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关于城市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某市关于城市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关于城市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城市建设工作、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根据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3月28 29 日,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就我市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期间,我们听取了市住建局有关情况汇报,召开了资规 局、住建局、城管局、发改委、财政局、文明办、征收中心、 XX集团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并赴XX、XX县考察学 习,交流城市建设和管理有关经验和做法。比较全面地了解了 我市城市建设工作成效、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以及 XX、XX县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亮点和成效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 市人民建、人民城市
2、为人民”理念,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优 生态、显韵味,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 市建设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 升。(-)城市框架得到拓展。相继建成南外环、北外环、高 铁快速通道,全面贯通城南书香西路、城北皖国东路、莲花路 等城市主干路网。2022年,随着城南书香北路、城北团结路、 老城区西凤路顺利通车,城市大外环和城区骨干路网基本形 成,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2平方公里,形成城南、城北、高 铁、河西四大片区联动开发、齐头并进的新城拓展格局。(二)老城更新稳步推进。一是推进老城道路拓改,相继 改造潜阳路、滨河路、拓宽桃园路,完成舒州大道整治,实施 南岳路、皖
3、山路改造,持续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大 大缓解了老城区道路通行压力,方便了市民出行。二是实施棚 户区改造。2017年2022年,我市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6088 套,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三是推进小区整治提升。2016年以 来累计改造老旧小区42个。对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求,实施 “四整治,两补齐”非机动车棚以及生态停车位建设,在全市 82个小区拟增加生态停车位410个、划线停车位1996个、消 防网格施划14750平方米,建设充电桩棚160组,工程预计于 2023年5月份完工。四是作优物业服务质量。持续扩大物业服 务覆盖面,城区163个住宅小区基本实现物业管理分类覆盖, 其中84个小区通过
4、市场化引进物业企业实现了专业化物业管 理,79个小区由社区进行托管。2022年,我市大力推进“皖美 红色物业”建设,成立物业行业党委,优化小区物业服务考核 评分及收费机制,加大物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力度,物业 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城市生态显著优化。一是实施“去污”工程。实施 主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完成姚冲路、皖国路区域 污水截流和排污管道工程建设,建成运营高铁新区污水处理 厂,河西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启动城区水处理厂改扩建项 目,治理干沟、老幸福河等黑臭水体。二是实施“增绿”工 程。先后建成潜水绿道银滩生态环廊、二乔公园二期等高品质 生态公园,整治提升
5、城市东门入口环境,城市绿地总量不断提 升,我市荣膺“安徽省园林城市”。三是实施“活水”工程。 系统实施城区水环境治理,引活水入城,2022年,雪湖项目建 成开放,雪湖、南湖、学湖实现“三湖贯通”,完成潜水滨河 (野寨段)及梅河生态景观生态修复,初步形成以雪湖、二乔 公园、太平塔公园为重点,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以绿道、水系 为绿色纽带的生态格局。(四)城市韵味日益浓厚。出台了XX市历史文化名城保 护规划,建成了二乔公园,公布了第一批13处历史建筑,天 宁寨一龙井巷街区获批安徽历史文化街区。2022年,我市成立 高规格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出台XX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三年计划行动
6、方案,名城保护利用工 作正式走上了 “快车道”。承载XX人民60年梦想的雪湖项目 顺利开园,目前,文峰塔、舒王阁建设正有力推进,天宁寨一 龙井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程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城市历 史文化韵味日益浓厚。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看到我市城市建设工作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本次调研也 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加以重视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作统筹有不足。一是城市建设全盘统筹不到位。目前风景区、开发区、度假区均有自身的建设管理机构,现有 “规建管”联席会议机制未充分发挥实际作用,尚未建立城建 项目全市“一盘棋”统一谋划、建设和管理机制。二是规划编 制进度滞后。受国土空间规划尚
