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docx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docx(9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目录第一章能源发展综述1一、宏观经济形势1(一)2022年国民经济保持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1(二)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成长2(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3二、能源生产及供应4(一)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能源保供成效明显4(一)煤炭增产保供成效显著6(三)能源进口量出现不同程度下跌7三、能源消费9(一)能源消费需求增幅收窄9(二)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11四、能源投费12(一)国内投资情况12(二)涉外投资情况13五、节能降碳14(一)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14(二)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14(
2、三)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攀升15(四)碳市场建设不断完善16六、能源政策17(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出炉17(二)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发布18(三)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印发18(四)能耗双控制度进一步完善18(五)有序推进全国统一能源市场建设19第二章煤炭行业发展20一、煤炭供需20(一)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5%,再创历史新高20(二)煤炭生产开发布局持续优化20(Z)煤炭消费量增长4.3%21(四)煤矿智能化建设达到新的高度22二、煤炭市场22(一)煤炭价格坚挺,煤炭行业景气持续提升22(二)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23(三)煤炭行业利润
3、总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44.3%24(四)全国煤炭进口量2.93亿吨,同比下降9.2%24三、煤炭储运25(一)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75亿吨,同比增长6.0%25(二)煤炭转运能力提高25四、煤炭政策26(一)多措并举确保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26(二)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26(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支持力度加大27(四)煤管票制度退出历史舞台27第三章石油行业发展29一、原油供需29(一)石油消费同比下降29(二)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29(Z)原油进口量减价扬30二、成品油供需31(一)成品油产量增长,消费下降31(二)成品油净出口量回落33(三)成品油价格调整34三、石油储
4、运35四、石油政策37(一)提升国内油气保障能力37(二)国际油价超过每桶130美元调控上限后国内成品油价格暂不再上调.37(三)柴油全部纳入危化品管理范畴38第四章天然气行业发展39一、天然气供需39(一)天然气消费量首次出现下降39(二)天然气产量连续6年增产超百亿方39(Z)天然气进口量同比下降约10%40二、天然气储运41(一)天然气管道建成里程稳步增长41(二)储气库建设有序推进42(三)LNG接收能力持续增长43(四)天然气输配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43三、天然气价格43(一)国内LNG均价创历史最高纪录44(二)管道气和LNG进口均价差距较大44四、天然气政策45(一)激励非常规天然
5、气开采增产上量45(一)进一步完善进口LNG接收站气化服务定价机制45(三)浙江省网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46(四)推动城燃老旧管道更新改造,开展燃气安全“百日行动”46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48一、电力生产48(一)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3.7%48(二)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48(Z)发电装机绿色转型持续推进,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原电装机.49(四)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低125小时51二、电力消费51(一)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51(二)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二产用电占比继续保持递减52(三)主要能耗指标持续下降,碳排放量总量增长放缓53(四)用
6、电营商环境持续优化55三、电力基建56(一)电力投资量速均为十年来最高56(二)火电投资有所回升56(三)电网投运总规模平稳增长57四、电力体制改革形势与政策58(一)顶层设计开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新阶段58(二)全国开展分时电价市场化改革58(三)中长期交易稳步大幅增长,绿电交易细则出台59(四)我国省间电力现货市场启动试运行59(五)五个电力现货试点实现全年试运行60(六)辅助服务为煤电增加服务收益61(七)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持续推进61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62一、总体发展概况62(一)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8.7%62(二)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接近50%62(三)非化石能源新
7、增装机创历史新高63(四)核电投资额再创新高64二、水电64(一)水电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64(二)水电年发电量恢复增长趋势65(Z)水电利用小时数为2014年以来年度最低65(四)水电利用率持续增长65三、风电66(一)风电年度装机持续增长66(二)风电发电量首次突破7000亿千瓦时66(三)风电利用小时数创近十年第二高66(四)风电消纳情况稳定67四、太阳能发电67(一)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创新高67(二)太阳能发电年度发电量首次突破4000亿千瓦时68(三)太阳能发电利用小时数大幅增长68(四)太阳能发电消纳水平持续增长69五、核电69(一)核电装机容量达5553万千瓦69(二)核电发电量
8、创新高69(三)核电利用小时数70六、生物质发电70(一)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70(二)生物质发电量创历年新高71七、非化石能源政策71(一)明确非化石能源“十四五”及长期发展目标71(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72(三)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工作再度推进72(四)推进退役光伏组件和风机叶片的回收工作73第七章储能氢能发展74一、储能74(一)储能累计装机5980万千瓦,市场规模全球领先74(二)新型储能规划在建规模远超顶层设计,百兆瓦级项目频繁落地75(三)储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地方政策对市场影响较为明显77二、氢能77(一)氢气产量全球第一,石油化工领域为产氢主力7
9、7(二)输氢管道建设加码推进,高压气氢储运仍为主流78(Z)加氢站数量全球第一,氢能实现多场景应用79三、储能氢能政策80(一)政策“组合拳”支持储能行业规模化发展80(二)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出台82笫一章能源发展综述一、宏观经济形势(一)2022年国民经济保持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10、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o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698元,比上年增长3.0%。5385805929636435636888587463958320369192819865151013567114923712102077.9737.47.06.86.96.76.02,2a43.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12013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总体上看,2022年国内经济受疫情冲击明显
11、,加之国际地缘政治局势骤然恶化因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降至3.0%o从季度走势看,2022年我国经济恢复几经波折。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增速表现与市场预期基本相符;二季度在疫情、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降至0.4%,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回升至3.9%;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再度回落至2.9%o(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2 20172022年各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第二产业第:产业第一产业(二)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成长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
