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案.docx
《《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Copyright?20062022新教案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62022新教案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62022新教案网版权所有教学要求: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归纳、类比等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列出方程。3、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教学难点:等式和方程的意义教学用具:简易天平、祛码、标有“20、30和的方木块、教学过程:一、看图写算式1 .师生逐个观察天平示意图,用式
2、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2 .让学生观察写出的6个式子,说一说这些式子可以怎样分类。师生共同归纳二、等式和方程1 .教师结合算式介绍等式。2 .让学生观察等式,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 .介绍方程的概念。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三、方程与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小学教学设计网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确:等式包括方程,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一切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回答。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四、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回答。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五、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看懂图,再尝试列方程。第2题,让学生先读
3、懂图,再试着列出方程。第3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教学后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以及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中也准确把握了这一点,依次教学了这三个知识点。这三个知识点看上去也很简单,如果做练习应该不会出什么错,可是课后练习我发现这类的问题学生的正确率并不是我想象的百分之百。课后,我反思在教学概念知识时,不仅要教学概念本质内容,还要抓住概念现象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更容易和轻松的做好练习。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线路图、用语言描述行走路线的过程。2、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
4、根据线路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3、感受线路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线路图在表达和交流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教学过程:一、读示意图1、让学生看书上的示意图。指导学生认识图例和1号、2号线路。2、从上面的线路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让学生观察、思考。3、交流观察的结果。二、模拟出行1、从北京站到天安门怎样乘车?让学生先思考,再交流。2、你想去什么地方?如何乘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交流乘车路线。三、练一练教学后记: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说一说中,了解线路图的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出行和适应生活。教学目标:1、经历
5、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2、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3、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教学准备: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I)有的学生可能播报5(2)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二、教学新知:1、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2、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
6、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3、提问:4、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9标是什么意思?5、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6、投影出示资料表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1)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2) T(TC与T5C相差5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北京的温差是多少?(3) TOC与5相差15摄氏度。
7、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3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4)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5)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简单的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提问海口在我国那边呢?(6)还可能说75C与-3C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以上设想如果学生不能说教师可以进行提问。7、出示例2的天气预报图(1)找一名同学播报一下天气预报,根据书中提供的信息自己把这几个城市的气温整理在表中。(培养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提高学生统计整理能力。)(2)回答书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写在书上,集体订正。书中第四题的
8、第三个订正时学生说说怎么想的?8、完成试一试的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1、出示第一题让学生读下面的温度27-1C0-2239扩展延伸让学生找出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2、让学生自己完成全班交流30摄氏度零下8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15摄氏度扩展延伸:让学生从高到低排列。3、第三题让学生课下完成四、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让全体同学根据大家的交流情况和自己的回忆把本课的知识点记录在书中空白处。板书设计生活中的负数3C读作:零下3摄氏度相差3相差6COC读作:零摄氏度相差3-3C读作:3摄氏度教学后记:通过对城市气温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
9、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进行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大小比较。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会利用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新授。出示主题图。师:从图中知道了那些信息?要我们做什么?师:有什么问题吗?师:分数和小数之间能直接比较吗?怎么办?学生试做。反馈:指名回答。引导出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分组进行分数与小数互化: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研究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一组研究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集体交流。总结方法。练习:?把9/25、5/6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把0.3、0.13、0.213化成小数
10、。二、巩固练习。1、小麦地的面积是7/8公顷,棉花地的面积是0.8公顷,什么地的面积大一些?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交流。集体交流。2、小军做了Ll小时,小明做了6/5小时,谁做得快一些?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交流。集体交流。三、思考题。A和B都是大于0的整数,当A()时,B/A是真分数;当A()时,B/A是假分数;B/A能化成整数。四、课堂总结: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是什么?教学目标:1、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2、体会分数的实际应用价值,拓展对分数的认识。教学重、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桌相互举出一些分数,说明意义
11、,并说说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2、根据要求表示分数。3/44/73、贴出:红彩带黄彩带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结合学生回答,揭示,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二、新投。1、教学例4。明确问题,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思考:把谁看作单位“1”?黄彩带的长相当于红彩带的几份?汇报交流。明确:把红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红彩带的1/4。黄彩带的长与其中的1份一样长。也就是说红彩带的1/4与黄彩带一样长。(贴出答案)同桌相互交流。2。教学试一试。贴出红彩带:蓝彩带: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一)。学生小组讨论:把谁看作单位“1”?蓝彩带的长相当
