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治理方案(最新).docx
《2022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治理方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治理方案(最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2年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实施方案一、生活垃圾产生1.1 生活垃圾特点农村生活垃圾有以下几个特点:1、面积广,产生源分散:农村生活垃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产生源分散。由于农村地域宽广,居住空间分布不集中,哪里有人居住,哪里就有垃圾产生,导致垃圾产生源也随之分散,再加上村镇交通落后的特征,给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造成不便。2、数量大: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均在逐年递增。尽管农村人口密度小,生活垃圾的产生比较分散,但我国农村数量大,农村居民人数多,导致其垃圾产生量也多。据卫生部20XX年调查表明,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86kg(d*人),年产生总量约3亿吨,其中
2、约1/3的垃圾被随意堆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3、垃圾成分复杂:农村生活垃圾的基本构成与城市生活垃圾相似,垃圾成分复杂,垃圾组成受生活习惯、收入水平、燃料结构、消费结构等因素影响。一些以燃煤为主的农村,生活垃圾主要为无机成分,但在燃气区,无机成分所占比例则很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活垃圾中有机垃圾和可回收废品的含量持续增长,而无机垃圾含量则大幅降低。1.2 生活垃圾产生量随着我省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日产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垃圾产生系数指居民日均每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包含居民在家庭、工作、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量(煤渣除外)。对我省农村进行随机抽样表明,生活垃
3、圾系数为0.68kg。生活垃圾年产量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生活垃圾年产量(吨)=365天X农村居住人口X生活垃圾系数x.OO1.1. 3生活垃圾类别由于生活环境与生活水平的不同,农村生活垃圾与城市生活垃圾存在着一些不同。农村生活垃圾分可分为四类:一是厨余垃圾、泥土尘灰、植物枝叶等可堆肥垃圾,如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菜渣、骨、餐巾纸、面巾纸、尘土灰、植物枝叶;二是金属、塑料、玻璃、废纸等可回收垃圾,如废铁、废铜、废有色金属、饮料瓶、碎玻璃、废报纸、纸箱、废纸、废旧家电等;三是建筑垃圾,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砖头、渣土、弃土、淤泥等废弃物;四是废旧织物等不可回收、不能堆肥的垃圾,如废旧衣物、尼龙
4、织物、皮革、废电池、农药瓶、塑料袋等。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中,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有以下说明:1、废品类垃圾主要包括:金属、废纸、动物皮毛等。2、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主要包括:烂蔬菜、烂水果、瓜果皮、剩菜、剩饭、咖啡茶叶残渣、蛋壳、花生壳、面包、麦片、花园及植物垃圾、骨头、海鲜贝壳、灌木枝条、小木块、小木条、废纸、皮毛、头发、遗弃粪便等。3、无机垃圾主要包括:煤灰渣、渣土、碎砖瓦及草木灰等。二、生活垃圾收集方案2.1生活垃圾收集目标农村生活垃圾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进行生活垃圾处理,垃圾收集设施设置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可以单户配
5、置,也可以多户配置,每个村庄应不少于一个垃圾收集点。收集设施宜防雨、防渗、防漏,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密闭式垃圾收集点可根据需要采用垃圾桶、垃圾箱等多种形式。根据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中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与处理的要求: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N70%o2. 2生活垃圾收集原则对生活垃圾的收集,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加强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收集处理体系,切实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增强农民环保意识,从源头上加强对农村生
6、活垃圾的控制和资源化利用,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活垃圾收集原则: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按照县(市)域村镇体系等有关规划要求,结合迁村并点、村庄整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工作,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规划县(市、区)域内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布点,充分利用现有垃圾处理场,完善垃圾场(站)、运输设施和收集处理体系。2、经济适用、运行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建设标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要求,合理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垃圾收集处理方式和技术,加强管理,降低运行费用,建立长效机制。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
7、收集处理体系,突出抓好人口大镇、经济强镇和一类村庄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加大对乡镇、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的指导力度。4、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群众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5、规别分类、收集不紊。各地要从生活垃圾的源头抓起,采用分类收集的原则,有机易腐性垃圾宜单独作为一类收集,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宜各作为一类收集,宜按功能区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分类收集方案。根据乡村生活垃圾无机物含量少的特点,积极推行有机物就地堆肥或沼气厌氧化处理,无机物定点、定时收集的分