12、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o从占比看,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3%,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9%,较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8%,较上年减少0.5个百分点。疫情影响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回落,这是近年来第三产业增加值继上年之后的再次回落。100%90%-80%-70%-60%-50%-40%-30%-20%-10%-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32013202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占规模以上工
13、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o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8%o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I8.9%o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700.3万辆,比上年增长90.5%;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3.4亿千瓦,增长46.8%o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84039亿元,比上年下降4.0%。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15574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制造业64150亿元,下降1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315亿元,增长41.8%o(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
14、202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9556亿元,比上年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增长5.1%o值得关注的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快于全部投资13.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2.2%、12.1%。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7.6%、27.2%;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6.4%、19.8%o(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42013202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制造业投资增
15、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o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3.6%,中部地区投资增长8.9%,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7%,东北地区投资增长1.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10145亿元,增长0.9%。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0.9%o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4293亿元,比上年增长0.2%;第二产业投资184004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投资373842亿元,增长3.0%。从三次产业投资占比情况来看,第二产业投资继2021年扭转收缩态势占比回升2个百分点后,2022年占比再次提升1.5个百分点。图1-5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二、能源生产及供应(一)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能源
16、保供成效明显2022年,我国着力增强能源生产保障能力,充分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不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多元清洁供电体系,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持续增长的民生用能需求。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2022能源生产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6.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2%o原煤产量45.6亿吨,同比增长10.5%o原油产量20472.2万吨,同比增长2.9%o天然气产量2201.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0%o发电量8848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一次能源生产总鼠 35.88 36.22 36.2234.635.89 37.89 39.73 40.73
17、42.71 46.60108-65045403530252015105209.87 4733.48 4Ol-O.O注:2021年及之前增速系计算所得(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620132022年能源生产总量及增速2022年,能源保供成效明显。针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强化国内煤炭兜底保障和油气增储上产,统筹做好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有效应对国内极端高温干旱等严峻挑战,生活生产用能得到较好保障。截至202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5640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7.8%o火电装机容量133239万千瓦,增长2.7%;水电装机容量41350万千瓦,增长5.8%;核电装机容量5553万千瓦,增长4.3%;
18、并网风电装机容量36544万千瓦,增长11.2%;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9261万千瓦,增长28.1%o2022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295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o表1-120132022年主要能源品种生产总录年份原煤产量(亿吨)原油产量(万吨)天然气产量(亿立方米)发电量(亿千瓦时)201339.7420991.901208.5854316.35201438.7421142.901301.5757944.57201537.4721455.581346.1058145.73201634.1119968.521368.6561331.6201735.2419
19、150.611480.3566044.47201836.9818932.421601.5971661.33201938.4619101.411753.6275034.28202039.0219476.861924.9577790.6202141.2619888.112075.8485342.5202245.6020472.2()2201.1088487.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煤炭增产保供成效显著2022年,面对复杂国内外形势,各地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助力能源行业多措并举保供稳价,煤炭增产保供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了兜底保障作用,能源供应保持总体平稳,为经济恢复向好发挥重要作
20、用。与此同时,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动能。近十年来,不同品种能源占比呈现不同趋势。原煤生产占比持续下降,2021年较2013年下降8.4个百分点。但因兜底保供原因,这一趋势在2022年发生临时性扭转,2022年占比较2021年回升2.2个百分点。202269.2636HB202167Bl6.66.12020201968.56.9201869.27.25.4M20172016201572.28.54.82014M73.5IMI8.314.713.5201375.48.44.411.8原煤原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单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72
21、0132022年能源生产结构这对其他能源品种占比也产生了挤压。原油生产总量占比继续下降,2022年较2013年降低2.1个百分点。天然气生产占比同比略有下降,总体上看,2022年较2013年提升1.6个百分点。水电、核电、风电等一次电力生产占比略有收窄,但总体趋势在扩大,2022年较2013年提升6.8个百分点。2022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7亿千瓦,同比增长13.8%,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9.6%,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延续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三)能源进口量出现不同程度下跌2022年,我国能源产品进口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2022年我国进口原油50
22、828万吨,同比下降0.9%;进口天然气10925万吨,同比下降9.9%o进口煤炭29320万吨,同比下降9.2%o(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图1-82022年能源进口量及增速地缘政治影响下,国际油价异常高涨,原油进口成本过高,是2022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国际天然气价格屡创历史新高,持续的高气价挫伤了国内进口商采买LNG现货的积极性。国际煤炭进口量同比减少的原因,一是2022年年初印尼颁布了煤炭出口禁令,进一步加剧国际市场煤炭资源的紧张状况,二是乌克兰危机引发国际煤炭资源紧张,全球开展抢煤热潮,引发煤价持续高位运行,国内进口中高卡煤炭价格出现倒挂现象,较大程度抑制了中国煤炭进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能源 数据 报告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3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