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docx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赣市府办字(2022)1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赣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2年12月15日赣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进一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根
2、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赣州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四五”期间推进我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要求,落细各项残
3、疾人就业推进举措,着力稳定残疾人就业总量,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质量,推动实现残疾人较为充分较高质量就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团结带领全市残疾人不断向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二、任务目标以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城乡未就业残疾人为主要对象,更好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持续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和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更好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推动形成理解、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2022-2024年,共实现全市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0.4万人。每年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不少于0.2万人。三、工作举措(
4、一)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1 .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通知(残联发(2021)51号)要求,“十四五”期间,编制50人(含)以上的省级、地市级机关和编制67人(含)以上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上年度末在职职工总数1.5%比例的,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县、乡两级根据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制总数,统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应当率先安置残疾人就业达到规定比例。(
5、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委编办、市残联及各县(市、区2 .建立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项目推进计划。机关、事业单位认真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名制统计和年审申报工作,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1.5%的,应制定本单位2023-2025年招录(聘)计划,并报送同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市残联、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3 .健全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及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公示制度。督促用人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市残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4 .建立机关、事业单
6、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监督考核机制。依据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有关规定要求,机关、事业单位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且未采取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其它方式履行法定义务的,不能参评先进单位,其主要负责同志不能参评先进个人。(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残联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1 .组织开展国有企业助残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利用就业援助月、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定期组织国有企业残疾人专场招聘活动,开发岗位定向招聘残疾人,相应招聘职位可适当放宽专业限
7、制及学历要求。(市国资委、市人社局、市残联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强国有企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监督考核。国有企业应当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当及时足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依据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国有企业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且未采取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其它方式履行法定义务的,不能参评先进单位,其主要负责人不能参评先进个人。国有企业应当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国资委、市残联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3 .积极开发社区服务点残疾人就业岗位。每年新增
8、建设邮政报刊零售亭等社区公共服务点时,预留一定比例的岗位专门安排残疾人就业,并适当减免摊位费、租赁费,有条件的地方免费提供店面。各地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对残疾人申请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适当放宽对烟草制品零售点的数量、间距要求。(市邮政管理局、市烟草专卖局、市残联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实施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1 .开展民营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活动。将残疾人纳入“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等品牌活动,开展“民营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民营企业进校园”“万企兴万村”等活动,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对接残疾人就业需求,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吸纳残疾人就业。(市人社局、市工商联、市残联、市企业联
9、合会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2 .搭建助残就业创业可持续发展新平台。组织一批平台、电商、快递等新就业形态企业对接残疾人就业需求,每年开发一批岗位定向招聘残疾人。对在平台就业创业的残疾人放宽入驻条件、减免加盟、增值服务等费用,给予宣传推广、派单倾斜、免费培训等帮扶。开展“圆通圆梦行动”,打造新业态下高质量就业创业“快递+”助残新模式。各级残联要与民政部门、工商联、企业联合组织及行业协会商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加强合作,加大对残疾人自主创办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指导与扶持力度,提供联系劳动项目、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和雇主培训等服务。(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工商联、市通信管理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残联
10、、市企业联合会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3 .建立民营企业助残就业纳入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引导民营企业将助残就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摆在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位置。将民营企业助残就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作为入选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优秀案例重要参考。(市工商联、市企业联合会、市残联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4 .全面推行企业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制度。全面落实江西省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奖励的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执行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企业,超过本单位职工总数1.5%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人以上(含1人)的,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上年度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
11、3倍给予超比例奖励。(市残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实施残疾人组织助残就业行动。1 .开发并实施残疾人专门协会推广助残就业项目。发挥各级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残疾人就业创业带头人作用,选择一批已经形成一定市场规模、运行稳定的就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带动辐射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各级盲人协会实施“心光绽放”就业帮扶项目,聋人协会实施“天籁之家”就业服务项目,肢残人协会实施“千企万人助残就业行动”“美丽工坊”等项目,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实施“蜗牛之翼”就业支持项目,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实施“手拉手社区康复就业”项目。(市残联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2 .打造残
12、疾人文创基地和残疾妇女“美丽工坊”等品牌。依托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和古色文化,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创意产业、非物质遗产传承、振兴传统工艺等项目。鼓励支持有一定基础的肢残人、聋人等参与陶瓷、瓷板画、赣绣、宣纸绣、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现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美丽工坊”残疾妇女手工制作等就业创业项目,扶持一定数量肢残妇女就近就便或居家就业。(市残联、市人社局、市文广新旅局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3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助残就业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加快培育助残社会组织,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教育、康复、辅具
13、适配、无障碍环境改造、社区就业支持性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改善广大残疾人的自身功能和增强平等融入社会的能力,助力残疾人实现较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市残联、市民政局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实施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1 .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各地设立的农家书屋管理员、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社会救助协理员、社区服务人员等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符合岗位条件的残疾人,促进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的残疾人,考核合格的可按程序再次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岗位补贴期限重新计算,累计安置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市人社局、市委宣传部、市残联、市
14、民政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2 .大力推动辅助性就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街道、社区、残疾人亲友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等各方作用,推动“阳光家园”、“残疾人之家”、残疾人托养机构、残疾人职业康复机构等普遍开展辅助性就业,组织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等就业困难残疾人就近就便从事生产劳动、进行职业康复。加大对各类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的支持保障力度,实现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县级区域全覆盖。(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3 .支持非营利性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持续发展。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资格认定办法,促进残疾
15、人集中就业单位享受税收优惠、政府优先采购等扶持政策,加强在岗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市残联、市税务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4 .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在经营场地、设施设备、社会保险、金融信贷等方面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支持残疾人新就业形态发展,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帮助残疾人开展网络零售、云客服、直播带货、物流快递、小店经济等新形态就业。各地在定时定点划定区域发展小店经济、夜市经济时,应预留一定场所给残疾人开展小摊经济。充分发挥残疾人创业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残疾人自主创业。大力宣传推广电商致富带头人廖竹生,脐橙种植大户邓大
16、庆,民办教育企业家刘桂芳,米粉大王卢贵根等残疾人创业典型,让广大残疾人形成崇尚创业典型、学习创业典型、赶超创业典型的浓厚氛围。(市人社局、市城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市通信管理局、市邮政局、人行赣州中心支行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5 .加强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推动落实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和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就业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就业残疾人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加强工伤预防和工伤职工康复工作。享受城乡低保的残疾人首次自主就业创业的,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低保待遇延退3年。(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及各县(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赣州市 人民政府 办公室 关于 印发 促进 残疾人 就业 三年 行动 实施方案 2022 2024 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39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