8、类收集处理办法。建筑垃圾可回填机耕路面,可回收垃圾可销售给回收公司。3. 3生活垃圾收集体制1、保洁机制:“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二2、基础设施建设:每个乡镇建设1个垃圾中转站,配备1辆压缩式垃圾转运车,每个行政村以20户为单元建设一个固定垃圾池,配备1到3辆封闭式垃圾收集车(三轮车),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全覆盖。3、保洁队伍建设:每200户确定1名保洁员,保洁员的基本条件为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身体健康、有奉献精神。保洁员实现动态管理,聘用合同一年一签,明确工作范围和职责。建立日产日清的清运制度和管理办法。4、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农户负责房前屋后垃圾的清扫,确保垃圾入池,乡镇聘用的
9、保洁人员负责固定垃圾池的垃圾收集转运。建筑垃圾、煤渣等其他固体废弃物,可在本乡境内选取不影响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景观的场所就近进行处理。2.4生活垃圾中转站布置农村生活垃圾具有面积广,产生源分散,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如若将这些垃圾直接装入垃圾运输车中进行运输,将会对垃圾的回收成本很不利,而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布置垃圾中转站时,应考虑一下几点:1、转运站的总体布局应依据其规模、类型,综合工艺要求及技术路线确定。总平面布置应流程合理、布置紧凑,便于转运作业,能有效抑制污染。2、对于分期建设的大型转运站,总体布局及平面布置应为后续建设留有发展空间。3、转运站应
10、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进行工艺布置。竖向设计应结合原有地形进行雨污水导排。4、转运站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应满足下列要求:(1)计量设施应设在转运站车辆进出口处,并有良好的通视条件,与进口厂界距离不应小于一辆最大运输车的长度。(2)按各功能区内通行的最大规格车型确定道路转弯半径与作业场地面积。(3)站内宜设置车辆循环通道或采用双车道及回车场。(4)站内垃圾收集车与转运车的行车路线应避免交叉。因条件限制必须交叉时,应有相应的交通管理安全措施。(5)大型转运站应按转运车辆数设计停车场地,停车场的形式与面积应与回车场地综合平衡;其他转运站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6)转运站绿地率应为20%30%中型以
11、上(含中型)转运站可取大值;当地处绿化隔离带区域时,绿地率指标可取下限。5、转运站行政办公与生活服务设施应满足下列要求:(1)用地面积宜为总用地面积的5%8%(2)中小型转运站可根据需要设置附属式公厕,公厕应与转运设施有效隔离,互不干扰。站内单独建造公厕的用地面积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中的有关规定。三、生活垃圾运输方案1、生活垃圾运输方式比较农村生活垃圾具有面积广,产生源分散、数量大、垃圾成分复杂的特点,针对于这些特点,在对垃圾的处理时,与城市生活垃圾就有一定的差别,因此,需在农村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收集处理体系。乡镇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中起了重要的
12、运输作用。(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传统模式传统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中,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露天堆放,有的甚至被堆放于河道两旁,形成了垃圾绕村围河的现象。生活垃圾的任意露天堆放,任雨水冲淋,形成了大面积的面源污染,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垃圾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以及在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被雨水冲刷后,混合流入农村居民的。地表饮用水源,是对农村居民饮用水健康的极大威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不少农村己经意识到生活垃圾的危害性,为了达到“村容整洁、环境卫生”的目标,对堆积于村内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清理出村的垃圾进行了填埋、焚烧等处理,但仍有部分尚未处理,仅是将污染进行了地点转移,没有真正
13、意义上的将垃圾“运输”处理进行处理。(2)垃圾收集池式集中清运处理模式在村中建造若干水泥式垃圾收集池,每个收集池辐射服务周围的约十儿户农村居民,每户将自家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后投放于垃圾收集池中,然后每户轮流派人定期派人将池中垃圾清运到远离村庄的垃圾集中处理点,进行填埋或焚烧。这种管理模式基本上改变了垃圾在村中乱扔乱放的屋面,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管理有了一套较为稳定的路线。调查中的大部分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采用了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缺点就是垃圾在收集池中仍处在一个露天堆放的状态,不仅影响村容,如不及时清理垃圾堆放久了会产生臭气,而且水泥建造的垃圾收集池由于没有采用任何防渗防漏措施,在雨水冲淋下仍会对环境
14、卫生健康产生威胁。(3)“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这种模式是目前新农村中垃圾收集清运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首先每户家里都各自有一个垃圾桶,每天的垃圾用垃圾袋混合收集于垃圾桶中,同时在村主要道路上设置若干垃圾收集箱,主要为来村庄观光旅游的游人投放垃圾提供方便,村设有专门的垃圾收集人员定时将每户和垃圾箱的垃圾集中收集运输到垃圾收集点进行处理。这种模式主要在建设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村庄中推广较多,这种生活垃圾处理管理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垃圾袋装化也便于清运人员收集运输,村容较整洁,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很少见。(4)生活垃圾运输方式选择垃圾的运输是指将农民家庭附近垃圾箱或是水泥垃圾
15、池中的垃圾运输至县级垃圾处理站、卸料和返回的全过程。垃圾的收集和运输是整个收运管理系统中最为复杂、耗资最大的操作过程,对整个垃圾的管理有重要的影响。垃圾收运效率和费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垃圾收集方法、收运车辆数量、装载量及机械化装卸程度、收运次数、时间、劳动定员和收运路线等。究竟选择何种收集方法,一般应考虑下列因素:生活垃圾的产生方式;生活垃圾的种类;公共可毕设施和设备的完善程度;地方条件和建筑性质;处理处置方式;生活垃圾管理和目标要求等。不同的生活垃圾收集方法在与相应的清运和处理方法相匹配的基础上,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组合使用。牛.活垃圾收运方案是指收运前半过程收集方式的选择与后半过程运输车辆
16、的配套、人员安排以及垃圾房(中转站)布局等多方面的整合行动。市内生活垃圾收运方式:(1)垃圾管道收运方式;(2)固定式垃圾箱收运方式;(3)定时垃圾收运方式;(4)垃圾箱房收运方式:(5)小型压缩式生活垃圾收集站收运方式。由于农村家庭大多过于分散,且每日的垃圾产量相对较少,若直接用车辆从垃圾箱中运走垃圾,运输频率高则运输成本高,运输频率低则垃圾易腐烂,污染环境。因此,宜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一般较远,宜在各村或是相邻村间建立垃圾收集站,并且每日都有专人负责将各个垃圾箱或是水泥垃圾池中的垃圾,用三轮垃圾车运至垃圾收集站。垃圾经垃圾收集站收集后,再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农村 生活 垃圾 收集 治理 方案 最新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