7、未出台,城市更新等专项规划 不健全等因素影响,部分城建项目设计、建设、管理过程中相 对粗放,前期调研不充分,设计不精细,施工不规范,存在无 序变更,一些区域存在重复建设,一些拆迁腾出的空间却长期 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三是部门联动不紧密。 住建、城管等部门在城市内河治理、小区管理,市政设施维护 方面职责边界不清,造成在开展城市设施建管养、小区管理等 方面工作时联动机制不畅,尤其是“联勤执法进小区”落实不 到位,小区违规装修等信访问题突出。晴川路等一些重点工程 征迁工作滞后,明显影响了项目推进,不利于城市高质量发 展。四是专业技术力量不足。我市懂规划、会建设、善管理的 专业人才队伍薄
8、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推进,特别是规 划、园林绿化等专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因技术力量不足,导 致部分项目建设品质不高。(二)功能品质有短板。一是核心路网承载力不足,在上 下班、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时段,城区潜阳路、桃园路、梅苑路 等道路通行压力依然较大。二是雨污分流不彻底。老城区南岳 路、皖国路、皖山路等主次干道地下管网仍然处于雨污合流状 态,道路周边商铺、居民小区产生的污水无法完全收集处理。 三是整体建设品质不高。除雪湖项目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 用工作在城区缺乏其他明显的可视性成果,对标历史文化名城 定位,主城区尚未形成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效益可观、运营 成熟的品牌性支柱性文旅业态。老旧小区
9、改造项目外立面、强 弱电线路整治不到位,充电桩、文体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供给 不足,且很多小区改造后缺乏管养长效机制,改造效果难以长 期维持。(三)城市安全有隐患。一是危房整治不彻底。前期我市 开展了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系统解决了一批城市危险房屋安 全隐患。但从整体上看,部分点状城市危险房屋尚有存量,且 在此类房屋处置方面,目前缺乏操作性强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治理工作推进困难,安全隐患依然突出。二是水环境治理有待 深入。经开区外环路等区域排涝设施还不完善,北门河等城区 水系仍存在水体黑臭、淤积情况,不利于汛期防控调蓄工作, 对人居环境也造成了不利影响。三是城市运行保障水平不够 高。对城市道路、桥
10、梁、管网、通信等城市设施智慧化、智能 化改造仍处于起步阶段,“智慧城管”、“城市生命线”等城 市运行监测平台建设不完善。三、几点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针对本次 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抓好保障,完善建管体系。一是机制先行,提供有 力的组织保障。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是政府的一项重 大战略任务,需要专门的领导和管理机构在城市层面进行统一 领导、顶层设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建议市级层面做好规 建管、资规专委会、城管委、土地征收联席会议等会议机制统 筹,推动建立“大城建”、“大城管”机制,统筹谋划城市建 设项目和资金筹措,确保城市建设管理“一盘棋”。二是规
11、划 引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当务之急要补齐短板,下功夫编 制好城市建设规划及修建性详规,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项目 库,提升城市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前 瞻性、系统性、计划性。要严格依法执行规划,立足长远,增 强战略耐性,处理好新与旧、快与慢、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 关系。三是人才引育,提供充足的队伍保障。通过公开遴选等 方式,选拔有规建管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城市建设发展队伍, 加大本土城建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为城镇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 撑。要贯彻落实新思想、新理念,支持建设单位聘请“名家大 师”、高水平设计团队参与大型建筑设计和咨询,提高建筑设 计水平。(二)突出特色,提升城市品质。
12、一是聚力打造名城品牌 产业。立足皖西南山水花园历史文化名城定位,注重统筹做好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进山、水、城融合发展。加大资金、 地和技术等方面要素倾斜保障,围绕做好雪湖项目后半篇文 章,加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历史城区 更新改造,建成文峰塔、舒王阁。依托国有企业、行业协会等 平台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大历史街区文旅项目招商 引资力度,盘活国有资产,以打造L 82平方公里历史城区和天 宁寨一龙井巷历史文化街区为重点,系统规划、系统保护、系 统利用、系统发展,串珠成链,形成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网络, 打造主城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文化旅游龙头产业,大力发展“夜经济”,为城市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市 关于 城市建设 工作情况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3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