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的通知(惠府办函(2023)6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惠州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8月1日惠州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污降碳,根据广东行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
2、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22)25号)、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重施方案的通知(粤交运函(2022)653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市为目标,以发展多式联运为抓手,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综合施策的基本原则,通过强化基础设施高效衔接、推动运输组
3、织创新、打造多式联运示范标杆、推动装备设施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措施,更好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优势,优化方式间衔接融合,提升综合运输整体效率,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交通贡献。(二)工作目标。力争到2025年,根据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布局,推进我市交通融合发展,总体形成承东接西、连南带北、顺畅安全、智慧低碳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海陆空大交通格局初步成型,“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成效显著,打造内联外畅,互联互通的“12345”综合交通发展格局,初步联通珠三角、辐射粤东北的大湾区交通物流枢纽,为惠州加快构建大湾区内
4、外联动的战略支点、强化大湾区东部门户枢纽地位和打造全国南北新通道提供重要支撑,全市多式联运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运输结构更加优化,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铁路货运量、水路货运量、集装箱铁水联运量稳步增长,惠州地区沿海、沿江主要港口利用疏港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运输大宗货物的比例达到80队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搭建多式联运通道。强化规划统筹引领,力争到2025年,铁路、轨道:全面融入省和国家高铁网,铁路里程达52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达到375公里左右(含在建的深汕铁路、深惠城际);港口:惠州港建成“对内大循环、对外大联通”的重要枢
5、纽,万吨以上码头达到40个或以上,港口吞吐量争取达1.5亿吨;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500万人次,推进惠州机场与仲恺、大亚湾、深圳和东莞东部地区以及高铁站的地面配套接驳交通设施建设,设立异地城市候机楼,同步谋划与深圳机场的轨道交通互联,实现与深圳机场快速换乘;综合枢纽:开展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重点问题专题研究,港口、机场、铁路等枢纽的货物多式联运无缝衔接水平明显提高。鼓励现有汽车客运站优化调整,打造货运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或城乡物流节点。打造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在机场内实现与轨道交通、城际大巴、市内公交的多式联运,进一步扩大惠州机场的有效服务半径。(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
6、革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惠大铁路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落实;以下工作均需各县(区)政府落实,不再重复列出)(四)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网络。为实现惠州港大港战略,各主要港区要结合惠州港总体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加快制修订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协调解决用地用海问题,为铁路直通港区、码头、堆场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惠州港总体规划修编,助力建设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及世界级石化基地,计划全市各重要港区实现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推动我市港口集群协同发展,拓展干线港国际航线和物流服务网络。探索惠州港与周边港口联动协同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惠州港荃湾、东联、碧甲等3
7、条公用航道施工建设,加快建设荃美码头、LNG码头、5万吨级液化烧码头、荃湾港区10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支持建设综合保税区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依托京九铁路的干线货运通道功能,利用惠大铁路连接港区的便捷性,提高铁路货运量,加快惠大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研究。推动铁路专用线共建共用,提升与干线、支线铁路的衔接效率。推动港口在新建或改扩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区时同步建设进港铁路并直达码头堆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及粮食储备库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提升铁路货运枢纽能级,探索谋划开行国际班列,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网络。(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局、
8、水利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市交投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五)推进货运枢纽(基地)规划建设。研究依托惠州西站、惠州港、惠州机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打造具有“集全球、疏全球”功能的4大综合性物流枢纽,支持物流枢纽完善多式联运、便捷通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支持邮政快递中心与各大物流枢纽共建共用。推动在各县(区)规划布局具有“立足湾区、辐射全国”功能的7大物流基地,主要服务各县(区)一、二产业供销需求及大宗物流业务,与4大物流枢纽形成优势互补,作为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重要环节。统筹规划和优化整合若干(N)个末端物流站点,对枢纽和基地形成有力支撑,形成“4+7+N”三级物流体系
9、,满足生产生活贸易物流需求。引入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完善全市快递物流网络,加快全市交通网络和物流、商贸体系建设。完成惠州市交通物流枢纽(基地)项目前期研究工作,近期力争先行启动2处物流基地项目实施。力争市属国企主导与民营企业联合打造全域物流枢纽基地“一张网”+智慧物流管理“一平台”+投资建设运营“一主体”,打通流通体系与生产体系有效对接,促进以物流业为主的上下游资源整合,推动供应链全链条发展的实施要求。(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局、商务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高标准建设地区性功能机场。按照省“3+4+8”运输机场布局,推进惠州机场规划建设,高标准建设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发挥深
10、圳第二机场功能。按照“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干线机场建设,同步谋划空港经济区建设以及集疏运体系。按照飞行区4E标准,推进惠州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惠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新建第二跑道、航站楼及相关配套设施,提升机场服务能力,配套完善货物转运、邮政快递、冷链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布局建设空(高)铁联运场站。推进惠州机场客货并举,强化和提升惠州机场货运功能,合理布局货运设施,研究扩大货运服务区域,提升机场内货物运输的便捷性以及快速运输的高效性。规划发展空港物流园区,带动和吸引贸易、航空物流相关产业,打造功能完善、便捷高效、产业集聚、绿色生态的重要空港枢纽。支持邮政快递枢纽与省、市物流枢纽、综合货
11、运枢纽共建共用。规划建设“3+7”工业园区配套物流基地,服务我市生产性货运物流需求。(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惠州海关、惠州机场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六)创新组织模式。鼓励主要港区、铁路运输企业加大35吨敞顶箱使用力度。探索建立以45英尺内陆标准箱为载体的内贸多式联运体系。支持有条件的港区探索推进“船边直提”和“抵港直装”模式,鼓励应用“预渡柜”等模式提升联运效率。积极探索轨道物流发展模式,创新“外集内配”等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模式;充分发挥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络优势,发展生活物资水陆联运。支持有条件的港口和铁路物流基地开展冷链、危化品
12、、国内邮件快件等专业化多式联运。提高港口多式联运能力。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充分发挥惠州港物流节点的作用,提升铁水联运比例。规划惠大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实施惠州港荃湾港区、碧甲作业区、东联作业区进港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加快东江河源至石龙航道扩能升级,推进码头配套原油管线、成品油管道等项目建设。推进惠州港口铁水联运、江海联运配套码头、锚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海陆空铁”多式联运无缝衔接。依托惠州港开展公铁海集装箱多式联运、大宗货物“散改集”运输,探索“内河+铁路+海运”的“水铁水”多式联运方案,争取纳入国家或省级示范工程。支持港口与铁路合作,将具备条件的内陆铁路货场建设为无水港,推动集装箱集疏运由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惠州市 人民政府 办公室 关于 印发 推进 联运 发展 优化 调整 运输 结构 实施方案 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3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