时可选择57个浓度水平。超出线性范围的样本如需稀释后测定,应做相关研究,明确 稀释液类型及最大可稀释倍数,研究过程应注意基质效应影响, 必要时应提供基质效应研究有关的资料。8 .干扰试验考察样本中常见干扰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如胆红素、血红 蛋白、甘油三酯;同时根据不同检验原理选择特异性干扰物质(如 血氨、S-腺苔蛋氨酸、抗坏血酸、谷胱甘肽等)进行检测。干扰物 浓度的分布应覆盖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可能出现
13、的物质浓度。方 法为对模拟添加干扰物的样本分别进行验证,样本量选择应体现一 定的统计学意义,说明样本的制备方法及干扰试验的评价标准,确 定可接受的干扰物质极限浓度。待评价同型半胱氨酸样本浓度应至 少包含临近医学决定水平(或正常参考区间上限)。药物干扰的研究可根据需要由申请人选择是否进行或选择 何种药物及其浓度进行。9 .校准品、质控品赋值(如适用)(1)应参照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 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 求,提供企业(工作)校准品及试剂盒配套校准品赋值及不确定 度计算记录,提供质控品定值及其靶值范围确定的记录。(2)均一性取同批号的一定
14、数量最小包装单元的校准品、质控品,每 包装单元测试1次,按下面的公式计算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和标准差Si;另用一个上述校准品最小包装单元连续测试相同 次数,计算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无)和标准差S2;按下列各公 式计算瓶间重复性cv%,所有参数的瓶间重复性结果均应符合 要求。_ -vf公式1X=U-n公式 2S = J-JY t-公式3S瓶间=J- -S?公式 4CVafllj(%) = SmnjX1 100当S0.975),如r0.975,应适当扩大样本量以扩大数据 范围,R2是判定系数(通常要求R220.95),计算回归系数及截 距的95%可信区间。分别计算医学决定水平处(或正常参考区间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 半胱氨酸 测定 试剂 注册 技术 审查 指导 原则 2018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3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