12、于红彩带的几份?汇报交流,明确答案。改题:红彩带的长是蓝彩带的(一)学生思考,小组内交流。明确:把蓝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红彩带的长与其中的4份一样长,也就是4个1/3,即4/3。3、教学例5。(1)出示: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5/4,问: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明确:把红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绿彩带的长相当于其中的5份。(2)出示红彩带:你能画出绿彩带吗?学生独立画,交流校对。4、教学试一试。出示红彩带:花彩带:问:你可以怎样提问?你会解答吗?说说怎么想的?学生独立完成,并校对。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2、完成练一练23、完成练习七5、6请学
13、生说说怎么想的?4、完成练习七7(1)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梨的个数是苹果的1/5”“鸭的只数是鸡的3/4”着两句话的?(2)学生填空。(3)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5、完成练习七8(1)出示统计图,问:你知道了什么?(2)补充问题,独立解答。是的()(3)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把加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把加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直接进行转化。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填
14、空。1=()/11=()/22=()/33=()/4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7: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4/410/528/7?学生独立思考。?反馈: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想法引导出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借图进行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推想。优化方法:学生阐述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直接进行转化。2、出示例8:怎样把11/4化成带分数??学生独立思考。师引导学生回忆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反馈: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分析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关系。三、巩固练习。1、把12/3、30/6、8/5、8/3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指名板
15、演。板演的学生说出各自转化的方法。2、在里填上“、“或二O教科书P49页第6题。四、课堂总结: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是什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页的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五的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难点:掌握在100以内找出两个数的公
16、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学准备: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因数1、操作活动。先让学生用边长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分别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再提问:哪种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交流: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3)1、2、3、6有什么共同的特征?(4)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揭示: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二、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自主探索。提问: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的公因数是几?你能试
17、着找一找吗?学生自主活动,在小组里交流。可能的方法有: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中找出12的因数。先找出12的因数,再从12的因数中找出8的因数。2、明确8和12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4,指出: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3、用集合图表示。出示相交的集合圈,让学生把8和12的因数分别填在集合图中的合适部分,再看图说说各自的想法。4、完成“练一练”重点让学生操作与填空。三、巩固练习,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1、练习五第1题。填好后让学生看图说说15和20的因数分别有哪些,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2、练习五第2题。3、练习五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具体说说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
18、数的方法。4、练习五第4题。先出示第1组数,让学生判断,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然后完成先面几组。5、练习五第5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并说说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引导:你还有什么疑问?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
19、学重点: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教学难点: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情境图: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新课教学例6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引导: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提出要求: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学生操
20、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3块。完成板书。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学生口述算式提问: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小组交流。总结归纳谈话: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板书课题被除数除数二被除数/除数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板书ab=ab讨论:b可以是O吗?小学教学设计网二小结:在除法中,O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口答:
21、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做练一练的第1题学生填写后,引导比较:上下两行题目有什么不同?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要求说说填写时是怎样想的。三、练习练习八第1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口答。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交流。第3题学生看图填写后,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第4题学生填写后,提问:这道题中的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第5题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填空,再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算式,并写出得数。四、总结提问:今天
22、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感谢张老师发表的这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设计内容比较详细,思路清晰,实用性强!推荐大家阅览,再次感谢张老师的来稿!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让学生在尝试体验中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浙江省竦州市张江满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相对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而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得更普遍。因此,它是分数加减法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整册教材的学习重点。本小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理解了只有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适合学生自主尝试体验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数 大小 比较 教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40967.html